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佑文廟

伍佑文廟舊址在今東包廠西側、共和巷南伍佑港兩側。伍佑文廟在青龍橋、白虎橋西側,與東包廠正對的就是“魁星閣”底層東拱門。據有關史料記載,文廟始建於明弘治二年(1488年),伍佑文廟興建修繕,歷代繼之延續五百年,全境人文蔚起、禮讓成風,崇文重教、歷久彌新,“文廟墩”“崇文巷”地名仍存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伍佑文廟
  • 地址:伍佑街道崇文巷
  • 始建於:明弘治二年(1488年)
簡介,歷史沿革,建築布局,祭祀活動,人文典故,

簡介

伍佑文廟舊址位於今伍佑鎮崇文巷南,始建於明弘治二年(1488年),有大小楹房60多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該文廟不但是崇文尚學之地,而且在鹽城地方黨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清光緒九年(1883年)場大使翟樂善將舊文廟改建成崇文書院,並請書法大家王壽彭(山東大學創始人)為崇文書院題寫碑文,伍佑中學前身可追溯到崇文書院。民國二年(1913年),文廟辦成縣立第一國民學校;1928年,改稱縣立第八國民學校。1940年,抗日民主政權建立後,抗大第五分校在該文廟崇文殿辦班,烈士姚公銘曾參加短期培訓;新四軍後方醫院在此駐紮;1943年遭日偽軍拆毀、燒毀殆盡。伍佑文廟建成後,將成為鹽城大市區境內唯一一座文廟,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

歷史沿革

伍佑文廟,位於伍佑場公署東南方向,“文廟墩子”地名仍在。
伍佑文廟始建於明弘治二年。明弘治二年(1489年)為兩淮鹽運判官徐鵬舉倡建。。伍佑場之文廟社學,前有院門,繞之以院垣。中為講堂,左右翼舍,後辟憩室,室旁為庖。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江蘇巡撫湯斌再興文廟社學。為助生童膏火,社學置有社田廟產100畝。
乾隆八年(1743年)春,伍佑場大使丁燦再建文廟“聖殿三楹”;
乾隆卅年,在兩淮鹽課大使方受疇督辦下,文廟擴建。院內建有崇文殿、魁星閣、學署等楹房六十多間,以及泮池、壁照等。
乾隆三十二年(1767 年),繼任胡其章“恢廓更建”;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杜生洙、鄭制錦繼續前任工程,文廟“堂廡成”。伍佑文廟展出收藏的書畫印篆因黃易的加入而成為兩淮鹽場一絕。鄭制錦因黃易輔佐升任直隸布政使,黃易也因鄭制錦捐納而入仕。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仲秋,兩淮鹽課大使方受疇親臨伍佑,舉行文廟“崇祀典斯”,並決定繼續擴建文廟,“魁星亭泮池照所應建”,“齋廚膏火俱所當籌”。在方受疇關注下,伍佑終於建成“計垂久遠”“不朽之事”的72間文廟大院。
嘉慶五年(1800年)場大使謝玉田將魁星亭改建成魁星樓(又稱魁星閣)。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繼任白從瀛再行擴建文廟。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趙建大使又建雙層飛檐崇文殿,開置崇文書院。
光緒九年(1883年),場大使翟樂善得到手下衙役捐獻的近鄰文廟地皮,將舊文廟改建成崇文書院,而在文廟東南依原先建築風格重建了新文廟,終成“不朽之事”。再後來,光緒年間狀元、山東大學創始人王壽彭為崇文書院親書碑記。
宣統二年(1910年),山東舉人、場大使劉夕仁請書法名家山東大學創始人王壽彭撰書《新建崇文書院碑記》。
1913年,伍佑文廟辦成鹽城縣立第一國民學校。
1928年,改稱縣立第八國民學校。
1940年,抗大五分校在伍佑文廟崇文殿辦班,國小移至文廟廂房上課。不久,新四軍後方醫院入駐,更是留下了眾多軍民魚水情、並肩斗日寇的紅色人文故事。
1943年,伍佑文廟遭日寇拆除、燒毀殆盡。

建築布局

伍佑文廟,經明、清兩朝相繼修葺,建有殿堂廳室、廡房長廊數千平方米,形成祭祀式磚木斗拱結構建築院落,伍佑港半圍其東南兩面。文廟布局坐北朝南、中軸對稱,由南向北沿中軸立有壁照、欞星門、泮池、大成殿、崇文殿等建築,明倫堂、鄉賢亭、戲台散布其中。大成殿是文廟主體建築,莊嚴肅穆。大成殿雙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十三路桁條。正面三間木格門扇,邊側兩間上置雕花窗扉。殿前廣場立孔子全身塑像,大殿、廂房內供奉至聖先師孔聖人和72賢士像。殿後另建崇文殿,殿內供奉法王大天尊。天尊名紇,字叔梁,世稱叔梁紇,孔子父親。後院立“尊賢”“崇文”牌坊。據說,“大成殿”名取自《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之意。
伍佑文廟內三座泮橋跨泮池,魁星樓、尊經閣分置東西。三座泮橋中間一座較寬略高,泮橋上雕刻著象徵著學有所成的精美花紋。魁星樓平面呈八角形,三重檐歇山頂樓閣,高約三丈,底層置四拱門,東拱門正對白虎橋,迎東包廠而立。底層置文昌帝君右手執硃筆、左手持墨斗雕像。魁星,又名文昌星、文曲星。境內除建有魁星閣外,在南街東側、場公署西側分別建有文昌閣和文昌宮,在穿過南街的文曲溝上架有文昌橋。

祭祀活動

文廟每年舉行的祭祀孔子活動是古鎮重大盛典。陰曆八月二十七日,相傳為孔子誕辰。每年這一天的祭祀儀式隆重,私塾念書的、書院上學的,文人墨客乃至達官貴人,一律參與祭祀,以示對先師的禮敬和感恩,對仁德的追求與踐行,藉以倡導推崇儒學、見賢思齊,模範教育、勸誡激勵之風。
祭祀儀式用今天話來說,是一種集歌舞禮樂於一體的演出紀念活動,有聞樂知德、觀舞澄心、識禮明仁、中和位育之意,是反映地方優秀歷史文化的最高表現形式。祭祀活動在文廟大成殿前廣場舉行,由德高望重長者主祭。主祭人整衣冠、盥淨手,奉黃絲帶至香案獻禮,率參祭人員三鞠躬,緊接著高誦祭文,隨後歌舞樂者展示演出。樂舞繼承上古時代祭祀天地、歡慶豐收原始舞蹈,參照曲阜孔廟祭祀程式,在音樂、舞蹈和服飾等方面融入里下河水鄉文化元素,將淮劇“香火戲”以及楊柳青、小放牛、八段錦等地方小調植入其中,以增加祭祀活動人們的參與激情。參與祭祀的人們邁著象徵孔子思想的“中正平和”舞步,莊嚴肅穆、質樸敦厚,亦俗亦雅、雍容大方,既有古樸、莊嚴、凝重感染力,更展現“千古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之盛況。

人文典故

百姓屋檐滴水也鑄有“文昌化解”紋飾,伍佑古鎮人們對魁星崇祀之情可見一斑。每當鄉舉里選,四鄉八海學子攜香燭、奉供果,前來文廟祭拜魁星、孔聖人。“郡國興賢,黌宮課試,書生事業從今始。”譽為“濟世之才”陳斗南、“一代高士”陳九經、“決斷明亮”陳惠疇、“鹽城大書櫥”陳黛生等明清進士舉人等在此求學任教。
伍佑文廟有了“瀛洲翰林皆後輩,淮南名士半門生”的“黌門”之譽。李汝珍《鏡花緣》二十七回唐敖對多九公:“況令郎身入黌門,目前雖以舌耕為業,……焉知令郎不聯捷直上?”是為伍佑文廟《鏡花緣》之印記。登臨魁星閣頂放眼遠望,一條由運鹽河而來的伍佑港流經閣下,會合文曲溝,向東環繞龍王灘。青龍橋、白虎橋、鐵繩橋,依次排列,高低、寬窄、長短有別,各具其韻。近處崇文殿、觀音閣,遠處更夫樓、廣利院。清風拂來,閣檐懸鈴銅聲陣陣。這裡成了文人墨客吟詩作對、講經述史好去處,寄寓著人們對古鎮文運昌盛的祝願,是為古鎮十景之“鹺邑文峰”。
從明弘治二年(1489年)徐鵬舉興社學,到清光緒九年(1883年)場大使翟樂善重建新文廟,直至民國十年(1921年)文廟學董們為廟產學產與大佑鹽墾公司打官司,伍佑文廟興建修繕,歷代繼之延續五百年,全境人文蔚起、禮讓成風,崇文重教、歷久彌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