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早年經歷,總統生涯,結束內戰,國家分裂,為政舉措,晚年,家庭成員,著作,
早年經歷
何塞·曼努埃爾·卡耶塔諾·馬羅金·里考爾特,1827年8月6日出生於大哥倫比亞共和國首都波哥大,馬羅金早年在波哥大市神學院學習文學和神學,後前往聖巴托洛梅學院就讀大學,大學畢業後他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和教育工作,並加入了哥倫比亞保守黨,馬羅金從政後曾擔任教育部長。他在從事文學創作期間,寫了多部小說和有關哲學的作品。
總統生涯
馬羅金1898年當選為副總統,8月7日正式就職,由於總統曼努埃爾·安東尼奧·桑克萊門特年邁,馬羅金於1898年8月7日~11月代行總統職權,他在行使職權期間進行某些改革,對自由黨人實行寬容政策,引起保守黨強硬派的不滿,桑克萊門特遂於11月復出親自掌權,1899年10月哥倫比亞爆發內戰——千日戰爭,內戰爆發後,馬羅金與桑克萊門特總統的矛盾日益公開化,1900年7月31日,馬羅金領導部分保守黨人逮捕並廢黜了桑克萊門特,自任總統。
結束內戰
馬羅金上台之後對自由黨人進行嚴厲鎮壓,並力求結束前任總統時期爆發的自由黨和保守黨的內戰——千日戰爭,政府軍發動了多場戰役,其中持續15天的帕洛-內格羅戰役死傷數萬人。1902年初,自由黨人率領軍隊進入巴拿馬地區,馬羅金政府要求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巴拿馬登入,以限制自由黨人的軍事行動。由於保守黨政府得到美國的支持以及自由黨和保守黨的力量懸殊,自由黨人被迫於1902年7月停戰,保守黨政府也在停戰後不久宣布實行大赦,當年11月21日,自由黨人和馬羅金政府在美國“威斯康星”號巡洋艦上籤訂契約。契約的簽訂標誌著耗時千餘日、耗費2500萬比索、造成10萬多人傷亡和工農業生產、商業和交通業嚴重破壞的內戰的結束。
國家分裂
馬羅金政府為解決財政困難,被迫在1903年1月同美國簽訂《海-埃蘭條約》。條約規定:法國公司將其權利和財產授予美國(當時法國公司在巴拿馬地區開鑿運河),美國取得穿越巴拿馬地峽寬10公里地帶的全部控制權,租期為99年;而哥倫比亞可得到1000萬美元的租金,條約生效後,每年還可以得到25萬美元租金,美國參議院立即批准了該條約,但哥倫比亞參議院未予批准,哥倫比亞參議院的要價比條約高出一千萬美元,並決定拖到1910年再解決,美國政府拒絕就價格重新談判,哥倫比亞政客於是提出新建議,將條約中第三方的法國公司踢開,結餘的款項付給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參議院的這一決定觸怒了巴拿馬省的上層人士,特別是持有法國股份的那些人。而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對於哥倫比亞欺騙法國公司的做法感到厭惡,決定支持巴拿馬省分離,給予曼努埃爾·阿馬多爾·格雷羅、何塞·多明戈·德·奧瓦爾迪亞、費德里科·波伊德、貝利薩里奧·波拉斯·巴拉霍納等主張分離的人士資金援助,1903年11月3日巴拿馬省上層人士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當地行政當局,馬羅金政府試圖派軍隊鎮壓,但援軍被美國軍隊切斷去路(美國軍隊在政變前一天已經控制巴拿馬省,成功切斷巴拿馬省與哥倫比亞其他地區的聯繫),4日巴拿馬省成立巴拿馬共和國,正式脫離哥倫比亞。
為政舉措
馬羅金執政期間,哥倫比亞的西部地區不斷被開墾,咖啡種植迅速發展,政府在咖啡種植區開始修築鐵路,以便於咖啡出口,咖啡出口不斷增加,給予哥倫比亞舊的生產關係以猛烈衝擊,為國家積累了發展資金,也為民族工業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哥倫比亞開始建立了以紡織業和加工業為代表的民族工業,為加強中部地區和太平洋沿岸地區的聯繫,又修築了中央鐵路和太平洋鐵路。1903年政府重建了警察部隊,當年還通過了教育改革法案,重新劃分了教育類型。
晚年
馬羅金1904年8月7日卸任總統職務,他在卸任後開始退休生活,1908年9月19日在波哥大逝世,享年81歲,馬羅金去世後,遺體安葬在波哥大市的中央公墓。
家庭成員
馬羅金的妻子是瑪蒂爾德·奧索里奧,兩人共有7個子女,分別是:安德烈斯·馬羅金·奧索里奧(兒子)、洛倫索·馬羅金·奧索里奧(兒子)、何塞·曼努埃爾·馬羅金·奧索里奧(兒子)、瑪麗亞·安東尼婭·馬羅金·奧索里奧(女兒)、何塞·馬里亞·馬羅金·奧索里奧(兒子)、伊娜斯·馬羅金·奧索里奧(女兒)、瑪麗亞·何塞法·馬羅金·奧索里奧(女兒)。
著作
馬羅金著有小說《巴雷托》(1858年)、《巴拉斯·吉爾》(1896年)、《沼澤地》、《兄弟之間》(1897年),詩歌《香草》、《小夜曲》、《河谷》、《鄉村生活》、《生活和死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