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琴

伯牙琴

《伯牙琴》宋末元初道家學者鄧牧著。在自編詩文集《伯牙琴》,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為武器,猛烈抨擊現實社會。伯牙琴出自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據說後來子期死,伯牙遂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後因以"伯牙琴"用為痛悼知音惜其難遇之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伯牙琴
  • 作者:鄧牧
  • 時期:宋元時期
作者介紹,作品介紹,哲學思想,作品內容,

作者介紹

鄧牧(1246—1306),宋末元初道家學者、思想家。字牧心,文行,又號九鎖山人,世稱“文行先生”,中國南宋末年至元朝前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十餘歲,讀《莊》、《列》,悟文法,下筆多仿古作。及壯, 視名利薄之, 遍遊方外, 歷覽名山。 逢寓止, 輒杜門危坐,晝夜唯一食。” 可見鄧牧少年時, 喜讀 《莊子》、《列子》 等先秦道家諸子典籍, 崇尚古代道家學者。他自己在《逆旅壁記》 中也說:“余家世相傳, 不過書一束。雖不敢謂盡古人能解, 然游公卿, 莫不倒屣;行鄉里,莫敢不下車(出自老子典故,老子曰:“過故鄉而下車,非謂其不忘故耶?”)。 ”因其對儒教佛教道教均持反對態度,故又自號“三教外人”。

作品介紹

在此書自序中,鄧牧說:“余集詩文若干,名《白牙琴》。伯牙雖善琴者,鐘子期死,終身不復鼓,知琴難也。今世無知音,余獨鼓不已,亦愚哉!”可見面對國破家亡的離亂局面,鄧牧感到知音難覓,遂以伯牙自況,以“伯牙琴”名書。書前有自序,書後有跋。據跋文可知,原本包括詩、文共六十餘篇。今本一卷,僅存文二十四篇,詩已散佚。包括序、跋及附錄《沖天觀記》、《超然館記》、《清真道院碑記》,今本總為二十九篇。

哲學思想

道家學派的創立者老子的思想集中表現為 “道 ”, “道”在老子那裡既很隨意但又不是任意發揮 ,既富有深意 ,又淺顯易懂 ,既包括對天對自然的理解 , 又有對人生對社會的探討, 對老子道的研究成為歷代思想家研究的焦點 。老子將道註解為“道可道 ,非常道”, “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 ,故強為之容 : 豫兮若冬涉川 ; 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 渙兮其若凌釋 ; 敦兮其若朴 ; 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 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 保此道者 ,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 ”⑥ 從中可以看出道的不確定性和多樣性 , 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研究和思索的空間 ,也正是這樣使得後人對道作了種種註疏 ,每一種理解都是各人心中的老子 ,因此 ,對道認識的深度成為理解道家思想的根本。
鄧牧在 《 伯牙琴 》 一書中 ,多次提到 “道 ”,表現了他對道的嚮往及對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鄧牧將自己對道的理解與對政治、人生 、 社會的思考結合起來 , 也正是為了解決宋元之際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 在《 洞霄圖志 宮觀門 》 中 , 鄧牧開篇就對道家思想的精髓 ,即 “道 ”與 “無”作了評論 ,他說 : “夫得道之士以無何有為鄉 , 太虛為家。日月之光華, 煙雲之變化 ,湖海山嶽之浩瀚嵯峨, 不過目睫間所寄物爾 , 何待占一丘一壑之勝 ,營一宮一室之安 ,與編戶雜處於人間世耶  良由古道日微, 淳風不競, 馳情嗜欲者豈知有清靜可宗 , 抗志功名者豈信有神仙可學 。是故太上設教, 聖皇潛心 , 黃帝問道崆峒。”這就是說 ,既然“無”是道家之精華, 華麗的宮觀建築就不是道家的嚮往 ,那些沒有領略道家思想之核心 , 而只得其表皮的人 ,非真道家耶 因此鄧牧對道家思想的理解是非常透徹的。
關於生與死, 鄧牧認為生死都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 ,是不可改變的。他說 : “天地者, 萬物所同有也 , 自古及今, 幾何百千歲, 其閱萬物亦多矣, 計萬物之在天地間 , 隨世隨化乃如劍首一吷子。”⑦ 就是說, 世間萬物都是發展變化的 ,無論皇帝或是平民百姓皆如此 。不因為地位高就可以長久下去, 也不因為地位低下就不能存在。鄧牧又進一步解釋說 : “一死一生瞬息間耳 ,其不相知又若是 ,晉人去我千歲矣不知我決矣 。我去晉人亦千歲矣不知晉人審矣 。 ……以地觀之 ,越不知杭 ,杭不知越; 以人觀之 ,生不知死 ,死不知生 ; 以世觀之 ,古不知今 ,今不知古 ,則君與我握手而笑生之類也 。分袂而往死之類也 ,古人所以嘆別離之難乎 , 天運易流 , 人生有終會面之不可常也。 ”⑧
鄧牧的生死觀 ,是道家思想的集中反映。
對道家輕名利重自然的思想 , 鄧牧亦有自己的認識 ,當有人將他作為名人與名山大滌山相聯的時候 ,他說 : “余本無名 ,奚以山之名不名為哉  且天地大也 , 其在虛空中不過一粟耳 ,而況大滌在天地之間哉 虛空本也 , 天地猶果也 ; 虛空國也 ,天地猶人也。一本所生必非一果, 一國所生必非一人 ,謂天地之外無復天地焉 ,豈通論耶 ”⑨ 並且在一篇 《 名說 》 的文章中 ,他又提出了“善譽人者人譽之, 善毀人者人毀之” , “一人之毀不足勝眾人之譽 ”的觀點 ,這些思想的基礎即是道家的 “無 ”。
道家思想在政治方面的表現就是 “無為 ”, 對此鄧牧亦有自己的理解。他在反對君主專制的兩篇文章《 君道 》 和《 吏道 》中 ,對君主和官吏都作了強烈的諷刺與批判 , 並指出了自己所嚮往的理想社會 , 即是 “廢有司 , 去縣令 , 聽天下自為治亂安危 ”的上古三代之社會情形。⑩ 這與老子所嚮往的 “小國寡民 ”的社會理想是一致的, 老子 “為無為 ,則無不治 ”的思想 ,在鄧牧這裡得到了完全的反映。鄧牧一生隱逸飄搖 ,不涉官場 ,正是對 “無為 ”思想的深刻認識與實踐。
鄧牧在文學創作上對道家思想的運用和發揮
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運用到文學風格上 , 就表現為清新亮麗之感 。莊子將這種文風發揚到極致 , 後人評論說 : “用藝術形象來闡明哲學道理, 是 《 莊子 》 的一大特色 。 ……從理論意識來說 ,莊子這一派本有‘言不盡意 ’的看法, 即邏輯的語言並不能充分地表達思想 。與此相關 , 在表現手法上, 許多篇章 ,如 《 逍遙遊 》 、《 人間世》 、《 德充符 》 、《 秋水 》 ,幾乎都是用一連串的寓言、神話 、虛構的人物故事聯綴而成 ,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 、 動物的對話中 ,這就超出了以故事為例證的意義 。而且, 作者的想像奇特而豐富, 古今人物、骷髏幽魂 、 草蟲樹石 、大鵬小雀, 無奇不有 , 千匯萬狀 , 出人意表 ,迷離荒誕 ,使文章充滿了詭奇多變的色彩 。 ”這種風格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學到的, 必須靠思想的長期積澱 ,對世事的理解 ,對人生的徹悟升華 。初讀鄧牧之文 , 這種感覺就油然而生 ,沒有一絲一毫的做作之感 , 沒有一絲一毫的艱難晦澀, 沒有儒家思想的壓抑, 完全是以一種輕鬆活潑的心情暢遊在天地萬物之間, 在極其舒適的心境下領略道家的嚮往自然的境界。
鄧牧談到自己對人生 、理想 、 世事時, 都用了極其言簡意賅的故事 、 比喻, 讓我們很容易從中探求到做人做事的道理與原則。如《 楚佞鬼 》 、《 越人遇狗》 、《 寶說》 、《 名說 》 等篇, 都與莊子有相似之感。在 《 越人遇狗 》 這一則短短的諷刺小品中,鄧牧把元朝統治者暗喻為 “狗 ” ,揭露了它的貪婪殘忍性。從越人與 “狗 ”妥協所造成的悲慘後果, 他得出“人” 和“狗”不能妥協、絲毫不能放鬆對 “狗 ”的警惕的結論 。在 《 寶說 》 這則小品文里 ,鄧牧用“寶 ”來比喻人才, 認為人才總是深藏於社會角落之中 ,只要努力去發掘, 總會露出來的 。在這裡 , 披著故事外衣的輕鬆的小品卻蘊含著鄧牧對黑暗現實的批判和揭露。其實, 這正是我們理解鄧牧思想的重要之處, 長期以來 , 我們都認為道家思想是出世的 ,是消極迴避的, 其實不然。道家思想是用另一種眼光和視角來分析時勢 , 做出對時勢的回應。這種思想不與時勢發生直接衝突 ,用一種平緩和平的方式來解決, 也就是說, 道家與儒家、法家對現世問題的解決方式是不同的 ,但絕不能否定道家思想的入世性。鄧牧深深理解了道家思想的本意 ,運用寓言故事 、輕鬆的筆調針灸時勢 , 鞭笞腐敗的統治階級, 達到了批判社會的目的。
“言不盡意 ”與“得意忘言 ”是莊子文風的一個最大特點,讀莊子之書, 我們常有一種似懂非懂之感 , 但是其中的深意卻給我們留下了永遠的想像與回憶 。這一風格亦為鄧牧所繼承 ,對此他有一段經典性的論述 : “書所載者 , 古人之粗, 所不可載者 ,古人之精, 粗為言精為心也 , 今誠有志於古, 乃嗜其粗 ,而忽其精 ,泥其書而不得其心 , 所謂友而不心 ,面友爾敢以為君規”
“言不盡意 ”與“得意忘言 ”, 其實就是道家思想“無 ”的具體表現 ,得到的、能表達出來的不一定是真的、正確的, 反而那些不能夠完全表達出來的才是真正的內涵 。所以鄧牧由此出發 ,對 “言不盡意”與 “得意忘言 ”又作了一番論述: “然余謂君無志於道則巳 , 苟有志, 書亦累也 。比見世讀書者 , 四方萬里無所不通 ,上下數千載無所不聞 。歸而求其本心 ,則虛焉者寡矣 。聖人之道遂為絕學可嘆也, 願君悉素所蘊於無何有之鄉,然後即方寸之地朝而辟焉 ,暮而滌焉, 使介然之有不得累乎其中 ,君益矣 ,顏子始好學, 終坐忘唯道 , 集虛蓋深造自得之妙,顏何人哉 。 ”
在這一段論述中, 鄧牧從老子提出的 “無 ”的思想出發, 認為古人之書只是為後人留下的方法和路徑, 而不是唯一的、一成不變的思想 ,讀書要做到 “得意忘言 ”。這種得意忘言的認識 ,正是對道家思想深刻理解的發揮 ,其思辨性正如老子的道一樣 ,既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見解 ,又留有廣闊的拓展空間。
不僅如此 ,從鄧牧的其它文學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道家思想對其創作的影響, 其 《 九鎖山十詠 雲根石 》 寫道: “浮雲無定姿 ,滅沒須臾間。一朝化頑石 ,千古遺空山 。天地亦幻物 ,誰能詰其端。”在這首詩中 , 作者崇尚的道家思想溢於言表 ,對人生、對世事的心情也可見一斑。在其它的詩文中鄧牧同樣表達了蔑視功名利祿 , 忘乎一切的人生態度。他說 : “人生行樂耳 ,何必千秋萬歲名 。 ”道家思想貴在“無 ”, “無 ”就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 就是世事的最終形式, 就是社會的最佳形態 ,這些對鄧牧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 ,在鄧牧的思想中也表現得最為突出。
鄧牧異端思想的道家淵源
鄧牧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異端思想 ,也是為大多數人所津津樂道的 ,而這種異端思想的淵源正是道家思想。所謂異端, 也只是指與統治階級的御用思想相背 ,與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成不相一致 。鄧牧正是用一種站在外圍透視社會而得出的觀點 ,正像他自稱 “三教外人 ”一樣 ,他認為自己超脫了身處的社會 ,因此對問題看得更加清楚 ,分析更加透徹。而這種異端思想也正是他思想的精華所在。
道家追求自然 , 崇尚無為 , 要求人不要對自然有所改變 ,並將其用於政治 、社會和人生, 在政治上要求無為 , 在社會上要求和諧 ,在人生上強調個人的價值、生命的珍貴等, 這幾個方面與儒家所講的等級尊卑、禮教思想是不相通的。例如魏晉時期的玄學家們為了表示自己對政權的嫉恨 , 與當權者勢不兩立, 就從裝束上、生活上表現出放蕩不羈的情形, 這是不能為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世俗所能接受的 , 所以將他們稱為“異端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 ,鄧牧在政治 、 社會和人生方面的思想與傳統儒家思想也有很大差別 , 他不與當權者合作 ,對傳統的思想進行極度的諷刺與批判 ,被指斥為 “異端 ”思想實在是意料之中的。
道家思想產生於春秋之世 , 其時社會混戰不休 , 禮制淆亂 ,統治者不問民生, 只是追求奢侈淫逸的生活 , 老子生當其時 ,又作為史官, 看到了周王室腐敗墮落的形象 ,因此 ,他對這種現象提出批評 ,要求統治者不要過度剝削人民 , 要求不要紛爭 ,不要剝削 ,以期達到長久的社會穩定與和諧 , 並將一切社會動亂的源由歸結到無止境的嗜欲與爭奪 。鄧牧所生活的時代也是戰亂不定 ,民生痛苦 ,因而他能夠感受到老子當時的思想 ,能夠體會到道家思想解決現實問題的深意 , 於是提出了一個與眾人大相逕庭的解決之道 , 但在當時卻被指斥為異端思想 。鄧牧的異端思想主要體現《 君道 》 和 《 吏道 》 兩篇文章里 ,在文章中 ,他對君主和官吏以及專制社會進行了批判, 他對上古三代社會作了詳盡的描述: “飯糲梁, 啜藜藿, 飲食未侈也 ; 夏葛衣, 冬鹿裘, 衣服未備也 ; 土階三尺 ,茆茨不翦 ,宮室未美也; 為衢室之訪 ,為總章之聽 ,故曰‘皇帝清問下民 ’ , 其分未嚴也 。 ”在這裡, 鄧牧描述了一個不追求物質生活 、 眾生平等的社會。但這種思想卻遭到了許多人的批判 , 認為鄧牧的思想是倒退的, 是跟不上時代潮流的 ,其實這正是道家思想的體現 。道家不追求奢華 ,不以物累 , 是一種極高的思想境界 。要求皇帝清問下民 ,就是要擺脫傳統禮教的束縛 ,要求平等。
儒家要求正名 ,認為 “名不正 ,則言不順 ”, 以此建立起一套名教體系, 為歷代政權所沿用 。為了正名 ,不惜犧牲一切為代價。而道家則正好與此相反, 魏晉時期的玄學家提出的 “越名教而任自然 ”, 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 。鄧牧繼承了這種思想 ,他在講到三代時期的社會時指出 : “堯讓許由而許由逃, 舜讓石戶之農 ,而石戶之農入海 ,終身不反 ,其位未尊也。”之所以 “位未尊 ”,歸根結底還是名未正 ,名未正 , 故沒有人為權利所爭, 既不爭權奪利 ,因而社會秩序穩定, “今奪人之所好, 聚人之所爭”的社會現象正是由名而起 , 他不主張用一套嚴密的禮制體系來區分不同的階層 ,這樣做 , 既能達到眾生平等, 又不致引起社會紛爭與動亂 。當然, 人類社會中各種不同的等級層次不是人為因素所致 ,而是社會歷史發展的趨勢使然, 是人類社會的必定選擇 。不過, 也不能因此而認為鄧牧想逆潮流而動 ,想與社會的發展趨勢相背。他只是想表達對社會現實的不滿 ,想在歷史中找到一種較理想的社會原型 ,而在他所處的時代中, 不可能提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 只能寄希望於一種近似空想的社會模式之中。
鄧牧對專制社會進行的批判 , 顯然是受道家思想影響而致 。老子在其著作中設計了一種雞犬之聲相聞 ,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社會, 莊子也提出了 “至德之世 ”的構想, 鄧牧批判了當時的社會 ,也構想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社會模式, 即“廢有司 ,去縣令, 聽天下自為治亂安危 ”, 與老莊的社會模式大同小異 。因此, 完全可以肯定 ,鄧牧批判專制社會的思想淵源正是道家思想。
綜上所述, 我們可以看出鄧牧儘管自稱 “三教外人” ,但是其思想深處卻是道家思想 , 為什麼如此呢 這正是其立足社會卻又無能為力的一種矛盾心理反映。他自稱為 “三教外人 ”,大概只是想表達自己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不滿, 不願與其他人為伍 ,尤其是不願意與蒙古統治者合作 ,藉此發泄自己的憤懣與不滿情緒 ; 他想解決社會現實問題, 卻又不得施展, 只能在一種理想的社會中去實現自己的抱負。換句話說 , 他想藉助道家思想超脫現世社會 ,卻無法超脫 , 因為道家思想本身也是一種治世方式 。在鄧牧的思想中, 我們看到了現實與他理想的差距, 期盼改革社會卻又無可奈何的困惑 。這種反差極大的思想, 正是道家思想的反映, 正是鄧牧對道家思想的透徹理解 ,並進一步證明了道家思想是鄧牧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品內容

在亡國的悲痛中,他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為武器,大膽揭露了封建君主“以四海之廣,足一夫之用”,“竭天下之財以自奉”,他把天下離亂歸罪為封建君主的貪鄙,指出“彼所謂君者,非有四目兩喙,鱗頭而羽臂也,狀貌鹹與人同,則夫人固可為也。今奪人之所好,聚人之所爭,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欲長治久安,得乎?”所以他幻想無君主的社會,主張“廢有司,去縣令,聽天下自為治亂安危”,作出了“欲為堯舜,莫若使天下無樂乎為君;欲為秦,莫若勿怪盜賊之爭天下”的結論。對人類社會的亂廢緣由,鄧牧又認為是由於有“道德仁義”、“文章學問”的“一介之士”不為世所用而致,他認為天地是有常的,“日月星辰未嘗一日不麗乎天,山河草木未嘗一日不著乎地。”只有人類社會卻偏偏無常,乃在於“一介之士”常被見廢。鄧牧的思想,特別是廢除君主,去掉有司、縣令,聽天下自為治亂安危的思想,對後來黃宗羲著《明夷待訪錄》有一定的影響。有《四庫全書》本,《知不足齋叢書》本補人詩十三首,《叢書集成初編》本據《知不足齋叢書》本鉛印,1959年中華書局出版標點本,為現存最佳版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