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他發表了中篇小說《解凍》,時下正是赫魯雪夫執政時期,這部作品在蘇聯文藝界引起巨大震動。社會各界對這部作品褒貶不一,毀譽參半。
《解凍》也因它的政治敏銳而一時轟動國內外文壇,文學界掀起了“解凍”之潮。愛倫堡在這部作品中以其獨特的見解向眾人闡明了很多蘇聯當時的問題,比如社會問題、文學問題以及文學與政治關係等等的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里亞·愛倫堡
- 國籍:俄羅斯
- 出生地:俄羅斯基輔
- 出生日期:1891年
- 逝世日期:1967年
- 職業:前蘇聯著名記者、作家
簡介,成長經歷,革命及創作,文學,
簡介
伊里亞·愛倫堡(1891-1967)前蘇聯著名記者、作家。他一生辛勤創作,尤其以政論式通訊最為著名,贏得了世界性讚譽。愛倫堡在成長過程中真可謂是一波三折,這些豐富的經歷充實了他,使他堅定了革命信念並充滿了戰鬥熱情。他的作品言簡意賅、立意深刻、文采熠熠、筆鋒銳利,自然與讀者建立起一種真誠的信任感。
他一生經歷了多次戰爭,有俄國的內戰,有兩次世界大戰,還有東西方的冷戰……人類的戰爭在20世紀上半葉表現出史無前例的密集與殘酷。愛倫堡最大的成就是,曾作為一名記者,親自參與並記錄了這些戰爭,成為那個特殊時代的見證人。
成長經歷
愛倫堡1891年出生於基輔,少年時代曾多次參加革命活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作為莫斯科的軍事記者,他前往德法前線採訪,開始了記者生涯。在採訪中,他被戰爭殘酷的場面所震撼,同時也對戰爭產生了深切的痛恨。此後,他作為蘇聯報紙的記者長期駐外,先後在法國、比利時、德國、西班牙等國進行採訪和報導。
“德軍坦克發出轟隆隆的巨響,戰壕眼看就要被突破。一個紅軍指揮員突然從戰壕中沖了出來,他的腰間掛滿了手榴彈和炸藥包。正當德軍不知所措時,這位指揮員已經撲倒在坦克底下,並引爆了炸藥......”這就是蘇聯著名記者伊里亞·愛倫堡筆下的蘇聯衛國戰爭。他真實、震撼的報導在蘇聯和世界各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蘇聯人民的艱苦抗戰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矚目,愛倫堡的名字也傳遍全球。
革命及創作
愛倫堡於1891年1月出生在烏克蘭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里,小時候的愛倫堡是一個淘氣卻聰明的孩子,調皮、打架是他的家常便飯。少年時,愛倫堡就酷愛讀托爾斯泰的書。他思想獨立,很有主張,有些時候甚至是反叛的:愛倫堡在10歲時被學校開除,參加了布爾什維克黨,和工人、學生們一起同反動當局作鬥爭。我行我素的他,在1908年因“為地下黨服務”的罪名被沙皇警察逮捕。
1910年出獄後,愛倫堡流亡巴黎,逐漸脫離政治活動,開始從事文藝活動,信奉“為藝術而藝術”。這一時期,他的大部分作品流露出流亡青年脫離革命鬥爭後的苦悶彷徨心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愛倫堡不再甘於現狀,重返社會,受聘擔任莫斯科《俄羅斯晨報》和彼得格勒駐巴黎戰地採訪員,負責採訪德法前線戰況,開始了他的記者生涯。在親睹帝國主義戰爭慘狀後,他加深了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不滿。
在複雜的階級鬥爭面前,他對革命懷疑的心情很明顯地在這一階段出版的作品中反映出來。十月革命勝利後,他回國在蘇維埃政府任職,1921年後又以駐外記者的身份先後在法國、比利時、德國、西班牙等國進行採訪和報導。
在經歷了德軍對法國巴黎的侵略暴行後,愛倫堡那無法抑制的痛苦和呼之欲出的憤怒,在作品《巴黎陷落後的一個月》、《從基輔想到巴黎》、《六月》等作品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德國人把時鐘都改成柏林的時間了,按照新的時間在9點鐘以後,這就是說在7點鐘以後,禁止有人走到街上去”;“在艾菲爾鐵塔上,懸掛著德國國旗”;“德國法西斯,每天可以得到250格蘭姆的掠奪來的牛油。居民則遭受飢餓,他們每天只能得到500格蘭姆的麵包”……1932年愛倫堡再次回國,眼下看到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新建設和蘇聯人民積極的精神面貌,於是他漸漸走出了懷疑現實社會主義的迷茫境地,萌發了歌頌祖國和人民的一腔熱情,寫下了長篇小說《第二天》(1933)和中篇小說《一氣乾到底》(1935)等代表性作品。由於思想上的決定性轉變,愛倫堡重新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革命的前沿戰場之中,開始了新聞報導和文學創作工作。1941年時愛倫堡完成了《巴黎的陷落》、《暴風雨》、《巨浪》3部著名的長篇小說,其中《巴黎的陷落》獲得了史達林獎金一等獎。
文學
愛倫堡將先前在史達林時期所受到的怨氣和苦悶,於此時完全迸發出來。雖然有人稱這部作品是一部“超越了小說意義的小說”,但赫魯雪夫並沒有因為這而接納愛倫堡。可是不善於克制隱瞞、安分守己的愛倫堡仍堅持自我,不顧赫魯雪夫及當時業內人士的種種阻撓,在晚年他又歷時5年創作了長篇回憶錄《人·歲月·生活》,這部作品直到1960年才艱難發表,它曾被譽為蘇聯“解凍文學”的開山巨作,“歐洲的文藝史詩”。
可赫魯雪夫借文化藝術界的名流激烈地批評了這本書,甚至稱它是愛倫堡“意識形態上的重大錯誤”。經歷了這些後,愛倫堡就如同一株墳頭上孤矗的艾草,它的額頭,將日漸暮黯蒼茫;它的歌聲,將一天天憂鬱沙啞下去……愛倫堡滿腹的怨言無從申訴。
愛倫堡曲折的一生充滿了撲朔迷離的色彩,他將面臨的諸多困難忽略不計。巴烏斯托夫斯基曾說:“愛倫堡作為一個作家、記者的命運之所以令人羨慕,是因為經過多年的排除任何次要影響的獨立勞動之後,現在的他有權同全世界說話。他的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他所寫的和所說的一切都在億萬人的心中引起反響……”用愛倫堡自己的話說:“我的許多同齡人都陷在時代的車輪下了。我所以能倖免,並非由於我比較堅強,或是較有遠見,而是因為常有這種時候:人的命運並不像按照棋路下的一局象棋,而是更像油彩”。這個飽經風霜的新聞戰士、文學大家,在戰爭中成長,在逆境中堅強,他不違背自己內心的真誠,不去迎逢別人的喜好,憑著一顆勇敢的心,不斷在人生之路上創新。他影響了一代人,他是偉大的時代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