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軌道搜救衛星系統(low Earth orbit SAR satellite system)是2003年發布的航海科學技術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低軌道搜救衛星系統
- 外文名:low Earth orbit SAR satellite system
- 所屬學科:航海科學技術
- 公布時間:2003年
低軌道搜救衛星系統(low Earth orbit SAR satellite system)是2003年發布的航海科學技術名詞。
低軌道搜救衛星系統 低軌道搜救衛星系統(low Earth orbit SAR satellite system)是2003年發布的航海科學技術名詞。公布時間 200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海峽兩岸航海科學技術名詞》。
低軌道衛星系統一般是指多個衛星構成的可以進行實時信息處理的大型的衛星系統,其中衛星的分布稱之為衛星星座。低軌道衛星主要用於軍事目標探測,利用低軌道衛星容易獲得目標物高解析度圖像。 低軌道衛星也用於手機通訊,衛星的軌道高度低使得...
2022年12月,國際搜救衛星組織(COSPAS-SARSAT)第67屆公開理事會於2022年11月16日至29日召開。大會開幕式上正式宣布中國政府與COSPAS-SARSAT四個理事國完成《北斗系統加入國際中軌道衛星搜救系統合作意向聲明》的簽署,標誌著北斗系統正式...
低極軌道衛星搜救系統 低極軌道衛星搜救系統(COSPAS-SARSAT system)是1996年公布的航海科學技術名詞。公布時間 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航海科技名詞》
國際低極軌道搜救衛星系統計畫協定(International COSPAs-SARSAT Programme Agreement)是2003年發布的航海科學技術名詞。公布時間 200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海峽兩岸航海科學技術名詞》。
低極軌道衛星搜救系統信文 低極軌道衛星搜救系統信文(COSPAs-SARSAT message)是2003年發布的航海科學技術名詞。公布時間 200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海峽兩岸航海科學技術名詞》。
GMDSS由海事衛星通信系統、低極軌道衛星搜救分系統、地面通信分系統、海上安全信息播發分系統、陸上搜救通信分系統組成。具有以下通信功能:1、遇險報警:向能提供協調援助的單位迅速成功地報告遇難事件,這類單位可以是救助協調中心(RCC)...
國際搜救衛星COSPAS—SARSAT系統計畫協定是由美國在1988年07月01日,於倫敦簽定的條約。本協定各締約國:注意到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海運部、美利堅合眾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加拿大國防部和法蘭西國家宇航研究中心於1984年10月5日簽訂...
因雨、雪等原因將產生附加的傳輸損耗。衛星中繼信道具有傳輸距離遠、覆蓋地域寬和傳輸特性較穩定等優越性,這對於建立覆蓋全球的移動通信網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這也是近年來人們對低軌道衛星系統進行開發和研製的原因。
低軌道(LEO)衛星通信系統按照系統的業務特點,又可分為:提供低速數據、簡訊息業務的小LEO系統(L-LEO)(用戶鏈路頻率在1GHz以下)和提供語音業務的大LEO系統(B-LEO)(用戶鏈路頻率在1GHz以上)。系統概述 L-LEO系統提出於1990年,並且在...
該衛星將部署在高180-268km的軌道,用於驗證超低軌道高度保持技術。並利用小型光學遙感器開展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同時開展大氣低熱層探測,以獲取大氣密度、原子氧密度等數據,來研究原子氧對材料性能惡化的影響,為未來發展超低軌道衛星系...
從概念上講,衛星探測AIS即使用一顆或者多顆低軌道的衛星(衛星軌道高度在600 km到1000 km),在這些衛星上面搭載AIS收發機來接收和解碼AIS報文並將信息轉發給相應的地球站,從而讓陸地管理機構掌握船舶的相關動態信息。衛星AIS系統主要用於...
銥(Iridium)衛星移動通信 銥系統是美國Motorola公司提出的一種利用低軌道衛星群實現全球衛星移動通信的方案。它是最早提出並被人們所了解的低軌道衛星系統。資金的籌集和技術的開發等方面均進展順利。在技術上Motorola的技術人員在實驗室里...
雖然大型衛星極大地推動了直播電視、大容量數字電話以及VSAT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但它的成本高、製造與發射技術複雜的缺點還很明顯。因而,近年來很多國家都開始發展輕小型衛星。從發展趨勢來看,主要是利用多顆輕小型衛星組網以建立低軌道移動...
國際搜救衛星組織成立於 1979 年,由其運行的全球衛星搜救系統是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推行的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歷程 1992 年,中國成為國際搜救衛星組織用戶國。1997 年,中國成為國際搜救衛星組織地面設備提供國。2022年...
2022年9月6日10時,命名為“泉城一號”的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微厘空間低軌衛星導航增強系統S3、S4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衛星簡介 此次發射的衛星是我國正在...
發射歷史 2022年10月7日21時10分,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海陽港附近近岸海域,以“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微厘空間北斗低軌導航增強系統S5/S6試驗衛星,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低軌系統是指用一組低軌道衛星組成移動用戶之間或與固定用戶之間的通信系統。系統內若干組衛星分別位於繞地球在經度上距離相等的若干個軌道上,衛星的總數可能有幾十個甚至數百個,覆蓋整個地球,距地面約1000km,每顆衛星的覆蓋區在地面...
近地軌道沒有公認的嚴格定義。一般高度在2000千米以下的近圓形軌道都可以稱之為近地軌道。由於近地軌道衛星離地面較近,絕大多數對地觀測衛星、測地衛星、空間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衛星系統都採用近地軌道。近地軌道又稱順行軌道,它的...
形如環繞地球的六個“衛星項鍊”。通過它,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隨時進行全球個人通信。該系統衛星定於1996年開始發射,1998年投入使用。它是最早提出並被人們所了解的低軌道衛星系統。簡介 這個系統原先規規劃77個通信衛星,所以用...
COSPAS-SARSAT(COSPAS是俄文的拉丁化,英文的全稱是Space System For Search of Distress Vessels ,SARSAT-Search And Rescue Satellite Aided Tracking)系統,原稱為“低極軌道搜救衛星系統”,該系統後來引入了靜止衛星作為轉發器,因此...
2022年10月7日21時10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黃海海域使用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用“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微厘空間北斗低軌導航增強系統S5/S6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發射記錄 2022年10月7...
經一段時間在軌驗證和系統聯調後,“天鏈一號03星”將與2008年發射的01星、2011年發射的02星實現全球組網運行,建成比較完備的中繼衛星系統。這一系統將進一步提高中國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測控覆蓋率。同時,還為中國中、低軌道資源衛星...
中繼衛星 中繼衛星相當於把地面上的測控站升高到了地球衛星軌道高度,一顆衛星就能觀測到大部分在近地空域內飛行的太空飛行器,兩顆衛星組網就能基本覆蓋整箇中、低軌道的空域。因此由兩顆衛星和一個測控站所組成的跟蹤和數據中繼衛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