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國古城遺址

仇池國古城遺址

仇池國古城遺址位於甘肅西和縣大橋鄉南部西漢水和洛峪河交匯處的仇池山上,距縣城南56公里。由於仇池山地處西和、武都邊境,史稱“背蜀面秦,以其峭絕險固,襟武都、帶西康,自古為形勝鎮戍之地。”古城遺址以孤高奇險聞名,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仇池國古城遺址
  • 地理位置:甘肅西和縣大橋鄉南部的仇池山
  • 景點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著名景點:古城遺址,伏羲崖,神魚洞
仇池山,古城遺址,伏羲崖,神魚洞,

仇池山

仇池山海拔1793米,相對高度791米,西漢水由西北繞山腳南流,洛峪河從東南沿山麓西來,二水匯流而下,形成三面環水,一面銜山的天險雄關。因上有大池與良田百頃,故名仇池或百頃原。東漢建安中,氐族楊氏以此為基地建立前仇池國、後仇池國,歷時146 年,其勢力所至達隴右、陝南,川北諸地,對全國南北政局及西南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過相當的影響。現吸引了古往今來眾多的詩人學士和觀光旅遊者,是隴上重要的遊覽勝地。

古城遺址

相傳古代有仇維道士在此山煉丹,並有泉水19眼,故名仇池,亦名百頃山。東漢末年,天水白馬氏楊駒徙居仇池。晉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駒孫楊茂搜依仇池天險始建仇池國,其後屢蹶屢興。至梁承聖二年(公元553年)為西魏所滅。其疆土在最盛時期,轄今甘、陝、川三省邊境2州、6郡、18縣。今山巔存上殿、下殿遺址。
仇池國古城遺址
西和古仇池國遺址是東晉初年白馬氐人楊氏建立氐人地方割據政權的中心。仇池山出名,更早在五千年前的上古時代,《開山圖》云:“仇池山四絕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處”,人文始祖伏羲就出生在仇池山主峰伏羲崖。
古城遺址以孤高奇險聞名,吸引了古往今來眾多的詩人學士和觀光旅遊者,是隴上重要的遊覽勝地。仇池山地處西和、武都、成縣、禮縣4縣邊境,史稱“背蜀面秦,以其峭絕險固,襟武都、帶西康,自古為形勝鎮戍之地。仇池山海拔1793米,相對高度791米,西漢水由西北繞山腳南流,洛峪河從東南沿山麓西來,二水匯流而下,形成三面環水,一面銜山的天險雄關。因上有大池與良田百頃,故名仇池或百頃原。東漢建安中,氐族楊氏以此為基地建立前仇池國、後仇池國,歷時146 年,其勢力所至達隴右、陝南, 川北諸地,對全國南北政局及西南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過相當的影響。
山上現有居民百餘戶,分幾個自然村而居。遺址內城垣已無存,上、下殿址也唯有大量瓦片、磚塊。山巔周圍舂火藥的石臼處處可見。出土文物有石錘及鏃、弩、斧、劍、鉞等大量兵器。現有新修盤山公路一條,曲折盤旋,直通山頂。乘車而上,如入藍天,千峰撲懷,萬壑青嵐,眼前白雲停而不浮,足下清江縈而不流,山風清芬,飄然欲仙。山上主要景觀有“伏羲仙崖”、“金龍滾珠”、“八仙上壽”、“石勺奇潭”、“麻岩古洞”、“無根東水”、“洞庸神魚”、“小有洞天”等。

伏羲崖

伏羲崖是仇池山主峰,巍然突起,聳入雲端。《路史》載:“伏羲生於仇夷,長於成紀”。仇夷即仇池。相傳仇池山伏羲崖為伏羲誕生地。無根東水源於山腹西北側的天然巨石之上。這塊巨石厚約3米、寬4米、長5米,被另外3塊大石支撐,形成“鼎”字狀,巨石上有直徑30厘米,深40厘米的石凹,常年積水,滿而不溢。水質甘冽醇厚,沁人心脾,可治腸胃疾病,有“積年之疾,一飲而愈”之說。相傳此石為魯班修建伏羲廟時所遺留。麻岩石洞系一石灰岩溶洞,洞深尚未探其終底,遊人可至處有3廳。洞中溪流涓涓,鐘乳石或立或掛,若人若獸,百姿千態,蔚為壯觀。
仇池國古城遺址

神魚洞

神魚洞在仇池山西麓魚洞峽中,原有上、下兩洞,下洞已被西漢水掩埋,上洞僅有碗口粗大,常年流水潺潺。每年清明前後,即有魚群隨泉水流涌而出。這些魚體態修長,背色暗褐,細鱗銀白,鰭尾暈紅。近年疏通魚洞泉眼,魚群湧出數量大增。此魚乃嘉魚,生存於溶洞地下水中,富含脂肪,味道鮮美。仇池山以其獨有的險峻和豐饒,成為千百年來學者文士嚮往的“洞天福地”,以杜甫、蘇東坡為代表的歷代詩人學士,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杜甫《秦州雜詩》之十四曰:“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神魚今不見,福地語真傳。近接西南境,長懷十九泉。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蘇東坡有《雙石》、《仇池石》、《和陶讀山海經》、《見和仇池》《壺中九華詩》等多首詩抒寫嚮往仇池的情思,高度頌揚仇池的美好,又將其一筆記名之為《仇池筆記》。其中《壺中九華詩》贊道;“江邊陣馬走千峰,問訊方知冀北空。尤物已隨清夢斷,真形猶在畫圖中。歸來晚歲同元亮,卻掃何人伴敬通。賴有銅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蔥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