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包括七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為環境審計的基礎理論研究;第二部分為對已有環境審計研究成果的回顧和評價;第三部分為環境審計的實施基礎研究;第四部分為環境審計的依據和標準研究;第五部分為環境審計的發展研究;第六部分為環境審計風險及其控制研究;第七部分為推動環境審計走向深入的保障體系研究。全書內容豐富、見解超前、結構新穎、適用面廣。 環境審計是審計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經濟監管的重要內容。本書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結合可持續發展理論及相關理論,重點對當前環境審計的實施障礙進行了理性分析,然後結合國際社會的經驗,力圖找出我國環境審計“只開花、不結果”的癥結,並以此為切入點,對環境審計的發展機制、審計風險、實施基礎及配套措施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進而為推動環境審計融入常規審計、促進環境審計向縱深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全書內容豐富、見解超前、結構新穎、適用面廣。
基本介紹
- 書名:企業環境審計研究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頁數:272頁
- 開本:32開
-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作者:劉長翠
-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0070213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環境審計的基礎理論研究
1.1環境禍患:一個不容忽視的主題
1.2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源於環境保護的需要
1.3環境審計的理論前提: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受託環保責任
1.4環境審計的本質及其實施的客觀要求
1.5環境審計的理論結構研究
第2章 對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顧與評價
2.1國內研究述評
2.2國外研究述評
第3章 環境審計的實施基礎研究
3.1關於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研究
3.2關於企業環境保護內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第4章 環境審計的依據與標準研究
4.1審計依據與審計標準的關係研究
4.2環境審計依據研究
4.3環境審計標準研究
第5章 環境審計的發展研究
5.1對我國環境審計的歷史回顧與現狀分析
5.2環境審計發展的永恆主題:基於企業環境保護審計的研究
5.3環境審計發展的其他形式
第6章 環境審計風險及其控制研究
6.1環境審計風險的理論定位
6.2環境審計風險的形成機理
6.3環境審計風險的控制研究
第7章 推動環境審計走向深入的保障體系研究
7.1環境審計的推行:自主與強制
7.2環境責任機制的建立
7.3審計部門與環保部門、財政部門的關係與協調
7.4現行審計主體的業務分工與範圍的界定
7.5環境審計上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第8章 結束語
8.1研究結論
8.2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1.2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源於環境保護的需要
伴隨著環境破壞的日益加劇,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提出了可持續
發展的戰略,這是一條嶄新的、能夠實現人類持久的健康發展的道路。走這
樣一條道路,國家、企業、個人都必須調整自己過去的傳統行為,必須認真
處理面臨的環境問題(孟凡利,1999)。這正如《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所言
,“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是關係到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幸福和經濟發展的重要
問題,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國政府的責任”。有鑒於此,我國
在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後,便將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指導我國國民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方針,開始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進程。為了全面推
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保證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三步戰略目標的
順利實現,我國在總結以往成就和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新的形勢和可持續發
展的新要求,特制定《中國21世紀初可持續發展行動綱要》(以下簡稱《綱
要》),提出了我國2l世紀初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即可持續發展能力不
斷增強,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人口總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明
顯改善,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
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綱要》指出,我國在2l世
紀將通過國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完成從“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
“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轉變。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減輕資源環境
壓力,改變區域發展不平衡,縮小城鄉差別,進一步改善貧困地區的基本生
產、生活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態環境,逐步改變貧困地區經濟
、社會、文化的落後狀況,提高貧困人口的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鞏固扶貧
成果,儘快使尚未脫貧的農村人口解決溫飽問題,並逐步過上小康生活。同
時合理開發和集約高效利用資源,不斷提高資源承載能力,建成資源可持續
利用的保障體系和重要資源戰略儲備安全體系,促進全國大部分地區環境質
量明顯改善,基本遏制生態惡化的趨勢,重點地區的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
得到基本恢復,農田污染狀況得到根本改善。到201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0
.3%,治理“三化”(退化、沙化、鹼化)草地3300萬公頃,新增治理水土流
失面積5000萬公頃,二氧化硫、工業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比前5
年下降1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逐步形成健全的可持續發展法
律、法規體系;完善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共享和決策諮詢服務體系;全面提高
政府的科學決策和綜合協調能力;大幅度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的程
度;參與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領域合作的能力明顯提高。
P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