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淳化祖帖

宋淳化祖帖

《宋淳化祖帖》是宋代王獻之創作的書法作品。宋淳化祖帖:又名《淳化閣帖》和《淳化帖》,此帖摹刻於992年(宋太宗淳化三年),由翰林書王著奉敕編次,共十卷,收集唐代以前名家、先賢及帝王一0五家,四一九件書跡,是現存最早的官刻叢帖(一說其中收錄了部份南唐的刻帖)。當時以拓本賞賜登二府(樞密院與中書省)的大臣,所以原拓流傳很少,不過後來借著官方與私人的翻刻本,流傳廣布,影響後世書學。編排體例是照書人的身份,分帝王、名臣、古代名家及王羲之、王獻之四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淳化祖帖
  • 畫作類型:書法
  • 創作年代:宋代
  • 規格:26.3x30.7公分
  • 作者:王獻之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 文物原屬: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品簡介,作品目錄,歷代刻本,作品賞析,

作品簡介

王獻之書 展一-七開,此帖摹刻於992年(宋太宗淳化三年),由翰林書王著奉敕編次,共十卷,收集唐代以前名家、先賢及帝王一0五家,四一九件書跡,是現存最早的官刻叢帖(一說其中收錄了部份南唐的刻帖)。當時以拓本賞賜登二府(樞密院與中書省)的大臣,所以原拓流傳很少,不過後來借著官方與私人的翻刻本,流傳廣布,影響後世書學。編排體例是照書人的身份,分帝王、名臣、古代名家及王羲之、王獻之四類。
宋淳化祖帖

作品目錄

(十卷,歷代各家書)
一,歷代帝王書。
二、三、四,歷代名臣法帖。
五,諸家古法書。
六,七、八、晉王羲之書。
九、十、晉王獻之書。總計百零五人書。
重排如下:
第一、歷代帝王書
第二、上古至晉人書
第三、晉王羲之書
第四、五-王羲之書
第六、晉王恬各家書
第七、晉王獻之書
第八、晉至梁人王殉各家書
第九、陳至唐人各家書
第十、唐人及無名氏張旭等各家書
每卷末刻帖評釋旁註小楷書釋文,以顧從義所作釋文為主。“內府所藏閣帖,遴其初拓最精者,為淳化四年賜畢土安本,選工摹勒,俾還舊觀。特命內廷諸臣于敏中等,詳加考正”。末題款“乾隆三十四年歲在己丑春二月,奉敕校正宋淳化閣帖初拓模上石”。
初拓本用開花紙,內府特製御墨所拓,拓本極精。有嘉、道拓本,遠不及初拓。鹹豐間石毀。見過數殘石。淳化秘閣帖記載,謂宋太宗趙炅敕王著模,但所傳拓本公認是原拓本,無王著模款。所傳有王著模款本,款刻在標題下,末年款“淳化三年壬辰十一月六日奉聖旨模勒上石”。聖字高出一字,名聖字抬頭本,即王著本。此王著本未見宋刻本,所見明刻本多,清刻坊本亦有再翻王著款本。在上海許翰卿家藏淳化全帖十卷,有明萬曆丙午六月潘祖純題跋,為修內司本。李宗瀚舊藏有宣統己酉八月李翊煌跋本,此本刻拓紙墨均佳,為宋拓佳本,其摹刻有銀錠紋,是重刻原銀錠本。許氏藏本在日本印多部傳世。此本現或藏上海博物館。又見有舊刻拓本零散本,石邊有小宇,上無臣宇,刻手不佳,不知何地何時何人所刻。

歷代刻本

歷代傳刻多不勝記。閣帖世稱帖祖,但缺點多,排次亂。最明顯的是第五卷李斯書,實為唐李陽冰書裴公碑。又,唐宋儋有書名,卻排列在隋前。歷代評者多品評真偽,多所批評。其優點又為後世所稱讚。以前刻帖無可信者,此刻為匯帖之祖。其中有前人遺留下的古文翰札,也有歷史參考價值。至今得宋刻、重刻佳本,如獲至寶。
宋淳化三年壬辰十一月六日奉聖旨模勒上石王著奉勑模,自宋記載為棗木刻宋太宗趙炅刻於河南開封宋內府。自宋記載初拓用李廷珪墨澄心堂紙,大臣登二府方得賜拓本。
清初存有淳化四年賜畢士安本(有賜款),明晉府藏,又歸孫承澤,清初存內府,世稱祖石本,乾隆重刻過。宋汪逵《閣帖辨記》云:“其本乃木刻,計一百八十四板,二千二百八十七行,其逐段有一、二、三、四刻於旁或刻人名,或有銀錠印痕則是木刻。”見明潘元亮藏賈似道本第九,邊刻一、二號,銀錠紋,又邊刻郭奇、李攸、張通等小字全。
此第九卷藏上海圖書館。(賈似道本第九)明顧從義,潘元亮、褚爾昌等重模此賈氏全本,人名小字刻遺失,只潘模卷五何氏書有張范小字可見,此全部現存只此一卷。又宋魏王府本,王淮等跋,歸李宗瀚藏時六、七、八三卷銀錠斕爛可見,原銀錠所拓,後歸上海胡惠春,今胡在香港,有印本傳世。
淳化閣帖泉州本不詳刻於何時,所見合肥李謂侯舊藏拓本(十卷),內有少量配補,後歸上海博物館。又張伯英收集七,八本歸故宮藏。又何寶善(楚侯)收藏有四本,宋明舊裝,其不同處第八卷適欲帖久邑,邑字、“邁”字作“遷”不成字。泉州刻有二:二肥,一較瘦。所謂明刻,或明又重翻刻,泉州系多刻“邁”作“遷”。賈似道舊藏見九卷,有誤刻“團”字,待考。沈寐叟《曾植》題跋云:個殘本宋拓閣帖第九卷,王寅秋得諸海王村肆,墨色黝古,刻工精美而質厚。”顧從義記潘氏祖本第九卷識別云:“思戀帖旁有‘第九卷’三小字,郁澗底松務有“第九卷十四”五小字,驗此皆合而字有朴氣,絕與泉州本不同而略近肅府本。孫北海,翁潭溪均稱肅本近古,見此乃知其言指意然。朴而實腴渾,近論華美,固非肅本所得擬也。紫萵雲識。潘氏祖本,國初藏梁蕉林家,後歸陳伯恭。自陳氏出,郭蘭石嘗見之。潭溪與伯恭金石至交,顧平生未見潘本,奇怪也。”在滬見此卷九,內刻郭奇、李攸、張通等名小字款i或刻字人,後歸潘九亮。顧、潘,褚本出此。又見刻王著淳化殘本,第三有汪俊刻小字,孔琳書帖,江字旁跨。第八有莆田知陳占,汪俊刻等小字。閣帖刻成拓出,分賜王公大臣後,當時即多重模刻,分散各地,略有增減。
清雍正間,王澍著有《閣帖譜系》分析很詳。現所存宋刻拓本,有長沙、清江帖、絳帖,泉州淳化帖、汝帖等較可信,汝帖增減多,所傳有很多帖名,可信拓本傳世很少。簡錄趙孟頫《松雪齋文集·閣帖跋》:“宋太宗以文治,粥有捐善賈購法書,聚之御府,甚者或賞以官。時五代喪亂之餘,視存者百一,古蹟散落,帝甚憫焉。淳化中,詔翰林侍書王著,以所購書,由三代至唐,厘為十卷,摹刻秘閣。題曰上石,其窪木也。賜宗室、大臣人一本,遇大臣進二府轍墨本賜焉。後乃止不賜,故世尤貴之。黃太史曰:禁中板刻古帖,皆用歙州貢墨墨本賜群臣。今都不用錢萬二千,便可購得。元佑中,親賢宅借板墨百本,分遺官僚。用潘谷墨,光輝有餘,而不甚黟黑;又多墨橫裂紋,土大夫或不能盡別。由此觀之,刻同而墨殊,亦有以也。”又載:“白太宗刻此帖,轉相傳刻,遂遍天下。有二王府帖,大觀太清樓帖,紹興監帖,淳熙修內史帖,臨江戲魚當帖,利州帖;黔江帖,卷帙悉同;又有慶曆長沙劉丞相私第帖;碑工帖,尚書郎潘師旦絳州帖,絳公庫帖,穡加損益,卷帙亦異。其他瑣瑣者又數十家,不可悉記。而長沙,絳州最知名,要皆本此帖。書法之不喪,此帖之澤也。”
宋刻本,即重仿刻者,傳世全帖少,零殘本傳世也不多。又,傳宋刻馬槽淳化明翻刻本名泉州淳化有二:下木刻,刻手劣一石刻較佳,但石斷裂。現傳淳化秘閣帖,明翻刻本,一據賈似道舊藏本,二明內府藏本。清翻刻畢士安本。以上宋原刻現只有賈氏舊藏第九一卷,余無存。傳賈似道命門客寥容中重刻淳化帖,名世采堂本。傳無可倍拓本。明潘九亮字寅叔,·藏賈似道舊藏本l嘉靖間,顧從義借潘氏藏賈本,重摹上石十卷,當時為貴。所傳初拓本極少。後刻宋末周密、明顧自嚴,文嘉等跋,石後損泐。明當時有翻刻顧本,顧氏防假亂真,乃從首頁刻損泐目錄,末刻印五分五色;為辨假充真,有此目錄為證。潘氏自刻石,謂顧刻失肥,潘刻本當時亦為貴。顧刻本較賈氏原裝裱寬,一,二、三行本放大;名大銀錠淳化;潘氏刻照原裝,較顧刻少二行,名小銀錠,當時亦有翻刻。又,明有黃姬水鉤模潘藏賈本,褚爾昌刻本題雲“顧刻失肥,潘刻瘦,褚刻適中”。後刻陳繼儒等跋;拓本少。
明末清初拓漫漶損泐斷裂甚,石原刻在上海,後不知所在。翻刻亦多在江、浙。很少有清拓本。潘氏刻石5今上海有殘石。又;明內府藏,明初賜莊王於甘肅蘭州肅王府。肅世子識宏跋云:“太祖分封我莊祖於甘蘭,賜以宋人淳化法帖,珍藏內庫。至憲王,恐我子孫各王府不遍及,且無以公海內;乃延溫、張二士摹勒上石,未竟而王薨。至於辛酉六月始竣事。摹勒之工,先後七年新舊二本,不爽毫髮”。上記跋文,說明了原拓本之來源與刻帖過程。拓本名肅府本,初刻成初拓用太史紙程君房墨,拓工最精。所見初拓,紙墨拓工無不精者。多是用墨淡,擦墨,不黑不淡,字特顯精神。商務印書館曾印之淳化祖本,即此刻初拓本。初拓石完好,拓本較多。初拓本第七卷首標題上石角完好不裂,其次漸裂斷,其後“法帖”等字全失去,後全部斷裂很多。石刻於明“萬曆四十三年乙卯歲秋八月九日,草莽臣溫如玉、張應召奉肅藩令旨重摹上石”。見十卷末刻有“順治甲午張正言、正心,承廣陵陳曼仙(獲澤)、毛香林二師教補摹上石”等字。石清初補過。
明末拓本,增刻張鶴鳴、王鐸等十餘家跋一冊,總計十一冊。·拓本有全跋者較少,跋用處不大。石現仍在蘭州。、又名蘭州淳化帖。此原底本無銀錠,當是初刻拓本。在刻本上無明以前人收藏,印記只有元至正十年張瑁、李儀古等觀款。清順治費甲鑄又重刻肅府淳化帖子西安碑林,名費甲鑄本,較佳。後有費刻年款,多不拓,充肅府蘭州本,留萬曆年款。清乾隆三十四年,據淳化四年賜畢士安本,重排重刻。此畢氏原刻初拓本。乾隆重刻後石不知所在,但有此乾隆重刻拓本傳世。

作品賞析

宋代在書法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是法帖的刊刻。宋太宗承襲宋太祖,偃武修文,也想在文學藝術方面有所發展,故他講究刻帖。宋淳化992年(三年)宋太宗出秘閣所藏曆代法書,命侍書學士王著編次,標明法帖,摹勒於棗木板上,共分十卷,拓賜大臣一本,其後不復賜。後板毀於火。《淳化閣帖》的出現,古人法書多賴此以傳。且摹勒逼真,精神完足,向被譽為諸家法帖之冠。後來諸帖受它的影響很大,卷首標題使用了“法帖”的名稱,是書法範本中最先以法帖為名的,故稱譽為法帖之鼻祖。
此帖收有歷代帝王、名臣及諸家古法帖,以及王羲之、王獻之等的法帖,其中羲、獻父子書跡幾占全帖之半,早期官拓本為當世所珍重,大臣登中書省與樞密院二府者,始得賜帖一部,而不及百年,官拓本即已極為難求。
《淳化閣帖》中除了介紹二王的書法,更把魏鐘繇和晉名家的書法做了一番探尋。自《淳化閣帖》問世後,為宋代官私刻帖開創了風氣,到了南宋,其風更盛。有直接翻刻《淳化閣帖》者,如《二王府帖》、南宋《紹興國子監帖》、《淳熙修內司帖》、《賈似道刻本》、《泉州本》、《肅府本》及清內府重刻《淳化閣帖》等,除直接按照《淳化》摹刻外,另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以淳化為本,加以增減重編者,如《慶曆長沙帖》、《大觀帖》,一種是《淳化》的續編者,如《元祐秘閣續法帖》、《淳熙秘閣續法帖》、《絳帖》等。
因為這些法帖所收,皆唐以前名家手跡,與碑刻異趣,也就直接影響到後來的書家。然而,那些增減之後的諸帖,復演為武岡帖、福清本與彭州本等化身。除《淳化閣帖》系統外,宋及以後各朝公私摹刻叢帖名目繁多,不勝枚舉。而這些法帖也就成為宋至清習書練字者的主要範本。
一部《淳化閣帖》楷書成分絕少。大多是“稿本”之體,這是時代的趨勢所成。這種法帖的優點是,它可以容納較多不同形式的書體面貌,比豐碑巨碣捶拓方便。可以說是一大優點。《淳化閣帖》對我國書體流傳,尤其對宋代行書發展,確確實實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然而,自清乾嘉年間金石、國小興起,引起學者們對宋以前碑版刻石的重視,於是,碑碣、摩崖文字乃重為書家鑽研對象。
但由於法帖自宋以後,摹勒翻刻既多,難免筆畫有誤,筆意失真,故自清中葉學者以碑版多作直接書石而加鐫刻,能存原作筆意,而有尊碑抑帖之說。實則碑與帖各具其妙:碑,方嚴深刻,氣勢雄強;帖,妍雅飛逸,意態瀟灑。兩者各有千秋。
《淳化閣帖》問世後,當時據《淳化閣帖》再輯,再翻之帖,亦不計其數。金、元兩代,刻帖較少,至明、清復盛。直至近代攝影、印刷術的高度發達,刻帖才告終止。近代最後刻的巨帙法帖,是霍邱裴氏《壯陶閣法帖》,共48卷。我國刻帖的歷史,可云:“始於《淳化閣》,終於《壯陶閣帖》。”
帖有單行帖和集帖(即叢帖、匯帖、套帖之分)。單行帖,如《定武蘭亭》、《平復帖》、《鴨頭丸帖》、《伯遠帖》、《爭座位帖》等。集帖又有集刻一家書與各家書之別。集刻一家書者,如顏真卿《忠義堂帖》、蘇軾的《西樓蘇帖》、米芾《紹興米帖》……集刻各家書者,如《淳化閣帖》、《戲鴻堂帖》、《寶賢堂帖》、《真賞齋帖》、《快雪堂帖》、《三希堂法帖》、《壯陶閣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