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集村位於成武縣西北15公里處,系汶上集鎮政府與汶東、汶西村民委員會駐地。汶上集鎮北與巨野縣柳林鎮,西與菏澤市定陶區黃店鎮接壤,東與南魯集、黨集鎮,南與伯樂集鎮毗鄰,轄63個行政村,103個自然村,6.6萬人,11萬畝耕地,轄區面積110平方公里。 汶上集村是一個古老而又名稱幾度變遷的村寨,其西鄰古汶水河,古時居丘嶺地帶。此地域在漢代以前出產一種名為“秔”(秔:異體字為粳、稉,稻的一種,莖稈較矮,葉窄深綠色,米粒粗短)的稻子和黑色穄子。據古碑記載:秦漢以前這裡是皇帝出巡的蹕道。據汶上集五代從教世家出身的岳宗方老人傳講,此地古為濟南通開封的驛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成武縣汶上鎮
- 別名:汶上集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
- 政府駐地:汶上集
- 電話區號:0530
- 郵政區碼:274200
- 地理位置:汶上集鎮地處三縣區交界處
- 面積:110平方公里
- 人口:87000
- 方言:北方方言.中原官話.鄭曹片
- 氣候條件:大陸性季風半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丁古劉莊二郎廟,五閣四廟
- 機場:距離在建的菏澤飛機場9km
- 火車站:菏澤站、定陶站
- 車牌代碼:魯R
[交通],[人文歷史],[經濟],名人,成武汶上鎮簡介,
[交通]
汶上集鎮地處三縣交界處,交通十分便利,東臨津浦鐵路和京福、京滬高速公路,西靠京九鐵路,北依新石鐵路,南傍隴海鐵路幹線,東接105國道,東豐公路和德商公路在鎮內縱橫交匯,橫貫全鎮的東漁河北支、萬福河,直接與京杭大運河通航,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凸顯較強的區位優勢。
[人文歷史]
汶上集是一個古老集鎮,明代為成武縣三十七里之一。其名稱來歷為:古菏水有小支流叫汶河,人們傍河成村,因居汶河上游而得名。
[經濟]
汶上集鎮是山東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建制中心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生態鎮、全國平原綠化先進鄉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先進鄉鎮、山東省首批中心鎮、山東省小城鎮建設明星鄉鎮、山東省“百鎮建設示範行動”示範鎮、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山東省文明鄉鎮、山東省宜居小鎮、菏澤市“十大魅力”鄉鎮。該鎮大力實施“工業立鎮,工業興鎮”戰略,促進了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2005年,全鎮共完成GDP2.3億元,財政收入730萬元,人均純收入3211元。
汶上集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全國平原綠化先進鄉鎮、菏澤市蔬菜生產示範鄉鎮、成武縣較大的棉花生產基地、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和辣椒生產基地。
汶上集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全國平原綠化先進鄉鎮、菏澤市蔬菜生產示範鄉鎮、成武縣較大的棉花生產基地、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和辣椒生產基地。
名人
汶上集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民風淳樸,誕生了中國第一位武狀元陳超、全國學雷鋒標兵司春玉。
苗好謙,我國古著名農學家,元代成武焦村(今成武縣汶上集鎮前苗樓村)人。初任都察院屬員,延祐三年(1316)年升任淮東廉訪司僉事,因“善課桑農”,皇帝“賜衣一襲”,後入朝為司農丞,著有《栽桑圖說》和《農桑輯要》,受到皇帝讚許:“農桑衣食之本,此圖甚善”。遂命刊印千冊,散之民間,並晉升苗好謙為御史中丞。
成武汶上鎮簡介
古代蜿蜒的汶水河在紀河寺與傅家譚附近與古菏水相連,古菏水是濟水一支流,“通京都達大邑”,水路交通極為方便,古時的汶上集就是一個很有名氣的村寨。唐開元時期稱“種邑”,秦漢時代為秺縣或秺侯國所轄,因水利條件非常優越,此地先民以“秔”為主要糧食作物,“秔”又是皇帝的貢品,種邑就成了通過古汶水河到古菏水運輸物品的內地小碼頭。據古碣石和史料不完全記載,唐朝以前汶上集周圍的村寨有盧家寨、逥戈、永戶莊、嶕嶢、扶劉、瓦崗寨等,這些村寨的莊名已消失不知何朝何代,早已鮮為人知。秦朝時期這裡曾是秦始皇爭霸天下的古戰場,汶上集西1公里許有秦軍將領晉茅(字塗睿)、柳自晉為表彰將士而肇建的古剎壘章遺址。隋唐以後至南宋時期由於黃河幾次決口,房屋無存,田園被淹,再加上瘟疫疾病流行和戰亂此地人煙稀少,種邑被淤埋地下,南宋紹熙年間(公元1190—1194年)劉、黨、呂、創氏在古汶水河東鄰高地建村安寨,據汶上集村民傳說:“先有創、黨二家,後有草棵呂家”,可見創、黨二氏遷民比較早。
據傳唐朝時期此地出過鳳凰,向東飛去,落在東二十里的土丘之上,穜邑由此又稱鳳凰寨。宋朝時期,劉、黨、呂、創氏在此驛道路邊起初做買水、開飯館的小買賣,幾家非常和睦友好,後來人多財旺,都便定居此地。有某年春季的一天,從南方來了一位白須長者,風水大師,道家仙人,在這裡路過吃飯喝水休息,他站起來左看看右盼盼,從北向南,從西向東,來回走動一番,邊哈哈大笑曰:“好地方,真是風水寶地也”,吃飯的、過路的等眾人均圍了過來詢問:“請問長者此地風水怎般好法?”,“此地乃鳳凰地望也,要出娘娘皇后”,長者邊言邊低下頭,掐指一算又曰:“此地原先叫鳳凰寨,已出了四位皇后,一個朝東南飛走啦,一個向西飛去,另兩個向東北飛去了。可惜呀。”,有位白面書生,年貌四十歲左右,走到長者跟前雙手打揖垂拜曰:“敢問長者可願指點一二?”,長者曰:“可以,密談,勿讓人竊聞”,說著,創老漢曰:"請到屋裡上座", 同時黨老漢、劉老漢、呂老漢和白面書生都進了飯館內堂來,外地過路行人等均停留在驛道旁,極想聽聽,可是劉、黨、呂、創四位老漢不讓進來。到了內堂上房,創老漢吩咐倒水、上菜、上酒,白面書生忙到 水讓菜倒酒,酒過三巡,長者曰:“之所以說此地出過鳳凰,是鳳凰娘娘風水寶地,因此地型為鳳凰地望,鳳凰的頭部位於東南,尾部居北方,翅膀居西方,腿居於東方。秦朝時期呂后,漢朝時期的戚氏皇后······,都是此地出來的鳳凰,均飛走了。西部為陶地,號天下之中,堯舜之帝都,漢高祖劉邦在陶丘登基稱帝,能成帝王之地理附近有鳳凰地望才能出皇后娘娘,你們說我言之有理否?”,“長者言之極是”,幾個人一起答道,“如何不讓鳳凰飛走呢?”,長者曰:“你們要想不讓鳳凰飛走,要在東南鳳凰頭部蓋上廟宇,眼部打兩眼井,脖部蓋上大閣,尾部建上大閣和廟,腿部蓋上閣和廟,翅膀處建造廟和閣樓,在心臟部建上閣,鳳凰就飛不走了。”,“那如何建法,建於何處”,長者曰:“過夜後,天臨明時,我領你們去點蓋廟、閣地點,你們可千萬勿與別人言。”,眼看到了天黑,幾個人讓長者吃吧晚飯,找了一間上等床鋪客房休息。第二天蒙蒙亮,白須長者領著他們幾人指點廟閣建造地點,並讓白面書生一一做了記錄,且畫了圖,長者在此又停留幾日,大夥熱情款待,並送盤纏銀兩,老長者回南方去了。等長者走後,他們幾人商議,不準外言,白面書生家庭有錢富有可贊助銀兩建造,並允許白面書生家庭及親戚過來經商居住。時過不久,他們幾人不分晝夜,辛勤奔勞,選石劃材,鳩工命匠,歷經數月,五閣四廟乃成。後來他們幾人的好友相繼遷入經商,一時商賈雲集,名聲遠震,各姓有三十種之多,但人們只知在汶水河上游有個集寨,卻未知鳳凰寨,久而久之,其名稱就演變成汶上集了。
明崇禎年間汶上集上空有聲如雷,隨之隕石降落,狀如石磙,集寨里一些老年人說:“上蒼落石,此乃天象,我們這裡是鳳凰地,快出鳳凰娘娘啦”,沒過幾年,此地域洪水到臨,五閣四廟被毀,有人起義,明王朝滅亡,但這裡沒出皇后娘娘,人們都怨大水不該把廟閣沖毀,於是又重新修建,不知修過多少次。從清朝到民國至現在周圍各村的人也只知汶上集有五閣四廟,卻不知該集原先叫過鳳凰寨,但汶上集街里的老年人至今仍還傳說著鳳凰寨的故事。
五閣四廟清末至建國初期猶存,據老年人回憶和傳說,五閣分別為:南大閣(又稱南海大士閣,南門閣)、北大閣(又稱泰山老母閣,北門閣)、東閣(又稱汶峰閣)、西閣(又稱白玉奶奶閣,庚辛閣)與中心閣(又稱大槐閣,大鐘閣)。四廟為:南廟(又稱南堂廟,菩薩廟)、北廟(又稱玉皇廟)、東廟(又稱關公廟,閆家地廟)與西廟(原先稱山門教房,後稱真武廟,還稱玄武大帝廟)。東閣、西閣毀於清朝末年和民國年間,其他閣廟建國初期猶存。1950年春天,人們把南大閣、北大閣、中心閣、南廟、北廟與東廟扒掉建汶上集完小,西廟因當倉庫得以保留,1983年成武縣文物普查時,被列為縣級文物進行了保護。南大閣 、南廟遺址今位於木料市場街中間偏東和南頭處;東閣、東廟遺址今位於木料市街北,定豐路上,東廟在集頭,東閣可西偏南處;北大閣、北廟遺址今位於永茂街水塔處和八中西南公路附近;西閣、西廟遺址位於羊市街北頭和中部許。中心閣遺址位於今汶上集汽車站東,定豐路與永茂街交叉處,古時此街向南不通,東西通到集頭,向北通大道、北閣,至北廟西邊處。向東通200米許再向南拐彎通南大閣,南廟,大官路,街道都有些彎度。除北廟在寨外,其他閣樓與廟均在寨里。
閣廟的建築:南大閣為高13米,長12米、寬12米的單脊三間藍磚兩層閣樓,底層有一跨度5米,高5米的大圈門,南北相通,門正對官路,木門又高又寬;北大閣為高15米,長13米,寬13米的雙層脊藍磚兩層閣樓;東閣、西閣長寬均為5米,高10米許單間單脊兩層藍磚閣樓;中心閣長寬都為5米、高8米許的單間單脊雙層藍磚閣樓。所有的樓閣均有樓梯和走廊明柱,在中心閣附近並立一高3米許的大石碑和生長一棵兩人都樓不過來的大槐樹。東廟、西廟、南廟、北廟均為高6米、長10米、寬5米的三間明柱藍磚瓦正房,在南廟東南和西南處有兩眼井(傳說,這兩眼井是鳳凰眼),故此,現在汶上集村的老人仍有“一碑兩眼井一槐罩三街”之說。據老年人講:“中心閣處的大槐樹正好長在三叉街口,大槐樹旁有鐘台,鐘台上有一粗木立柱,木柱上頂著個2米許的大鐘,鐘旁有一碑樓,大種響起來,方圓五里的村子都能聽見,解放初期猶存”。閣廟五脊六獸,雄偉典雅,古色古香,非常壯觀,古時是汶上集村寨的九大景點,有詩云:
四廟門前香裊繞,五閣樓台刀如削。
一槐能罩三道街,行人脫帽把扇搖。
碧泊蕩漾葉舟飛, 驛道車馬響鞭鬧。
汶水河裡野澤道,網破夫嫌鱖魚跳。
閣廟神佛像:有道家和佛教兩種,一廟一閣不是道家神像就是佛教神像,兩種神像互不混淆,皆為木製品,人物刻畫活靈活現,形似逼真,解放初期猶存,後被毀。宋、明、清和民國時期 ,廟閣經多次修建。真武廟在宋代有劉氏幾人重修,明萬曆年間又有人重修,兩次重修碣石猶存。 五閣四廟處清末時期均還有碑刻和碑樓,1958年挖黨樓水庫時,許多石碑被雜碎拉走,在汶上集東南楊樓村處,用於建水涵洞。
各個廟宇和閣樓都有一些美麗的傳說,如《南堂廟的傳說》、《南門閣的傳說》、《關公廟的傳說》等。《南堂廟的傳說》:據牛氏老人傳講,牛氏先祖自明朝遷入汶上集居住後,在清朝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9年),有位貧窮人家的青年名叫牛玉田,玉田兄弟三人,居長,經常挨餓,於是他從小就立下誓言,相當一位大財主,擁有一頃地,擺脫貧窮,讓父母和弟弟吃飽飯。於是,他堅持每天都去南堂廟上香敬拜神靈,誠心祈禱,並許下諾言,若神靈保佑他擁有一傾地,他就給神靈翻蓋廟宇,後來他果然擁有了一傾地,成了財主,在清宣統年間,就為神靈翻建了廟宇,他任總會首,並由岳喜起(又名岳賡臣)、樊軍撰文,立石紀念。
1911年,民國時期汶上集屬山東濟寧道成武所轄二十三集之一,歸平累社。1935年屬成武縣第五區。1944年屬巨野縣管轄。1947年屬巨南縣,並在汶上集設區,1949年8月巨南縣撤銷,汶上集區劃歸成武縣第六區。1950年,在該集設平原省成武縣汶上集鄉。1953年屬山東省菏澤專署成武縣第六區,駐地汶上集,轄17個鄉。1958年秋,在該集設成武縣七一(汶上集)人民公社,轄35個大隊,74個自然村。1962年初至1978年底,汶上集是成武縣10處公社之一。1979年初新增設寶峰公社,將汶上集公社的燕莊、邱海、孫莊、丁樓四個村劃出。1981年12月所有公社分別改為鄉或鎮,並增設徐莊鄉,把原汶上集公社的水路店、徐莊等15個大隊,24個自然村劃歸徐莊鄉。1988年5月,徐莊鄉撤銷,又併入汶上集鎮,大隊改為行政村。汶上集村成為汶東、汶西兩個行政村。2000年3月汶上集鎮被山東省命名新型鄉鎮,汶上集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汶飛街、永茂街,環城路和府前街的向繼開通和鋪油。2001年2月經山東省政府批准,寶峰鄉劃歸汶上集鎮,原寶峰鄉所轄40個自然村歸汶上集鎮管轄,至此汶上集鎮所轄63個行政村,6.6萬人。2007年府前街開通,2008年汶上集府前街 兩旁高樓林立,至此汶上集街道已形成五縱五橫的格局,是山東省菏澤市有名的明星鄉鎮,為巨野、定陶、成武三縣交界處的系經濟、文化、經貿交流中心。有詩曰:
鳳凰遠去廟閣殘,鐵戈戰騎洪水寒。
汶水河畔崛新城,明星鄉鎮美名傳。
發展經濟有工業,農民增收數訂單。
政通人和寫太平,人傑地靈譜華篇。
種邑、鳳凰寨、五閣四廟已成為歷史過去, 現代汶上集人早從封建迷信中擺脫出來,汶上集已從一個不足10萬平方米的古寨,發展成為占地為1000餘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達2個余億人民幣的小城。如今的年輕人只知汶上集樓房鱗次櫛比,路燈排排,街道寬暢,氣勢磅礴的汶河坊及寬敞明亮的文化體育廣場,卻很少人知汶上集有《名鳳凰寨》等等的傳說。
汶上集的傳說
成武縣汶上集名稱由來已久。
西周時期,成武縣西北三十里的地方有個蜿蜒的河道,河道東鄰高地處有個村莊,莊裡住著一戶阮姓人家,老漢名阮文尚,老伴姓姬名嬌鵝,兩個人相親相愛,靠種三四十畝地,和鄰河打魚為生,日子過得到平安無事。在河道西四里處,有個村寨名盧家寨,寨里住著一個大戶人家姓盧,盧員外名崇武,老伴陸氏,擁有家財萬貫,耕田萬頃。說來也巧,阮老漢和盧員外均五十出頭,膝下無兒女,別人都勸他們納小妾,老伴對他們納小妾之事,也不反對,兩位夫人都說,反正俺不能生養,你再娶個小妾,也許能生個一男半女。可二人娶第一個小婆,沒過百日,都患急病氣絕身亡,阮老漢和盧員外均忙活幾天為小妾辦了喪事,過半年又納小,一連納三個小妾均不出百日死去,人們說他二位命中克小妾,他們也放棄了再娶小妾傳種接代的想法。俗話說:“忠孝為大,無後為過”。阮老漢和盧員外因無兒無女總是愁眉不展,心情悶悶不樂。
轉眼又到了春天,河水潺潺,魚兒跳躍,桃花盛開,百鳥爭鳴,兩岸樹木青翠碧綠。一天早晨,二位均到了河邊看風景散心,一個在河東邊,一個在河西邊,忽然從西北方向,遠處行來一片葉舟,在船頭之上,坐著一個鶴髮銀須的長者,他一手執著甩拂,一手捋銀須,瞬間到了二者跟前,他們二位同時說:“這位長者可早啊,願到府中一座,吃點飯,休息片刻?”小船微停,長者觀了觀二位氣色,看了看二人面相,笑呵呵地說:“謝了,你們二位可是有福之人,就是有點心病,立子晚,你們二人行善積德,上蒼將降大富大貴於你們”。說著從懷中取出兩顆仙丹,每人一棵,便擲給他們,並吩咐回家後,讓他們妻子服下,若生二男或二女就結為兄弟或姐妹,若生一男一女便結為夫妻。”言畢長者一陣風便揚長而去。
二人回到府中,各自把仙丹讓妻子服下不提,妻子懷胎十月,於下一年二月二十八日,雙方妻子在同一天一個時晨下生了,盧氏夫人生一男孩,阮氏夫人生一女孩,當時古人非常迷信,常說:“男占三八是秀才,女占三八是禍害”。可二位老人近古稀之年得子得女,都非常歡喜,也沒把孩子是男是女這事放在心裡。夫人過滿月後,二位老人雙方過河探望問候,並按長者的意圖,結了娃娃親,二家關係日益密切。盧員外有錢,阮老漢出力,兩家在河上建了一坐橋,名月亮橋。橋東建望水台,名文尚台。
忽一日清晨,霧氣蒙蒙,盧老漢向東觀看,隱隱約約看見一彩虹架於河道之上,五顏六色,紋泊粼粼,金光閃閃,潔白的玉石台階和欄桿,盧老漢邊走邊看,不自覺已到橋頭之上,順著仙橋向東觀看,只見孔雀爭鳴,鳳凰起舞,五閣四廟香火裊繞,好大一個集寨,,過了橋,盧員外邊聽見一位仙人道:“無量天尊,盧員外何方人士,為何至仙界,你可知來到何地?過了河如進世外桃源,這裡人心純樸,男耕女織,尊老愛幼,禮儀之幫,你感覺如何?”盧老漢邊道:“我乃盧家莊人士,有一子名盧偉,今年剛滿七歲。”仙人道:“你兒盧偉公子,本是仙界之神靈轉世,你站了仙氣,有了道術方能進來,若不然,你休知此地,盧員外你是否知道,你過的河和橋叫什麼,你來的村寨叫什麼名字,過來我告訴你:“河叫:文河,橋叫:文尚橋,集寨叫:文尚集。”說罷,仙人便無影無蹤。
盧員外邊走邊看,疊巒起伏,仙閣樓台 ,祥雲朵朵,看的他眼花繚亂,迷迷糊糊,不覺到傍晚,便回到家中。一覺醒來已是第二天早飯時間,朦朧中還記得昨天發生的事情。早飯過後,外面有僕人來報,張三民和李天中爭土地界限之事,在門外等候。原來,張三民土地文書丟了,李天中死了,他妻子不知道家裡的土地文卷契約放在哪裡了。盧員外已經問了好多次,沒契約文卷,很難說服兩家,兩家經常吵鬧。
恰巧七歲的兒子盧偉,這時跑到盧員外跟前說:“我跟父親去他們兩家看看,玩玩”。先到了張三民家,後去了李天中家,盧偉公子到誰家都滿處跑著看,到了李家堂屋裡,小盧偉公子說話了:“父親讓人搬個梯子來。”父親問:“要梯子乾什麼?”盧偉公子說:“一會你就知道了。”說罷,等人把梯子搬來,盧偉公子就讓人把梯子放在梁頭處,便爬到屋檐,伸手從梁頭窩裡把文卷拿出來,下來就交給父親。盧員外一看,上面有中間人,雙方的手印,甚喜,便以據文卷契約丈量兩家地界,化解了矛盾。盧員外又發了楞問兒子:“你剛七歲,你咋知道?”盧偉公子搖搖頭,跳蹦著說:“我放的,我能不知道”。這下可把盧員外弄糊塗了。後來有個道士說:“盧偉公子,先世是生在李家,死了沒喝迷魂湯,故知前人之事”,盧員外家裡有小神通之事,便傳來了出來。盧員外看到兒子卻實有才能,又想起那個仙人說的話,便知將來盧家要有貴人出現。
再說阮老漢女兒七歲,從小不愛言語,臉籠俊美,偏偏有一天夜裡來了一陣風,女兒便得了傷寒麻疹,阮老漢夫妻兩人,四處求醫,為女兒治病,女兒的病是好了,卻落下了一頭禿瘡,和整天流鼻涕的毛病,女兒總是在府門前,手拿小棍敲門框,:“竹葉青竹葉黃啥時能到京城做娘娘,棒棒,棒,啥時能熬到京城做娘娘,------”,就這樣一連敲了十年,在別人眼裡她只是個傻姑娘,都說怨她的出生日子不好。但阮老漢夫婦不管女兒啥樣,都非常疼愛她。
春夏秋冬,暑去寒來。轉眼盧偉公子和阮竹姑娘已十八歲了。突然一天,從南面鑼鼓喧天,馬蹄鳴鳴,紅旗招展,一行人馬擁著兩台八抬大嬌,向阮老漢家門而來,“娘娘千歲”話音一落,阮竹小姐,往頭一抹,禿瘡變成了一個金碗,鼻涕一扭變成了一雙銀筷子,手拿的棍子變成了一個金鐟子,但見阮竹小姐眉清目秀,端莊賢雅,給娘娘更了衣。真是:鳳頭冠鉓金光閃,鳳袍幡帶舞翩躚。
面膚玉潔桃花瓣,瑤池仙女面黯然。
蓮步移待行欲止,蛾眉笑將語未言。
西子嬋娟見之避,沉魚落雁月宮鮮。
原來盧偉公子是離此地千里許蘆花島的近親,只因蘆花島國王沒有繼承人,經王候大臣推算和查訪,才知古陶正東40里有個盧家寨,國王的三弟盧崇武在這裡居住,崇武老來得子,盧偉公子自幼聰明,長大成人後,文武雙全,不但雙手能寫梅花篆字,刀槍劍法,騎馬射箭,長矛棍鎖,樣樣精通,國王下詔把盧偉公子召回蘆花島繼任國王,又因盧偉公子與阮竹姑娘,自幼定為夫妻,盧員外家又不嫌貧愛富,阮竹姑娘自然成了王后.那阮竹姑娘自幼聰明伶利,隨著年齡的增長,當時害怕大戶提親及惡人搶親,仙家道人就讓她變了醜相,不引起別人注意,後來仙人又將她恢復了原來形貌.
等盧偉公子和阮竹小姐去了蘆花島後,家裡就只剩下了盧員外夫婦和阮文尚夫婦四位老人了。盧偉公子和阮竹姑娘每年都多次帶錢帶物來探望四位老人,並讓他們去蘆花島居住,可四位老人堅決不去。不到十年光景這裡黃河上了大水,盧家寨被淹,盧員外和周邊村的百姓就搬到了阮文尚所住的村寨,這年瘟疫流行,四位老人四方周濟貧窮難民,並為他們請醫救治,救活了成千上萬之人,後水退去,人們又分四周居住耕種,方圓幾十里的人們非常擁戴他們,每到一年節令,周圍百姓都成群結對地來看望他們,又過了近十年左右光景,阮文尚等四位老人相繼去世,周圍百姓在他們居住的地方,一顆大槐樹旁,自發集資,為他們建造了一座祠堂——文尚祠堂,以示紀念,代代如此相傳,商賈雲集,人來人往,便成了集,因此文尚祠堂近旁的河道也叫了文水,所居的村寨,也叫了文尚村。再後來,人們又建了文河坊。
東周時期,人們忌諱周文王和姜太公姜尚的“文”和“尚”字,後來有一位姓柳的一品大官,路過此地,便將“文”字加了三點水,“尚”字改成了“上”字,並書大匾一塊名“汶上集”,“文河坊”就成了“汶河坊”。
逥戈玉皇廟覓古
玉皇廟位於成武縣汶上集鎮西南2.5公里,屬伯樂鎮玉皇廟行政村,因在玉皇堌堆上建玉皇大殿而得名。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9年)廟建成後,李、邵等姓逐漸在廟旁建房居住,久之,廟名代村名。
據《成武縣誌》載:玉皇堌堆形成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至漢代時期。秦、漢時期,成武西北29里置秺縣或秺侯國,玉皇堌堆為秺侯國所轄。
明正德十一年十月一日《五里長周祖墓碑文》記載周氏祖塋)南逥戈,北李家莊,東旱河,西盧元寨。五里長周村周氏祖墓位於玉皇廟村正北2公里處,中間只隔黨樓窪水庫,這裡逥戈就是指的玉皇廟。
清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由移居城武縣的曹邑生員冉其撰文並書丹,由劉振經刻石的《重修城武縣西北逥廟村玉皇大殿王母殿山門盤路記碑》記載:“玉皇之在丘也,尊尚玄穹,土山右有台,烏台上有閣,名泰山巖巖(yanyan)閣,以下群廟,嶇繁樹陰翳,古柏蒼蒼,蔚然壯觀而深然秀美”。這裡逥廟村也是指的玉皇廟。
《說文解字》註:逥、廻、回....本屬於草,現在變成意不可解。戈:是先秦時期軍隊裝備的用於勾打格鬥兵器,起源於夏代,通常認為戈是由鐮刀和鋤等工具演化而來,是青銅時期的代表性兵器。商周時期與戰爭有關的象形文字多有戈的形象,現代漢字中的“戰”、“武”等均從戈旁,即源於此。戰國晚期,騎兵和鐵制兵器的使用逐漸增多,戈的地位漸漸降低。至西漢時期戈已經徹底退出戰爭舞台。
西漢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商丘成因殺死衛太子封秺侯,領2120戶。征和四年(公元前85年),金日磾以擒莽何羅有功,武帝遺詔封秺侯,協助霍光鋪佐幼主漢昭帝劉弗陵,金日磾以昭帝年少不受封。一年後,金日磾病危,在病床上接受了印綬,次日病故。他的兒子金賞繼承,因無後失傳。元始四年,封金日磾次子金建的孫子金當為秺侯。金日磾源於匈奴的一支,由於他曾鑄金人以祭天,皇帝就賜他姓金,有關學者尋求考證這支金姓為上古火正祝融之後裔,祝融又名逥祿。金日磾之子孫在秺城傳七世而遷出(出處《新羅文武王碑》)。自1980年以來,羅漢堌堆、玉皇堌堆、祝崗子、汶上集窯廠、伯樂集窯廠均未發現青銅器製品,在地下7米到地表只發現了元朝以前的大量銅幣、秦磚漢瓦、唐三彩陶瓷、漢陶壺、陶罐、陶缸、陶馬及一對黑翅黑尾黑頭一尺許的白色鶴,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逥戈”就是回收兵戈之意呢,如若這樣,那逥戈即玉皇廟就是金日磾子孫回收兵戈鑄造金人的場所,故在周圍很難發現青銅製品。這也許是金日磾子孫效忠西漢皇帝的舉措吧。也有人認為“逥戈”有“士兵拿著戈巡迴站崗”之意,《漢語大辭典》“逥戈”即掉轉兵戈回師,有稱頌王師赫赫之威的意思。古代【商調】有《逥戈樂》。但大部分人認為至少在明朝以前某個朝代這裡有大量士兵班師回朝,以此紀念稱“逥戈”,後又成了“逥戈里”,清朝稱“逥廟村”。
據明萬曆年間的《題名庶士碑》記載,當時參加修建的人員有百餘名,其中僅各村會首就有60餘名,有龐濟、冷然、王世鐸等10位生員,有趙發舜、王克己、劉玉藻等6位監生,又有廩生芮蒞參加,可見其修建規模之宏大。玉皇大殿歷朝歷代均有重修,玉皇廟及大部分重修碑刻在文革時期被毀,有兩塊年代久遠的碑刻被埋入井中。
1987年,玉皇廟被成武縣列為重點文物單位進行了保護,村民自發地重建了玉皇大殿。重建時,在玉皇堌堆後又發現了漢代石棺及一批銅幣和陶罐。
在玉皇大殿前3米處有一深7米,直經0.8米許,成上小下大之形的圓洞,底下有一石棺,向東南有一洞,據當地老年人說,1960年洞口才被發現,至今不知埋的是什麼。據盧新文先生《成武歷史的源頭》(成武眾多堌堆的來歷及變遷)一文了解到玉皇堌堆埋入的墓葬至少應在戰國、秦漢時期,玉皇堌堆上建廟應在南北朝以後至唐,盛行於明末清初。
玉皇廟所供神靈為中國世俗自然神(社會神)崇拜的玉皇大天尊,又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還稱玄穹高上玉皇大帝,俗稱玉皇大帝。
玉皇廟每年陰曆三月三、十一月初二成立兩次廟會,會時要唱亮台大戲,周圍村的善男善女團聚共食會餐,非常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