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仁記洋行
- 成立地點:上海
- 成立時間:鴉片戰爭前夕
- 破壞時間:八國聯軍侵華期間
天津英租界的第一家自來水廠建於1898年,由英商仁記洋行建在今保定道與建設路口位置,是繼上海、旅順兩家水廠之後中國的第三家自來水廠。創辦人投資198,000兩白銀,1898年11月完成鋪管工程,次年l月開始投產。後來隨著英租界不斷擴大...
解放北路125號 原仁記洋行天津分行 (現天津市建設裝飾工程公司) 重點保護 解放北路129號 原仁記洋行天津分行 解放北路145號 原國華銀行 解放北路147號 原四行儲蓄會天津分會 (現中國工商銀行天津解放北路支行)特殊保護 解放北路...
不久天津英商“仁記洋行”資本跟蹤而來,並帶來了一批天津人,與“高林洋行”展開了競爭。此後,來石嘴山相繼設立的洋行共有10家,其中英商8家,德商兩家,而資本較大者為六家,故稱6大洋行。②.曾壟斷西北毛皮產業40餘年 各洋行的...
不久天津英商“仁記洋行”資本跟蹤而來,並帶來了一批天津人,與“高林洋行”展開了競爭。此後,來石嘴山相繼設立的洋行共有10家,其中英商8家,德商兩家,而資本較大者為六家,故稱6大洋行。曾壟斷西北毛皮產業40餘年 各洋行的主子,...
4.1.4 仁記洋行天津分行 4.1.5 久大精鹽公司大樓 4.1.6 天津電報總局 4.1.7 直隸全省內河行輪董事局 4.1.8 海河工程局 4.1.9 新河材料廠辦公樓 4.1.10 英美菸草公司北方運銷公司總部...
3.法商茂新洋行與寶興恆因定貨糾葛一案判決書 4.李雅泉與英商仁記洋行因撥款糾葛一案判決書 5.張世臣等與俄商克立洋行因拖欠貨款一案判決書 6.李陶孫與美商經理崔炳臣等因貨款糾葛一案判決書 7.比商天津電車公司與孫恩元因賠償...
黃慶元(1869~1937年),又名黃榜,字世金。祖籍泉州,出生於廈門。早年受私塾教育,年輕時在廈門富商黃書傳的仁記洋行當夥計,受黃賞識並資助其經營“建源錢莊”。後相繼創辦建記行、建源行等,業務鼎盛,在廈門工商界占有相當地位,...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時在石嘴山英國仁記洋行外莊當買辦的張嘉榮派人到磴口縣,要他辭去萬家工作,來石嘴山仁記洋行外莊當司拜。不久,張嘉榮見他能寫會算,善結交,很快熟悉了外莊購運羊毛的業務,便有意提拔他當賬房先生兼跑外...
李輔臣(?-1910) ,是天津本地人,早年家境貧寒,靠做小販、擺小錢攤、兌換銀錢、跑錢帖為生,他看到天津洋行中的服務人員的所得較豐,就托人到天津英商仁記洋行當工友,做擔污水桶等雜活。由於他的這段經歷,以致他發跡以後...
不久,英國領事館的南邊沿黃浦江一線,陸續出現沙遜洋行、仁記洋行、寶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長洋行等洋行.臨黃浦江的纖道,1848年被改造成18米寬的馬路,並在馬路東側建造碼頭,堆疊、本行和船廠。1854-1941年間,出現十餘家外資銀行和中...
與會紳商均為一時俊傑,當中包括盧禮屏(前開設儀安金山莊)、馮明珊(有利銀行買辦)、施笙階三位創辦人,其他社會名流則有梁鶴巢(仁記洋行)、李玉衡(前開設和興金山莊)、招雨田(廣茂泰南北行)、曹雨亭(慎安號)、馮華川(...
上海開埠的一兩年間,憑藉走私鴉片發家的怡和洋行、仁記洋行、義記洋行、森和洋行、裕記洋行等在中國《上海土地條約》尚未簽訂的情況下,已經陸續登入上海。這些滯留上海的外國人,基本上都在城內居住,造成了事實上的華洋雜居的局面。為...
《萬曼文集》是2007-12-1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萬曼。內容簡介 萬曼先生於1903年11月18日出生於天津市。他的父親萬中和(少元),沒有念過書,僅靠自學,能夠讀書寫字,曾先後在天津仁記洋行和鄧祿普橡膠公司做過事,每月薪金不過二三十...
由兩江總督劉坤一撥南洋海防項下六萬兩,由瑞生洋行(Buchheister和公司)採購虜機器全分及洋匠一名來華教習。 (年薪資18,640鎊)契約定明,每日生產十六小時,可生產無煙火藥一千磅。並能製造炮棉及硝鏹水(硝酸)。廠房設計由洋商...
安培洋行大樓61 益豐洋行大樓61 業廣地產公司大樓62 仁記洋行大樓63 協進大樓64 中實大樓64 哈密大樓64 圓明園公寓64 3政治外交篇 政治外交篇66 英國領事館68 奧地利總領事館71 瑞典總領事館71 巴西總領事館71 墨西哥總領事館72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