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線千里

伏線千里

《伏線千里》一書由王紅曼所著,2015年7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伏線千里
  • 作者:王紅曼
  • ISBN:9787100113335
  • 頁數:471
  • 定價:49.00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5-7
  • 裝幀:平裝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出版信息

作者: 王紅曼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副標題: 抗戰時期金融機構大遷移
出版年: 2015-7
頁數: 471
定價: 49.00
裝幀: 平裝
叢書:抗戰大遷移叢書
ISBN: 9787100113335

內容簡介

本書從抗戰的巨觀視角,詳細梳理和介紹了在國家命運岌岌可危之際,銀行、保險、證券、印鈔等各金融機構,如何實現地理空間上的大轉移,以及國家經濟命脈如何抵禦敵偽之金融破壞,籌措戰費、穩定市場,直至取得抗戰勝利。
本書藉助對史料的實證研究,致力於第一次分不同階段系統地勾勒金融機構的遷移布局及其後續影響。金融機構不同於其他機構之處在於,金融行業本身的運作方式即具有流動性和遠程性,所以其遷移的過程,除了“有形”的人員、設備、設施等的遷移之外,更內在的是“業務重心”的轉移,也即金融機構不同於文化機構和工礦企業,有龐大的遷移與“運輸”過程,更多的是自上而下對金融布局的重新調整。抗戰爆發前,主要金融機構,即國家銀行和商業銀行集中於以北京和上海等東部地區。抗戰爆發後,各類性質與規模不同的金融機構轉移的路線、方向、經過、目標也各不相同。國家銀行和商業銀行最初主要是向租界內轉移,淞滬會戰後,國家銀行一部分經過國民政府的布局,總體隨政府向南京、武漢、重慶方向內遷,另一部分則向香港轉移,還有一部分則遷往上海市租界內繼續營業;商業銀行則大部分留在上海,小部分遷往重慶和香港;原省內的各地方銀行大部分則隨省政府輾轉於省內。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家銀行和商業銀行才集中遷往重慶,大部分商業銀行也開始往大後方轉移,並大力發展在大後方的金融業務。
抗戰時期,中國的金融中心最終遷移到重慶,整個的金融空間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以“四行二局”為核心的國家壟斷金融體系迅速在西南、西北地區敷設和構建金融網路,並大力投資工業、農業等各業,促使大後方社會經濟發生巨大變遷,對支持抗戰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相應的,這些金融政策的負面效果,諸如對戰後通脹的隱患等,也對西部地區影響最重。

作者簡介

王紅曼 ,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近代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先後在《抗日戰爭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安徽史學》、《歷史教學》、《福建論壇》、《歷史教學問題》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國民政府戰時金融法律制度研究(1937—1945年)》、《中國近代貨幣金融史論》、《四聯總處與戰時西南地區經濟》、《中國近代銀行業與銀行家(一)》、《中國近代金融法制史研究》;主持及參加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戰時金融機構大遷移之背景
第二章 戰時金融機構大遷移之經過
第三章 戰時大後方金融中心與金融網
第四章 戰時大後方金融投資及通貨膨脹
結語:戰時金融機構大遷移之影響
參考文獻
後記

叢書信息

抗戰大遷移叢書 (共5冊), 這套叢書還有 《衣冠西渡》,《亂世飄蓬》,《烽火薪傳》,《篳路藍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