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第一中學

介休市第一中學

介休市第一中學,始建於1943年,位於三賢大道東,經十路西,緯二路南,緯三路北,工程建設規模為24軌,72個教學班,占地面積185314.8㎡,總建築面積137316㎡,工程分兩期完成。每座教學樓均為南側單邊密封式走廊,寬約兩米多。設有24間標準教室、2間240人階梯教室、10間教師辦公室、5間休息室、5間談話室。教學樓建築面積19480.11平方米,由三幢相同的五層教學樓以南北平行布置,並由兩層高的外廊串連而成。現有教職工240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介休市第一中學
  • 簡稱:介休一中
  • 創辦時間:1943
  • 類別:公立中學
  • 現任校長:冀曉軍
  • 所屬地區:晉中市
  • 主要獎項:山西省文明學校”、“綠色學校”、“教育教學先進單位”
簡介,校史,現任領導,師資,設施,榮譽,校園風景,“事故門”,

簡介

介休市第一中學,努力探索學校和諧發展之路,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培養出了大批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為學生的成材、學校的發展以及地方經濟的騰飛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辦學實力不斷增強。
介休市第一中學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幾年是介休市第一中學又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校領導根據學校發展的客觀實際,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關鍵時刻,始終以“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師生素質、提升辦學效益、創立學校品牌”的內涵式發展為主軸,緊緊圍繞“以人為本、開拓創新、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審時度勢,前瞻性地提出了符合校情的指導思想,形成了學校文化的主旋律和學校管理的精髓。其核心就是“恪守一種信念,創建一種氛圍,完成一項任務,突出一個主題,遵循一種程式,實現三個目標”;具體含義是恪守“真誠、勤奮、快樂”的信念,創建“和諧、拼搏、奮進”的氛圍,以教學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長期任務,以教科研為重要手段,遵循“精心策劃、適時督導、總結反饋、修正改進、落實評估”的程式,努力實現“領導具有駕馭全局的能力,教師學生做事客觀規範,學校各項工作均能達標”的三級目標,順利通過省級示範校的驗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校史

創建於1943年,三度遷址,幾經易名。1989年、1999年、2009年對於介中而言是持續發展的三個重要起點和里程碑。1989年從介休學巷遷址崇文街13號,1999年遷址崇文街新校區(現介休二中),2009年又喜遷新校。改革開放30年,也是介休一中持續發展的30年,學校占地面積由28畝、110畝到現在的278畝,辦學規模由6軌、12軌發展到今天的20軌。

現任領導

校黨委書記、校長:羅宇
副校長:劉元貴、郭建林、常兆勇、王文鵬

師資

教師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52人,一級教師69人,國家級骨幹教師2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中國小優秀班主任2人,省級模範教師5人,省級學科帶頭人4人,省級教學能手8,省級骨幹教師6人,山西省優秀班主任5人,地、市級教學能手53人,教育碩士2人。這批在省內外享有盛譽的科研型、專家型教師,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推動力,為學校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礎。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著力於三支隊伍梯隊建設,即教師隊伍梯隊建設、班主任梯隊建設、員工梯隊建設,啟動了首席教師、首席教師後備人才、風格教師、骨幹教師、教學能手、教壇新秀六個梯隊培養機制,實行班主任星級制,不斷加大培訓、考核力度,做到內外聯動,提供平台,政策保障。
校門校門

設施

為了進一步適應介休經濟建設和區域內中心城市建設的需要,進一步提高介休市第一中學的整體辦學實力,2008年8月26日,占地330畝、預算總投資1.5億元的介休市第一中學新校工程正式奠基。這是介休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尊師重教的重大舉措,是介休38萬人民的一件喜事,一件盛事。新建中的介休一中預計總建築面積14萬平米,綠地覆蓋率35—40%,可容納3600名學生、300名教職工學習、工作和生活。依據新課改的要求,校園內設備齊全,功能完善,富有很強的時代特徵,是介休市建設的示範工程。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我的確在時時調整琴弦,因為那最好的樂章永遠在明天的追求中。置身於迅速發展的教育大環境,介中人時時在調整琴弦,牢記“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時代真諦,居安思危謀思路,審時度勢定思路,前瞻未來調思路。為了介休市第一中學的明天,介中人將努力到永遠,創新到永遠,發展到永遠。
校區校區
新建介休一中工程是介休市委、市政府著眼介休長遠發展、立足整合教育資源、提升教育質量,力求充分發揮教育基礎性、全局性、先導性作用的戰略決策,是全面推動介休市教育事業再上新台階,構建人才高地的奠基工程。該工程從籌劃到建設,經過三年多,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一座富有現代氣息和濃郁文化氛圍的新建介休一中已巍然屹立在筆直寬闊的三賢大道旁,2009年9月一日,學校已正式投入使用。
新建介休一中位於介休市三賢大道東,經十路西,緯二路南,緯三路北,工程建設規模為24軌,72個教學班。工程占地面積185314.8㎡,總建築面積137316㎡。工程分兩期完成,一期工程包括:教學樓、科技實驗樓、行政樓、學生宿舍樓、食堂、田徑場、球場、茶浴廁、道路、鐘樓、校門;二期工程包括:綜合樓(藝術樓、學術報告廳、圖書館);三期工程包括:體育館、活動中心、研究性學習中心、第二食堂、宿舍樓(2棟)、教師公寓等。一、二期總投資2億元。
介休一中的建築設計以現代的創作手法,將不同的功能通過各種連廊、過道、鋪底綠化聯繫在一起,在既定的平面構成方向上,以連續、穿插等造型手段塑造出統一豐富的建築形體和空間。建築形象典雅俊秀,富於活力。外牆的材料選擇及色彩搭配風格典雅、含蓄、穩重,充分展現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蘊。綜合樓做為標誌性建築,造型獨特,大氣並具有文化內涵。教學樓、實驗樓成組單元型設計,具有彈性生長性。
整個建築群的規劃設計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指導思想,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教學資源為基本原則,以年級管理為主體,以學生活動為主線,為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和功能設施,從選修課型、研究性學習、信息共享、互動科技、社會實踐等諸多方面滿足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整體建築設計新穎、功能齊全,充滿現代氣息、實用功效和人文內涵。
教學樓是一所學校的核心建築,新建介休一中的教學樓位於基地南側,介於入口廣場和運動場之間。建築面積19480.11平方米,由三幢相同的五層教學樓以南北平行布置,並由兩層高的外廊串連而成。淡藍色的樓體在藍天、白雲、綠樹的映襯下,顯得典雅、大方。
每座教學樓均為南側單邊密封式走廊,寬約兩米多。設有24間標準教室、2間240人階梯教室、10間教師辦公室、5間休息室、5間談話室。另外還安排了教師衛生間、學生衛生間、飲水間、校醫室、庫房、消防栓等配套設施。在每個樓梯口還設有安全出口等標識。
每痤教學樓之間,點綴著設計精巧的花壇,青石小徑。課餘時間,同學們憑窗臨風,令人心曠神怡。

榮譽

學校先後被評為“山西省文明學校”、“綠色學校”、“教育教學先進單位”、“新課程方案試驗先進學校”、“山西省德育示範校”、“國家級依法治校示範校”。
教學樓教學樓

校園風景

“事故門”

2008年8月18日21時30分,山西省孝義市境內發生一起客車與運煤大貨車相撞事故。介休一中的29名教師乘座的中巴車,在孝義市迎賓南路與孝武路交界處發生車禍,造成11名教師和1名司機遇難,多名老師重傷或輕傷。此事介休一中全體師生和校友心中永遠的痛。事故發生後,在省政府事故搶救處理協調領導組的統一指揮下,我省相關部門正在全力搶救傷員,妥善處理善後工作。
8月20日上午11點30分,副省長牛仁亮在孝義市再次主持召開專門會議,專題研究傷員救治和善後處理工作。省公安廳、教育廳、衛生廳、安監局、中國人保山西分公司和呂梁、晉中兩市負責同志參見會議。牛仁亮要求,要協調省市醫療部門,對每個傷員都要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盡一切可能減少傷亡,減少傷殘。據悉,昨天,省衛生廳根據省領導指示,已抽調省人民醫院、山大二院四位專家趕到孝義市人民醫院。今天,又抽調了第二批專家,及時趕赴孝義,指導參與傷員的救治工作。截至今天下午,孝義市人民醫院救治的20名傷員中,除兩名重危病人處於特殊監護外,其餘18人病情平穩。這次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12人死亡。牛仁亮副省長和省教育廳、晉中市、介休市的領導到介休一中部分遇難教師家中進行了探望,轉達了各級領導對遇難者家屬的慰問。
校園校園
根據現場辦公會的安排,呂梁市、孝義市正在全力實施傷員救治。晉中市、介休市有關方面正在妥善處理遇難者善後事宜。有關事故責任正在調查中。(來源:黃河新聞網;記者 趙霄揚)
事故回放:
18日21時30分,孝義市境內發生一起客車與運煤大貨車相撞事故。事故導致客車30名司乘人員中的8人在事故現場及送往醫院途中死亡,4人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據介紹,被撞客車上受傷的18人及大貨車司機和助手共20人目前正在孝義市人民醫院進行救治,其中重症7人。
事故發生後,省委書記張寶順、省長孟學農先後作出批示,要求千方百計搶救受傷人員,妥善處理善後事宜,依法嚴肅處理。
副省長牛仁亮率省直有關部門及時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搶救受傷人員,指導勘查事故現場,並成立了省政府孝石線“8·18”特大交通事故搶救處理協調領導組,積極有效地開展傷員救治、事故調查及善後處理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