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說

中國先秦儒家關於以仁義道德為施政準則的政治學說。其思想淵源是西周以來的重民思想和孔丘的仁學德政思想。產生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土壤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動盪與宗法 -農業社會。性善論和“不忍人之心”說是它的哲學基礎。代表人物是戰國中期的孟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仁政說
  • 含義:中國先秦儒家關於以仁義道德為施
  •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
  • 內容: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
仁政說
孟軻與梁惠王論政時,比較完整地闡述了仁政說:“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仁政說在經濟上要求保持小農生產的穩定性,實行保證小農一定土地的“制民之產”的井田制,因此“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正,井地均,穀祿平,才能限制兼併,使民眾對國家的負擔均平合理。在政治上要求統治者實行“以德行仁”的“王道”,反對“以力假仁”的“霸道”。他批評早期法家 吳起商鞅採取的重法尚刑的強力政策。主張輕刑罰,重教化,認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施仁政還要求統治者“樂民之樂,憂民之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梁惠王下》)。基於得天下必先得民心的認識,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的命題。尊賢使能,俊傑在位,亦是仁政的重要內容。根據歷史事實,得出了得天下與失天下,國之所以興廢、存亡,關鍵在於行不行仁政的結論。
孟軻的仁政說是儒家政治思想的中心內容之一。仁政說是儒家的理想政治,但在封建專制社會實際行之更多的卻是暴政。仁政說在歷史上曾經產生過廣泛的影響,起過一定的進步作用。它是後世進步思想家不滿現狀,批評、抗議和抨擊專制暴政的思想武器;又是開明統治者的施政方針和追求目標。這在客觀上有利於封建統治的改良,也有利於民眾處境的改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