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七一四革命,是伊拉克1958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它推翻了費薩爾王朝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伊拉克共和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拉克七一四革命
- 外文名:14 July Revolution
- 發生時間:1958年7月14日
- 發生地點:伊拉克
- 主要人物: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拉赫曼·阿里夫
- 性質:資產階級反帝反封建革命
- 意義:伊拉克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
事件背景

事件經過
事件評價

伊拉克七一四革命,是伊拉克1958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它推翻了費薩爾王朝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伊拉克共和國。
伊拉克七一四革命,是伊拉克1958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它推翻了費薩爾王朝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伊拉克共和國。事件背景伊拉克王國(費薩爾王朝)是一個長期依附於英帝國主義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政權操於費薩爾王室和大封建主手中。...
伊拉克王國,是英屬美索不達米亞託管地結束之後,所誕生的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直到1958年被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所領導的血腥革命推翻,費薩爾二世及王室成員被殺害,是為7月14日革命。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奪權,宣告退出中部公約組織改和蘇維埃聯盟建立友好關係,建立伊拉克共和國,伊拉克王國就此滅亡。哈希姆王朝 費...
伊拉克軍官,特別是中、下級軍官,大多來自社會中下層。他們與人民大眾血肉相連,有著共同的階級和民族情感。他們不願做帝國主義和封建王朝鎮壓人民的工具。埃及“7·23”革命成功後,伊拉克愛國軍官學習埃及的經驗,決定按照埃及自由軍官組織的模式建立伊拉克“自由軍官組織”積蓄革命力量,聯合全國人民和各愛國黨派,以消滅...
伊拉克1968年革命 伊拉克1968年革命(1968 Revolution in Iraq)是2012年公布的世界歷史名詞。定義 1968年7月17日,伊拉克阿拉伯復興社會黨青年軍官發動的政變。10年後,薩達姆·海珊接任總統。出處 《世界歷史名詞》第一版。
伊拉克的紫色革命(Purple Revolution):發生於2005年,伊拉克民眾選舉時,塗了紫色墨水按手印,故名。雪松革命 黎巴嫩的雪松革命(Cedar Revolution):發生於2005年,雪松為黎巴嫩國樹,故名。鬱金香革命 吉爾吉斯斯坦的鬱金香革命(Tulip Revolution)或黃色革命,檸檬革命。發生於2005年,因吉爾吉斯斯坦首都市花是迎春花,...
《伊拉克共產黨檔案、言論選集(1958年7月-1960年3月)》是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世界知識出版社輯。內容簡介 伊拉克共產黨自從1958年7月革命以來,為保衛七月革命成果、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動派陰謀復辟、爭取黨的合法化、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及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為了便於讀者了解伊拉克國內局勢...
當地時間1月16日,伊拉克外交部發表聲明,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當天凌晨針對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庫區)首府埃爾比勒發動的襲擊表示強烈譴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多枚飛彈襲擊庫區首府埃爾比勒,造成至少4人死亡、17人受傷,死傷者中包括平民。事件經過 當地時間2024年1月16日凌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對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首府...
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將其軍隊撤出所占伊朗領土,兩國邊界又恢復戰前狀態。面對伊拉克的強大攻勢,伊朗軍隊倉促應戰。其空軍襲擊了伊拉克境內的16個目標。地面部隊調整部署,向邊境機動。在前線集結了7個師又2個旅的兵力,此外還有大批的革命衛隊。伊朗設防的重點在北線,以扼守主要通道,遲滯伊拉克軍隊的進攻...
到了秋季,革命已得到廣大且強力的支持,使得那些反革命的人們再也不願意暢所欲言。有來源指出,“革命在1978年11月中旬已取得勝利”。戈拉姆·列扎·阿扎里將軍(Gholam Reza Azhari)領導的軍政府取代了嘗試與反對派調和的伊朗首相謝里夫埃馬米。國王為了削弱霍梅尼聯絡其支持者的能力,他力勸伊拉克將霍梅尼驅逐出境,...
20世紀50、60年代,中東地區的民族民主運動風起雲湧。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1958年伊拉克革命、1960年土耳其軍事政變等事件給巴列維國王敲響警鐘,迫使其不得不考慮通過部分的改革來緩解國內的緊張局勢。發展 1962年1月,新選舉的農業部長哈桑·阿桑賈尼(Hasan Arsanjani)起草的土地改革法案獲準實施,開啟了伊朗全國範圍內...
與此同時,日漸突出的政治腐敗,任人唯親,裙帶關係引發了民眾的強烈不滿,一場革命勢在必行。1969年7月,利比亞國王伊德里斯一世去土耳其和希臘度假。8月,國王把利比亞上、下議院領袖召到希臘,宣布退位,王位交給侄子海珊王儲,利比亞局勢更趨混亂。一個突發事件成了革命的導火索:1969年8月21日,一個澳大利亞...
伊拉克武裝侵占科威特,引發了海灣危機,成為海灣戰爭的直接導火索。1990年美國布立頓號巡防艦開進波斯灣海域,在伊朗伊斯蘭革命以前,美國和伊拉克的關係惡劣。伊拉克是蘇聯在中東地區的主要盟國。1990年7月末伊拉克與科威特之間的談判停止,伊拉克在科威特邊境大量駐軍,薩達姆·海珊召見美國大使阿普里爾·格拉斯皮進行一次四...
2018年10月16日,美國制裁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動員窮人組織抵抗力量”組織及一個據稱為該組織提供金融支持的合作基金會,凍結其在美國境內資產,禁止美國公民與其進行交易。2019年4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佇列為恐怖組織。2020年1月3日,美國在伊拉克定點清除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負責人...
1958年春,卡塞姆邀請陸軍第20旅旅長阿卜杜勒·薩拉姆·阿里夫參加最高委員會,隨後卡塞姆領導最高委員會確定了革命的目標和原則,還制定出了具體的革命行動步驟。領導起義 參見詞條:伊拉克七·一四革命 卡塞姆在軍隊中的種種活動,引起了時任首相努里·賽義德的懷疑,1958年7月初,賽義德首相親自盤問卡塞姆在約旦期間...
伊拉克的復興黨成立於1949年,發起人為在巴格達學習的敘利亞學生,成員多為大中學生,他們對獨立黨的溫和政策感到不滿。1951年,福阿德·利卡比成為其領袖,之後黨的發展明顯加快,黨員人數從1951年的50人增加到1955年6月的289人。1952年,正式設立了復興黨的伊拉克地區機構。1958年革命後,黨的發展進一步加速,並開始向...
”2003年7月5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西北300公里處發現了一處集體墳墓,裡面埋葬了大約300多具屍體。據悉,這些受害者都是庫德人,他們喪生於“化學阿里”的芥子毒氣。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阿里·哈桑·馬吉德曾被薩達姆任命為“科威特省”省長,後兼任伊拉克革命指揮委員會南部戰區總司令,駐地巴斯拉。此後,他...
“民族統一陣線”成立後,積極組織、領導了人民民眾的反抗鬥爭:如1957年4月至5月反對努里·賽義德政府接受美國指使中東國家反共的“艾森豪主義”的鬥爭,以及1958年2月反對伊拉克、約旦為對抗埃及、敘利亞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而結成“阿拉伯聯邦”的鬥爭。埃及7·23革命成功後,伊拉克愛國軍官學習埃及的經驗,在一...
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國際社會為化解這場危機作了極大的努力。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從中斡旋,設計出多種調解方案,聯合國秘書長亦親抵巴格達做伊拉克的工作,希望伊從科撤軍。但所有這些努力都未能使伊拉克改變立場。戰爭已經不可避免。1990美國布立頓號巡防艦開進波灣海域在伊朗伊斯蘭革命以前,美國和伊拉克的關係...
省級行政區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2]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有著光輝燦爛的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 [3],世界遺產數量全球領先 [9]。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56年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此後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10]。“文化大革命”...
伊拉克拒絕和以色列談判,但表示遵守以約協定。以約停戰後,伊拉克軍隊即撤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戰協定於1949年3月23日簽定,協定規定以原來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間的邊界線為分界線,雙方各建立非軍事區,以色列軍隊撤出黎巴嫩村莊。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的停戰談判於1949年4月12日在邊界舉行,1949年7月20日,雙方...
阿拉伯國家是以阿拉伯族為主體的國家的總稱,包括沙特、伊拉克、利比亞、黎巴嫩等。阿拉伯國家大部分是伊斯蘭國家,但也有不是的,比如黎巴嫩就是以基督教為主,但黎巴嫩人主要是阿拉伯人。內部矛盾 埃及軍人納賽爾、薩達特打響了伊斯蘭革命復興運動的第一炮。在二戰後,出現了34個表面上獨立的伊斯蘭國家。接著一大批宗教...
納賽爾的這種思想最終成為他致力於一“實現阿拉伯統一”的各種政治活動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在一些阿拉伯國家裡引發了一場場血雨腥風的暴力革命,最突出的案例當數1958年發生在伊拉克的那場血腥政變。文化特徵 阿拉伯民族主義世界上是東方政治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20世紀阿拉伯世界的主要政治傾向,又是盛行的政治信仰...
穆罕默德·哈姆扎·祖貝迪(Muhammad Hamza Zubaydi),伊拉克前總理、前革命指揮委員會成員。他曾在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當政時期的1991年9月至1993年9月擔任過總理,後來任伊拉克中幼發拉底河軍區司令,是1991年指揮鎮壓什葉派穆斯林反抗行動的大將。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在伊戰爆發後美軍公布的“撲克牌通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