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本榮,籍貫湖北,1935年生,出生於漢繡世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947年,年僅12歲的他拜繡鋪老闆胡品階門下,從此與漢繡結下不解之緣。曾到中央工藝美院進修,後在武漢工藝美術研究所從事漢繡設計工作,任本榮是精通漢繡的剪樣、畫活、配色、刺繡、成裝等全套工藝流程及產品造型設計製作的民間藝術家。其作品享譽海外,深受人們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任本榮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武漢
- 出生日期:1935年
- 主要成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漢繡大師,漢繡人生,不解之緣,
漢繡大師
任本榮,籍貫湖北,1935年生,出生於漢繡世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947年,年僅12歲的他拜繡鋪老闆胡品階門下,從此與漢繡結下不解之緣。後進入中央工藝美院進修,曾在武漢工藝美術研究所從事漢繡設計工作,是漢口繡花街上最後一代傳人。任本榮是精通漢繡的剪樣、畫活、配色、刺繡、成裝等全套工藝流程及產品造型設計製作的民間藝術家。他是國內唯一精通漢繡50種針法的漢繡藝人。其作品享譽海外,深受人們喜愛。
漢繡人生
任本榮老先生1935年出生於漢口的繡花街,也就是如今的大興路。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初期,漢繡鼎盛,上萬名繡花匠人、近40家漢繡鋪子聚集在漢口大興路。任本榮說:“那條路就是有名的繡花街,漢繡當時的繁榮程度可以說是‘家家繡花,戶戶刺繡’。”1910年和1915年,漢繡製品分別在南洋賽會和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牌,名揚海外。
任本榮出生在一個漢繡世家,家裡父親、叔叔等不下10人都是靠製作漢繡為生。1947年,12歲的任本榮拜繡品店老闆胡品階為師,從此與漢繡結下了不解之緣。“每天天一亮就起來做師傅布置的任務,天黑了點煤油燈繼續幹活,晚上十一二時才睡覺。冬天屋裡不生火,我雙手全凍腫了,耳朵也凍破了,”任本榮說,“漢繡製作程式包括打樣、設計、配色、刺繡、裁剪和組裝,一幅普通的繡品要花上兩三個月,精緻些的要花上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沒有耐心別想做好這行。”
任本榮說,他向師傅學習製作的漢繡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民情民俗用品。如婚慶、廟會上用的服裝,舞獅舞龍用的道具等。二是舞台戲劇服裝,主要是漢劇、楚劇、京劇舞台服裝。三是宗教文化用品,如寺院高僧穿的袈裟等。
“本來學了幾年後就可以出師了,但我決定要陪著師傅到最後,”老人說,他至今還記得師傅生前的叮囑:“你一定要混出個名堂,把這門老祖宗的手藝傳下去。”1956年胡品階去世,任本榮開始一個人的漢繡生涯。
作為漢繡的第四代傳人,別人學四年就能出師,而自己學了九年。從設計、配色、刺繡,到收勢、成裝各個環節,任本榮都是精益求精。老人家至今還記得自己的第一幅作品。
“那時候,武漢有一個修心佛堂,他們看我畫的蠻好,就讓我幫他們設計一個圍桌。繡好了以後,他們非常滿意。”
文革期間,任本榮不得不放下自己心愛的繡花針。
“踩了兩年的三輪車,燒了八年的鍋爐。業餘時間,偷偷地整理一些資料、手稿。”
不能刺繡了,當然很失落。不過,最讓任本榮難過的是大量的祖傳漢繡作品被文革小將們洗劫一空。
“師傅的師傅手上的一些好東西,後來都傳給了我。後來,我們家被抄家三次,都被那些人拿走了,或者燒掉了。”
改革開放以後,任本榮重新開起了自己的漢繡店。大量的漢繡作品被當做藝術交流的藝術佳品交流到國內外。許多人也慕名前來拜師學藝。但是留下來並堅持下去的並不多。這讓任本榮有些惋惜。
“好多人都是人在曹營心在漢。禁不起外面的誘惑:你這么好的手藝,應該出國去賺錢啊,你的一幅作品可以買幾多萬、幾多萬吶。實際上呢,好多人還沒有學到位。非常可惜!”
2006年,經過自己的苦心經營,任本榮的漢繡工作室已經初具規模,光外國學徒就有7、8個。但突如其來的一紙拆遷令,讓任本榮感到絕望。
“2006年的時候,因為政府要搞建設,就把我的工作室拆了。我徹底灰了心,就不想搞了。我就把我的作品、工具都處理給一位台灣人了。”
本以為自己跟漢繡一生的緣分到此結束,不曾想兩年以後峰迴路轉。在武漢市政府有關領導的過問下,江漢區文化館免費為任本榮建起了工作室,武漢市旅遊發展公司還和任本榮簽訂了三年的漢繡包銷契約。這下,新的難題又來了。
“所以說,現在要發展漢繡,就要重新培養人,培養第二梯隊了。”
自己工作室里的7、8個人,加上分散在外面的繡工,也不過幾十號人,遠遠不能滿足訂單和市場的需求。兒學習漢繡,不僅要求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和興趣愛好,還要能夠靜得下來,不能心浮氣躁。
如何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並從事漢繡,任本榮老人一直在發愁。
不解之緣
1957年,任本榮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了兩年,學習繪畫和圖案設計。“當時去北京學習主要是覺得自己在理論上欠缺,因為學好漢繡必須要懂中國的傳統美術和文化。”從北京回來後任本榮去了武漢一家工藝美術品公司的研究所工作,主要是製作一些漢繡的舞台戲劇服裝。
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漢繡被列入除舊革新的對象,任本榮的公司垮了。“我被抄家了3次,很多清朝時期傳下來的繡品被燒掉了,那個心疼啊,”說到這,老人的眼睛濕潤了,“之後,我蹬過三輪車,去工廠燒過鍋爐,但一直沒忘記漢繡。”他有時回到宿舍後,偷偷拿出漢繡樣子來回端詳、琢磨,心裡盼望著有朝一日能重新製作漢繡。
1976年,任本榮被請到武漢劇裝廠作漢繡。“作為高級技工,我那時一月工資69塊錢,按當時職稱算相當於副工程師吧。”老人笑著說。
1990年,退休後的任本榮沒有放棄漢繡。為保住漢繡,任本榮決定將自己掌握的漢繡圖案繡制出來留給後人。他先後籌集幾十萬元去蘇州購買布料和繡花線,並走訪民間,蒐集了大量清代漢繡殘片,先後加工整理出2000多種漢繡樣子。1996年至1999年,任本榮將自己為香港、澳門回歸和國慶50周年慶典專門繡制的三大掛件贈予政府,繡品被武漢市博物館收藏。2008年,漢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幫助下,任本榮建立了“漢繡工作室”,將繡品展示出來供人欣賞、購買,呼籲社會關注漢繡,扶持漢繡。
任本榮說:“現在主要是政府採購我的繡品,作為禮品送給外賓。但現在的漢繡知名度已比不上其他名繡,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喜歡、支持漢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