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集鎮位於成武縣城西北5公里處,版圖面積77.8平方公里,耕地69845畝。轄44個行政村,116個自然村,總人口5萬人。
交通便捷,西靠京九鐵路,北依新石鐵路,北距日東高速公路20公里,德商、東豐、棗曹三條省道在此交匯,境內公路村村相通,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電力通訊設施良好,有30KV級變電站一座。地下、地上水資源豐富,東漁河、南坡河、萬福河三條河流交匯通過。年降水量550毫米,無霜期長,氣候濕潤。
這裡,2600多年前曾誕生一代相馬名師。自縱橫捭闔的春秋戰國到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他的名字享譽四海,名滿華夏,在歷代文人墨客的筆端,他成了薦賢識才的代名詞——他,就是春秋時代的相馬名師伯樂。伯樂集鎮,這個座落在魯西南的平原小鎮也由此而得名。
歷經千年滄桑,如今的伯樂集鎮美麗富饒,充滿著現代氣息,正煥發出和諧發展、快速發展的勃勃生機,成為成武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基本介紹
沿革,地理位置,自然,大事記,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特色產業,社會進步,文教科技,人民生活,鎮村建設,組織建設,人物簡介,伯樂,祝惟岳,龐籍,田登,邵擢,楊志海,郭伯祥,楊成訓,郭德啟,龐玉秀,楊玉禮,李懷堂,劉長允,張宗明,
沿革
明代由積善社改名伯樂社,中華民國廢社設伯樂集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 成武縣劃分8個區,伯樂集隸屬第一區。1958年2月撤區置伯樂集鄉,是年9月改名為中蘇友好人民公社, 年底改為伯樂集人民公社。1979年2月社改為鄉,鞏莊、林路口、秦田莊等8個村劃出,歸寶峰集鄉。1997年5月8日撤鄉設鎮為伯樂集鎮。
“伯樂”原是天星名,主典天馬。春秋秦穆公時期,有位叫孫陽的人,善於相馬,被譽為“伯樂”。孫陽死後,葬於王子村,後孫、李、王、胡諸氏陸續來傍墓居住,出於對孫陽崇敬,王子村改名為伯樂村,因又形成集市,伯樂集由此而名。
地理位置
伯樂集位於成武縣城西北部, 鎮人民政府駐伯樂集,距縣城8公里,北靠汶上集鎮,東與黨集鄉相連,南隔東魚河與成武鎮,九女集鄉相望,西與定陶區黃店鎮毗鄰。
自然
該鎮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土地平坦,總面積5971公頃,其中耕地面積4246公頃,土質南沙北淤。冬春兩季的雨水稀少,夏季降水豐沛,年降水量650毫米左右,常年平均氣溫13.4℃,無霜期平均200天左右。主要河流有東魚河,安濟河,南坡河。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穀子、棉花、地瓜、花生、各類蔬菜等。農桐間作面積2100公頃。活木材蓄積總量達4.65萬立方米,材木覆蓋率19.8%。
成汶公路貫穿伯樂集鎮與聊商公路、定豐公路、棗曹公路相通。
全鎮有44個行政村,總人口4.84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5‰。全鎮有苗、布依、滿、 壯等4個少數民族共6人,其餘皆為漢族。有張、王、李、劉、陳、邵、祝等6 0多個姓氏,其中李姓最多。
大事記
1943年3月19日,張懷德率成武縣偽保全三團攻打小郭樓,大肆燒殺搶掠,打死、燒死民眾85人,燒毀房屋540間,毀壞家具、糧食無法計算。
1944年8月21日, 反動武裝智永德部1000餘人,企圖向巨南地區進犯,八路軍某部九團從苟村奔襲龐樓,在巨野大隊的有力配合下,將智永德部擊潰。
是年,伯樂集區委成立,由成武劃入巨南縣。
1946年6月,全區開展土改運動,沒收地主土地2.7萬畝,房屋3459間,分給貧僱農。
1950年,在大郭莊辦師範學校一處,招生兩個班,100名學生。
1957年,伯樂境內先後有百天大雨和百日大旱,莊稼幾乎絕收,農民生活極度貧困。
1958年,撤伯樂集區設伯樂人民公社,是年建中學一處,稱成武九中。
1959年6月15日~28日,連降三次暴雨,降水量達350毫米,窪地秋季作物絕產,草荒嚴重,被雨水包圍村莊80餘個,倒塌房屋180餘間,砸死1人,傷3人,淹死2人。疾病流行,患病者達350人。
1962年8月14日~17日,全公社平均降雨275.5毫米,並伴有大風冰雹,成災面積2萬畝,絕產2000畝。
1963年7月17~9月3日,全公社開展“五反”(反對貪污盜竊、反對投機倒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分散主義、反對官僚主義)運動。
7月20~8月10日,降水達633.65毫米,境內堤段漫溢,積水面積28萬畝,有31個村莊被洪水圍困,倒塌房屋726間,砸死、砸傷3人,雷擊死亡1人。
1969年,恢復中學,稱為成武縣第十中學。
1970年2月~12月,伯樂公社開展“一打三反”(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反對貪污盜竊、反對投機倒把、反對鋪張浪費) 運動,舉辦各種形式的學習班。這次運動又造成了一批冤假錯案。
1973年3月23日~5月8日,伯樂公社出民工800名,參加南四湖湖腰擴大工程。
1974年2月6日, 縣召開棉花生產總結表彰會。1973年伯樂公社植棉1.1萬畝,畝產皮棉39.5萬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被評為植棉先進公社。
1977年12月,恢復高等學校統一考試招生,伯樂公社有71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
1980年伯樂集公社實行聯產計酬生產責任制。
1981年10月,農村中國小教師、職工、醫療衛生人員工作報酬由工分制轉變為工資制。
是年,採取民辦公助方式,投資22.8萬元,完成成武--汶上集瀝青公路鋪築,其中伯樂出資17.6萬元。
1983年,東明、菏澤發生5.9級地震,伯樂集公社境內震感強烈。受災村莊44個、1.9萬戶, 倒塌房屋106間,損壞1109間,出現裂縫17014間,傷亡12人,死亡大牲畜41頭,豬羊310隻,農民紛搭防震棚居住。
1984年2月,撤伯樂集公社設伯樂集鄉,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
1985年9月10日, 伯樂集鄉慶祝第一個教師節,表彰模範教師和先進工作者80餘人。
1986年4月, 進行“三位一體”集中活動,即清理農村超占宅基地,推行殯葬改革,實行屍體火化,集中落實計畫生育措施。
1991年8月,投資13.98萬元,建設總面積6270平方米的敬老院一處。
1993年4月, 菏澤地區棉花生產現場會在伯樂鄉召開,地委書記林廷生到會並做了重要講話。
1994年5月, 省司法廳領導在行署專員李明先、地委副書記楊成訓陪同下,到伯樂集鄉視察社會治安和司法工作,並給予高度評價。
6月,副省長王玉璽到伯樂集鄉姜莊視察麥場防火情況。
1995年5月,副省長邵桂芳到伯樂視察棉花生產工作,同時對小麥品種“多、亂、雜”現象,提出整改意見。
1996年,實現程控電話村村通。
1997年5月8日,伯樂集鄉撤鄉設鎮。
7月~10月,省計生委主任張傳林到伯樂視察工作。
7月11日, 全區政法工作現場會在鎮內舉行,地委副書記楊成訓,政法委書記張瑞生到會。
1999年初, 伯樂集鎮拆遷平房280間,建設高標準樓房190幢,形成伯樂集長達2公里的商貿一條街。
7月,伯樂集鎮籌集180萬元,修復拓寬了成汶路伯樂段7公里。
9月,投資210萬元,建成24個教學班的中學教學樓和10個教學班的國小教學樓一處。
2000年,組建冷儲集團、電線桿廠、織品廠、拼板加工廠等。
經濟發展
建國初期, 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238萬元,1978年為882萬元,2000年為2.38億元。第一、 二、 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2.2∶31.5∶26.3。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86萬元。年末社會存款餘額4360萬元。
第一產業
1946年6月, 實行土地改革,糧食總產僅450萬公斤,1949年糧食總產510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51公斤,總產2225萬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鄉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同時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提倡科學種田,增強了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1986年棉花、皮棉畝產突破了100公斤, 總產480萬公斤,糧食畝產超過800公斤。2000年糧食畝產850公斤,總產7526.4萬公斤。
1992年以來,鄉鎮黨委、政府引導農民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調整農業種植結構。1993年發展蔬菜高溫大棚520個,小拱棚280個,主要種植黃瓜、西葫蘆、辣椒等蔬菜, 畝產值高達1.2萬元。發展大蒜面積2萬多畝,每年向市場提供大蒜2.8萬噸。
該鄉重視平原綠化、四旁植樹。1975年始在小郭莊推行糧桐間作,1977年大面積普及,面積達1665公頃,總數達30萬株。堅持採伐更新並重,林木覆蓋率逐年增長,既綠化了環境又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2000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87億元。其中種植業9000萬元,林業4000萬元,畜牧業4300萬元。
第二產業
建國前,僅有少數紅爐、油坊、磚瓦窯、煙店等零星私營手工業作坊。建國初期,除紅爐、磚瓦窯外其他作坊大都停辦。1958年始發展社隊企業,主要有農具廠、 木業廠、麵粉廠、小窯廠、榨油廠等小型企業,到1963年從業人員有500人,固定資產原值15萬元。自1964年,伯樂公社先後建起農機廠、拖拉機站、麵粉廠、食品廠、水泥預製品廠等,並成立運輸隊。1970年至1977年先後建立了兩座大型磚瓦廠以及木器廠、 化工廠、絲綢廠等企業。1978年鄉村企業總產值680萬元,實現利稅71萬元。90年代後,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依靠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向外向型經濟轉化。1997年始大力招商引資,逐步形成了以木材加工、蔬菜加工、食品加工、棉紡織品加工為骨幹, 其他企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2000年,全鎮企業發展到200家,其中固定資產超過100萬元的個體私營企業12家。2000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4300人,實現產值8000萬元,利稅790萬元。
第三產業
建國前,境內有伯樂集、崇福集、秦鋪集、十里廟集、臨河集等五個集市。商業、飲食、服務、糧莊、錢莊、煙店較多,以伯樂集為盛,各類店鋪20多家,每月有9次集會日,交易比較紅火。
1950年政府發動民眾入股辦起了伯樂集供銷合作社,並在農村設代銷店20多處,形成了集體商業組織。1952年,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到1955年底,私營商業大都納入合作化軌道。文革中,集市僅存有伯樂集一處。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個體私營商業再度興起,崇福集、秦鋪集、玉皇廟集恢復,有集體商業網點46處, 個體網點發展到400多戶。1993年,集體商業實行分組承包,個體工商戶迅猛發展壯大。1995年以來,鄉鎮黨委、政府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在伯樂集建起了建材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各一處,建起了一條商業街,又建立了黃樓、姜莊、尚莊、玉皇廟等4處私營經濟園區。2000年,全鎮個體工商戶發展到2160家,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800人,經濟收入920萬元。
特色產業
2340公頃桐糧間作保持計畫性地採伐更新,成材林木穩定在35%,活楊木成材穩定在1.2萬立方米, 林木資源豐富。4萬畝優質棉花保持了農業經濟優勢。2萬畝蔬菜拓寬了高效農業之路。黃樓、尚莊、姜莊3處木材加工企業園區及150多家木材加工個體戶構成了伯樂集鎮的經濟特色。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1904年境內均為私塾,共18處,只有少數富家子弟讀書。1915年,建國民學校,發展教育,建有國民國小6處。1950年境內有大郭莊師範1處,招收師一、師二兩個班, 各50名。1952年全鎮有國小14處,其中初國小13處,高小1處,在校學生740人, 適齡兒童入學率30%,沒有女孩上學。1956年,出現半工半讀、全日制、夜校掃盲、速成班等多種辦學形式,全日制公、民辦國小有53處,公辦國小教師127名,在校學生365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70%。
1958年在伯樂集創建成武縣第九中學,招收高中學生。1959年恢復伯樂集中學為成武縣第十中學,1981年十中撤銷高中部,改辦初級中學。
“文化大革命” 中,學校秩序混亂,學生學業荒廢,1978年後逐步恢復正常。1985年大力改善辦學條件, 村村國小建成磚木結構的新校舍,並在陳莊北新建一處占地80畝的伯樂集鄉初級中學。至此境內擁有2處初級中學,國中入學率達90%以上,全鄉43處中國小教學設施達到省級標準。2000年,全鎮有國小41處,在校學生5357人,中學一處(由鎮南北兩中學合併而成),在校學生2130人。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及學校教學設施等經驗收均達到“普九”標準。
建國以來, 伯樂集鎮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學生680名,其中大本170名,大專210名。
建國後非常重視新技術的推廣。1963年境內有4個生產大隊建立了科學技術隊(組),建有實驗田、 種子田和樣板田200餘畝。1964年,部分科學技術小組在實驗室內生產出菌肥-5406, 各生產大隊都建有實驗田或林場。是年,塑膠大棚地瓜秧育苗越冬實驗成功,節約地瓜種12萬公斤。1983年,鄉成立科委、科協組織,建立農技推廣站,各管理區配備1名技術推廣指導員。2000年全,鎮共有科技人員518人。自1974年以來,共獲得科學技術成果42項,1997年被菏澤地區評為科技工作先進鄉鎮。
伯樂集鎮歷史悠久,地方戲、舞蹈、書法、繪畫、泥塑、傳統武術等民間藝術代代相傳。建國後,民眾文化更加繁榮、活躍,竹馬、旱船、小車等節目多次外出演出,首飾模俱製造走俏省內外,成了民眾的致富項目。1958年建廣播站,1976年建文化站,1977年建電影隊。80年代建鄉檔案室,鎮村和機關、學校建圖書閱覽室。2000年有線電視通到了部分村。
建國前境內不足20名中醫,中藥鋪10處。1949年成立醫聯會,是年改稱衛生工作者協會。1953年成立聯營診所。1956年成立衛生保健站。1957年改為伯樂集衛生院。1978年由衛生院改稱醫院。60年代末,各村成立衛生室,配赤腳醫生 (1985年後,稱鄉村醫生),實行合作醫療制度。1986年加強醫院設施建設,投資9萬元購置了X光機、心電圖儀、B超機等醫療儀器。1996年7月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劃片聯辦,成立14處衛生所。2000年鎮醫院醫務工作者33人,村級衛生所18處。鄉鎮醫生60人。
建國前境內霍亂、 腦炎、天花、麻疹等傳染病交替流行、人口死亡率較高。1955年, 健全了鄉村衛生防疫網。1957年,衛生院配專職防疫醫生。1970年,成立防保股,1984年改建為防保站,工作人員8人,農村醫生兼防保員。1978年實行計畫免疫,有效預防了各類傳染病發生。1988年被省評為計畫免疫工作先進單位。90年代防疫工作一直處於全區先進位置。
人民生活
建國前,人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人均吃糧不足70公斤,經濟收入不足40元。建國後,變革所有制,成立農業互助合作組、合作社,生產能力有了改善。1951年至1953年,人均占有糧食200公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棉產量大幅度提高,1983年糧食畝產380公斤、棉花畝產皮棉58公斤,農民純收入260元。80年代農民吃飯以小麥麵粉為主。90年代農業發展迅速,民眾生活改善,吃食以白麵粉加雞、魚、肉、蛋。穿著方面,70年代穿自紡、自織的粗布衣服,80年代穿買來的細布衣服。90年代穿五顏六色、樣式新穎的成品衣服,並逐年向高檔發展。住行方面,70年代95%的村民住的是土草房,90年代95%的村民住的是磚木結構的瓦房。實現了四通(通電、通程控電、通有線電視、通柏油路) ,普及了腳踏車,建有農村公交汽車站10處,農民進城乘車很方便。2000年全鎮人均住房面積32平方米,電話裝機總量4500部,行動電話800餘部, 機車850輛,農用機動三輪車2750輛,拖拉機2340輛,各類汽車85輛。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男子作為剩餘勞動力投入到了二、三產業。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085元。
鎮村建設
1993年10月,15公里環鄉公路竣工,總投資150萬元。1997年投資180萬元, 拓寬重修成汶路伯樂段7公里。1999年委託菏澤地區設計院設計《伯樂集鎮小城鎮建設規劃》 及《農村建設規劃》。1999年以來,投資1800萬元拓寬改造2條小城鎮街道, 新建樓房190幢,統籌安排工業、商業、文化、居民區。修建了康樓、邵樓、袁莊、 姜莊4條農村柏油路,總長13公里。2000年,伯樂集小城鎮完善配套工程,修建下水道500米,安裝路燈42盞,綠化植樹800餘棵,組建了清潔隊。小城鎮初具現代化格局。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抗日戰爭時期,從1939年起,蘇、魯、豫區黨委和魯西黨委開始開闢巨南區(巨菏公路以南、萬福河兩岸)的工作。1941年2月,中共巨南工委成立,何千里在伯樂區開闢黨的建設。1943年6月,高莊成立境內第一個農會。1944年9月,中共伯樂區委成立。1946年,馬海村有志青年馬守文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成為正式黨員,秘密開展黨的工作。1948年,馬海村建立伯樂區第一個黨小組,馬守文負責工作。至1949年底,全區共設黨小組3個,共有黨員15人。1958年底,成立中共伯樂集鄉委員會, 1984年1月,伯樂集公社改名伯樂集鄉,至1997年5月8日伯樂集撤鄉建鎮。
1984年6月開始整黨, 1986年6月完成整黨工作目標,黨員總數達到1136名。1987年建立了黨校, 到2000年培訓黨員1500人次。1997年被評為菏澤地區黨建工作先進單位,菏澤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基層政權建設 1943年秋,伯樂集抗日區公所成立,1945年11月改稱伯樂集區公所。1958年2月建伯樂集鄉政府, 是年9月改名伯樂集人民公社管委,1968年5月建革命委員會。1984年稱伯樂集鄉人民政府,1997年5月8日建立伯樂集鎮人民政府至今。
中共領導下的民眾組織 抗日戰爭期間,建立了工農抗日聯合會,簡稱農會。婦女團體在抗日戰爭時間有婦女抗日救國會,簡稱婦救會,建國後稱婦女聯合會。青年團體在抗戰期間稱青年抗日救國會,簡稱青救會,1950年稱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7年改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伯樂集委員會。1952年成立伯樂集工商聯合會,1965年成立伯樂集公社貧下中農協會, 簡稱貧協。1982年成立伯樂集鄉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1987年成立伯樂集鄉計畫生育協會。
現任鎮黨委書記:陳文法
現任鎮長:霍太福
人物簡介
伯樂
(?~?) 姓孫,名陽,人稱伯樂,春秋中期郜國(國都在今成武縣城)人。孫陽善相馬,古代傳說伯樂是主管天馬的星名,故將其名委之於他。
有一年,伯樂回故鄉探親,返回秦國時,路經太行山,過虞坂。突然碰見一匹棗紅馬拉著一輛鹽車,吃力地行走著。伯樂走近去一看,這匹馬骨瘦如柴,已被折磨地不成樣子。身上滿是潰爛的發著臭味的傷疤,渾身上下流著汗水,尾巴上沾滿了糞便,醜陋極了,四蹄無力,膝蓋骨老是往地上打跪。車子上坡時,馬前進兩步就下滑一步。伯樂看到這種情景,非常難過,撫摸著馬,脫下自己的衣服給它蓋在身上。馬似乎很通人性,頓時精神起來,又是打響鼻,又是嘶叫,猛使勁拉,把鹽車拉上了山坡。伯樂認定這是一匹千里馬,就出高價把馬買下來。經過幾個月的精心調理、餵養,這匹馬吃得滾圓流油,毛色是黑里透紅,跑起路來四蹄生風,使人看不到飛揚的塵土,尋不到它地上的腳印。馬養好後,伯樂把這匹馬送給了秦穆公。秦穆公後來就是騎著這匹千里馬,稱霸西戎地區,為後來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伯樂盡職盡責,在做好選馬、養馬、育馬、馴馬工作的同時,還為秦國舉薦了相馬高手九方皋。伯樂年事已高,欲回郜國故里頤養天年,遂向秦穆公辭行。秦穆公非常惋惜,詢問伯樂:“您的兒孫可有識馬的人嗎?”伯樂回答:“千里良駒,跑起來不揚灰塵,不留腳印,疾行如飛。沒有非凡的眼力是無法識別的”。他謝絕了秦穆公的信任,同時舉薦了一個以打柴、挑草為生,名叫九方皋的相馬高手。
秦穆公於是召見了九方皋,派他去尋千里馬。三日後,九方皋回來報告說:“已找到千里馬,在一個叫沙丘的地方。”秦穆公問道:“是匹什麼樣的馬?”九方皋回答說:“黃色母馬”。秦穆公派人到沙丘去察看,卻是一匹黑色公馬。秦穆公十分失望,召見伯樂說:“您所推薦的人,竟連馬的顏色、雌雄都分辨不清!又怎么識別千里馬呢?”伯樂聽後,驚嘆一聲說:“九方皋竟然用心專一,分辨能力竟這樣高深!這就是他比我強的地方啊!原來,九方皋只注重馬的本質,並未注意其外表,故將黑色的牡馬誤以為黃色氂馬。馬牽來後,果然是罕見的千里馬(《淮南子?道應訓》)。這就是成語“氂牡驪黃”的來歷。
伯樂賦閒在家後,用自己平生的積累,指導鄉鄰養馬育畜,幫助百姓解除牲畜百病,深受鄰里敬愛。一次伯樂一個鄉鄰,想賣掉自己的一匹駿馬,不料連續上市三次,竟無人過問。於是他找到伯樂幫忙。伯樂到其馬廄里察看,見的確是匹良馬,就答應到集市上幫助推薦一下。第二天,伯樂若無其事地在市場上觀察所有的馬匹之後,又不慌不忙地來到鄰人的馬前,仔細審視一番後,微笑著點了點頭,隨之離去。鄰人的馬隨即被人以十倍價錢買去了(《戰國策?燕策》)。此為“伯樂一顧”成語的由來。
今當地民間獸醫中所流傳一部《牛馬經》,傳說是伯樂所著。牛馬所得疾病用書上所示驗方診治,仍還很有效。
據《祠寺志》記載,伯樂村有修建於明成化七年(1471年)的清潤寺,已無原址。經考證在伯樂村西南,現政府駐地西偏南500米處,距伯樂墓200米。時邑人李良田曾作《題清潤寺》五律一首:落日寒煙里,荒涼古殿存。看花難覓徑,入院不由門。老鶴巢松頂,殘碑臥草根。金仙何處拜,空自吊黃昏。
伯樂盡職盡責,在做好選馬、養馬、育馬、馴馬工作的同時,還為秦國舉薦了相馬高手九方皋。伯樂年事已高,欲回郜國故里頤養天年,遂向秦穆公辭行。秦穆公非常惋惜,詢問伯樂:“您的兒孫可有識馬的人嗎?”伯樂回答:“千里良駒,跑起來不揚灰塵,不留腳印,疾行如飛。沒有非凡的眼力是無法識別的”。他謝絕了秦穆公的信任,同時舉薦了一個以打柴、挑草為生,名叫九方皋的相馬高手。
秦穆公於是召見了九方皋,派他去尋千里馬。三日後,九方皋回來報告說:“已找到千里馬,在一個叫沙丘的地方。”秦穆公問道:“是匹什麼樣的馬?”九方皋回答說:“黃色母馬”。秦穆公派人到沙丘去察看,卻是一匹黑色公馬。秦穆公十分失望,召見伯樂說:“您所推薦的人,竟連馬的顏色、雌雄都分辨不清!又怎么識別千里馬呢?”伯樂聽後,驚嘆一聲說:“九方皋竟然用心專一,分辨能力竟這樣高深!這就是他比我強的地方啊!原來,九方皋只注重馬的本質,並未注意其外表,故將黑色的牡馬誤以為黃色氂馬。馬牽來後,果然是罕見的千里馬(《淮南子?道應訓》)。這就是成語“氂牡驪黃”的來歷。
伯樂賦閒在家後,用自己平生的積累,指導鄉鄰養馬育畜,幫助百姓解除牲畜百病,深受鄰里敬愛。一次伯樂一個鄉鄰,想賣掉自己的一匹駿馬,不料連續上市三次,竟無人過問。於是他找到伯樂幫忙。伯樂到其馬廄里察看,見的確是匹良馬,就答應到集市上幫助推薦一下。第二天,伯樂若無其事地在市場上觀察所有的馬匹之後,又不慌不忙地來到鄰人的馬前,仔細審視一番後,微笑著點了點頭,隨之離去。鄰人的馬隨即被人以十倍價錢買去了(《戰國策?燕策》)。此為“伯樂一顧”成語的由來。
今當地民間獸醫中所流傳一部《牛馬經》,傳說是伯樂所著。牛馬所得疾病用書上所示驗方診治,仍還很有效。
據《祠寺志》記載,伯樂村有修建於明成化七年(1471年)的清潤寺,已無原址。經考證在伯樂村西南,現政府駐地西偏南500米處,距伯樂墓200米。時邑人李良田曾作《題清潤寺》五律一首:落日寒煙里,荒涼古殿存。看花難覓徑,入院不由門。老鶴巢松頂,殘碑臥草根。金仙何處拜,空自吊黃昏。
祝惟岳
(?~?) 字同甫,成武縣伯樂集鎮白店村人。宋威平年間中明法科進士,出任陵州司理參軍,後任秦州觀察推官,大理寺丞龍門縣知縣,為一代名吏。去世後被皇帝贈封為銀青榮祿大夫戶部尚書。祝惟岳的四個兒子祝諫、祝誥、祝許、祝咨也相繼中了進士,分別官拜屯田員外郎、蔡州與令、并州軍事觀察推官、大常寺少卿。世稱“父子五進士”。
龐籍
(988~1063) 字醇之,單州成武(今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集鎮龐樓)人。宋真宗天禧初年(1017年)龐籍中進士,授黃州司理參軍,1022年,任開封府兵曹參軍,後任大理寺丞、知襄邑縣、中殿御史,1051年官拜宰相,晚年屢遭貶放。1055年被罷相,出任鄆州知州,後復降為觀文殿大學士、戶部侍郎,青州知州、定州知州。鬱憤之下告老還鄉,致仕太子太保,封號穎國公。1063年,籍逝於家中,享年76歲,仁宗遣使吊賻其家,贈司空,加侍中,諡號莊敏。遺世作品有《清風集》 (范鎮為之作序) ,《清風集略》(司馬光為之作序)。在龐籍的教導下,他的五個兒子,元魯、元英、元常、元中、元直也都相繼中進士。
田登
(1463~1514) 字有年,成武縣永固里(今成武縣伯樂集鎮田樓)人。1496年中進士,任河北洛亭縣知縣,後任江西道監察御史、南京河南道等職。1508年辭官歸隱田園。1514年9月5日逝世,被敕封為通議大夫。遺世作品有《吟呻一覽詩集》一部。
邵擢
(1623.6~1681.7) 字者超,號六優,成武振古莊(即今成武縣伯樂集鎮邵樓村) 人。清順治乙酉年考取舉人,第二年考取清朝第一科進士,在成武轟動一時,史稱“成武五百年之文運”,第三年,庭試受江南江寧縣知縣、第四年授江南同考官,敕封文林郎。因不滿當時滿族統治,為民請命中,得罪滿清貴族,後辭官回鄉。遺世作品有七言詩《暮秋行寄象山劉子》《送燕》等。
楊志海
男, 1939年7月生,山東省成武縣曹莊村人。1953年讀伯樂集鄉大郭莊完小,1955年9月至1960年9月,在成武縣一中讀國中、高中。期間,1955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58年應徵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回響組織號召回成武一中繼續讀書。1960年9月考入山東大學政治系, 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政治系政治專業團支部書記。1964年7月大學畢業後被選拔到中共中央組織部培養鍛鍊,1966年5月任中共正定縣委副書記,後兼任正定縣直“四清”工作團團長。“文革”初期,因執行所謂反動路線受衝擊、 靠邊站、受迫害。1970年5月“站出來”後調石家莊地區工作,曾任石家莊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期間,先後在河北省委黨校、石家莊地委黨校學習馬列和毛主席著作。1975年5月調回中共中央組織部工作,曾任幹事、調配局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副局長、局長,從事黨的組織工作近十八年,1992年10月任黑龍江省副省長、省委委員, 省政法委副書記、省綜合治理委副主任、東北地區人防辦副主任。199 6年1月任中國輕工會總會(即輕工業部) 副會長、黨組成員,兼任中國輕工總會精神文明領導小組組長,曾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章。期間,曾在中央黨校進修班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1998年因中央國家機構改革,中國輕工總會被撤銷後,任國家輕工業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兼任國家輕工業局精神文明領導小組組長、中國輕工業貿促會會長,還兼任全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會長、中國輕工業北京設計院院長、中國輕工業合作經濟學會會長和中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副社長。
郭伯祥
男,漢族,出生於1938年,系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集鎮田樓村人。大學畢業,核反應堆高級工程師。
1947年加入兒童團,1952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任大隊長,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5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國小階段先後在成武縣田樓國小、伯樂集國小、大郭莊國小就讀,1954年秋季至1960年秋季,先後在山東省成武縣一中國中部和高中學習,均以優異學習成績畢業。在成武一中期間,除完成各科學業外,積極參加民兵訓練,取得了較好成績,1960年春季,作為山東省民兵代表參加全國民兵代表大會,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毛澤東主席、朱德委員長及各位元帥的接見,合影留念,並獎給五六式半自動步槍一支,每年子彈100發。這支槍現在保存在成武縣人民武裝部。
1960年高中畢業後,考入西安交通大學工程物理系核反應堆專業。畢業後在中國第一個特大型原子能聯合企業--四零四廠參加工作,並在此領域作出了卓越成就。
他先後任過科研課題組長、支部書記、科長、總工程師、處長等職務。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還是用在生產、科研上。現已退休。
楊成訓
男, 漢族,1942年6月生,成武縣伯樂鎮楊樓村人。1959年1月入黨,1959年9月參加工作。大專文化,省委黨校乾訓班畢業。現任政協菏澤市第十一屆委員會主席、黨組書記,省八屆政協委員。
郭德啟
男, 漢族,生於1949年,系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集鎮前郭莊村人。1968年3月應徵入伍,1969年入黨,歷任排長、參謀、營長、副團長、團長、旅長等職。在旅團職位上3次榮立三等功, 多次被山東省軍區和濟南軍區評為 “模範共產黨員”。《解放軍報》曾以《本色人生--記模範共產黨員郭德啟》報導過他的先進事跡。現任濰坊軍分區司令員。
龐玉秀
女,1945年12月生,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集鎮龐樓村人。現任南京躍進汽車集團泰克西鑄鐵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先後在龐樓國小、劉莊國小、定陶二中、定陶一中上學;1964年考入合肥工業大學,攻讀機械系鑄造工藝及設備專業;1970年大學畢業, 分配進入南京躍進汽車集團公司工作至今。曾參加設計了NJ221、NJ131、NJ1361、VECO、NJ1020等車型鑄件項目,其中SOFIM缸體鑄體榮獲“1995年北京國際鑄鍛件展覽會” 質量金獎,同時“SOFIM發動機氣缸體鑄體國產化”項目獲躍進集團公司1995年科技進步二等獎,獲機械工業部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7年開始主管南亞公司NJ1020車型中的21個鑄件鑄造工藝工作,得到了躍進集團、南亞公司的好評,同時也得到了泰克西公司嘉獎及義大利泰克西專家的讚揚。
楊玉禮
男,漢族,1945年11月出生於成武縣伯樂鎮楊樓村,中共黨員,大專文化。1971年起先後在伯樂集、白浮圖、寶峰集以及成武縣委任職,現任菏澤地區勞動局黨組成員、局長兼地區安委會辦公室主任。
李懷堂
男, 1955年5月生,成武縣伯樂集鎮李樓村人,中共黨員。1978年畢業於山東農業大學農學系。1978年至1981年在萊陽農學院任教;1982年至1983年11月,在成武縣政府辦公室任秘書;1983年12月任成武鎮黨委副書記。1984年12月任成武縣計畫委員會副主任兼成武縣農業區劃辦公室主任;1986年至1989年任康集鄉黨委書記。1990年至1994年任成武縣政府副縣長;1995年至1996年任成武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屆時為成武縣第五至第八次黨代會代表,成武縣十二屆、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7年2月任東明縣委副書記。參加工作以來,曾先後被省、地、縣評為先進個人,1994年受地委、行署嘉獎。1985年主編的《成武縣農業區劃》一書,榮獲山東省科研成果獎。1998年組織首創的“148”法律服務專線受到法務部表彰,並在全國推廣。1999年組織生產的東明西瓜榮獲世界博覽會金獎。
劉長允
生於1953年,中共黨員,伯樂集鎮田樓村人,1977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歷史系,分配在省委黨校任教,後任省政府辦公廳秘書,濟南市政府副秘書長,現任省政府副秘書長。
張宗明
男,成武縣伯樂集鎮馬樓行政村東張莊人,生於1963年12月12日,1987年9月考取昆明醫學院附屬二院肝膽外科碩士研究生, 1991年9月~1994年7月,在同濟醫科大學同濟醫院普通外科博士研究生班學習,1994年9月~2000年5月留學於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現工作於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普外一科,職稱為教授,職務為主任,專長於肝膽外科,現為碩士生導師,博士副導師。參與編寫全國高等醫學院校七年制《外科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