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納·布立賽

伯納·布立賽(Bernard·Brizay),1941年8月生於法國魯昂,歷史學家兼法國《費加羅報》、《巴黎人報》資深記者,已撰著出版數部關於歷史、政治與經濟等方面的專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伯納·布立賽
  • 外文名:Bernard·Brizay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法國魯昂
  • 出生日期:1941年8月
  • 職業:資深記者
  • 主要成就:已撰著出版數部關於歷史、政治與經濟等方面的專著
【伯納·布立賽】
伯納·布立賽的《1860:圓明園大劫難》一書法文版於2003年11月問世;2005年8月31日,該書中文版在北京首發,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中國圓明園的歷史在中國盡人皆知,但在西方,卻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於沒有專論圓明園悲慘命運的任何一本英文、法文著作!以至於歷史學家談到此處,也每每語焉不詳。
直到一個法國人,在2000年10月一個晴熱的日子裡,在圓明園的廢墟上感受到刻骨的“記憶責任”,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資料收集和寫作,出版了西方第一本論述圓明園劫難的專著,蒙蔽在歷史真相上近一個半世紀的“遮羞布”才得以扯下。他的發現和他的勇氣,震動歐洲!
前天,這位法國人,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帶著他的《1860:圓明園大劫難》一書的中文版,來到了廣州購書中心。
收集了70多位當年戰爭參與者留下的文字
氣憤:竟有人說沒什麼大不了
一見到記者,滿頭白髮的布立賽先生就連稱“同行”。原來,這位歷史學家同時也是法國《費加羅報》的資深記者。在他看來,這一靜一動的雙重身份無比和諧,因為二者“都是尊重真理、申張正義的職業”!五年前,當圓明園的殘垣斷壁第一次出現在他視野中,歷史學家的責任感和記者的敏感都促使他下決心,要搞清楚西方人刻意迴避的這段歷史。
接下來的工作十分艱苦,他遍查史料,陸續收集了70多位當年法國遠征軍的軍人、外交官、翻譯的日記或回憶錄,以及史書中零星的側面記敘,這些第一手資料都是我們國內史學界未曾聞見、或者只聞其名而無緣一見的。布立賽發現,當時的人都在刻意淡化這段歷史,他們經常說:“噢,沒有發生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我們拿的都是些小玩意兒,不值幾個錢!”當時書籍中的記載都是在慶祝“勝利”,或自我吹噓。
“而實際上,對圓明園的焚毀,相當於同時摧毀掉法國的凡爾賽宮、羅浮宮和法蘭西國家圖書館啊!”布立賽先生的憤怒溢於言表。“試想一下,上百座中式宮闕建築,數不清的藝術珍品,數以千計的玉石、瓷器,成噸的絲綢,歷史可追溯到11世紀甚至更久遠的絕世珍寶,全部被搶或被毀!這是對人類文明的犯罪啊,一想到法國人也是罪魁禍首之一,不禁覺得自己也不免有罪!”“遺憾的是,直到今天,如果你遇到法國博物館的專家們,他們還會說這是戰利品。但我認為,這就是掠奪!”
難忘當年震撼,兵馬俑讓他流淚
建議:圓明園應是默哀地
布立賽對中國的考察始於1979年,那一次他印象最深的是在西安見到兵馬俑,一走進那個用以保護兵馬俑坑的大棚,他立即就明白了,這是何等驚人的大發現!布立賽退到一邊,哭了起來,“我一生中僅有兩次因如此激動而流淚,另一次是在埃及南部的阿布辛貝神廟前!”
這次借中文版在北京首發的機會,布立賽先生再次造訪了圓明園。想像著那些在他的書中曾經繁華無比的景致,布立賽說自己心裡既有完成一件夙願的輕鬆,又仍然感到歷史的沉重。他說:“這次來,發現圓明園比五年前乾淨了很多,也熱鬧了不少,很多市民在那兒散步。但我還是認為,這是一個默哀和紀念的地方,不應當成為遊玩的所在。”
13次來華,最愛中國玉如意
欣慰:兩位總統正視這段歷史
此書一出,歐洲譁然,讓布立賽欣慰的是,人們對歷史不再迴避。法國前總統德斯坦先生特意為中文版作序:“焚掠圓明園,對中國至為殘酷,而英法兩國殖民軍則極其可恥。但願這部扣人心弦的著作,有益於世界上仍在相互傷害的國家間的和解。”而法國現任總統席哈克也親自致信布立賽:“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國作家為澄清我們共同歷史上的片斷作出了貢獻!”
直到談起自己“無盡的中國情結”,布立賽先生一直繃著的臉才有所放鬆。
布立賽要記者猜他來過中國多少次,這個答案居然是兩位數:13次!不僅如此,他的書房裡還收藏了1200種中國的專著珍本以及為數不少的文物。談起特別鐘愛的中國玉如意,他更是眉飛色舞。布立賽笑著說,自己認識這種中國工藝品還是在有關圓明園的軍人日記里:他們從中國搶來這種造型優雅的藝術品,敬獻給當時的法國國王,但卻不知道如意是中國人橫陳在家中、用以象徵吉祥富足的寶貝,而告訴國王這是豎握在手中的“中國權杖”,結果鬧了大笑話。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能再現“萬園之園”
夢想:法國還圖冊聚寶圓明園
這次來中國,布立賽先生特意帶上了一本印製精美的畫冊———《圓明園四十景圖詠》,這裡又有另一段故事。
在書里,布立賽特別提到了當年被劫走的《圓明園四十景圖詠》。這是由乾隆年間的兩位宮廷畫師依據圓明園實景繪製而成,取材於園中冠蓋群芳、最美的四十處景致,而且每幅圖都配有乾隆皇帝的一首對題詩,由當時的書法家汪由敦代書。這是現存唯一能夠全面反映圓明園原貌的詩歌繪畫作品,後世的人們只能“於瓦礫想見亭館,於蘆葦想見湖沼,於荊榛想見花樹”。圓明園大劫中,這件珍寶被法國的杜潘上校搶走,並於1862年2月被轉讓給拍賣行,後來在法國巴黎的國家博物館保存至今。
2003年8月,布立賽完成此書的寫作後,曾致信法國總統席哈克,希望政府能將《圓明園四十景圖詠》歸還給中國。談到這裡,布立賽聳聳肩說:“法國如果真能正視自己這段不光彩的歷史,再沒有比歸還這本詩畫冊更好的標誌了!遺憾的是此事一直沒有下文,但我一定會繼續關注的!”
布立賽說:“我有個夢想,所有從圓明園流散到世界各地的寶貝,有朝一日能夠回到故土,重新聚集在這‘萬園之園’的舊址,告訴世人,這裡曾擁有過多么輝煌的文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