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農業,工業,商貿,社會事業,城鎮建設,文化藝術,教育事業,醫療衛生,交通,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今伯勞鎮屬武利練。
民國十六年(1927年)設伯勞鄉。
解放後,1957年9月,撤區並鄉,由伯勞、鄧陽、學隆等7個小鄉合併為伯勞鄉,駐地伯勞圩。
1958年8月,成立伯勞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撤銷人民公社,復稱“伯勞鄉”。
1994年1月1日,撤鄉立鎮,改稱伯勞鎮。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伯勞鎮地處低丘陵地帶,一般海拔在200-500米之間,地表坡度較緩,地面總體上崎嶇不平。
氣候特徵
伯勞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溫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年平均氣溫24℃,全年無霜期達348天,年降雨量1700~2100毫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伯勞鎮主要礦產資源有
鐵礦。
森林資源
2010年末,伯勞鎮實有林面積17.68萬畝,其中松類8.81萬畝,森林覆蓋率46.48%。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103880人,主要民族為
漢族,另有
壯族人口534人。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伯勞鎮實現農業總產值6.9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259元;工業總產值7.0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7億元;財稅收入2247萬元。
農業
2013年,伯勞鎮有耕地面積6760公頃,農業總產值6.9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259元;水稻種植面積4334公頃,糧食總產量2.47萬噸;年末有林面積1.30萬公頃;水果面積4762公頃,總產量10.67萬噸,其中香蕉4.38萬噸、柑橘3.57萬噸;生豬存欄3.05萬頭;家禽存欄54.17萬羽;肉類總產量4856噸;水產品產量205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木薯、蔬菜、香蕉、柑橘等。特色農業經濟有奶水牛、養蛇、中藥材等。其中,奶水牛存欄2085頭,奶產量2449噸;人工養蛇33萬條。
工業
2013年,伯勞鎮完成工業總產值7.05億元,以造紙、陶瓷、建材、澱粉等行業為主;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個,產值1.12億元。
商貿
伯勞圩是伯勞鎮主要商貿活動的集散地。解放前,受工農業生產條件的限制,物質生產匱乏,市場貿易蕭條。20世紀50~60年代,供銷合作社、食品購銷站、藥材購銷站、百貨商店等一些集體商業和國營商業相繼成立。1994年,全鎮有個體工商業594戶,從業人員713人。主要經營日用百貨、針織品、副食品、糖菸酒、餐飲、修理等。2010年,全鎮有綜合市場1個,設有肉類、蔬菜、禽蓄、成衣等專業市場。2013年,該鎮有集貿市場2個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解放前,伯勞圩僅有3條長約100米、寬約3~5米的街道,房屋為磚木結構平房,無任何公共設施。解放初期,城區面積約38公頃。至2010年,伯勞鎮鎮區占地面積達200公頃,公共綠地面積1.0公頃,街道總長達2000多米,街道路面基本實現混凝土硬底化。
文化藝術
解放前,伯勞地區民間文化活動主要有舞獅、舞龍、唱山歌、唱採茶等,一般都是在節慶時才進行。解放後,1953年,電影開始進入圩鎮放映;1959年,建立人民公社廣播站(1994年改稱廣播電視站);1977年,部分大隊建立有民辦電影隊;1979年,公社成立文化站。俱樂部、錄像廳等娛樂場所相繼出現。1993年,建立電視轉台及衛星地面站接收站。之後,有線電視由圩鎮擴展到農村。至2010年末,全鎮有5個村通了有線電視。
教育事業
民國元年(1912年),伯勞陳氏家族捐資創辦伯勞私立私塾國小(今伯勞鎮中心國小前身)。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秋,創辦伯勞私立初級中學(今伯勞中學前身)。解放後,全鄉各行政村均辦有國小,並先後成立伯勞初級中學和伯勞高中。“文化大革命”期間,各大隊均辦有國中,部分大隊辦有高中(1983年,所有隊辦初、高中停辦)。1997年,全鎮“兩基”教育通過自治區級驗收。2008年,伯勞中心國小通過自治區級達標驗收,達到國家國小二類標準。2010年,全鎮有學校24所。其中國小23所,在校學生11464萬人,教師436人;中學1所,在校學生4069人,中學教師147人。幼稚園、託兒所6所。
2013年,伯勞鎮有國小23所,在校學生9174人,教師435人;中學1所,在校學生4012人,教師164人;幼稚園、託兒所24所。
醫療衛生
1957年9月,伯勞鄉衛生院建立,各行政村也相應建立有衛生站。當時,鄉衛生院醫療設施非常簡陋,職工僅有5人,其中醫務人員3人。20世紀70年代,開始配備30毫安X光機、心電圖機等設備,並建立檢驗科,開展三大常規、肝功能等檢查,可獨立開展闌尾切除、疝修補和腸胃穿孔吻合等手術,醫務人員增至13人。20世紀90年代以後,鎮衛生院先後興建了門診樓、住院樓、辦公樓以及職工宿舍樓,購置了半自動生化分析儀、胃鏡、200毫安X光機、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體外碎石機、進口彩色B超機、十二導聯心電圖等先進醫療設備。2000年,鎮衛生院通過國家“一級甲等衛生院”評審。2010年,全鎮有衛生院1所,醫生15人,病床70張;各行政村均建立有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診所,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達8.35萬人。
2013年,伯勞鎮有衛生院1個,醫生16人,病床75張,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8.92萬人,全鎮各村均建有醫療衛生室。
交通
清代,靈山地區開通有伯勞至靈山縣城驛道(即靈伯道)。1958年,靈伯道於武利連線209線國道,動工興建武利至伯勞縣道,全長16.3公里。2002年,欽(州)浦(北)二級公路竣工,公路從武利入縣境,途經伯勞,貫穿鎮境。
伯勞鎮對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境內有省道S326線和縣道X323線穿越。2010年,全鎮公路里程共186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部分自然村實現了水泥路面硬底化。
風景名勝
鄧陽湖農業生態旅遊區
鄧陽湖農業生態旅遊區位於伯勞鎮東郊4公里處,距鄧陽村委200米,東往武利鎮10公里、靈山48公里、浦北50多公里,西距欽州市60公里。景區總面積160000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90000平方米。
景區內景點有自然景物依託民間傳說的三姑仰泳、梳竹探春、梅林野渡、三鳳求凰、鵲橋偶渡;與神話故事相關的五雷報春、雷神潛蹤;七月流火、學嶺秋雲、翠竹甘霖;還有與愛情相關的情侶遊船、鴛鴦戲水等等。
著名人物
陳發初(1881~1912),原名陳作啟,伯勞圩人。清末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從事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活動。宣統三年(1911年)曾任廣東省海康縣縣知事。民國元年(1912年)被異己分子殺害。時年31歲。
楊光治,小名楊任為,號一均,伯勞鎮平心垌人。1938年12月生於廣東花縣(今廣州市
花都區)。著述甚豐。1993年10月獲中國
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同年,美國加州太平洋學院授予其榮譽文學博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