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背景,過程,結果,爭議,
背景
伊尹為商湯之右相,名摯,是商湯至太甲時期商朝的一位元老。太甲,商湯之孫。伊尹助商湯滅夏立下了不朽功勳,商朝建立後,商湯以伊尹為卿士,料理商朝政務。商湯的長子太丁死在商湯之前,所以商湯死後,按照兄終弟及制,由太丁的弟弟外丙、仲壬先後繼任商王。但是,外丙、仲壬繼位不久就死去。伊尹只好立太丁長子太甲為王。商初連喪三王,政治出現危機。伊尹受商湯重託,深感任重道遠,他把振興商朝的希望寄托在太甲身上。
過程
伊尹十分憂慮,伊尹多次規勸,太甲根本聽不進去。為使太甲成為有作為的君主,伊尹採取斷然措施:在商湯墓所在地桐建了一座宮室,稱為桐宮。他把太甲送入桐宮反省。桐宮地處商湯墓地,氣氛莊嚴肅穆,除了守墓人,尋般人不得進入。在這樣的環境裡,太甲見到的是祖父的陵墓,想到的是祖父艱苦創業、替天行道的功績,讀的是伊尹專為他寫的教材《伊訓》、《肆命》、《殂後》,其中,《伊訓》是伊尹對他的告誡,《肆命》是教他怎樣當政,《殂後》是商湯的法律制度。太甲面對祖父之墓,緬懷祖父收績,對照自己的惡性劣行,日日想,夜夜思,終於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根源和被放逐的原因,從迷途中覺醒過來。他一邊讀書,一邊打掃陵墓,日久天長,逐漸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行動謹慎、言語謙遜、思想沉穩、勤勞不息。在他閉門思過期間,伊尹代他行政,日理萬機,還不斷了解他的情況,抽空來桐宮看望。轉眼間,時間過了三年,太甲已經悔過自新,重新做人。
結果
伊尹特作《太甲訓》三篇褒獎太甲。太甲終成有為之君,為後來的中興局面打下了基礎。伊尹連輔商初數王,既為帝師,又代帝王行政,功高蓋世,前無古人。伊尹死後,商王沃丁以天子以禮葬之。
爭議
不過《竹書紀年》記載的內容不同,其云:“仲壬崩,伊尹放太甲於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按此說,則在商朝初年,統治集團內部曾發生了一次爭奪王位的鬥爭。
伊尹是湯的宰相,湯死後,他輔佐湯的長孫太甲,但不久以後,他就羅列了一堆太甲的罪名,把太甲囚禁在桐宮,自立為王。七年後,太甲在忠於自己的臣子幫助下逃脫,回來誅殺了伊尹。後來,伊尹的形象受到美化,主要是一些執掌權力的大臣想用伊尹做例子,廢除他們所不喜歡的皇帝。只要看看後來那些自命伊尹的人,他們和皇帝其實都是你死我活的關係:霍光(死後全家被殺)、董卓(被殺)、孫峻(後來全家被殺)、司馬昭(死後兒子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