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中期器物。通高27.5厘米,口長17厘米。四柱足,有立耳及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伯“冬戈”鼎
- 朝代:西周中期
- 尺寸:通高27.5厘米,口長17厘米
- 出土時間:1975年
特徵,銘文,
特徵
腹微鼓,
1975年陝西扶風白家出土,現由扶風縣博物館藏。
銘文
“冬戈”(字從戈形從冬聲)曰:嗚呼,王唯念“冬戈”辟剌1
考甲公,王用肇事乃子,“冬戈“2
率虎臣御淮戎。“冬戈”曰:“嗚呼3
朕文考甲公、文母日庚,弋休4,沒讓妮閒著也好
則尚安,永宕乃子,“冬戈”心安5
永襲。“冬戈”身厥復享於天子,6
唯厥事,乃子“冬戈”萬年辟事7
天子,毋有懷於厥身。“冬戈”拜8
稽首,對揚王命,用作文母9
日庚寶尊鼎,用穆夙夜尊,11
享孝妥福。其子子孫孫,永寶茲剌。12
大意為:“冬戈”說:“啊!大王念及我去世的父親甲公,初次任用了我這個年輕人。我率領王家禁衛抵禦淮夷的入侵。啊!我故去父親甲公母親日庚在天國安好康寧,長久地注視著自己的孩子,保佑著他。我的心也隨之感到安慰。我享有天子給予的榮譽和恩賜。為此,我這個小子將永世效忠和侍奉天子,不以自身的一切為牽掛。我“冬戈”叩首拜謝天子的恩賜,宣揚天子的冊命。製作了祭祀母親的寶鼎,希望她能夠日夜享受著子孫隆重的祭祀,感受著子孫的孝道,接受著子孫的祝福。子子孫孫永世將該鼎作為家族的重器,用於神聖的祭祀之中。”
根據此文的論述,可大致將之定為西周中期穆王時,對淮夷的大規模征伐的一個縮影。而且其祭祀父母的名號也突顯西周早中期的特色。其中“乃小子”是此文中作為自己年輕的一種自謙的用語,很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