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琤尼

低音琤尼是一種民間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蘭、鳳山、巴馬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低音琤尼
  • 類型:樂器
  • 別稱:瓦琴
  • 流行區域:廣西
簡介,演奏,起源,發展,收藏,

簡介

琤尼壯族拉弦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蘭、鳳山、巴馬等地。“琤”為壯語“七”的語音,“尼”是壯族民間對樂器的統稱。也稱“壯族七弦琴”或“瓦琴”。明初已在廣西西部流行,至今已有600年歷史。
琤尼形制古樸,由共鳴箱岳山弦軸琴柱琴弦琴弓等部分構成(圖)。共鳴箱即為琴身,呈臥式半圓形中空體,它由面板和底板膠合而成。面板為半圓的拱形,用桐木製作,多使用當地所產的泡桐木,將一整段原木從中破為兩半,以半邊原木掏空內腔,雕鑿成半管狀的圓槽,凸面刨光成為半圓形的琴面,面板厚0.7厘米~1厘米。底面平直,多使用松木杉木薄板製作,板厚0.5厘米~0.8厘米,底板上開有一個圓形小孔和一個彎月形大孔,兩孔相對。面板和底板膠合後,兩端通透,不設音窗。琴箱長60厘米~70厘米、底寬16厘米~17厘米、中高7厘米~9.5厘米。在距琴面兩端5.5厘米~8厘米處,分別設有岳山(弦枕)支弦,岳山用硬木製作,呈半圓形條狀,底部與面板相接,岳山高1.3厘米~1.5厘米、底寬1.4厘米~1.6厘米。在琴首與岳山之間,等距豎向排列七個弦軸,弦軸使用柚木等質地較硬、紋理細密的木材製成,當地多用壯語稱作“肥外”的木料製作,軸體為圓錐形,軸柄多呈球狀。琴尾的岳山外側,開有七個圓形弦孔,供琴弦穿過而用。琴柱也稱琴馬,用壯語稱作“卜柚”的木料製作,也可用李子木、核桃木或牛角製作,外形呈秦漢古幣狀或人字形,柱的上端開有小孔,琴弦穿過其孔並支弦於琴面上,七個琴柱在面板中部斜向排列。張七條琴弦,最早使用棕絲或馬尾搓成,後用羊的腸衣弦,現在使用絲弦或鋼絲弦。琴弦一端纏於弦軸上,另一端穿過弦孔,縛弦於弦孔內側的小木棍上,或弦頭在孔內側打結,也有直接在琴尾岳山上鑽孔系弦的。琴弓用竹片或細竹作弓桿,系以馬尾為弓毛,弓桿長50厘米。

演奏

琤尼按五聲音階定弦,從低到高為g、a、C‘、d’、e‘、g‘、a‘。站立演奏時,左手將琴橫托左肩前,右手持弓拉奏。坐勢演奏時,可將琴身斜放在左腿上。演奏中根據音高的變化,左手轉動琴身,右手轉動琴弓,需密切配合。曲調多用級進音程,大跳旋律較少。

起源

關於琤尼的起源,在鳳山壯族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鳳城有位名叫宜英的勤勞、善良、美麗的壯家姑娘。母親是羅土司家的女奴。土司逼死了她的母親後,又強迫宜英去他家抵債。春耕時節,土司責令她每天插九畝田的秧苗。宜英拚命地插呀,插呀……一直插到月亮掛上中天,也沒辦法插完。宜英累得要倒下了,她流下了傷心的眼淚。這一切被羅土司家的放牛郎義倫看見了,他到田裡去幫宜英插秧。他們的行動感動了上天,神仙派了百鳥百獸來幫忙,一夜之間就把羅土司家的田插完了。宜英和義倫在勞動中建立了感情,他們相愛了。這一來,得罪了對宜英早已垂涎的羅土司的兒子。羅子誣衊義倫勾引他家的女奴,將義倫發配到很遠很遠的田州(今百色地區的田陽縣),並要義倫從那裡起每隔三步種一棵梧桐樹,一直種到鳳城家鄉來。義倫被發配走之後,羅土司的兒子就逼著宜英嫁給他,宜英寧死不屈。她每天跑到穿窿山,站在一塊大青石上遠眺著田州方向,哭啊,望啊,盼著義倫早日把梧桐樹種到家鄉來。時間如流水,年復一年,穿窿山上那塊大青石被宜英的眼淚滴成了篩子狀,可義倫還是沒有回來。一天,土司的兒子又來逼婚,宜英氣憤地衝進自己的小茅屋、撲在木枕頭上痛哭起來(壯族人喜歡用木頭和竹子做枕頭)。她哭醒後,發現自己的頭髮都垂落到枕頭上,她痛苦地抓住頭髮用力一甩,隨之木枕發出了悅耳的響聲。原來,這是宜英的頭髮卡在枕頭上拉扯時發出的聲音,受此啟發,宜英把一縷縷頭髮搓成細繩狀,繃在木枕頭上,製成了壯族第一支七條弦的拉琴。接著她又用竹子和自己的頭髮做成了一把琴弓。從此以後,宜英就用琴聲代替她的眼淚和思念,每天在穿窿山大青石上拉琴、唱歌。她拉呀,唱呀,直到她頭髮變白成了老人,也沒能把她的情郎盼回來。她最後化成了一隻鳥,每天不停地飛,“秧姑!秧姑”地叫著,到處尋找她的情郎。後來,人們就把發出這叫聲的鳥稱作秧姑鳥,把穿窿山那塊大青石稱作滴淚石,把宜英製作的琴稱作琤尼。此後,琤尼便在桂西北壯族聚居的都陽山一帶廣為流傳。

發展

歷史悠久的琤尼,以前曾稱作壯族七弦琴、瓦琴、唐琴、福琴、神琴等,這大多是今人根據琴的形狀,並附會漢族樂器而來的,很不確切。它必須與漢族的七弦琴(古琴)有所區分,“琤尼”字也並非古箏之箏意。它是源於東蘭、鳳山故鄉,於桂西北山區土生土長的壯族特有的古老民間拉弦樂器,是壯族音樂文化的一顆明珠。在中國樂器史上,壯族的琤尼也和漢族古代的軋箏一樣,同為弓拉弦鳴樂器的鼻祖,只是流傳的地域不同而已,軋箏是在北方的陝西、山西、山東和河南等地,琤尼則是在南方的廣西。由於壯族古代沒有文字,故在歷史文獻中很難查尋到琤尼的詳盡記載。它的起源和歷史沿革,只能從民間傳說故事、近代地方志、民間歌謠和老藝人的記憶中去追尋。根據《鳳山縣誌》記載:宋代之時,鳳城確有姓羅的土司,而且是兄弟兩人,一個叫羅紹遠,一個叫羅紹遷,是遠近聞名的富戶人家。當地壯家人都稱他們是土司頭人,流傳至今的許多鳳山民間傳說故事和歌謠,都與這兩個土司有密切關係。在東蘭縣,相傳明代初年,有位縣令來上任,當地名流曾組織過一支四十至五十人的大型琤尼樂隊為其捧場,後來縣令立碑紀念他上任時的排場,就將當時來祝賀的名流和樂手的名單都刻在了石碑上面,將其立於縣令家的廚房前。縣令更換,年代久遠,今日石碑的下落已無人知曉。1984年,據東蘭縣長江鄉安桃村琤尼老藝人韋連登(時年74歲)的回憶,他的琤尼演奏技藝是跟爺爺學到的,他的祖爺爺共傳給他爺爺七十一首樂曲,而他僅學得十五首,現在只記得八首。綜上所述,琤尼出現於宋代,約有900餘年的歷史,在明代初年至清乾隆年間的400年裡,是它發展、興盛的時期,在壯族民間普遍流傳,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東蘭民歌《新房間連間》唱道:“新房間連間,前間連後間;後間織綢緞,前間拉琤尼。”那時壯家姑娘必須學會紡紗織布,出嫁時也要穿用自己織的布做的衣裳。姑娘和小伙子戀愛時,也常常拉琤尼或彈土琵琶(形似秦琴),所以民歌《琤尼和琵琶》中又有:“琤尼和琵琶,不拉不彈壁上掛,小妹呀,何時你得閒,哥哥給你把曲拉。”20世紀以來,琤尼在民間漸少使用,到了50年代,流傳下來的已經不多,只極少數民間藝人尚有留存,幾乎瀕臨失傳境地。60年代初,廣西藝術學院和自治區文化採風隊已開始對其進行挖掘。在壯族民間,會講琤尼傳說故事的老人、會唱琤尼民歌民謠的青年人比比皆是,但就是未見過琤尼。80年代初期,廣西河池地區歌舞團黃仲裕、張穎中兩位音樂家,曾對琤尼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和改革。嗣後,廣西藝術學院孔憲釗先生也對琤尼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琤尼枯木逢春,發出新綠的嫩芽。可以預言,不久的將來,琤尼這朵壯族古樂奇葩,必將在祖國音樂藝術的百花園裡,開得更加鮮艷奪目。
本世紀80年代初,對琤尼進行了改革,加大共鳴箱,增強音量。琴弦由原來7根增到16根,可將琴平置於桌上演奏,解放了持琴的左手。並吸收的指法和二胡的弓法,右手既可持弓拉奏,又可彈奏;左手可按壓各種混音、泛音和裝飾音,豐富了演奏技巧。
近年來,又改革製成豎式高音琤尼、豎式中音琤尼和臥式低音琤尼。它們保持傳統琤尼特點,加大共鳴箱,增設了指板,變空弦演奏為按指演奏,音域擴展到四個多八度,並能轉調演奏。可用於獨奏、重奏、參加樂隊合奏或為歌舞伴奏。

收藏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里,陳列著一支壯族琤尼。共鳴箱木製,琴面凸起呈半圓形,系用半邊泡桐原木挖鑿而成,底板松木製,上面只開有一個圓形大孔,琴箱長60.5厘米、底寬16.5厘米、中高7厘米,兩端敞口、通透。岳山木製,半圓形條狀,寬1.5厘米、高1.3厘米,分別設於距首、尾兩端5.5厘米~6厘米處。琴首一端豎置七個弦軸,等距排列成一行,軸體用荔枝木製成,呈圓錐形,軸柄為橢圓形球狀。琴尾岳山外側,開有七個弦孔。琴面上置有七個琴柱,呈斜形排列於面板中部,琴柱也用荔枝木製作,為扁平的片狀,輪廓呈人字形,柱高7.2厘米、兩腳寬3.4厘米,距頂端1厘米處,開有穿弦、支弦小孔。張七條絲弦,均用二弦。琴弓為竹片作桿,拴以黑色馬尾,弓長52厘米。通體髹以三色油漆,在琴面中央繪有一個菱形圖案紋飾,其上寫有草書“和平”二字。此琴來自廣西壯鄉,為60年代初期製品,工藝較為精細,裝飾富有壯族特色。1963年廣西音協將其贈予音樂研究所,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