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流域生態系統研究站

伊犁河流域生態系統研究站是中國科學院批准建設的研究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犁河流域生態系統研究站
  • 占地面積:106.7 畝
發展歷史,機構簡介,研究方向,

發展歷史

伊犁河流域生態系統研究站是原“中國科學院天山積雪雪崩研究站”基礎上,為拓展其研究方向及學科領域、綜合開展大氣、土壤、水文、生態學等方面的研究而建設的。中國科學院天山積雪雪崩研究站於1967年建站,是中亞唯一進行長時間積雪雪崩研究的研究站。伊犁河流域生態系統研究站於2010年8月提出建站,2011年12完成基建可行性報告,2012年5月中國科學院批准立項,2013年6月開始建設,2015年12月完成建設。

機構簡介

伊犁河流域生態系統研究站地處伊犁河上游新源縣那拉提鎮,站區面積106.7畝;地理坐標43°33′06″N, 84°00′28″E,海拔高度1400米;氣候類型為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雨量在600-800毫米左右,夏季平均氣溫20℃左右,年均無霜期169天。受西風環流的影響,伊犁河流域源區是中國西北及中亞內陸區的最大降水中心,也我國乾旱區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區和產流區最長的河谷。河谷內積雪、森林、草地、農田、濕地和荒漠生態系統構成了完整的垂直帶譜;下墊麵條件多樣,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影響下的產匯流過程複雜,是開展乾旱區河谷生態水文過程及其互動作用研究的天然實驗室,在中亞乾旱區流域生態系統和生態水文過程中具有典型性和區域代表性。

研究方向

(1)產匯流過程:研究山區積雪時空動態、積雪災害、融雪徑流、河谷水文系統中大氣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轉化過程和機理,以及坡面和流域尺度轉化的理論與方法。
(2)生態過程:研究流域內各類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變化過程和演化趨勢。
(3)生態-水文互動作用:研究積雪、森林、草地、農田生態系統對水循環過程的影響,以及水循環過程變化的生態系統回響。
(4)河谷生態系統管理:研究放牧、農業開發等強烈人類活動對河谷生態系統、水文過程的影響,提出流域生態系統可持續利用模式,並開展試驗示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