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詮經”開始於元末,大盛於明末清國中國封建社會改朝換代之際,代表人物是《正教真詮》的作者王岱輿。之後,張中、伍遵契、劉智、馬德新、馬聯元等人接踵...
5.“以儒詮經”活動及其對當代文明對話的啟示意義 《回族研究》 2005-11-056.論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和諧理念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6年3期...
南關清真寺的大阿訇們,在宗教學術上奉行明清兩朝著名教義學家王岱輿、馬注、劉智等“以儒詮經”“以儒解回”的方針,在大殿上的“臥爾茲”講演中,在寺內免費...
孔子第 75 代孫、世襲衍聖公孔祥珂“清真光明”的題匾不足以說明伊儒融通,以儒詮經,宗教和睦嗎 ? 著名畫家徐悲鴻及夫人廖靜文、書法家沈鵬等也都在這裡下書畫墨...
當時一些伊斯蘭教學者,在“以儒詮經”中,援引宋、明理學的“性命之學”來說明伊斯蘭教是“明心見性”的道學,以區別於理氣空無之說,亦稱“正道”。 [1] ...
金剛男,回族,信仰伊斯蘭教。1973年出生於山東曹縣,濟南市委黨校編輯,碩士學位。主要從事民族宗教研究。對伊斯蘭文化與儒家學說的這種“理同道合”,構成了“以儒詮...
五“以儒詮經”嘗試的社會影響及其對當代文明交往的啟示 第三章 近現代伊斯蘭文明與中華文明的廣泛交往——伊斯蘭教新文化運動及其他 一 中國回教新文化運動 二 ...
孔子第 75 代孫、世襲衍聖公孔祥珂“清真光明”的題匾不足以說明伊儒融通,以儒詮經,宗教和睦嗎 ? 著名畫家徐悲鴻及夫人廖靜文、書法家沈鵬等也都在這裡下書畫墨...
一、以儒詮經,認主獨一 二、天命五功,修身養性 三、成己成人,兩世幸福 第六節宗教的類型對民族國家認同的影響 一、宗教與民族凝聚力 二、宗教與民族...
15. 《“以儒詮經”與“反經異俗”》,《回族研究》,2001年第1期。16.《清代回族宗教學者劉智飲食消費觀初探》,《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3期。...
作者以儒家理論解釋伊斯蘭教,調和程朱理學與伊斯蘭教義,反映了他對伊斯蘭教的理解和認識,對後來漢文經籍譯著活動的“以儒詮經”有一定影響。...
7.中國伊斯蘭哲學中的人性論與“以儒詮經”,《廣西社會科學》2006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宗教》2006第5期8.伊斯蘭世界女權主義及婦女運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
(4)開展“以儒詮經”的譯著活動。明末清初以來,回族穆斯林中“學通四教”的知識分子,由於將阿拉伯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廣泛宣傳、介紹教義、教規,他們...
第四節詹應鵬對江南“以儒詮經”的影響 第五節明代居杭州的傑出回回人 第五章清代杭州的伊斯蘭教 第一節清初帝王與伊斯蘭教 第二節清代杭州禮拜寺的修建...
中國早期研究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大都是“學通四教”的學者,其主要特點是通過“以儒詮經”的形式,來宣傳、宏揚伊斯蘭教義、文化,創立了中國伊斯蘭學者所闡發的凱拉姆學...
第二章 伊斯蘭文明與中華文明的深層交往——明清時期的“以儒詮經”活動一 學貫東西——王岱輿等幾位主要穆斯林學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識結構...
“以儒詮經”活動及其對當代文明對話的啟示意義王岱輿的“天命三品”論對當今文明對話的啟迪意義穆斯林的人生理想——兼與儒家文明的對話...
“以儒詮經”活動及其對當代文明對話的啟示意義全球化背景下伊斯蘭文明與中華文明的交往伊斯蘭文明與中華文明對構建全球倫理的貢獻伊斯蘭文化與儒家文化人生價值觀的比較...
“以儒詮經”活動及其對當代文明對話的啟示意義 明代穆斯林的漢文著述與儒家思想 中國穆斯林新文化運動 論王岱輿關於儒家悖論之思想 鄭和航海與穆斯林文化 馬...
第二章 伊斯蘭文明與中華文明的深層交往——明清時期的“以儒詮經”活動一 學貫東西——王岱輿等幾位主要穆斯林學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識結構...
他們的譯著“悉本尊經”,參考了不少蘇菲典籍,大都採用了使伊斯蘭教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以儒詮經”的方式,從而形成了中國伊斯蘭教的宗教哲學思想體系。這一...
在明末清初以王岱輿、馬注、劉智等回族學者,打破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千年沉睡的局面,興起“以儒詮經”活動,把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用來闡述伊斯蘭教哲理,作了新的探索,...
她首先介紹了明清時期回儒群體的代表人物和共同特徵、及其漢文譯著活動,隨後則闡述了“以儒詮經”的文化實踐對“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啟示。...
他們的譯著“悉本尊經”,參考了不少蘇菲典籍,大都採用了使伊斯蘭教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以儒詮經”的方式,從而形成了中國伊斯蘭教的宗教哲學思想體系。這一...
同時,也正是經堂教育的倡興和發展,為漢文譯著、以儒詮經活動的開展奠定了人才條件,為伊斯蘭教的學說化提供了強勁的推動力。中國伊斯蘭教的學說化是伊斯蘭經籍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