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伯林與當代中國:自由與多元之間》是“以賽亞·伯林與當代中國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匯集了國內外著名學者伯林研究的最新成果,從伯林語境下自由與多元的關係出發,探討了伯林思想對當代中國的經驗與智慧有著怎樣的啟迪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以賽亞·伯林與當代中國:自由與多元之間
- 外文名:Isaiah Berlin and Contemporary China:Between Liberalism and Pluralism
- 作者:劉東 徐向東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4746502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394頁
- 開本:32
- 品牌:江蘇譯林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扎卡拉斯評議
萊利回應
多元主義、自由主義與歷史的教訓喬治·克勞德
惠春壽評議
以賽亞·伯林、馬克斯·韋伯與辯護自由主義史蒂芬·盧克斯
諾頓評議
一種自由多元主義:伯林與約翰·斯圖爾特·密爾亞力克斯·扎卡拉斯
坎貝爾評議
伯林:跨文化的狐狸劉東
彭剛評議
以賽亞·伯林與隨筆政治簡森·費雷爾
凱利評議
以賽亞·伯林的思想史羅伯特·諾頓
費雷爾評議
伯林與赫爾岑論自由艾琳·凱利
盧克斯評議
凱利回應
反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以賽亞·伯林的“反管理式”自由主義約書亞·車尼斯
克勞德評議
車尼斯回應
消極自由、自由權項與辯護性的完善論自由主義譚安奎
自由與人性:兼評譚安奎的《消極自由、自由權項與辯護性的完善論自由主義》徐向東
歸屬與創傷:伯林論民族意識與民族主義陳來
姚大力評議
伯林論歷史與個人錢永祥
劉東評議
反對人性概念的以賽亞·伯林格雷姆·加拉德
車尼斯評議
“倚杖聽江聲”:我與伯林應奇
後記劉東
後記
這是《以賽亞·伯林與當代中國》國際研討會的結集,該會議曾於2011年3月10日-12日在北京召開,是由我和徐向東教授創意,並由清華國學院主辦、譯林出版社協辦的。
與會的學者,廣泛涵蓋了世界範圍的以賽亞·伯林專家,他們來自中國大陸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以及香港的香港中文大學,台灣的中央研究院,還有澳大利亞的弗林德斯大學,加拿大的麥吉爾大學,英國的劍橋大學、卡迪夫大學,美國的紐約大學、布朗大學、佛蒙特大學、哈佛大學、杜蘭大學、聖母大學;此外,耶魯大學也有學者以書面的形式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得到了普遍的好評,有的同行甚至在會後群發電郵:“至少對我個人而言,這從此豎立了學術會議的黃金標準”(For me, at least, it will set the gold standard for academic conferences from now on)。如此高度的評價,當然也是衝著細緻的組織、密集的日程,和殷勤的款待,中國主人就此所表現出的好客,向來都是有口皆碑的。不過我想,除了專業的後勤工作之外,恐怕更讓與會者印象深刻的,還是充分的準備、大膽的立論,和激烈的交鋒。——眼下,經過為時一年的整理、翻譯與編輯,終於可以把文集交付出版社了,而讀者在打開此書之後,便可以知道此言不虛。
延續著會議的主旨,這本文集仍標名為“伯林與當代中國”,不過,在全書編定之後,又給它加了一個副標題——“自由與多元之間”。為此,也就要循序 對兩個題目進行一些疏解:
正標題的含義應當有兩層。其一是,由於特別重視以賽亞·伯林這位英語世界的思想家,當代中國學者不僅自己悉心研讀他的作品,還主動邀約西方世界的相關學者,到這塊異國的土地上來專門就此進行交流。而這件事本身,在伯林的研究與接受史中,就具有相當特殊的意義。也正是出於這樣的理由,本次會議也受到了伯林紀念館的特別關注。其二是,儘管伯林並不能算是身後落寞,但這些對伯林素有研究的學者,卻是不無驚奇地發現,他的思想在中國的土地上,顯然比在西方自己的土地上,更顯示出了真正的活力。正因為這樣,他們也就嘖嘖稱奇地發現,中國學者為此付出了大量辛勞,把幾乎所有的伯林著作都譯成了中文。我想,這樣一種創造性的跨國閱讀,到了這次會議之後,肯定會對他們自身有所觸動,促使他們重新考量伯林的寫作活動。
副標題的含義也應當有兩層。其一是,不約而同地,幾乎所有提交的論文都指向了“自由與多元”這根主軸,足以說明凡是悉心研讀伯林的人,都自然會從其著作中提煉出這個問題,也都會為它帶來的嚴峻挑戰而感到不安。就此而論,我們通過副標題所挑明的這層關係,的確是構成了伯林研究中首當其衝的難題。其二是,並不例外地,當代中國的學者也同樣纏繞於這種“自由與多元”的困境之中,因而也正在苦思其中的可能出路,並且還希望藉助於國際同行的磨勘,來驗證一下自己嘗試性想出的解答。在這個意義上,把這本文集付梓,也就是把這次會議的範圍繼續擴大,去促進和加強去年進行的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浙大應奇教授向會議提供的一篇隨筆,也表達了與我相似的思緒。——它表達了一位當代中國的政治哲學學者,如何從無到有地建立了自己的心智,從而學著從根基之處,來思考中國乃至人類的政治規則;而且他這種逐步建立的過程,也同樣要謝謝伯林思想的磨勘。正因為這樣,讀者就可以從他的行文中看到,儘管應奇曾經出語驚人地提出“後伯林……”的命題,但他此番還是提出了很多理由,來說明伯林這位曾被視作“過時”的思想家,仍然屬於理解當代西方政治哲學之各宗各派的樞機或出發點。而我本人想要補充的是,如果讀者從西方思想自身脈絡的角度,會對他這個結論有所異議的話,那么,大家總可以從他所描述的個人閱讀歷史,來同情地理解他的獨特表白。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能理解,他何以引用了中國宋代詩人蘇軾的名句——“倚杖聽江聲”,來說明自己為了傾聽西方政治哲學的潮水聲,為什麼要一直依仗著伯林的這根思想拐杖。
最後,還要衷心地向譯林出版社的同仁表示謝忱,——為了他們對這次學術會議的大力支持,更為了他們長期以來所表現出來的對於伯林著作、乃至所有充滿原創智慧的社會思想著作的工作熱情。從長時段來看,他們的這種堅持不懈的文化造血活動,終究會為中華世界的長遠目標,帶來不可磨滅的積極貢獻。
劉東
2012年8月6日於清華園立齋
名人推薦
——劉東
把伯林作為當代政治學之“出發點”或“一切之開始”,至少從字面上來看,是更有益於我們對於政治哲學“為何”和“何為”之理解和把握的。
——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