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丘是漢語詞語,亦作“ 介邱 ”。
拼音:jiè qiū
釋義:1、大山。2、微小的土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介丘
- 拼音:jiè qiū
- 釋義:大山;微小的土山
- 注音:ㄐㄧㄝ ˋ ㄑㄧㄡ
介丘是漢語詞語,亦作“ 介邱 ”。
拼音:jiè qiū
釋義:1、大山。2、微小的土山
介丘是漢語詞語,亦作“ 介邱 ”。拼音:jiè qiū釋義:1、大山。2、微小的土山...... 介丘是漢語詞語,亦作“ 介邱 ”。 拼音:jiè qiū 釋義:1、大山。2...
髡[kūn]殘(1612-1673),清畫家。本姓劉,出家為僧後名髡殘,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石溪道人,殘道者、電住道人。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與石濤合稱...
③唐 盧照鄰《登封大酺歌》之三:“翠鳳逶迤登介丘,仙鶴徘徊天上游。” ④唐 徐凝《浙東故孟尚書種柳》詩:“ 孟家種柳東城去,臨水逶迤思故人。”4...
日觀峰,山東遊覽名勝。位於玉皇頂東南,古稱介丘岩,因觀日出而聞名。觀日長廊全長30米,亭廊銜接,似仙閣矗立,鮮艷奪目。拱北石又名觀海石。石長 6.5米,北西8...
鬢殘(1612-約1674,一作1612-1692後),22清代著名畫家。僧。俗姓劉。字石溪,又字介丘,號白禿、電住道人,一號 壤,自稱殘道人,閹住行人,晚署石道人。...
[62]介丘:大山,指泰山;登泰山指封禪。[63]恧:慚愧。[64]其何:何其,多么。與:通“歟”。[65]征:攻取。憓:順從。[66]夏:華夏。諸夏:泛指漢朝統治區域內...
尤其是曲中插入的兩組感受和評論:“俺牛羊散失,你可甚人馬平安”,“把一座介丘縣,生紐做枉死城,卻翻做鬼門關”,更是老辣當行。前者利用“牛羊散失”與“人馬...
法名髡殘,字石溪,一字介丘,號白禿,一號殘道者、電住道人、石道人。他削髮後雲遊各地,43歲時定居南京大報恩寺,後遷居牛首山幽棲寺,度過後半生。性寡默,身染...
泰山日觀峰,山東省泰安市泰山遊覽名勝之一。位於玉皇頂東南,古稱介丘岩,因觀日出而聞名。相傳在峰巔西可望秦,南可望越,故又稱秦觀峰、越觀峰。觀日長廊全長...
南朝梁·劉勰:“觀相如《封禪》,蔚為唱首,爾其表權輿,序皇王,炳玄符,鏡鴻業,驅前古於當今之下,騰休明於列聖之上,歌之以禎瑞,贊之以介丘,絕筆茲文,固...
歌之以禎瑞,贊之以介丘。”④清 黃宗羲 《序》:“武王克商,封微子於宋 ,七世而曰戴公,此戴姓之權輿也。”2.萌芽;新生。...
幼年失怙(音hù,指父親),青年出家為僧,法名髡殘,字介丘,號石豀、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等。明亡後寓居南京,修禪弘佛之暇潛心於山水畫的創作。他承襲元人...
法名髡殘,字石谿,一字介丘,號白禿,一號殘道者、電住道人、石道人。他削髮後雲遊各地,43歲時定居南京大報恩寺,後遷居牛首山幽棲寺,度過後半生。性寡默,身染...
《梁書·張率傳》:“若彼符瑞之富,可以臻介丘而昭卒業,搢紳群後,誠希末光,天子深穆為度,未之訪也。”參考資料 1. 卒業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8] 詞...
欽哉,符瑞臻茲,猶以為薄,不敢道封禪。蓋周躍魚隕杭,休之以燎,微夫斯之為符也,以登介丘,不亦恧(nǜ)乎!進讓之道,其何爽與!...
髡殘(1612年-約1671年),俗姓劉,字石谿、介丘,號白禿,自稱殘道人,湖南武陵(今湖南常德)移居金陵(今南京)。明末清初畫家。萬曆四十年四月初八出生,自幼喜畫,...
陶岳(?-1022年),湖南永州祁陽人,東晉名臣陶侃之後,世居廬江潯陽。字介丘,又字舜咨,著作家,北宋官吏,有廉潔名。...
因萬姓之心,應二儀之睠,徙縣嵩岳,登封介丘。關中之任責,成斯□□乘輿發軔。令公與奉常正卿李寬等留守京城,紫極帝居黃闕,天府自非勛高。□史思□聖心,何以...
幼年失怙(音hù,指父親),青年出家為僧,法名髡殘,字介丘,號石豀、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等。明亡後寓居南京,修禪弘佛之暇潛心於山水畫的創作。他承襲元人...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說姓丘,名明,左乃尊稱),春秋末期魯國人。 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鈐“石溪”、“介丘”二印。從此長題中可知作者作此畫的宗旨和意圖。 [1] 禪機畫趣圖創作背景 編輯 此畫作於辛丑年(1661),時年作者49歲,此畫為他中...
鈐“石溪”、“白禿”、“介丘”印三方。 收藏印:“雪盦銘心之品”、“張大千印”等。 此圖山巒重疊,結構飽滿,一條山路順山勢自下而上蜿蜒曲折,使景物繁複...
出家為僧後名髡殘,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電住道人等,湖廣武陵(今湖南省常德)人,好游名山在川,後寓南京牛首祖堂山幽棲寺。擅畫山水,師法王蒙...
鈐“石溪”、“白禿”、“介丘”三印。無鑑藏印。清髡殘雲洞流泉圖作品賞析 編輯 此圖布景稠密,經營講究,密中求疏,繁而不亂,層次分明,頗得幽深高邈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