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仁記洋行
- 成立地點:上海
- 成立時間:鴉片戰爭前夕
- 破壞時間:八國聯軍侵華期間
仁記洋行鴉片戰爭前夕在上海成立,天津開埠後即來天津開設分行,行址在英租界河壩路(今台兒莊路),由威廉·傅博斯(William Forbes)等人經營。...
英商仁記洋行在天津 黃獻廷天津買辦仁記李 黃獻廷英商安利洋行 劉樹墉 張瑞庭天津英商永豐洋行 戴學熹美商大來洋行在中國 阮渭涇...
李吉甫是李輔臣(天津籍人,任仁記洋行買辦而發家,人稱“仁記李”)之子,為英商仁記洋行買辦。1910年李輔臣過逝之後,和其弟李志年接任該行洋行買辦之職。...
李輔臣(?-1910) ,是天津本地人,早年家境貧寒,靠做小販、擺小錢攤、兌換銀錢、跑錢帖為生,他看到天津洋行中的服務人員的所得較豐,就托人到天津英商仁記...
位於和平區花園路12號,現為和平區人民政府使用。李吉甫為英商仁記洋行買辦。建於1918年,二層帶地下室,磚式結構建築。...
與會紳商均為一時俊傑,當中包括盧禮屏(前開設儀安金山莊)、馮明珊(有利銀行買辦)、施笙階三位創辦人,其他社會名流則有梁鶴巢(仁記洋行)、李玉衡(前開設和興...
李吉甫(?~1927),天津人,英商仁記洋行買辦,李氏家族是天津本幫(北幫)買辦的典型代表,世稱“仁記李”。“仁記李”第一代李輔臣(?~1910),曾在天津仁記...
滇池路(Dianchi Lu) 在黃浦區北部。東起中山東一路,西至四川中路。長295米,寬11.4~13.0米,車行道寬8.0~9.5米。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築,以仁記...
為英商“仁記洋行”所有,在1936年由“利華洋行”、“利華放款銀行”和“利華(小額)人壽保險公司”創辦人--瑞士籍猶太人李亞溥(譯音)購得後拆除了舊建築,在其原...
天津英租界的第一家自來水廠建於1898年,由英商仁記洋行建在今保定道與建設路口位置,是繼上海、旅順兩家水廠之後中國的第三家自來水廠。創辦人投資198,000兩白銀,...
上海開埠的一兩年間,憑藉走私鴉片發家的怡和洋行、仁記洋行、義記洋行、森和洋行、裕記洋行等在中國《上海土地條約》尚未簽訂的情況下,已經陸續登入上海。這些滯留...
不久,英國領事館的南邊沿黃浦江一線,陸續出現沙遜洋行、仁記洋行、寶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長洋行等洋行.臨黃浦江的纖道,1848年被改造成18米寬的馬路,並在馬路東側...
不久,英國領事館的南邊沿黃浦江一線,陸續出現沙遜洋行、仁記洋行、寶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長洋行等洋行。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臨黃浦江的纖道被改造成18米寬...
王朴頭腦靈活,很有膽識,他擴建張家口皮毛廠後,還把英資“仁記洋行”的頭銜私加在廠牌“德和隆”三字之上,藉以抬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與身份,以後又換為德商...
不久天津英商“仁記洋行”資本跟蹤而來,並帶來了一批天津人,與“高林洋行”展開了競爭。此後,來石嘴山相繼設立的洋行共有10家,其中英商8家,德商兩家,而資本較...
黃慶元(1869~1937年),又名黃榜,字世金。祖籍泉州,出生於廈門。早年受私塾教育,年輕時在廈門富商黃書傳的仁記洋行當夥計,受黃賞識並資助其經營“建源錢莊”。...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時在石嘴山英國仁記洋行外莊當買辦的張嘉榮派人到磴口縣,要他辭去萬家工作,來石嘴山仁記洋行外莊當司拜。不久,張嘉榮見他能寫會算,善...
另外,許多著名的洋行也設在這條街上,如英國太古洋行(今解放北路165號)、怡和洋行(今建設銀行天津分行)、仁記洋行(今解放北路129~135號)、美豐洋行(今五金交...
吳懋鼎,近代買辦資本家,原籍婺源縣浙東鄉。又名蔭柏、進寶。上海(今上海市)“滙豐銀行”和“仁記洋行”買辦。...
香港保險市場是1841年英資仁記洋行率先在香港設立機構,經營航運、貿易、代理保險業務。隨後,英資怡和、太平、太古、旗昌等洋行也相繼在香港開業,並代理保險業務。...
益豐洋行大樓61業廣地產公司大樓62仁記洋行大樓63協進大樓64中實大樓64哈密大樓64圓明園公寓643政治外交篇政治外交篇66英國領事館68...
3.法商茂新洋行與寶興恆因定貨糾葛一案判決書 4.李雅泉與英商仁記洋行因撥款糾葛一案判決書 5.張世臣等與俄商克立洋行因拖欠貨款一案判決書 6.李陶孫與美...
4 天津 1899 [4] 英商仁記洋行 英法租界 日供水1363立方米,20多戶受益 5 長春 1899 [5] 中東鐵路局 寬城子火車站 管線長達2公里 6 新北 1899 [6] 台灣...
他的父親萬中和(少元),沒有念過書,僅靠自學,能夠讀書寫字,曾先後在天津仁記洋行和鄧祿普橡膠公司做過事,每月薪金不過二三十元,所以家庭生活是很艱窘的。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