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剎海(北京城區湖泊)

什剎海(北京城區湖泊)

什剎海,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北部,與東城區接界。是古高梁河下遊河道形成的窪地型湖泊。金稱白蓮潭,元稱積水潭、海子,明逐漸稱什剎海。什剎海的前海、後海,連同西海,面積約34萬平方米。

元代郭守敬建通惠河,與京杭大運河直接溝通,什剎海成為元大都京杭大運河碼頭,漕運的終點。以後海北岸、東岸一帶為全城重要繁華市區。歷經明、清、民國,滄海桑田,幾度盛衰。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幾十年建設,什剎海及周圍地區已成為風景秀麗、古蹟眾多、京味濃郁、大眾性強的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什剎海
  • 別名:十剎海、十汊海、石插海,西涯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
  • 所屬水系:海河流域北運河支流通惠河北京內城水系
  • 面積:340000 km
  • 成因:古河道瀦水形成的河跡型湖泊
位置境域,水系構成,水系變遷,湖泊變遷,水系治理,水利工程,水閘,橋樑,湖區治理,園林建設,

位置境域

什剎海在北京市的位置什剎海在北京市的位置
什剎海的範圍及景點分布什剎海的範圍及景點分布
什剎海,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北部,與東城區接界。水面34萬平方米,由前海、後海、西海組成,與北海、中海、南海為統一水系,逶迤相接。恭王府、醇親王府和棍貝子府花園內的湖泊,也為什剎海湖泊的其中一部。
西海,又稱北湖、淨業湖、水關等。湖身呈西北——東南向伸展。西北端有小島,上建鎮水觀音庵,清重修後改名匯通祠。小島北迎水關,北護城河水由水關入城,分流小島東西,入西海。面積7.4公頃(111畝)。
後海和前海,即什剎後海和什剎前海之簡稱,後海又稱後湖,前海又稱蓮花泡子。二海連通,以銀錠橋界分。統稱什剎海,或作十剎海、十汊海、石插海,西涯。有資料稱由於其西岸建有“什剎海寺”,被人們稱為“什剎海”,無考。水面約510畝。後海呈西北——東南向,長而略狹;前海轉為東北——西南向,短而稍闊。
西海西海
西海和前海相接的河道西海和前海相接的河道
後海後海
銀錠橋南前後海相接處銀錠橋南前後海相接處
前海前海

水系構成

北海、中、南海,及什剎海是一個水系。水系早為永定河故道,後開挖為高梁河,元代又建通惠河作為漕運水道,建金水河為皇宮輸水。這些湖泊古代為調蓄供水的水庫。
古代三海水系圖古代三海水系圖
建國前夕北護城河及什剎海水系示意圖建國前夕北護城河及什剎海水系示意圖
高梁河,又叫高梁水。據《水經注》記知,其源有二,一源出薊城(廣安門一帶)西北平地泉(在紫竹院公園內);一首受㶟水(永定河古名)於戾陵堰(在石景山附近),下流與源出薊城西北之水合流。東注,經薊城北,下游分兩派;一派轉東南流,西距薊城十里,下注㶟水,其河道大致經積水潭、什剎海、北海、中海等地,趨而東南,經左安門附近,下至馬駒橋一帶匯入㶟水(涼水河為其故道)。一派東流,至潞縣(通州區前身)北注入鮑邱水(潮河舊名),其河道大致與德勝門外護城河及東直門外壩河相當。該河上下遊河道實為東漢以前的㶟水故道。
元代,利用高梁河進行漕運,高梁河又稱玉河(即御河),是通惠河上游的一段,發揮著為大都漕運匯集和輸送水源的作用。什剎海是通惠河漕運的終點碼頭及調蓄水庫。
此外,明、清時期,原供給太液池水源的金水河注入長河,太液池(北海及中、南海)水源改由什剎海供給。
北護城河潭西勝境段北護城河潭西勝境段
北護城河,什剎海水系北側,建國前起自西直門北的三岔河口(上游納進長河),東行過德勝門、安定門至東北城角,與東護城河相接。1970年代治理後,北護城河上段(流域面積0.76平方公里)改道部分的河段為暗溝,新河道改到第一軋鋼廠北側,西接長河下游暗溝,東行穿過捷運車輛段,入北護城河明河,至德勝門全長1877米。下段:自德勝門至城東北角,全長4995米,流域面積10.5平方公里,最大流量90立方米每秒,其中30立方米每秒分入壩河。另分亮馬河、東護城河分洪。2002年,什剎海入口處的匯通祠瀑布景觀“屏山聽瀑”,恢復工程竣工。。
岔河,從甘露胡同向北通往鼓樓西大街的岔河。留下甘水橋、大石橋、小石橋、小八道灣等地名。1948年“北平市全圖”標明。
月牙河,開鑿時間為明代中期,開鑿目的是解決向太液池輸送水源問題。西起德勝橋,東至前海西北側的響閘。路經的羊房胡同、柳蔭街、前海西街等,長度約1000米。因月牙河兩側遍植楊柳,環境優美,也被文人稱為“楊柳灣”。
套河,舊時什剎海周邊有一圈“套河”,形成年代可能與開鑿月牙河相同。目的是為了調節什剎海注入水量。
月牙河與套河消失時間在解放初期。月牙河埋入地下成為暗河,套河則被填埋。政府在德勝橋東西兩側開鑿了引水渠,使上游來的水通過引水渠直接流向什剎海。
什剎海西側連通西海和前海的河道什剎海西側連通西海和前海的河道
什剎海西側,原來也有一條河,連通西海和前海,後建成街巷,柳蔭街即其一段。21世紀初恢復,恢復時間不明確。
北海和什剎前海之間的路面北海和什剎前海之間的路面
北海和什剎前海之間,還有一條浴蠶河,堪稱北京市最短的一條河。全長僅百米左右,掩蓋在西步糧橋下,是由什剎海向北海、中南海供水的樞紐河道。
內城河系,包括什剎海、北海、中南海、內外金水河和御河。建國前,水源自北護城河的鐵欞閘入城,經積水潭、李廣橋明渠、什剎西小海,過西壓閘後分兩支:一支入北海、中南海,出南海日知閣閘,經織女河、玉帶河、菖蒲河入御河;另一支經蠶壇、濠濮澗,沿景山西牆外入筒子河,又經故宮內河(即內金水河)由南筒子河流出入菖蒲河。
御河前海相接處御河前海相接處
御河,是什剎海的泄水河道。建國前起自什剎前海的地安閘(即古代“澄清閘”),經地安橋、東不壓橋南下至東華門的望恩橋入暗溝,全長4.6公里,是元代通惠河的一部分。建國後1951年至1952年曾全線疏浚,共挖土方2.85萬立方米。1956年至1957年全線改為暗溝,暗溝自地安橋下穿過,向西延伸至什剎海岸邊,並建兩孔手動機閘,以控制水位。保留了地安橋,廢除了澄清閘。為保護與北京城歷史沿革密切相關的河湖水系,2000年,結合萬寧橋(後門橋)保護,恢復了御河起端河道。

水系變遷

什剎海,在古代是一片寬闊的水域,古高梁河通過之處。元代發展水路運輸,利用這一帶水域作為停舶之所。當時水中有小島,島上有雞獅石,故稱雞獅潭或雞石潭,又稱積水潭、元武池、海子等。元代的積水潭比20世紀以後的什剎海水面大得多,其水源來自西北部山區的白浮泉和其他諸泉,自和義門北入城,出口有二,一是向東南入通惠河,一是向東入壩河。明代將水域一部分割於城外,城內部分仍稱積水潭、或海子、海子套、蓮花池、淨業湖、北湖等,但船隻不再入城。其水源也有變化,白浮引水工程廢棄後,引玉泉山水經西湖(現昆明湖)至德勝門西水關入積水潭;出口除東南流經海子閘(現地安閘以東)排出外,並向南經步梁橋入“三海”。
從明代水系圖看,尚另有水渠自積水潭直通步梁橋以北。至清代,這片水域逐漸分為三部:西部仍稱積水潭、中部因明代於北岸建有什剎海廟,故稱什剎海;南部蓮花很多,故稱蓮花泡子。清末民初,則通稱什剎海,並按水域將積水潭、什剎海、蓮花泡子分別稱為什剎西海、什剎後海和什剎前海。在這期間,什剎西海與什剎後海的水路斷開,水流繞經李廣橋明溝入前海,再由前海經銀錠橋入後海。使得水面面積減少,稻田面積增加,環境衛生有所惡化。

湖泊變遷

什剎海及積水潭、北海原為古永定河(高梁河)的故道窪地,後瀦水成湖。歷史上水面較大,連通一體。
積水潭,為元代對後三海及德勝門外以西太平湖(解放初太平湖改成捷運車輛段)水域的統稱。當時,導引大都城西北諸泉水於和義門(西直門)北水關流於都城,匯聚於此,汪洋若海,故俗稱海子。它在元大都的規劃設計中起到重要參照作用。大都城的南北中軸線即根據積水潭東南岸位置確定的,依據積水潭東西長度確定西城牆位置,從而使積水潭全部納入城中。通惠河修通後,積水潭既是供水水櫃,又是漕運終點碼頭,繁盛一時。其沿岸特別是東北岸鼓樓一帶成為元大都內最為繁華的商業區。明初新建北平城之北牆後,將積水潭西北段隔於城外,稱太平湖。城內部分亦分段而稱,德勝門內大街以西水域專稱積水潭,以東水域則稱什剎海。
後來,前海、後海、西海組成,俗稱“什剎三海”。在歷史上,什剎海在前海西側有“西小海”,在解放初期河湖整治中被填埋,在西小海舊址上建成什剎海游泳館,後改建成什剎海體校。另外在西海西側還有太平湖,也屬於什剎海水系的其中一部,1970年代初期改建成北京捷運車輛修理廠。

水系治理

長河是向市內積水潭、什剎海、北海和中南海輸水的惟一河道,是北京市重點保護水質之一。新中國成立前,河道兩岸無人管理。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曾幾次撥專款對長河水系進行整修。隨著工業的發展,沿河兩岸工廠不斷增多,每日有 1.2萬噸工業污水流人長河,再加上60多條生活污水管線和傾倒入河的垃圾,造成河水中有毒物質及有機物大量增加,水體富營養化嚴重,直接影響中南海地區的環境和人民民眾的健康。1973年4月23日在第一軋鋼廠召開第一次會議 ,成立由沿岸北京第一軋鋼廠、北京製藥三廠、空軍466醫院等13個單位參加的長河水系水源保護領導小組,開展治理污染,保護水源的民眾運動。整治中,查清污染源,逐個落實治理方案。第一軋鋼廠、製藥三廠、空軍466醫院等單位污水得到治理,引入市政管道,約占原污水總量90%,使長河水質大大改善。

水利工程

水閘

什剎海水量,靠水閘控制平衡。什剎海曾有多數水閘。據史料記載:通惠河上共11處建閘24座,其中萬寧橋(後又稱後門橋)西側的澄清上閘最為重要,它是積水潭港的咽喉之地,是進出港口的閘門。
位於荷花市場北端的響閘也是重要的水閘之一,“響閘煙雲”為“西涯八景”之一。
西壓閘,為什剎海的水進入太液池的閘口。位置在北海公園北門外西側。
西水關下的鐵欞閘,《日下舊聞考》“舊在德勝門西里許,水自西山經高粱橋來,穴城趾而入,有關為之限焉。下置石螭,迎水倒噴,旁分左右,既噏復吐,聲淙淙然自螭口中出”。
明初北京城改建之後,西山的泉水經長河流至西直門入西護城河後,分成兩支,一支向南經西護城河、南護城河流向大通橋;一支向北入北護城河。為了引西山的泉水進入什剎海,在鎮水觀音庵北邊的城牆下開了個通水的洞穴,叫“水關”,因在德勝門西側,也叫“西水關”。水關北側安有水閘,用來控制水量。為了防止外敵侵入,在水道中安了有拳頭粗細的鐵柵欄,這鐵柵欄又叫“鐵欞閘”。
西水關南面正對著鎮水觀音庵。護城河的水經過西水關時因水道狹窄,水流湍急,為了減輕水的衝擊力,在鎮水觀音庵下雕鑿成一個長約1.90米石質鎮水獸,用於分水。因鎮水獸形狀如同龍狀,百姓也管它叫“石螭”。由於石螭的阻擋,河水分成兩股,分別從鎮水觀音庵東西兩側流過,將鎮水觀音庵變成一個水中島嶼。為了行人方便,在緊靠城牆的地方修了座小橋,因橋東有座叫“太平庵”的古剎,橋名“太平橋”。人們登臨橋上,可觀水入城之勢,聽水流衝擊石螭之聲。古人曾有描寫西水關的詩句:“柳暗荷深路不知,水花紅盡匯通祠。鐵欞關底前朝水,須為遊人住少時”。

橋樑

銀錠橋銀錠橋
銀錠橋,始建於明代,位於什剎海前海與後海連通的水道上,南北向單孔石拱橋,石橋狀似銀錠,故稱銀錠橋。1984年修復石欄桿,橋身鐫刻單士元題寫“銀錠橋”三字。橋高3.55米,長8.3米,寬5.9米,面積48.97平方米。隨著什剎海風景區開發建設的需要,因橋面狹窄,交通堵塞,又不能橋下通船。1990年再次進行改建。橋體為鋼筋混凝土澆注而成 ,橋面和橋欄板仍用青白石砌築。橋面改建後比改建前拓寬2米,橋洞加寬1.9米,洞孔淨高0.95米。改建後,橋上緩解了交通阻塞 ,橋下可通行小船。
西步糧(西步梁)橋,俗稱西不壓橋,在北海公園北門與什剎前海相連處,原為石拱橋,1960年代改為水泥混凝土蓋板橋,並改善道路縱坡。1965年兩側又鋪裝1.5至5米人行步道,完善了市政設施,全線瀝青路面總面積3.5萬平方米。

湖區治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1950年全面疏挖整治城市舊有河湖,什剎海也於1950年全面治理。在設計施工期間,曾一度將上述水域稱為“四海”,即什剎西海(積水潭)、什剎前海、什剎後海和西小海。西小海為什剎前海西邊的一部分,與前海間有一條道路隔開。1950年,市衛生工程局組織“四海”施工所,於6月4日開工,同年11月26日竣工。疏挖治理時,在廢田還湖的基礎上,改變了過去不合理的水路,增加了許多水工設施,主要工程項目有:
(1)將李廣橋明溝改為暗溝,並使水流由西海經一段引河後直接入後海,再經銀錠橋入前海;
(2)把西小海改建為游泳池,並建兒童戲水的蘑菇池;
(3)挖除海內淤泥,浚深海底;土方29萬立方米,擴大海面至34萬平方米;
(4)砌築護岸6.4公里,其中混凝土磚斜坡護岸2.58公里,漿砌石直牆護岸3.82公里;
(5)在德勝橋上建閘兩座,用以控制西海水位比前、後海水位高出50厘米,並改建地安閘與西壓閘;
(6)建橋兩座,碼頭9處,排水涵洞12座。

園林建設

什剎海地區,元代成為元大都京杭大運河碼頭,漕運的終點。以後海北岸、東岸一帶為全城重要繁華市區。歷經明、清、民國,滄海桑田,幾度盛衰。到北京解放前夕,已是堤毀水臭,污泥充塞,成了三潭死水。
什剎海地區全景什剎海地區全景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對三海進行疏浚,修建護岸,開闢綠地;沿湖修了下水道,水質和環境大有改善。1953年 ,投資3.7萬元,在1.3萬平方米地域的後海南岸建成了西城區惟一的兒童公園。十年動亂期間,湖岸被任意侵占,沿湖景觀遭到破壞。1980年以來,中共中央書記處關於首都建設方針的四項指示和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批覆下達,社會各方面強烈呼籲改變什剎海風景區的髒亂狀況,恢復“三海”昔日風貌。西城區將此工作列入重要議事 日程,制定了整治方案。
1983年11月9日市政府批准方案,第一期整治工程開始。除專業施工隊伍外,動員駐區部隊和中央、市屬、區屬的 189個單位共8.4萬人參加了義務勞動,支援車輛5000台班。經半年奮戰,第一期整治工程獲得豐碩成果。動員搬遷24個單位 ,騰出2.65萬平方米湖岸綠地,亮出海面,打通了水景視線和環湖道路,沿岸種植1.3萬棵喬灌木,鋪栽2.9萬平方米草坪 ,湖內栽種蓮藕25畝,修建部分園林設施,新建前海游泳池,初步恢復了園林景觀。之後,又制訂了保護 、整治和開發什剎海的總體規劃,並按規划進行了第二期整治工程。經過兩年的努力,建成後海碼頭、花架、前海“潭苑”水院、島亭、噴泉、茶室等景點。占地6300平方米,建築面積3549平方米的匯通祠古建築群也已建成開放。後海南岸還建起占地2.2萬平方米的西城區兒童公園。
二期工程建設的景點隔岸爭輝,遙相媲美,為生活在市中心區的人們提供了休息、遊覽和觀賞的好地方。前海種植的荷花,紅花點點,綠葉婷婷,後海水域結合環海綠地和新建景點,自成一個優雅寧靜的休憩、活動小區,供人們臨水遊覽 、垂約、划船等水上活動;西海恢復了匯通祠小島,寺廟隱在高低錯落的山石和鬱鬱蔥蔥的松柏之中,假山內的兩層箱形大廳則成為一個突出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風格的多功能的文化沙龍,集參觀遊覽、文化娛樂、品嘗傳統風味小吃於一體。各個景點建築各具特色,豐富了什剎海的景觀。
恭王府位於前海西街,是清代遺存最完整的一座王府。由府邸、花園兩部分組成。花園名“萃錦園”,占地38.6畝,由約略的軸線分成中、東、西三路。園內山石廊榭,池塘花木、秀麗雅致,曲折變幻,景色幽深。現已對外開放。
1990年2月,北京什剎海研究會成立,聘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及有關專家單士元、侯仁之、張開濟、吳良鏞、朱自煊等為學術顧問,研討什剎海地區的保護、利用和開發,界定什剎海地區為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
什剎海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是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前海、後海、西海3個水域及鄰近地區。總規劃面積146.7萬平方米。西城區政府曾與清華大學合作,邀請規劃、歷史、地理、園林公建、文化、文物、水利、宗教等方面專家、學者,在調查研究基礎上,進行了什剎海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其間陸續建成恢復了十餘處景點,有西海匯通祠,前海月亮泉、潭苑、茗苑,後海花架、碼頭等。規劃要求對三海地區的道路系統、商業服務業、風景旅遊、園林綠化、水系及住宅區進行合理規劃與調整,把什剎海地區建設成為開放型、民俗性、多功能、多層次的旅遊區。1992年10月,獲市政府審查批准。
2018年,西海又建成西海濕地公園,占地10.9公頃,其中水域面積7.4公頃,周邊綠地面積3.5公頃。2018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