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複雜藥物相互作用和變異機制的定量研究

《伏立康唑複雜藥物相互作用和變異機制的定量研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張弨擔任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伏立康唑複雜藥物相互作用和變異機制的定量研究
  • 項目負責人:張弨
  • 依託單位:北京大學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伏立康唑是侵襲性真菌感染的一線治療藥物,也用於免疫抑制患者真菌感染的預防。伏立康唑體內濃度與療效和毒性密切相關,因此可以將藥物濃度作為個體化劑量調整的預測指標。基因多態性、病理、生理等多種因素均會影響患者體內濃度。尤其伏立康唑容易與合併用藥(包括奧美拉唑和利福平等)產生嚴重的藥物-藥物相互作用,造成療效降低或者不良反應增加。多因素的互動作用加之伏立康唑的非線性藥代動力學特徵,使得伏立康唑個體變異大,濃度預測困難。因此為了準確預測患者體內濃度,就必須明確多因素影響下的藥物-藥物相互作用和個體變異的定量關係。本研究擬考察伏立康唑與奧美拉唑或/和利福平之間藥物-藥物相互作用,套用NONMEM法建立“多因素伏立康唑藥物-藥物相互作用定量模型”,定量研究伏立康唑藥動學和藥效學特徵、藥物-藥物相互作用及其影響因素和個體變異機制。最佳化藥物-藥物相互作用時伏立康唑的最佳給藥方案,提升臨床合理用藥水平。

結題摘要

伏立康唑是侵襲性真菌感染的一線治療藥物,也用於免疫抑制患者真菌感染的預防。伏立康唑體內濃度與療效和毒性密切相關,因此可以將藥物濃度作為個體化劑量調整的預測指標。基因多態性、病理、生理等多種因素均會影響患者體內濃度。本研究探討了中國人群中可能影響伏立康唑體內藥動學和藥效學的因素,並建立了定量的多因素互動模型,通過模型可以預測不同狀態下的個體化給藥方案,提升臨床合理用藥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意義和臨床套用前景。 本研究結果發現伏立康唑慢代謝人群(PM)比例為17.1%,中間代謝人群(IM)比例為39.0%,快代謝人群(EM)比例為43.9%。這一結果證實了開展本研究的重要意義,說明中國人群的基因型與西方白種人群存在顯著差異,因此針對中國人群的數據對於臨床合理用藥非常重要,非常有必要進行本研究探討適合中國人群的給藥方案。本研究建立了“伏立康唑複雜因素互動模型”,模型準確度和穩定性良好。研究發現和中間代謝人群相比,慢代謝人群的伏立康唑清除率降低了17.1%,而快代謝人群的伏立康唑清除率升高了23.9%。相對於慢代謝人群,快代謝人群伏立康唑的清除率升高了64.8%。從而定量的告訴我們進行個體化給藥方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加,伏立康唑的清除率線性降低,相關係數為0.0612。而隨著體重的增加,伏立康唑清除率增加。本研究定量了伏立康唑在中國人群的體內藥動學特徵,包括個體間變異和個體內變異。本研究中觀察到可能影響伏立康唑的合併用藥,但是統計分析結果顯示該影響不顯著,因此未納入模型。需要收集更多血藥濃度數據和患者信息,將有助於發現顯著影響伏立康唑體內藥動學的合併用藥。本研究結果表明需要根據患者體重、年齡和基因型進行給藥方案的制定。通過本研究建立的“伏立康唑複雜因素互動模型”可以根據人群特徵制定最佳給藥方案,提高臨床合理用藥水平。本研究將面對低體重和極高體重人群、老年人群,以及基因快代謝和慢代謝人群提供針對性給藥方案,具有臨床實用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