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崗區(伍家崗)

伍家崗區

伍家崗一般指本詞條

伍家崗區是湖北省宜昌市下轄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於1986年建制,全區國土面積84.03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辦事處33個社區居委會和1個鄉16個村委會,2010年末總人口214194人。

伍家崗區是宜昌市的老工業區,擁有量大質優的工業存量。轄區有中、省、市屬企事業單位300餘家,工業產值占全市城區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截止到2013年已形成金山副食、恆昌建材、金橋果菜、鑫鼎汽配、汽貿城、大三峽建材城、家潤多超市等市場集群,各類專業市場達32個,營業面積達16萬餘平方米。

三峽地區最大的火車站宜昌東站即位於伍家崗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伍家崗區
  • 外文名稱:Wujiagang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湖北省宜昌市
  • 下轄地區:4個街道,1個鄉 
  • 政府駐地:湖北省宜昌市八一路2號
  • 電話區號:0717
  • 郵政區碼:443000
  • 地理位置:湖北省西部
  • 面積:84.03平方公里
  • 人口:214194人(2010年)
  • 方言:宜昌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黃陵廟記》碑,天然塔
  • 機場三峽機場
  • 火車站宜昌東站
  • 車牌代碼:鄂E
  • 行政代碼:420503
建制沿革,名稱由來,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地形,地質,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利資源,土地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旅遊資源,榮譽稱號,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名稱由來

伍家崗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伍家崗一名由來並不久,大約在抗日戰爭以後,因崗上搬來幾戶姓伍的人家而得名;二說在很久以前,有五戶不同姓氏的人家在此處開荒種地而得名。

歷史沿革

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明了七、八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遠古屬西陵部落,據《宜昌府志》記載:夏、商、周三代,夷陵為古荊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縣。“夏商時為古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楚國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後為歷代郡、縣、州、府的治所”。楚頃襄王 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於史籍。
伍家崗區伍家崗區
秦朝,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縣,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屬南郡。
西漢,夷陵屬荊州南郡
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為臨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臨江郡為宜都郡,領宜都(今宜昌)、秭歸、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縣。
三國,改夷陵為西陵郡,也稱宜都郡。
西晉,太康年間(公元280-289年),改置為夷陵縣。
東晉,分夷陵西境(在長江南岸的黃牛岩至黑岩之間)另置一縣時命名“宜昌”,寓意在於祈福分境置縣宜於國運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見於史。南北朝時宋、齊皆與晉同。梁改宜都郡為宜州,西魏改為拓州,後周改為峽州。
隋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峽州為夷陵郡,轄夷陵、夷道、長楊、遠安四縣,夷陵縣為郡治,隸屬荊州都督府。
唐朝,初改夷陵郡為陝州,領上述四縣,屬山南東道。天寶初又改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陝州,轄原四縣,仍屬山南東道。
五代,陝州與荊州、歸州為南平國。北宋復稱陝州,屬荊湖北路,仍轄原夷陵四縣。
元朝,元豐年間(1078~1085年)改“陝”為“峽”。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峽州為峽州路,領原四縣,屬河南行省荊湖北道。
明朝,初改峽州路為峽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峽州為夷陵州,領宜都、長陽、遠安三縣,治所夷陵,隸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上荊南道。
清朝,順治四年(1647),夷陵州隸屬荊州府。順治五年,改“夷陵”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改彝陵縣為東湖縣並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興山、巴東、長陽、長樂五縣及歸州、鶴峰二州,隸屬荊宜施道。宜都、枝江、當陽、遠安四縣屬荊州府。光緒二年(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簽訂,宜昌被闢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設立海關,正式對外開放。
中華民國,初年廢府、州建制,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2年改東湖縣為宜昌縣,與興山、秭歸、巴東、長陽、五峰、鶴峯縣屬荊南道。當陽、遠安屬襄南道。1922年,宜昌屬荊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八縣先後屬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於宜昌縣城。
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轄宜昌、宜都、枝江、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九個縣。同時劃出原宜昌縣城區和近郊農村置宜昌市,直屬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轄。
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為湖北省宜昌專員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屬宜昌專署領導。
1958年12月,撤銷宜昌專員公署,建立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銷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設立宜昌專員公署。
1962年6月,復置枝江縣,仍為宜昌專署所轄。至此,宜昌專員公署轄9縣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1月,神農架林區劃歸宜昌地區領導,1972年3月復為省屬。
1978年8月,撤銷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復為省轄市。
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188號):設立宜昌市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
1987年設伍家崗區。【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國函[1996]188號)批准同意設立宜昌市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伍家崗區在其中。

行政區劃

伍家崗區轄4個街道辦事處、1個鄉。
大公橋街道辦事處轄勝利二路、北山坡、八寶塔、大公橋、力行街、隆康路、勝利四路、金家台8個社區;
萬壽橋街道辦事處轄楊岔路、勝利一路、港務、建設、航運、紅港、漢宜路、張家店8個社區;
寶塔河街道辦事處轄張家坡、寶聯、韓家壩、古塔、合益路、艾家嘴、中南路、碧翠園8個社區;
伍家崗街道辦事處轄伍家崗、伍臨路、白沙腦、白馬山、王家河、花艷、小洋壩、李家湖、沈家店、龍盤湖、臨江溪、江山、八一路、桔城路14個社區居委會。
伍家鄉轄共前、共勤、共聯、共誼、共升、共同、共和、共強、火光、合益、旭光、聯豐、前坪、靈寶、南灣、漢宜16個村。

地理環境

位置

伍家崗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與中游的結合部、鄂西秦巴山脈和武陵山脈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離長江中上游分界處的西陵峽口約 10公里,距三峽水利樞紐約38公里。東連猇亭區,南與點軍區隔江相望;西與西陵區毗鄰,北與夷陵區接壤。東西橫距14公里,南北縱距最寬約9公里,最窄約1公里。是鄂西和川東一帶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進出三峽必由之路,川鄂交通之咽喉。
伍家崗區

地形

伍家崗區地處黃陵山地與江漢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帶,處於山區型向平原型過渡地段,江面由狹窄而趨於開闊。境內地貌大致分為低山、丘陵、崗狀平原三種類型。其中低山、丘陵約占70%,一馬路至伍家崗一帶海拔57—59米;往東北為低山丘陵分布,海拔在100—200米之間。

地質

境內地質構造較為複雜。距今25億年前的元古界到百萬年前的新生界之間的各個地質時代的地層均有分布,且發育完整,出露齊全。世界著名的“李四光地質力學構造形跡”和最古老而原始的帶殼動物化石,即發現於西陵峽境內,引起世界地質學界的濃厚興趣,被稱為“天然地質博物館”。
1924年春,地質學家李四光曾調查了秭歸至宜昌的西陵峽區地質,寫下了《長江峽東地質及峽之歷史》,將秭歸新灘龍馬溪一帶地層為“志留系龍馬岩”。其中震旦系、奧陶系、志留系的剖面,更是中外地質學界研究的標準剖面之一。中部丘陵地區多喀斯特地質,山中多溶洞,厚厚積澱的鐘乳石、石筍遍布其中,洞中往有地下水系。

氣候

伍家崗區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春秋較長。年平均水量為992.1~1404.1毫米之間。雨水豐沛,多在夏季,較長的降水過程都發生在6~7月份,雨熱同季,全年積溫較高,無霜期較長,年平均氣溫為13.1℃~18℃,但隨著海拔高度上升而遞減,每上升100米降低0.6℃。7月平均氣溫24.1℃~28.8℃,元月平均氣溫1.7℃~6.5℃。極端最高氣溫41.4℃,最低氣溫-15.6℃。其中三峽河谷及清江、香溪河谷地帶,由於高山對峙,下有流水,故在600米以下存在逆溫層,冬季較暖和,極端最低氣溫小於-7℃的機會只有5%,是得天獨厚的柑桔生產基地。

水文

伍家崗區水系屬長江水系。境內水系屬外流水系,以長江為主脈,河流多、密度大、水量豐富,年平均總水量4741.4億立方米,市境內長度大於10公里的河流有99條,其中集水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4條,總長3793公里,總集水面積占全市的83.9%。主要河流有:長江清江沮漳河黃柏河香溪河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轄區水系除長江外,流經區內主要河流有5條:長江一級支流3條,分別為柏臨河、合益排洪溝、白洋沖,另有後河、花艷沖和董家沖3個二級河流。柏臨河為過境河流,也是轄區最大河流,總長55.7公里,承雨面積480.1平方公里,境內流域15.7公里。
伍家崗區伍家崗區
區內共有小Ⅱ型水庫五座,總面積390畝,庫容127萬立方米,正常水位時水庫水面積5.64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7%。固定抗旱排澇泵站8處,裝機414千瓦,涵閘4個,江河堤防15.33公里,其中長江堤防20.538公里,其中自然堤防人工築堤3.98公里,柏臨河堤防11.35公里,大小塘堰2400畝。
水資源用於灌溉主要由二塊構成:(1)水庫蓄水,蓄水量8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200公頃。(2)塘堰蓄水約150萬立方米,可用於灌溉約3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00公頃。可利用水資源約205萬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積553公頃。

土地資源

伍家崗區國土面積8476.75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44.93公頃,占全區國土面積的1.71﹪,園地1360.97公頃,占全區國土面積的16.06﹪,林地面積1668.85公頃,占全區國土面積的19.69﹪,草地面積59.71公頃,占全區國土面積的0.70﹪,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3686.70公頃,占全區國土面積的43.49﹪,交通用地面積274.37公頃,占全區國土面積的3.23﹪,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1173.77公頃,占全區國土面積的13.85﹪,其他土地面積107.46公頃,占全區國土面積的1.27﹪。
伍家崗區農用地面積呈逐年減少,建設用地呈逐年增加趨勢,增加的建設用地主要為城鎮村及工礦、交通用地。地貌大致分為低山、丘陵、崗狀平原,其中低山、丘陵約占全區國土面積的70﹪,往東北為低山、丘陵分布。

人口

2016年,伍家崗區常住人口22.86萬人,城鎮化率100%。公安年末總戶數66413戶,年末戶籍總人口172994人,其中男性86730人,女性86264人。按年齡構成分:0-17歲25970人,18-34歲33584人,35-39歲74761人,60歲及以上38679人。出生人口1943人,死亡503人,遷入人口1140人,遷出人口903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02元,增長8.8%。

經濟

綜述

2016年,伍家崗區地區生產總值22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760萬元,下降7.2%;第二產業增加值55.2億元,增長7.1%,其中工業增加值41.75億元,增長9.7%,建築業增加值13.49億元,下降1.1%;第三產業增加值172.7億元,增長10.8%。三次產業結構為0.3∶24.0∶75.7。
全區在建項目108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2億元,同比增長25.1%。在建項目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70個,10億元以上項目16個。9個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63.5億元,超計畫78個百分點。工業項目投資占比進一步提高,28個工業項目完成投資15.0億元,增長27.3%;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22個基礎實施項目完成投資46.6億元,增長13.1%;農業及農村項目投入大幅增長,7個農業農村項目完成投資15.5億元,增長124.2%;9個商貿項目完成投資56.9億元,下降7.8%;9個社會發展項目完成投資9.7億元,下降49.1%;22個商品房住宅項目完成投資64.9億元,下降11.6%。
本轄區註冊登記房地產開發公司42家,房地產施工項目27個。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64.9億元,下降11.6%,房屋施工面積587.0萬平方米,下降1.4%,其中新開工面積246.2萬平方米,增長19.8%。房屋竣工面積62.8萬平方米,增長24.3%。商品房銷售面積191.5萬平方米,增長7.5%。商品房銷售額127.4億元,增長37.5%。空置面積2.9萬平方米,下降85.8%。

第一產業

2016年,伍家崗區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58.3億元,增長14.9%,其中企業收入257.0億元,增長16.2%。村級集體經濟收入6223萬元,增長11.3%。農、牧、漁業實現總產值1.09億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0.6億元,下降7.3%。有效灌溉面積82公頃,比上年減少5公頃。農村用電量11546萬度,下降38.2%。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6公頃,比上年減少33公頃,糧食總產427噸,下降16.8%。油料51公頃,比上年減少2公頃,總產量105噸,下降0.9%。蔬菜160公頃,增加8公頃,總產3292噸,下降9.8%。果園面積162公頃,減少3公頃,水果產量6224噸,下降6.3%。畜禽肉產量3100噸,增長31.9%。牲豬出欄20042頭,下降17.1%。家禽出籠44.3萬隻,增長44.3%。淡水養殖面積18畝,下降71.9%。水產品產量211噸,下降34.5%。

第二產業

2016年,伍家崗區5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3家。虧損企業5家。規模工業增加值增幅10.9%。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54.5億元,增長12.8%。其中光電、生物、裝備製造三大產業完成產值128.6億元,增長12.7%,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83.2%,比上年降低3.4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7.6億元。利潤總額10.7億元,稅金總額2.58億元。總資產貢獻率9.2%。資產負債率54.8%,流動資產周轉率2.19次/年,成本費用利潤率6.99%。
伍家崗區伍家崗區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商品混凝土534826立方米,下降15.4%;隔熱隔音人造礦物材料及製品22801噸,增長32.9%; 精製茶715噸,增長115.9%;塑膠製品1168噸,增長12.5%;內燃叉車156台,下降12.8%;金屬緊固件16169噸,增長17.1%;彈簧26119噸,增長15.1%;變壓器29564千伏安,下降12.1%;起重機1504噸,下降31.8%;鋼結構9416噸,增長4.3%;棉紗381噸,下降68.6%;軟飲料84677噸,增長5.8%;金屬切削工具機12台,下降47.8%;梭織服裝664萬件,增長0.5%;電力電纜11843千米;工業儀表7763台(個),增長5.4%;紙製品9427噸,下降13.1%;家具28288件,下降19.7%;鋼化玻璃11419平方米,增長52.1%。
具有資質等級建築單位和勞務分包企業44家,總承包建築企業36家,勞務分包企業8家。簽訂契約額217.56億元,增長214.4%。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116.96億元,增長112.0%。建築業竣工產值65.38億元,增長67.5%。房屋建築施工面積793.53萬平方米,增長549.1%,其中新開工面積488.27萬平方米,增長443.2%。房屋竣工面積272.07萬平方米,增長233.9%。

第三產業

2016年,伍家崗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6.0億元,增長13.0%,其中235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實現零售額77.9億元,增長13.4%。全年實現旅遊88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8億元,同期增長353.3%。外貿出口總額17606萬美元,下降31.6%。利用外資1485萬美元,增長10.0%。
區域性財政收入24.7億元,下降15.8%,財政總收入24.0億元,增長2.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7.7億元,下降21.0%。稅收完成10.6億元,下降18.3%,占地方公共預算收入比重59.9%,比重比上年提高6.4個百分點。全年公共財政支出17.16億元,下降1.7%。

社會事業

科技

截至2016年,伍家崗區申請專利821件,其中發明專利355件,擁有各類技術開發與服務機構30家,其中國家級2家,國家、省級實驗室3家,省、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3家。本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28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產值115.7億元,同比增長10.8%,占規模工業產值比重達74.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3.0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79%。全區創新成長工程試點企業達19家,其中,17家企業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五環鑽機具、勁森光電等6家公司入選為“第三批湖北省智慧財產權示範建設企業”, 區省級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總數已達9家;安琪酵母獲得2016年度湖北省技術創新重大專項。啟動“智慧園區”、企業孵化器建設,支持共同科技創業園、共升都市工業園申報宜昌高新區產業孵化基地。

教育

截至2016年,伍家崗區有各類教育機構65家,其中公辦教育機構26家,民辦教育機構39家。學校總數46個,其中普通中學7所、國小11個,幼稚園25個,十二年一貫制學校3個。在校學生總數32264人,其中普通中學在校學生5295人,國小在校學生12309人,幼稚園6957人,十二年一貫制7703人。全區各類教育機構教職工總數2935人,其中普通中學463人,國小622人,幼稚園1041人,十二年一貫制809人。專任教師總數2089人,國中410人,國小614人,幼稚園487人,十二年一貫制578人。

文化

截至2016年,伍家崗區擁有文化市場經營單位255家,體育場館507個。公共圖書館1家,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5000千冊。文化中心戶32家,文體活動室61個,農家書屋19個,文化廣場75個,晨晚練點131個,全民健身路徑138條。民辦藝術學校8所,民間藝術基地2個。

衛生

截至2016年,伍家崗區共有各類醫療機構178家,其中,市直醫院11家,公共衛生機構1家,區管民營醫院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家,社區衛生服務站7個、診所122家,村衛生室15個。衛生機構床位數5128張,衛生工作人員6417人,衛生技術人員561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980人,註冊護士2979人。新農合參保人數7519人,參保率99.65%。

勞動就業

截至2016年,伍家崗區城鎮新增就業7878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2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193人,困難人員再就業135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4%。組織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720人。社會保險擴面新增人數7080人,綜合參保率98%。

社會保障

截至2016年,伍家崗區收養性單位9個,床位1160張,收養人數565人。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622戶、4703人,發放城鄉低保金1725萬元。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458戶,4332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64戶,371人。民政部門直接救助17560人次,醫療救助直接支出970萬元。優撫對象311人,農村五保供養30人。民政部門登記結婚1404對,離婚796對。實有社團機構12個,民辦非企業51個。

交通運輸

伍家崗區作為宜昌主城區,享有上接巴蜀、下行荊襄、南通湘粵、北達中原的優越地理位置;瀕臨長江黃金水道,長江岸線綿延15公里;318國道、宜黃高速公路、荊宜高速、滬渝高速、宜萬鐵路、漢宜鐵路交匯穿越,宜昌火車東站、宜昌客運交通樞紐中心、花艷貨運編組站、深水港碼頭及長江八大港口之一的宜昌客運港密布轄區,毗鄰宜昌三峽國際機場,水陸空立體交通無縫對接,構成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聚集的窪地,是鄂西、渝東區域性物流中心和交通樞紐中心。

旅遊資源

伍家崗區有生態農業觀光園、梨園、桔園、鹿園、垂釣園;有天然塔、五一廣場、夷陵長江大橋、火光鐵路特大橋、濱江公園、龍盤湖風景區、宜昌大撤退紀念園和世界和平公園等旅遊景點。

榮譽稱號

伍家崗區先後榮獲中國和諧社區創建示範區、中國基層低保規範化管理示範區、中國養老服務社會化示範區,四次被評為中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區,榮獲湖北省首批“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先進區”、湖北省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湖北省社區矯正幫教安置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著名人物

呂紫劍、杜漢鎰 、屈家科、羅金濤、周發揚、陳光洪、王廣興、趙德鈞 、艾光忠 、 高秉翠 、胡優昌、 魯知文 、王重農 、朱世華 、陳華遠 、李廣佳 、郭興寬 、鄒開元 、燕相彪 、曾維松 、閔秀全 、俞學鋒 、馮緒旋,、陳顯清 、 李超 、陳娟 、魏軼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