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德技術哲學解析》的框架正是基於上述思路形成的。首先,第一章提出對伊德技術哲學進行研究的意義,綜述國內外的研究現狀。之後,第二章對伊德技術哲學的淵源進行探究,即介紹現象學技術哲學產生的理論背景,包括現象學的產生、發展和思想精髓以及伊德的後現象學。從第三章開始,系統梳理伊德的技術哲學思想,其中第三章論述了技術現象學的理論核心,第四章介紹了工具實在論的精髓,第五章探討了伊德的技術文化觀,第六章對伊德的賽博空間與體現現象學進行了剖析。最後,在對伊德的技術哲學思想有一個全面認識之後,從橫向方面將其思想與其他現象學技術哲學的代表人物(如海德格爾和伯格曼以及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進行對比研究,並對伊德的技術哲學思想進行追問和反思。
基本介紹
- 外文名:Analysis on Don Ihde's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 書名:伊德技術哲學解析
- 作者:曹繼東 陳凡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170406X
- 出版社:東北大學出版社
- 頁數:169頁
- 開本:16
- 品牌:東北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伊德技術哲學解析》由東北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 文獻綜述
一、國外學者的探討
二、國內學者的論述
第三節 基本研究思路、方法與創新點
一、研究思路及框架
二、研究方法及立場
三、研究難點、焦點及創新點
第二章 伊德技術哲學淵源
第一節 伊德技術哲學簡介
一、伊德生平與著作簡介
二、伊德學術思想的發展階段
三、伊德技術哲學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伊德技術哲學思想淵源探究
一、胡塞爾生活世界與意向性理論
二、梅洛一龐蒂的知覺現象學
三、海德格爾:技術之思
四、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
第三章 技術現象學的理論核心
第一節 四種人類一技術關係
一、體現關係
二、解釋學關係
三、背景關係
四、他者關係
第二節 技術的本質特徵
一、技術的放大一縮小結構
二、技術放大一縮小結構的非中立性
第三節 工具的“意向性”能力
一、工具“意向性”的內涵
二、工具“意向性”的實質
第四節 技術的潛在傾向性
一、從體現關係看技術的潛在傾向性
二、從解釋學關係看技術的潛在傾向性
三、從科學發展過程看技術的潛在傾向性
第五節 當代科學是技術體現的科學
一、當代科學是儀器體現的科學
二、科學中技術體現的兩個發展方向
第四章 工具實在論的精髓
第一節 新科學哲學的實踐一知覺模型
一、庫恩:範式轉換中的巨觀知覺
二、胡塞爾:生活世界中的微觀知覺
三、梅洛一龐蒂:身體理論中的微觀知覺
四、福柯:考古學中的巨觀知覺
第二節 技術哲學中的實踐一知覺傳統
一、海德格爾對於實踐和知覺的關注
二、海德格爾對於科學與技術關係的重置
第三節 工具實在論學派
一、德里弗斯對人工智慧的批判
二、希蘭的“可讀技術”
三、哈金的實在論立場
四、艾克曼的數據域理論
五、工具實在論學派的理論共識
第四節 實驗的核心地位
一、當代科學的複雜性特點
二、伽里森對於實驗的論述
三、拉圖爾的工具實在論思想
第五章 伊德的技術文化觀
第一節 技術的文化嵌入性
一、技術文化嵌入性的含義
二、技術文化嵌入性中的連續統一體
三、技術文化嵌入性中的範例
第二節 多元文化觀
一、多元文化觀的內涵
二、多元文化的當代特點
第三節 作為文化工具的技術(技術轉移)
一、技術轉移的背景和模式
二、技術轉移的範例
三、技術轉移的特徵
第四節 影像技術:技術文化觀的核心
一、影像技術的內容
二、影像的現象學意義
三、影像技術的特徵
四、批判的工具實在論
五、影像技術的範圍
第六章 賽博空間與體現現象學剖析
第一節 關於賽博空間體現與非體現的爭論
一、賽博空間的體現理論
二、賽博空間的非體現理論
三、體現理論與非體現理論的辯論
第二節 體現現象學的哲學基礎
一、胡塞爾對身體的關注
二、海德格爾對身體的關注
三、梅洛一龐蒂的身體理論
第三節 技術與體現的關係
一、身體在技術中具有多重含義
二、人類體現是工具化或儀器化的
三、技術改變了人類的感覺和知覺維度
第四節 科學中的體現
一、科學實踐中的人類身體知覺
二、科學中的視覺主義
三、伊德的認識論機器
第五節 體現現象學的內涵
第七章 伊德技術哲學的新進展——後現象學
第一節 後現象學與現象學
一、後現象學的形成
二、後現象學的理論淵源
第二節 後現象學與實用主義
一、實用主義的理論內涵
二、後現象學與實用主義的理論淵源
第三節 後現象學的理論內涵
一、後現象學是一種關聯性現象學
二、後現象學是一種體現現象學
三、後現象學是一種擴展的解釋學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 文獻綜述
一、國外學者的探討
二、國內學者的論述
第三節 基本研究思路、方法與創新點
一、研究思路及框架
二、研究方法及立場
三、研究難點、焦點及創新點
第二章 伊德技術哲學淵源
第一節 伊德技術哲學簡介
一、伊德生平與著作簡介
二、伊德學術思想的發展階段
三、伊德技術哲學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伊德技術哲學思想淵源探究
一、胡塞爾生活世界與意向性理論
二、梅洛一龐蒂的知覺現象學
三、海德格爾:技術之思
四、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
第三章 技術現象學的理論核心
第一節 四種人類一技術關係
一、體現關係
二、解釋學關係
三、背景關係
四、他者關係
第二節 技術的本質特徵
一、技術的放大一縮小結構
二、技術放大一縮小結構的非中立性
第三節 工具的“意向性”能力
一、工具“意向性”的內涵
二、工具“意向性”的實質
第四節 技術的潛在傾向性
一、從體現關係看技術的潛在傾向性
二、從解釋學關係看技術的潛在傾向性
三、從科學發展過程看技術的潛在傾向性
第五節 當代科學是技術體現的科學
一、當代科學是儀器體現的科學
二、科學中技術體現的兩個發展方向
第四章 工具實在論的精髓
第一節 新科學哲學的實踐一知覺模型
一、庫恩:範式轉換中的巨觀知覺
二、胡塞爾:生活世界中的微觀知覺
三、梅洛一龐蒂:身體理論中的微觀知覺
四、福柯:考古學中的巨觀知覺
第二節 技術哲學中的實踐一知覺傳統
一、海德格爾對於實踐和知覺的關注
二、海德格爾對於科學與技術關係的重置
第三節 工具實在論學派
一、德里弗斯對人工智慧的批判
二、希蘭的“可讀技術”
三、哈金的實在論立場
四、艾克曼的數據域理論
五、工具實在論學派的理論共識
第四節 實驗的核心地位
一、當代科學的複雜性特點
二、伽里森對於實驗的論述
三、拉圖爾的工具實在論思想
第五章 伊德的技術文化觀
第一節 技術的文化嵌入性
一、技術文化嵌入性的含義
二、技術文化嵌入性中的連續統一體
三、技術文化嵌入性中的範例
第二節 多元文化觀
一、多元文化觀的內涵
二、多元文化的當代特點
第三節 作為文化工具的技術(技術轉移)
一、技術轉移的背景和模式
二、技術轉移的範例
三、技術轉移的特徵
第四節 影像技術:技術文化觀的核心
一、影像技術的內容
二、影像的現象學意義
三、影像技術的特徵
四、批判的工具實在論
五、影像技術的範圍
第六章 賽博空間與體現現象學剖析
第一節 關於賽博空間體現與非體現的爭論
一、賽博空間的體現理論
二、賽博空間的非體現理論
三、體現理論與非體現理論的辯論
第二節 體現現象學的哲學基礎
一、胡塞爾對身體的關注
二、海德格爾對身體的關注
三、梅洛一龐蒂的身體理論
第三節 技術與體現的關係
一、身體在技術中具有多重含義
二、人類體現是工具化或儀器化的
三、技術改變了人類的感覺和知覺維度
第四節 科學中的體現
一、科學實踐中的人類身體知覺
二、科學中的視覺主義
三、伊德的認識論機器
第五節 體現現象學的內涵
第七章 伊德技術哲學的新進展——後現象學
第一節 後現象學與現象學
一、後現象學的形成
二、後現象學的理論淵源
第二節 後現象學與實用主義
一、實用主義的理論內涵
二、後現象學與實用主義的理論淵源
第三節 後現象學的理論內涵
一、後現象學是一種關聯性現象學
二、後現象學是一種體現現象學
三、後現象學是一種擴展的解釋學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