何寶善

何寶善,男,1957年8月生,漢族,安徽太和人,大學學歷,197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2月參加工作。現任濰坊社區(街道)黨工委委員、社區管理委員會委員、黨群工作部部長(副處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寶善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出生地:安徽太和
  • 出生日期:1957年8月
簡介,簡歷,

簡介

歷任空軍高炮二十四團一連戰士、班長、指揮班長、副政治指導員、團政治處股正連職幹事,空軍防空混成第八旅政治幹部科正連職幹事、副營職幹事,八旅政治部組織科副營職幹事、司令部直工科科長、政治部幹部科科長、南空奉賢高炮靶場政委;塘橋街道組織科主任科員、紀工委副書記、人民武裝部部長;塘橋社區(街道)人民武裝部部長。

簡歷

何寶善(1896—1979),字楚候,雖然生在“江淮甲族”,但在其出生前後的15年中,家庭迭遭祖父、叔祖、父親之喪,“大有大的難處”,為了顧及“臉面”只好賣地,甚至把小魚市口的祖宅也賣掉,方“風光”地把喪事辦完。此時何氏這一支系已經“門祚哀微,至於斯極”了。祖母“何宜人”率領一家三代六口人搬到“娘家羅家巷的房子(典租)棲身”。少年何寶善肩負重振何氏家族的厚望,“刻苦自勵”,苦讀四書五經,“又寫得一筆剛勁的柳字”。17歲,考上南京法政學堂,
19歲畢業並取得了“律師”資格證書。當時家鄉人缺乏法律知識,將律師稱之為“訟棍”,何氏為淮安大戶,“有許許多多扯不清的關係”,所以他不願意在家鄉掛牌執業。成家立業後,繼承了何氏唯一的產業――“一爿百餘年老字號的仁壽堂藥店”。不久,何寶善又考取上海震旦大學繼續深造。此時,他一面監管仁壽堂店務,一面讀書,時而淮安,時而上海,以至子女對他均很陌生。
何寶善的舅父即淮安著名的銀行家朱虞生。朱購了三角橋的一處宅院贈予其孀居多年的姐姐。這樣何家得以搬出羅家巷,有了寬敞的住處。通過數年經營,何家開始恢復元氣。
民國10年(1921)夏,霪雨連綿,高寶湖倒灌,白馬湖決口,洪水泛濫成災。運河西岸一片汪洋,農家田廬人畜損失無算,逃得性命者露宿西門外老人堂一帶,無衣無食,嗷嗷待哺。士紳田魯璵、郝硯樵主持義賑。何寶善參與其事,並擔任縣商會會長,設藥局,募義款,肆力救災。田魯璵還赴北平,向淮安銀行家朱虞生、談丹崖、周作民及陳瀛生慕捐。後來賑災有一筆餘款,談丹崖提議創辦一所平民學校――江北慈幼院,收養無家可歸孤兒和貧苦人家的孩子,教他們讀書習藝。學生食宿在院,不收費用,還提供統一服裝。1926年,何寶善震旦大學畢業後,拒絕了北平司法界的高薪聘請,毅然回淮擔任慈幼院的第二任院長。
何寶善辦學,除教一般國小課程外,開設了勞作、簿記等學科,十分重視“自立自強”和“手工勞作”教育。他請來多才多藝的老師教學生竹工、木工、金工,還購置“織洋襪的鐵機”和“織毛巾的木機”教學生織圍巾、襪子,讓這些窮苦孩子將來有立世謀生的一技之長。他鼓勵學生: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乾。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這樣的學校在當時使民眾耳目一新,交口稱讚。從江北慈幼院走出去的優秀學生,如蔡文乾、沈同慶、宋宇春、李仲效、黃楚金,後來成了教師、會計、畫家、紡織工程師等社會有用人才。
江北慈幼院開辦之初,以談丹崖為主籌集、捐獻10萬大洋為基金,用4萬元買了周姓鹽商的一所擁有五六十間的大宅院(原淮師附小,現楚州實驗國小)為院址,用2萬元購置教學設備,4萬元存放在銀行做流動資金。每年談、朱、周、陳各出2千元作為正常經費。1930年,談、朱先後去世,經費枯竭,江北慈幼院堅持到1932年,不得不停辦。江北慈幼院前後辦了七、八年,在課程設定、教學方法、生活管理、培養目標和學生來源等方面,均有別於同時代的國小,在社會上引起很好的反響,何寶善的善舉也留在淮安人的記憶之中。
江北慈幼院停辦後,何寶善又在原址上創辦了“淮安私立集一圖書館”。“集一”者,讀書人每人集資一文錢是也。集一圖書館,是淮安文人傳統的“灑掃會”基礎上創辦起來的,以解決窮苦學子想讀書而又買不起的困難。圖書館於民國19年(1930)9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藏書1703種,5767冊。何寶善考慮近代翻譯書籍增多,“古籍仍依四庫前例酌參子目”,根據美國教育家
“杜威分類法”加以裁併,遂編成《淮安集一圖書館分類法》,書目有11大類,每大類9—12個小類,總計120個類目。田魯璵還為何著《分類法》寫了序。集一圖書館還藏有一部分明版書,私人捐贈的別集木刻版,鉛字版多種,後大部份在淮安淪陷期間散失,十分可惜。何寶善在晚年曾感慨地說:仁壽堂是祖宗留下的,慈幼院是接手的,只有集一圖書館才是親手創辦的。連兩塊牌子也不知什麼人搬走了。
隨著家庭“人丁興旺”,仁壽堂“每月供上百吊銅錢”已不敷“民生問題”和“日益沉重” 的子女教育費用開支。1934年,何寶善在“難以株守家園”的情況下,北上謀生,在北平大陸銀行當了職員。次年,除母親不願離開故土外,全家搬到北平。在人們的心目中銀行業是“金飯碗”,北平歷來是文物薈萃之地。業餘時,他常去逛琉璃廠,蒐集“舊貨”,到中山公園看文物字畫展覽,還糾合銀行內四位同好辦“五松堂畫會”,將各自收藏的字畫輪流在公園水榭展出。這一時期,搜來的“舊貨”加上原有的“家藏”,何寶善儼然成了一位收藏家。抗戰後,大陸銀行業務清淡,他即從銀行退休,在北平開了“真賞齋文玩店”,以鑑定古字畫,買進賣出“賺取有限的進出差價”,養家餬口,直至解放。
解放後,何寶善曾兩度回淮探親。1955年他回淮探望病重的母親,並將已有150年歷史的“老仁壽堂藥店”贈與同仁謀生。由於何寶善從小即有豐富的中醫中藥知識,又多年經營中藥業,後又以花甲之年參加北京針灸專習所,學習針灸按摩,還系統地研習了傷寒理論和治療。他從來不以此為生,為人診治從不收一文,主要是解人之困,濟人之急。1957年,何寶善夫婦再度回鄉,本擬辦完家事即返京,“不意為鄉人挽留行醫,義診一延再延,竟達三個月之久”。他為人解除病痛廢寢忘食。病人恢復了健康,他也享受了樂趣。後他在日記中寫道:“回鄉為人治病,博得虛譽可感”。同年,北京的“真賞齋”由私營改為公私合營,次年又改為完全國營,歸於北京西單商場“特藝組”。“真賞齋”從此成為歷史了。何寶善至此方真正退休,頤養天年。
退休後,何寶善閒居在家把玩家藏,到了60年代,對家珍《漢?郭有道碑》(據云是國內外唯一的拓本)進行仔細地研究,並考證、著述,經過十數年的孜孜求證,終於完成著作《漢?郭有道碑考》,填補了學術界的一項空白。1979年10月,何寶善病逝於北京。所藏文物字畫,根據其生前遺願,分批捐獻國家,由故宮博物院珍藏。
何寶善少年發奮攻讀,長成後,將所學回報家鄉,回報社會,一生從事慈善事業,無論貧賤、富裕,樂此不疲。到了晚年,抱著“平安即是福,無病是神仙”的信條,注重健康,仍有所作為,著書立說,不虛度年華,對人生始終持樂觀向上的態度。他是後來人值得效法的家鄉先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