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市場是1841年英資仁記洋行率先在香港設立機構,經營航運、貿易、代理保險業務。隨後,英資怡和、太平、太古、旗昌等洋行也相繼在香港開業,並代理保險業務。進入20世紀,隨著轉口貿易的發展,保險公司陸續增多,到1941年總數已達100多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轉口貿易的發展和70年代至80年代的經濟繁榮為香港保險業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1986年,香港保險費總額為115億港元,1991年上升至220億港元,1995年達到446億港元,占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4%,其中一般保費收入201億港元,壽險保費收入237億港元。截至1995年,香港共有221家認可保險公司,其中獲準經營一般保險業務的157家,經營人壽保險的45家,經營綜合保險業務的19家。香港政府保險業監理處為主要的監管機構。
其經營的主要業務包括財產保險、人壽保險和出口信用保險。財產保險包括水險、火險和意外險。意外險又包括汽車保險、雇員賠償保險、盜竊保險、人身意外保險、商品責任保險、盈利損失保險、建築工程保險等。人壽保險包括個人人壽保險、團體人壽保險和家庭人壽保險等3種。出口信用保險是香港政府於1966年通過成立出口信用保險局承辦的保險業務,其服務對象主要是以信用放賬方式輸出貨物或服務的出口商和製造商,為出口商因收不到款項所引起的損失提供了保險。1992年該局承兌出口貨物及服務保險達154.0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