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個人簡介,研究方向,獲獎情況,論文專著,
個人簡介
1964-1970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
1972-1974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師進修班學習,
1979-1981年在吉林大學量子化學進修班學習,
1985-1986年在美國Utah大學作訪問學者。
1970年起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師。1982年任講師,1989年任副教授,1996年任教授。1980年起擔任"結構化學","統計力學","量子化學"等課程主講。
研究方向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的科學研究工作。長期開展超小粒子及表面吸附分子的電子結構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和同事一道首次將貴重金屬的表面增強Raman效應擴展到半導體的鹵化銀表面,並提出了表面誘導共振增強和電荷轉移的增強機制。基於銀團簇的電子結構闡明了潛影的臨界尺寸效應和電子光譜結構,發現摻硫納米溴化銀的激子振子強度增強和螢光蘭移的Burstein-Moss效應。
近期開展了大氣化學臭氧損耗相關化學反應動力學和過渡金屬原子簇的量子化學研究。
獲獎情況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三等獎
論文專著
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60餘篇。
1.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CH3NO2 unimolecular decomposition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J. Phys. Chem. A, 106(32) 7294,2002.
2.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CH3OCl.Chem. Phys. Lett. 332, 545,2000
3. A first-principle study of oxygen atoms adsorbed on silver clusters.Chinese J. Chem. Phys. 13(6), 411, 2000
4. The absorption enhancement effect of nanometer-sized semiconductor.Chinese J. Chem. Phys. 12, 300, 1999
5. Resonance Raman spectra and excited-state structure of aggregatedT-porphyrin Diacid.J. Phys. Chem. 105, 3981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