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雙來

伊雙來

概述

伊雙來,8歲開始學習吹嗩吶,15歲開始領班獨奏,17歲開始隨嘉祥縣演出隊伍演出,19歲參加濟寧地區慶祝十一大匯報演出。當時,他賣了乾糧當路費,不斷參加縣裡組織的各類文藝演出。全縣的敬老院、馬村鎮的大小會議、慶典都留下伊雙來忙碌的身影。參加演出的時候,他給自己定下一條硬規矩——凡是公事一律不收費。伊雙來說:“我幼年喪父,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他是懷著一顆“報恩”的心來為社會奉獻點力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雙來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傳承人簡介,成就與榮譽,

傳承人簡介

1951年,嘉祥縣有關部門組織演出隊伍歡送志願軍。年僅40歲的父親伊正銀在演出過程中跟同行較勁,後因病發去世。年僅5歲的伊雙來跟母親等家人生活在一起。因生活貧困,伊家經常受到街坊鄰居的接濟。
3年自然災害時期,他也沒逃過靠吃榆樹皮填飽肚子的日子。因為家中沒有勞力掙工分,所以僅讀完國小四年級,伊雙來便輟學務農掙工分。受父輩的薰陶,他在空閒時偷偷拿起嗩吶,獨自練習起來。他說:“當時,只能跟著廣播裡播放的戲曲練習,不過聽三遍我就能吹出那首曲子。”到農田勞動的時候,他用布袋裝上嗩吶,別人休息的時候,他就掏出來吹上兩首樂曲給大家解乏。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吹奏技藝日臻成熟,但是他仍然堅持到鄰村、鄰鄉找戲聽。15歲那年,他經常跑上18里路到梁寶寺鎮觀看騎馬娶親。為了看演出,他有時顧不上吃飯,丟下勞動工具就往外跑。當時為了聽上一場“兩家弦”,他花兩個小時的時間獨自跑到菏澤地區,並且當晚返回。
1971年,他參加嘉祥縣工商所文藝宣傳隊。白天他和同事忙著維持市場經營秩序,晚上則聚在一起排練《朝陽溝》。他們的成績曾得到縣文化部門的肯定。
6年後,因政策原因文藝宣傳隊解散。憑著持之以恆的韌勁,伊雙來的嗩吶吹奏技巧愈加嫻熟,並受到濟寧豫劇團的垂青。1983年,濟寧豫劇團領導為他爭取到一個轉正的名額。但與此同時,伊雙來老家也分到12畝責任田。為了照顧家人,他放棄轉正的機會,而回到養育他的家鄉。

成就與榮譽

1990年,伊雙來參加濟寧市春節嗩吶調演,憑藉一曲《萬馬奔騰迎新春》獲得最佳演奏獎。1992年,參加山東省首屆農民文化藝術節,他演奏的《開門子》獲得民族器樂比賽金獎。隨後,伊雙來又參加了1995年國際孔子文化節和省1996年齊魯廣場藝術展演活動。其間,他的嗩吶藝術受到一位巴基斯坦友人的讚譽。
2000年2月,他參加《拜鼓曲》的集體演奏,並獲得第九屆“群星獎”。今年3月,作為表演嘉賓,伊雙來參加了在嘉祥縣舉辦的山東省首屆農村文化藝術節吹打樂決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