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西北庭
- 別名:伊西
- 時代:漢代
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始設,轄境在伊州以西,故稱伊西(伊州地處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南)、沙州(今甘肅敦煌縣城西)與西州之間);治所在北庭都護府,節度使例兼北庭都護,故通稱北庭,亦稱伊西北庭。統轄伊、西、庭三州以及北...
731年,伊西節度使、北庭節度使,合併為安西四鎮北庭節度使。741年10月,安西四鎮北庭節度使分割成北庭節度使、安西節度使,北庭節度使總部設北庭都護府(新疆吉木薩爾縣北)。790年,涇原節度使兼領安西四鎮、北庭節度使。歷任首長 任數 姓名 上任日期 卸任日期 備註 1 張嵩 722.9.15 2 李珙 756.7.15 中央任命,...
後來,他成為河西節度使楊志烈麾下亞將。廣德二年(764年),涼州被吐蕃攻陷,楊志烈赴北庭徵兵,被伊西北庭留後周逸害於長泉驛。隨後李元忠率領五千河西軍將為楊志烈報仇,梟首周逸,上報唐廷,唐廷授予他京兆洭道府折衝都尉的官職。大曆二年(767年),唐廷遣宦官焦庭玉來北庭,任命他為伊、西、庭節度兼衛尉卿、...
第七章 北庭前身及其建置沿革 第一節 金山都護府 第二節 北庭都護府與輪台縣的創置 第三節 北庭晉級為大都護府 第四節 北庭伊西節度使與北庭道 第八章 北庭號令萬里疆 第一節 兼主民事的大唐軍府 第二節 北庭三州與府兵、勛官制度 第三節 北庭駐兵與軍屯 第四節 草原遊牧族群:突厥 第五節 西突厥羈縻...
《贈楊休明等官詔》是唐代李适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贈楊休明等官詔 故河西兼伊西北庭節度觀察使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贈太子太保楊休明。故河西節度觀察使檢校工部尚書兼侍御史大夫周鼎,故西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李琇璋,故瓜州刺史兼御史中丞知河西節度留後張銑,或寄崇方鎮,或攝總留務,時屬殷憂,並抗貞節。...
天寶景申歲,參忝大理評事,攝監察御史²,領伊西北庭度支副使³。自公多暇⁴,乃刀府庭內,栽樹種藥,為山鑿池。婆娑乎其間⁵,足以寄傲⁶。交河小吏有獻此花者⁷,雲得之於天山之南。其狀異於眾草,勢巃嵸如冠弁⁸。嶷然上聳⁹,生不傍引,攢花中折,駢葉外包,異香騰風,秀色媚景。因...
按邊儲:指至德元年(756),岑參領伊西北庭支度副使,佐理邊務的事。酒剩沽(gū):買更多的酒。酒盞:酒杯。鹹陽:秦時都城,這裡借指唐都長安。白話譯文 蓋將軍,真是大丈夫,三十歲就當上了執金吾,身長七尺頗有須。玉門關的關城偏遠又單孤,黃沙萬里百草都乾枯。南鄰犬戎北面接著胡,將軍來此防備意外事...
《瀚海天山》是中西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子凡。內容簡介 伊州(今哈密)、西州(今吐魯番)、庭州(今吉木薩爾縣),是唐朝在西域地區設立的三個重要邊州,扼守自中原進入西域的門戶,是唐朝經營西域的根本所在,也是唐代伊西北庭節度使控制的區域。《瀚海天山——唐代伊、西、庭三州軍政體制研究》以唐代伊、西、庭...
楊襲古(?—791年),唐朝的最後一任北庭大都護。人物生平 楊襲古早期生平不詳。在任北庭大都護之前是伊西北庭節度留後。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卒後,貞元二年(786年)五月,唐德宗以楊襲古為北庭大都護、伊西北庭節度支度營田瀚海等使。貞元五年(789年),吐蕃調葛邏祿、白眼突厥之兵攻北庭,回紇大相頡乾迦斯率...
《賜李元忠郭昕詔》是唐代李适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賜李元忠郭昕詔 二庭四鎮,統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國朝以來,相奉率職。自關隴失守,東西阻絕,忠義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尊朝法,皆侯伯守將,交修共理之所致也。伊西北庭節度觀察使李元忠,可北庭大都護;四鎮節度留後郭昕,可安西大都...
先天元年(712 )又設北庭伊西節度使,由北庭都護兼領,統瀚海、天山(駐西州)、伊吾軍共2萬人 ,用以防制突騎施 、堅昆。開元中,北庭都護蓋嘉運對州城重加修築,城中除府邸軍衙外,還有佛寺道觀、貿販市場。安史之亂後,北庭仍為唐守,貞元六年(790)被吐蕃攻占,9世紀中葉為回鶻仆固俊所居。宋大觀元年...
安西和北庭的都護也開始兼有節度之號。景雲元年,安西都護始兼四鎮經略大使稱號,先天元年(712) 北庭都護兼伊西節度使;開元六年,安西都護兼四鎮節度經略使,十二年之後或稱磧西節度,或稱四鎮節度,二十一年十二月安西四鎮節度使成為定額。開元時期,唐在西域的聲威達到頂點,在大食東進勢力侵逼下,719年(唐...
楊休明 約765年下半年——766年 河西節度使兼伊西北庭節度使。周鼎約766年——777年 開服儀同三司、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河西節度觀察使、沙州刺史、蔡國公。唐大曆十二年被殺,河西節度使遂廢。閻朝 開府儀同三司、沙州都知兵馬使。大曆十二年殺周鼎,自領沙州刺史之事,率軍堅守沙州(敦煌),建中二年(...
建中二年,與安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俱遣使於朝,德宗嘉之。詔曰:“四鎮、二庭,統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國朝以來,相次率職。自關隴失守,東西阻絕。忠義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尊朝法。皆侯伯守將交修共理之所致也。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可北庭大都護;四鎮節度留後郭昕,可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
獎勸則勞解琬、獎李朝隱、褒美令狐彰、獎伊西北庭二鎮諸詔。謫降則王毛仲、韓皋、呂渭、張又新、李續之、熊望貶官諸詔。誅竄則決殺長孫昕,流裴景仙、裴茂諸敕。皆關朝廷舉措之大者,而此集並闕而不登。以敏求博洽,不應疏於搜采。或即在散佚之中,亦未可定也。然唐朝實錄,今既無存。其詔誥命令之...
唐德宗貞元二年(786年),楊襲古繼任伊西、北庭節度使。吐蕃急攻沙陀、回鶻部落,加之唐朝在事實上已經放棄了對西域的控制,北庭、安西變得孤立無援。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中國高僧悟空回國,經疏勒鎮,見到鎮守使魯陽;到于闐鎮,見到鎮守使鄭據;到龜茲,見到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到焉耆...
沙陀金滿州都督府歸北庭(即伊西庭)管轄,因此,說伊西庭留後周逸唆使沙陀擊殺楊志烈,確有可能。不過,周逸之所以殺楊志烈,也未必完全是由於其與僕固懷恩有勾結,周逸為奪取楊志烈的位置(楊兼任伊西庭觀察)而將其殺害,也不是沒有可能,唐朝後期,此類事件的發生是屢見不鮮的。在唐、吐蕃、回紇在西域的角逐中,...
來瑱年少時略懂典籍,重視名譽和節操,奮發有大志向。天寶初年(742年),跟隨父親來曜在四鎮擔任重要官職。天寶十一年(752年),來瑱升任左贊善大夫、殿中侍御史,伊西北庭行軍司馬。朝廷詔令官吏們推舉有智謀善決斷、才能可以服眾的人,左拾遺張鎬、蕭昕推薦來瑱能決定大事,有抵禦入侵的才能。四月二十三日,朝廷...
727年,改為伊西節度使,731年與北庭節度使合併為安西四鎮北庭節度使。741年,再次分為北庭節度使和安西四鎮節度使。安西四鎮節度使撫寧西域,下轄龜茲、疏勒、于闐、焉耆四鎮和安西都護府,領兩萬四千人。757年,改名鎮西節度使。767年,復名安西四鎮節度使。790年以後,因為安西失陷吐蕃,朝廷又讓涇原節度使兼領安西...
唐肅代期間的伊西北庭節度使及留後 關於歸義軍節度的幾種資料跋 遼史天祚紀證釋 記阻卜之異譯 論金代契丹文字之廢興及政治影響 金初皇位繼承制度及其破壞 金代收繼婚 張萬公諫開築界壕及東北路壕塹畢工年月 貞祐南遷後的河北砦寨與九公分封 蒙元前期漢文人進用之途徑及其中樞組織 補元史張易傳 跋語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