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任德貽,1932年12月出生,江蘇省宜興市人。
1950年初,他從上海晉元中學畢業後考入
北京礦業學院採礦系,翌年,作為新中國第一批留學蘇聯的學生,被選送至蘇聯列寧格勒礦業學院地質勘探系學習。1951年8月,敬愛的
周恩來總理在國務院舉行的歡送留蘇學生的宴會上,語重心長地囑託煤炭系統留學生:“煤炭工業很重要,你們要好好地學”。從此,任德貽先生便把周總理這一殷切期望深深地鏤刻在自己的心田,將其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了祖國的煤田地質事業。
1956年學成歸國後,任德貽先生即來到北京礦業學院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任德貽先生在煤田地質學和煤岩學等領域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開創性工作,學術研究成果殊為豐厚,是我國煤岩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20世紀60年代初,任德貽先生根據江西樂平煤田晚二疊世樹皮煤的顯微組成和結構,與課題組提出了其形成於潮坪的微異地成因假說;根據江西萍樂凹陷晚二疊世煤鏡質體反射率與煤變質標準煤樣的對比,編制了萍樂凹陷煤變質帶分布圖,並指出蒙山岩體周圍變質帶的環狀分布是岩漿熱變質作用的結果。“文革”結束後,任德貽先生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二個科學春天,多年累積的專業潛能得以充分釋放,紮實的學術功底大放異彩,學問精進,碩果纍纍。20世紀90年代以前,任德貽先生在煤的組成、成因、變質作用規律等煤田地質基礎理論研究上卓有建樹,為煤炭資源開發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1981年,在與
北京地質學院楊起教授合著的“中國煤變質問題的探討”一文中,突出了區域岩漿熱變質作用對中國煤變質的重要影響,並指出其主要的標誌;在變質熱源探討中,強調了斷裂和地殼內部結構對
煤變質作用的影響;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他在貴州晚二疊世中、高變質煤中,發現煤中少見的方硫鎳鈷礦、黃銅礦等熱液礦物和特定的熱液礦脈。這期間,他還參加了原煤炭部第二次煤田預測、地礦部關於中國泥炭資源、煤田預測項目的評審工作。任德貽先生系統參與了煤岩學術語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訂;作為主要編撰者,參加了《
中國煤田地質學》上、下冊的編寫;該教材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和原國家教委全國高校優秀教材特等獎。1987年,他又參加了《
煤地質學進展》一書的編著。
隨著煤炭加工利用中環保問題日益緊迫,從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起,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下,任德貽先生開始研究煤中硫的地質成因、賦存狀態、分布規律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在國內首先套用掃描電鏡微區分析的方法,系統測定了不同煤級煤中三大顯微組分的有機硫含量及其分布規律。他指導研究生套用氣相色譜和質譜在線上及
光電子能譜,揭示了我國中、高變質煤中以噻吩系列為主的有機硫組成及其演化規律;依據高硫煤中有機硫的同位素組成,研究了高有機硫煤中硫的成因。鑒於我國高硫煤中硫以細粒級黃鐵礦為主,難以按常規方法脫除,課題組在超導磁場下,對不同煤級煤的煤岩成分和高硫煤中不同成因黃鐵礦的磁化率進行了研究,其創新性成果為今後在超導磁場下分選煤中細粒級黃鐵礦提供了理論依據。他承擔的《高硫煤中硫的賦存規律及其可選性研究》項目於1995年獲得原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的《煤的潔淨利用地質技術》項目,獲得中國高校科技一等獎(2002年)。他還和石油部門合作,主持了“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子項目-新疆煤成氣田的有機岩石學研究,並於2000年獲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
21世紀以來,任德貽教授及其課題組又對煤中微量元素含量、賦存狀態、時空分布規律等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研究。採用煤中微量元素的礦區、煤田的儲量
加權平均值,以替代傳統的算術平均值,從而改進了評估煤中微量元素含量和分布的統計方法,使其更接近於實際。新方法研究表明,中國煤中包括汞在內的大多數潛在有害微量元素含量近於或低於美國及世界煤中平均含量,這在中國煤中有害元素認識上是一個重要突破。他認為,綜合開發煤礦區的礦產資源,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最基本要求。2006年,他所指導的課題組在內蒙古準格爾礦區太原組6號煤層中發現高異常的鎵含量,發現了一個潛在的大型鎵-煤礦床,證實鎵主要賦存於煤中少見的勃姆石中。在雲南、重慶等礦區晚二疊世煤中,又發現了高異常的鈮。課題組所完成的“中國煤的元素地球化學研究”項目,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8年)。
任德貽先生十分重視中外學術交流活動。採取“請進來,走出去”方法,努力擴大我國煤地質學在國際上的學術影響。1987-1988年間,他受原國家教委派遣到蘇聯列寧格勒礦業學院交流訪問半年。2000年他又到捷克科學院和捷克俄斯特拉發大學等進行短期交流訪問。任德貽先生與俄羅斯地質科學院沃爾科娃博士,
俄羅斯科學院尤多維奇博士、謝列金博士,莫斯科大學高里夫教授等保持著良好的學術交流渠道。
長期的科研積累和對外學術交流,使得任德貽先生的學術思想日益成熟,各種科研著述頗豐。除上面提到的一些著述外,1996年,他參加了《中國煤岩學》編著,獲煤炭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他又作為主要撰述者主編了《
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學》一書。作為顧問之一,他為中國煤田地質總局編著的《
中國煤岩學圖鑑》做出了貢獻。任德貽先生撰寫了《
中國大百科全書》地質分卷煤田地質分支和《
中國煤炭工業百科全書》地質測量分卷有關條目。任德貽先生在國內外著名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學術觀點被國內外同行廣泛引用。他歷任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原國家教委“煤炭資源特性研究”重點專業實驗室任主任、中國煤炭學會煤化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委員、中國煤炭學會和中國地質學會煤田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煤岩學組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地質學科評審組第六、七屆成員、煤炭科學基金委員會地質評審組成員及副組長、工業高校地質專業教材編委等多項學術職務,並參與了原煤炭部出國留學人員選派等工作,在業界有著崇高的學術聲望。至今,年屆八旬的任德貽先生仍受邀擔任《
中國煤炭地質》、《
煤田地質與勘探》和《
地質學報》(英文版)的編委。
在煤地質學領域,任德貽先生不僅是德高望重的科學家,也是深受學生愛戴的教育家。任德貽先生曾先後從事過煤田地質、煤岩學和煤的無機地球化學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從1979年開始,任德貽先生先後為研究生開設了“煤和含煤建造研究”、“煤岩學研究”、“褐煤煤岩學”、“煤的變質作用研究”、“煤中硫的賦存規律”和“煤的無機地球化學”等課程。20世紀90年代末,為了適應博士生生源和專業方向的擴展,組織了博士生的綜合專業課程“地學前緣”,邀請了天然氣地質、煤田地質、
有機地球化學、油氣開發、環境地學等學科的校內外院士、知名教授講學,為博士生培養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教學中,任德貽先生常以國家科技發展的需求和國內外著名學者學術研究成果的實例,激勵研究生努力拚搏,不斷追蹤國際學術前沿和熱點問題,力求原始創新。他要求研究生帶著學術思路、科研的主攻目標,深入現場調研,獲取第一手資料,並堅持嚴格按實驗室操作規範一絲不苟地做好實驗,堅持自己動手,必要時再進行重複試驗和外檢,保證科研成果的真實性和精準性。他鼓勵研究生儘量套用高新科技的研究方法,培養研究生嚴謹的科學精神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他要求研究生們要修身養性,嚴於律己,關心集體,發揚團隊精神,並儘可能擔任一點社會工作,以求全面發展。
一生年華耕耘三尺講台,半紀育人收穫桃李芬芳。任德貽先生共培養出了21名碩士、13名博士,與其他老師合帶博士生11名。他所培養的研究生,有的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際著名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主編;有的成長為博士生導師和學術帶頭人;多人成為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行政管理部門的高層次人才。他曾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多次表彰。1998年,獲北京市教育系統德育先進工作者稱號;2000年和2004年,兩次獲得國家教育部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導師的獎勵;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任德貽先生學風嚴謹,求真務實,淡泊名利,寬厚謙和,為追求學術進步殫精竭慮、無怨無悔;既有老派學者的仁人君子之風,又兼新時代學人開闊的學術眼光和創新思路。任德貽先生在學術研究、梯隊和學科建設等方面做出了貢獻,是老一代和新一代地質學家之間的橋樑,成為中國煤地質學研究承前啟後的功勳人員。如今,年屆八旬的任德貽先生仍在為我國煤田地質的科研、教學事業不斷地求索奉獻,用自己的執著和赤誠為煤田地質事業譜寫更加濃墨重彩的華章,在科學的道路上創造不息,攀登不止。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任德貽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06年09月11日
《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學》是200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德貽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