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則賢

1、清藏書家。

2、近代學者、官員。

1、清藏書家。
何則賢(1801~1852)清藏書家。字道甫,號三山樵叟、藍水後人。閩縣(今福建福州)人。道光十五年(1835)鄉舉,官建陽縣學訓導、景陽學院山長。在福州創辦了8所私塾,教授學子無數。師尊陳壽祺、陳庚煥、高澍然等,並與林則徐相知,與余潛士、梁彬等交往密切。倡導建俞大猷、戚繼光祠碑,並捐款分建二祠於烏石山麓。極喜蓄書,積書至5萬卷,人稱其“遊蹤所至,見有秘籍善本,手自鈔校不倦”。有書樓“靜學書屋”、“藍水書塾”,用以藏書。並開設書肆,刊印多種善本書,以供讀書人借閱流傳。熱心公益事業,大災之年,開設賑災棚賑米賑粥。為了緬懷從海外引進薯種、使百姓廣為種植避免糧食歉收而受災的陳文龍,在烏石山建有“先薯亭”以紀念。著有《藍水書塾詩文草》、《昭代碑傳表志文集》等。
2、近代學者、官員。
何則賢(1873—1960)字稼儒,一字味農,晚號慎獨老人。安徽省樅陽縣人。年二十入直隸總督袁世凱幕,被提為清河知縣。後歷六安、薊州、晉州知縣。遷順天北路督捕府,級同知府。任內嚴拒某王府借清丈田畝實奪民田之企圖。又擢河北大名道尹。入民國,曾任霍邱知縣、河南政務廳長等職,後棄官寓居北京以賣字為生。抗戰軍興,則賢歸里,授徒自給。1956年任安徽省政協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