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孜克里克千佛洞

伯孜克里克千佛洞

伯孜克里克石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區東北約40公里的火焰山峽谷木頭溝河西岸。“柏孜克里克”在維吾爾語中有“山腰”之意。窟群散布在河谷西岸約一公里範圍內的斷崖上,分三層修建,現存洞窟83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保存壁畫總面積1200平方米,這些石窟最早的開鑿於公元5世紀,最晚的到14世紀,歷經1千年的建造史。伯孜克里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現存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它曾經是高昌回鶻王國的王家寺院。它是新疆古代留存下來的著名佛教遺蹟之一。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伯孜克里克千佛洞
  • 地理位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
  • 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
  • 景點級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構成,三個時空,文化遺產,

構成

石窟高低錯落地分布在火焰山斷崖的山腰,窟群倚崖壘砌,有的利用崖壁鑿成,有的洞窟鑿好以後在其前部又用士坯砌築。其中,既有供僧侶坐禪修行的"毗河羅窟",也有供信徒禮拜的"支提窟",紀念高僧的"隱窟",及供僧侶住宿的"僧房"。石窟周圍崗巒起伏,通體赭紅,窟群高踞峭壁之上,腳下靜靜地流淌著河水。是一處僧侶們遠離塵世,修身養性的理想場所。
伯孜克里克千佛洞
伯孜克里克千佛洞

三個時空

伯孜克里克石窟
被割剝去的壁畫被割剝去的壁畫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高昌石窟中壁畫最多、內容最豐富的一處石窟寺,也是規格最高的一座,它曾經是高昌回鶻王國的王家寺院。   “柏孜克里克”維吾爾語“山腰”之意,突厥語為“裝飾繪畫”,也就是有壁畫的意思。石窟群散布在河谷西岸 1 公里範圍內的斷崖上,分三層修建,現存洞窟83個,其中有壁畫的42個,保存壁畫總面積 1200平方米。1980年,這裡出土粟特文摩尼教經卷抄本、墨書134行,黔紅色印記,中間繪有彩色插畫,是轟動世界的稀世珍品。它對研究這個早已消失的世界性宗教在中國的存在和傳播有著極其重要的文物價值。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06年,斯坦因從敦煌藏經洞盜走的經書文卷中,有一部關於吐魯番的方誌類型殘籍《西州圖經》,上面提到吐魯番的兩處寺廟,其中一座就是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書上說它:背倚崇岩,面臨清川、樹木蔥鬱、掩復了迴轉曲折的高台樓閣。寺內僧人眾多,久負盛名。考古工作者曾經在這裡發現了16件相當宏偉的木質斗拱,外表漆成朱紅色的巨型木拱部件表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在依岩開鑿的洞窟外面,還有過十分高大的殿堂、迴廊,形成了相當軒敞、曲折迴環的架空過道,供人登達危岩,遠眺四方。《西州圖經》上說臨危而結集、架回而開軒和山西的懸空寺異曲同工。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始鑿於麴氏高昌時期(499-640年)。遺址中發現過寫於高昌建昌五年(公元559年)的《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殘卷,這個時期的洞窟有 9 、 18 、 48 號窟,石窟壁畫後代曾多次重複修繪。 29 號窟,隧道上部還保存著早期的壁畫,頂部繪斗四式平棋圖案,側壁繪有千佛,色彩以石藍、石綠等冷色為主。
唐西州時期(640年-九世紀中葉),這裡叫“寧戎窟寺”,屬於這時期的洞窟有16 、17 、25 、28 、31 、42 、69號窟,這些洞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十一世紀以後重修重繪的。壁畫題材主要是發源於中原地區的大型經變畫,有《觀無量壽經變》、《法華經變》、以及與塑繪結合的《涅磐經變》等。盛唐著名書畫家吳道子所創的“落筆雄勁,敷彩簡淡”的新畫風也進入了高昌石窟,將線型藝術技巧推向高峰,這些壁畫畫面線條簡潔流暢,剛勁有力,寥寥數筆;出神入化,大量使用石綠是其用色的一個特點。因為石綠是從岩石和植物中提取的,不易被氧化,再加上吐魯番乾燥少雨,所以歷經千年,顏色依舊鮮亮如故。
回鶻高昌(九世紀中葉-十三世紀)時期,寧戎寺成為高昌回鶻王國的王家寺院,歷代回鶻高昌王都在這裡建有洞窟。壁畫題材比以前更豐富,有諸佛、菩薩像大型經變圖、說法圖,以及天龍八部、四大天王像、供養人像和各種裝飾圖案。 53 、 54 、 56 等窟屬於 12 - 13 世紀的洞窟,這一時期表現成佛思想的題材大量減少,代之以各種坐佛、立佛、供養菩薩像,以及《千手眼觀音變》等各種觀音經變故事。
十三世紀末,高昌王室東遷甘肅永昌,柏孜克里克石窟寺衰落為民間寺院。十五世紀中葉,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在聖戰中遭到毀滅。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以回鶻高昌時期的遺存最豐富,出土有漢文、梵文、波羅米文、粟特文、回鶻文、西夏文等書寫的殘經及世俗文書和佛像肢體殘塊、雕版印刷物及一些生活用品,還有中原木構體系構件 16 攢木質斗拱,釉下彩蓮花紋方磚、宋元時期的佛塔和金箱包裝紙等。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是古代絲綢之路遺留下來的珍貴文化遺產,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薈萃中心,獨特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特徵,使它在中國石窟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回鶻高昌時期創造的佛教文化,是研究回鶻佛教藝術的產生、形成、特點深遠影響以及與現代新疆藝術的關係,有著重要意義。
20號洞窟,是窟群中最有代表性的洞窟,平面呈方形,中間是穹窿頂式中堂,兩側和後面有甬道和隧道連成的迴廊。中堂壁畫以大悲觀音為中心,左右壁配毗沙門天,甬道和隧道兩側壁畫繪有高昌王和王后像,洞窟內原有 15 幅本生經變畫,供僧侶信徒迴旋禮拜,瞻仰佛祖形象,領會本生壁畫,聆聽法師教誨,以求得到佛法真諦,進行靈魂的洗禮。洞窟後壁上又開鑿有一小型洞窟,形制狹小,是供僧人坐禪用的。禪宗是佛教流派中頗具特色的一支,是地地道道的中國特產,初起在廣東、湖南、江西等地,在遙遠的吐魯番境內,也有了禪宗的活動,並在柏孜克里克石窟寺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身之所,禪宗影響之大之遠,不言而喻。
實際上,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中大多數壁畫都被勒柯克盜運到了柏林,高昌石窟中其他多處石窟,比如:吐峪溝、勝金口等石窟的壁畫,也同時被盜走。在二戰時期,來自吐魯番的二十八幅最大最精美的壁畫,在盟軍轟炸中化為灰燼。

文化遺產

保存至今的主要是唐代及高昌回鶻時期的壁畫。早期壁畫多被後期重繪的壁畫所覆蓋而難窺全貌。壁畫內容主要是描繪釋迦牟尼無數世前供養諸佛的誓願圖和佛傳故事。佛窟形式主要是長方形縱券頂大窟,窟頂多畫千佛,洞窟兩側壁繪畫佛傳。身披紅色袈裟的立佛,踏在盛開的蓮花上,形象慈祥而莊嚴。立佛周圍簇擁著天部菩薩比丘婆羅門、國王等人物,飾繪了道具和城郭、廟宇、塔寺等,顯示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被割剝去的壁畫被割剝去的壁畫
在維修石窟時,在坍塌的洞窟和廢墟中發現了上千件回鶻文西夏文漢文梵文波羅米文粟特文殘經及世俗文書,塑像肢體碎塊、壁畫殘片、珍貴雕版印刷物和木質斗拱等文物,為深入研究伯孜克里克千佛洞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