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 仙霞寺
- 地理位置:河南省南召縣東北部
- 風景:風景如畫,山環水繞
- 又名:丹霞寺
簡介,變遷,格局,地貌,
百科名片
仙霞寺又名丹霞寺,“山巒重重環繞,水流曲曲迂迴,松竹叢茂,佛殿高聳,實為南陽之古蹟,南召之勝地是也。”
簡介
仙霞寺位於河南省南召縣東北部,留山鎮北五公里處。因後山前嶺土質紅色,建寺初取名紅霞寺、仙霞寺,後更名為丹霞寺,因“每日旦暮,彩霞赫熾,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燦如明霞”故名,是豫西南地區現存三大千年古剎之一,與淅川香嚴寺、鎮平菩提寺齊名。整個寺廟座北向南,後靠蟒垛山,左鄰青龍山,右依白虎山,附近有紅蜘蛛山,遠處有檔子山作屏障、玲瓏山相照應,氣勢雄偉而幽靜。九龍河自寺前蜿蜒流過,環境優美青秀,是河南省八大名寺之一,伏牛山寺廟之首,豫南禪宗聖地。周圍的寺廟環境,風景如畫,山環水繞,人文自然融於一體。
變遷
唐長慶四年,天然禪師於此建寺。自天然禪師在此開創僧寺,至北宋崇寧四年,禪僧德淳又將寺院翻新增高,且購置田產,據山占水,日漸興盛。元朝末年,因遭兵亂,被焚殆盡。明朝永樂十一年禪僧譚寬,又在寺院的廢墟上修建廟宇一間。明正統元年自然禪師又竭力籌劃重修。明嘉靖二年僧性壽又加以擴建,丹霞寺得到了中興,面貌煥然一新。"南北營殿,東西構堂,中則巍然聳出山巔,又塑三大佛像和十八尊羅漢。昔之漫延荊榛今則巍巍殿宇,臨之者悚敬,游之者暢懷。但是到了明朝末年,兵亂迭起,寺院再次被毀。清初,流散各地的僧人,相繼歸來,寺里的砥中和尚,披荊斬棘,清理遺址,重修寺院。接著靜庵、冕珠二和尚繼其志,焚香修道,竭力勸助,經過重修,廟宇更加輝煌。寺院內外古木參天,翠柏成蔭,鬱鬱蔥蔥,景色宜人,被列為南陽八大景觀觀之一,仙霞寺從此進入了鼎盛時期。當時僧眾和寺產都大大增加,在豫西南佛教事業中的影響也達到了空前的程度,清光緒皇帝賜給了“萬歲牌”一面。民間至今流傳著“八百里伏牛,五百里丹霞”之說。
格局
仙霞寺現存殿宇為清代建築。全寺占地面積達50餘畝,有殿堂房舍140多間。中軸線上的建築,依次為山門、伽蘭殿、大雄寶殿、毗蘆殿、藏經樓、方丈室、後祖堂。兩側有石獅、廊房、膳女院等。其布局嚴謹合理,錯落有致。寺內有直徑兩米多的大牛皮鼓一面,古鐘一座,鐘聲能傳十里之遙;兩座高兩米的石獅分立山門兩旁,底座上分別鐫刻著“丹霞禪寺”和“十方叢林”八個大字;近旁有兩棵古老的白果樹,植於門前兩側,高約數丈,徑粗三圍,枝葉繁茂,遮天蔽日;寺旁有柏、栗樹兩株,分翼並長,粗數抱,高數丈,參天入雲,樹下一叢葡萄架,盤繞在兩樹之間,俗有“百(柏)里(栗)葡萄架”之稱;寺院西南面400米處,有一片面積達幾十畝的古柏林,整齊劃一,縱橫成行。叢林深處,為歷代禪僧之墓葬地。現存元代磚塔八座,清代石塔四座。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寺,有嚴格的佛規、戒律和完整的組織系統,及周祥的佛事禮儀,因之影響深遠。民國初年,全國高僧曾雲集於此,舉行過一次歷時達一月之久的盛大受戒儀式。
地貌
仙霞天然禪師曾留下“慧林寺燒木佛”、“橫臥洛陽天津橋”等膾炙人口的禪宗公案。唐代詩人綦毋潛寫有《送天然禪師入丹霞寺》詩篇。丹霞天然禪師選中丹霞寺為布法道場,除了丹霞山幽隱奇幻、險峻秀麗的風光外,更主要的是丹霞山一種奇特地貌吸引了他。這裡“每至旦暮,彩霞赫熾,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燦如明霞。”這種地貌就是現在的地貌學中的“丹霞地貌”。這種丹崖赤壁頗具特色的地貌極具觀賞價值。其自然風光可與喀斯特地貌相媲美,某些方面更勝於一籌。因“丹霞地貌”起源於南召的丹霞寺,故地質地貌專家們把南召的丹霞寺稱為 “丹霞始祖”。因此吸引了眾多的專家學者和遊客前來丹霞寺考察觀光,使丹霞山水和丹霞寺名播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