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運動表現的測量與評價第5版

人體運動表現的測量與評價第5版

《人體運動表現的測量與評價 第5版》是2020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社的圖書,作者是詹姆斯.R. 莫羅(James R. Morrow)、戴爾.P. 穆德(Dale P. Mood)、詹姆斯.G. 迪施(James G. Disch)、姜敏壽(Minsoo Kang)。

《人體運動表現的測量與評價(第5版)》是人體運動表現測量與評價的專業指導書。全書分為4個部分,共14章,通過對人體運動表現、人體運動學、體育教育學所涉及的重要概念的講解,幫助讀者梳理出清晰的學習路徑;引導讀者利用技術手段收集和分析人體表現數據,並在體力活動、體適能訓練及運動技能水平等測評方面做出正確的判斷,使其能將結果套用到實際生活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體運動表現的測量評價 第5版 
  • 作者:詹姆斯.R. 莫羅(James R. Morrow)、戴爾.P. 穆德(Dale P. Mood)、詹姆斯.G. 迪施(James G. Disch)、姜敏壽(Minsoo Kang)
  • 譯者:黎涌明、劉陽
  •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1日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頁數:462 頁
  • ISBN:9787115542229
  • 類別:體育
  • 定價:24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人體運動表現的測量與評價(第5版)》是人體運動表現測量與評價的專業指導書。全書分為4個部分,共14章,通過對人體運動表現、人體運動學、體育教育學所涉及的重要概念的講解,幫助讀者梳理出清晰的學習路徑;引導讀者利用技術手段收集和分析人體表現數據,並在體力活動、體適能訓練及運動技能水平等測評方面做出正確的判斷,使其能將結果套用到實際生活中。針對數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核心概念,本書提供循證決策,可以用於運動醫療、運動機能學、運動科學和體育詢炒項教育等行業。

圖書目錄

前言 │ 致謝 
第一部分 測量與評價概述 1
第1章 測量與評價的各種概念 3
測量與評價的本質 5
測量、測試與評價的目的譽體府 9
信度和效度 11
人體表現的領域 12
小結 15
第2章 利用技術進行測量與評價 17
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 19
使用SPSS 22
下載數據矩陣 31
小結 32
第二部分 基本統計概念 33
第3章 描述統計與常態分配 35
測量刻度 36
求和符號 38
報告數據 39
集中趨勢 41
分布形狀 42
變異性 44
標準數值 47
正態曲線的面積(z表) 48
小結 52
第4章 相關係數和預測 55
相關係數 56
計算r 59
預測 63
多重相關或多重回歸 66
小結 68
第5章 推論統計 69
假設檢驗 70
自變數和因變數 73
假設檢驗和推論統計的概覽 74
精選統計檢驗 75
小結 85
第三部分 信度和效度理論 87
第6章 常模參考的信度和效度 89
信度 91
效度 103
信度和效度的測量套用 109
使用布蘭德—奧特曼方法估計兩種測量方法之間的一致性 110
小結 113
第7章 標準參考的信度和效度 115
制定標準參考測試的標準 118
制定標準參考測試方案 118
標準參考測試的統計付諒分析 121
用於標準參考測試的統計技術 122
標準參考的測試案例 127
標準在流坑歸習元行病學的套用 131
小結 135
第四部分 人體表現的套用 137
第8章 研發書面試題和調查 139
測試計畫 141
測試構建和評分 150
實施測試 169
分析測試 172
題目分析 174
書面測試的來源 179
問卷和調查 180
小結 186
第9章 對成年人的體適能和體力活動測量 187
艾倫·W.傑克遜(Allen W. Jackson),北德克薩斯大學
與健康相關的體適能 190
確定體適能測評的風險 192
測量有氧能力 194
測量體成分 202
測量肌肉力量和耐力 209
測量身體柔韌性 220
與健康相關的體適能測試 223
老年人的體適能測評Ⅰ 224
老年人的體適能測試Ⅱ 226
特殊人群 236
測量體力活動 237
認證項目 241
小結 243
第10章 青少年體適能和體力活動測量 245
艾倫·W.傑克遜(Allen W. Jackson),北德克薩斯大學
健康相關的體適能與運動相關的體適能 249
常模參考與標準參考 250
數據 250
青少年體適能測試 252
美國青少年體適能健康測評系統 254
提高兒童體整芝少重適能測試結果的信度和效度 262
特殊兒童 263
醫學研究所對於青少年體適能測評的建議 264
測量青少年的身體活動 266
小結 275
第11章 運動技能和運動能力測評 277
運動技能和運動表現測試嘗欠台的指導方針 278
有效的測試程式 279
精神性運動測試的研製 282
技能測試中存在的問題 284
技能測試的分類 285
運動能力測試謎茅婚 298
人體表現分析的目的 303
體育數據分析學 308
小結 312
第12章 體育運動中的心理測量 313
羅伯特·S.溫伯格(Robert S. Weinberg),邁阿密大學
約瑟夫·F.克恩(Joseph F. Kerns),邁阿密大學
體育心理學:表現提升和心理健康 314
特徵指標和狀態指標 315
一般性指標和體育測量指標 317
使用心理測試的注意事項 319
定量測量和定性測量 321
體育心理學中使用的量表 326
心理技能 335
運動心理學中使用的各種量表 345
體育運動中使用的一般心理量表 350
小結 356
第13章 課堂教學評分:總結性評價 357
評估和標準 360
評分過程 360
判斷教學目標 361
評分中的一致性 365
評分機制 366
小結 381
第14章 基於表現的測評:測評學生學習的其他方法 383
傑克琳·L. 倫德(Jacalyn L. Lund),喬治亞州立大學
促使開發一種新型測評手段的動力 384
基於表現的測評的類型 389
基於表現的測評的制定標準 396
主觀性:對於基於表現的測評的批判 405
選擇適當的基於表現的測評 405
在制定基於表現的測評中應該考慮的問題 408
改進體育教育環境下的測評做法 411
小結 413

作者簡介

詹姆斯.R. 莫羅(James R. Morrow)
美國北德克薩斯州大學的傑出名譽教授。莫羅長期從事人體表現測量與評價課程的教學工作。他撰寫過150餘篇有關測量與評價、體適能、體力活動以及計算機運用方面的文章,還進行過約300場的專業演講。同時,他還使用本書介紹的多種相關技巧進行過重大研究。他在1989~1993 年擔任過《鍛鍊與運動研究季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的主編,還是《運動醫學與科學》(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雜誌的合 作創始人之一。
戴爾.P. 穆德(Dale P. Mood)
現任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藝術與科學系的名譽教授,此前擔任過該系的副主任。他還擔任《運動醫學與科學》(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體育測量與運動科學》和《鍛鍊與運動研究季刊》的評審專家。閒暇時,穆德喜歡閱讀、主持夏季游泳聯賽、旅行以及關注他的17個孫子孫女參加的相關活動,同時還熱衷參與各種體力活動。
詹姆斯.G. 迪施(James G. Disch)
萊斯大學體育管理系的副教授。迪施現在還擔任《鍛鍊與運動研究季刊》和《運動醫學與科學》雜誌的評審專家。
姜敏壽(Minsoo Kang)
中田納西州立大學健康與人體表現系的教授。他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和尚佩恩校區,獲得人體運動學(測量與評價)的博士學位,主修項目是反應理論(IRT)、拉希模型(Rasch)和心理測驗學。姜敏壽的研究重點是測量和統計方法,以及它們在測評體力活動和缺乏運動行為中的各項套用。他現在擔任《鍛鍊與體育研究季刊》的副主編,《體育測量與運動科學》(Measure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xercise Science)的欄目編輯以及這些雜誌的編委會成員。
譯者簡介
黎涌明
博士,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黑馬科學訓練坊”微信公眾號創辦人。本碩博分別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清華大學和(德國)萊比錫大學,研究方向為人體運動的動作和能量代謝、訓練監控與評價、體能訓練。
劉陽,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市學生體質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員,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健康科學博士。目前研究方向主要為體育與健康教育,運動與健康促進。在國內外期刊發表文章60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和面上項目各1項,省部級科研及教學項目8項。
小結 113
第7章 標準參考的信度和效度 115
制定標準參考測試的標準 118
制定標準參考測試方案 118
標準參考測試的統計分析 121
用於標準參考測試的統計技術 122
標準參考的測試案例 127
標準在流行病學的套用 131
小結 135
第四部分 人體表現的套用 137
第8章 研發書面試題和調查 139
測試計畫 141
測試構建和評分 150
實施測試 169
分析測試 172
題目分析 174
書面測試的來源 179
問卷和調查 180
小結 186
第9章 對成年人的體適能和體力活動測量 187
艾倫·W.傑克遜(Allen W. Jackson),北德克薩斯大學
與健康相關的體適能 190
確定體適能測評的風險 192
測量有氧能力 194
測量體成分 202
測量肌肉力量和耐力 209
測量身體柔韌性 220
與健康相關的體適能測試 223
老年人的體適能測評Ⅰ 224
老年人的體適能測試Ⅱ 226
特殊人群 236
測量體力活動 237
認證項目 241
小結 243
第10章 青少年體適能和體力活動測量 245
艾倫·W.傑克遜(Allen W. Jackson),北德克薩斯大學
健康相關的體適能與運動相關的體適能 249
常模參考與標準參考 250
數據 250
青少年體適能測試 252
美國青少年體適能健康測評系統 254
提高兒童體適能測試結果的信度和效度 262
特殊兒童 263
醫學研究所對於青少年體適能測評的建議 264
測量青少年的身體活動 266
小結 275
第11章 運動技能和運動能力測評 277
運動技能和運動表現測試的指導方針 278
有效的測試程式 279
精神性運動測試的研製 282
技能測試中存在的問題 284
技能測試的分類 285
運動能力測試 298
人體表現分析的目的 303
體育數據分析學 308
小結 312
第12章 體育運動中的心理測量 313
羅伯特·S.溫伯格(Robert S. Weinberg),邁阿密大學
約瑟夫·F.克恩(Joseph F. Kerns),邁阿密大學
體育心理學:表現提升和心理健康 314
特徵指標和狀態指標 315
一般性指標和體育測量指標 317
使用心理測試的注意事項 319
定量測量和定性測量 321
體育心理學中使用的量表 326
心理技能 335
運動心理學中使用的各種量表 345
體育運動中使用的一般心理量表 350
小結 356
第13章 課堂教學評分:總結性評價 357
評估和標準 360
評分過程 360
判斷教學目標 361
評分中的一致性 365
評分機制 366
小結 381
第14章 基於表現的測評:測評學生學習的其他方法 383
傑克琳·L. 倫德(Jacalyn L. Lund),喬治亞州立大學
促使開發一種新型測評手段的動力 384
基於表現的測評的類型 389
基於表現的測評的制定標準 396
主觀性:對於基於表現的測評的批判 405
選擇適當的基於表現的測評 405
在制定基於表現的測評中應該考慮的問題 408
改進體育教育環境下的測評做法 411
小結 413

作者簡介

詹姆斯.R. 莫羅(James R. Morrow)
美國北德克薩斯州大學的傑出名譽教授。莫羅長期從事人體表現測量與評價課程的教學工作。他撰寫過150餘篇有關測量與評價、體適能、體力活動以及計算機運用方面的文章,還進行過約300場的專業演講。同時,他還使用本書介紹的多種相關技巧進行過重大研究。他在1989~1993 年擔任過《鍛鍊與運動研究季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的主編,還是《運動醫學與科學》(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雜誌的合 作創始人之一。
戴爾.P. 穆德(Dale P. Mood)
現任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藝術與科學系的名譽教授,此前擔任過該系的副主任。他還擔任《運動醫學與科學》(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體育測量與運動科學》和《鍛鍊與運動研究季刊》的評審專家。閒暇時,穆德喜歡閱讀、主持夏季游泳聯賽、旅行以及關注他的17個孫子孫女參加的相關活動,同時還熱衷參與各種體力活動。
詹姆斯.G. 迪施(James G. Disch)
萊斯大學體育管理系的副教授。迪施現在還擔任《鍛鍊與運動研究季刊》和《運動醫學與科學》雜誌的評審專家。
姜敏壽(Minsoo Kang)
中田納西州立大學健康與人體表現系的教授。他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和尚佩恩校區,獲得人體運動學(測量與評價)的博士學位,主修項目是反應理論(IRT)、拉希模型(Rasch)和心理測驗學。姜敏壽的研究重點是測量和統計方法,以及它們在測評體力活動和缺乏運動行為中的各項套用。他現在擔任《鍛鍊與體育研究季刊》的副主編,《體育測量與運動科學》(Measure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xercise Science)的欄目編輯以及這些雜誌的編委會成員。
譯者簡介
黎涌明
博士,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黑馬科學訓練坊”微信公眾號創辦人。本碩博分別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清華大學和(德國)萊比錫大學,研究方向為人體運動的動作和能量代謝、訓練監控與評價、體能訓練。
劉陽,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市學生體質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員, 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健康科學博士。目前研究方向主要為體育與健康教育,運動與健康促進。在國內外期刊發表文章60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和面上項目各1項,省部級科研及教學項目8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