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肥大細胞

人體內有一種肥大細胞,會引起過敏反應和哮喘。但肥大細胞既可傷人,也可護人。市第六人民醫院張慶勇博士發現,如果將肥大細胞聚集和激活,有利於心肌內新生血管的生成,進而保護心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體肥大細胞
  • 有利於:心肌內新生血管的生成
  • 發現:張慶勇博士
  • 榮譽:傑出青年研究獎
發現經歷,用途說明,

發現經歷

首次發現破解“壞傢伙”改邪歸正密碼
人體肥大細胞成為心臟衛士
張慶勇榮獲世界心臟病大會“傑出青年研究獎”
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第16屆世界心臟病大會暨歐洲心臟病學會上引起轟動,35歲的張慶勇因此榮獲“傑出青年研究獎”,成為此次大會唯一入選並獲獎的亞洲青年學者,這也是我國學者首次在歐洲心臟病年會上獲此殊榮。
張慶勇解釋,心臟的結構就像一棵大樹,由心肌細胞、大血管和小血管構成,分別好比“葉子”、“樹幹”和“樹根”。“樹幹”起著傳遞和運輸血液的作用,但“樹根”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密密麻麻的“樹根”,不僅把氧氣和養料供給心肌細胞,還把這些“葉子”產生的廢物帶走,是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場所。此外,“樹根”還可調節外周血,為心肌供血提供一個穩定的血壓和血流。
近年來,心臟介入和心臟搭橋等手術大量用於臨床,但血栓這個心血管疾病常見併發症,一直伴隨著上述手術。出現微血栓導致的併發症後,嚴重者可導致心肌“無複流”的發生,死亡率極高。另外,這類手術使病變血管開通後,病人依然可能有胸痛、胸悶等症狀存在。專家認為,這些症狀產生,主要是因為缺少對“樹根”———微小血管的保護,導致部分小血管出現功能障礙。

用途說明

如何修補被破壞的小血管呢?多年來,張慶勇一直把目光聚焦在肥大細胞上。儘管存在於多種器官中的肥大細胞,其直徑只有20至40微米,肉眼看不見,但張慶勇及其團隊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發現,一直被視為“壞傢伙”的肥大細胞,能促進小血管生成,具有修補血管功能。不過,這得有個條件,那就是對肥大細胞進行聚集和激活。張慶勇表示,這正是他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專家認為,張慶勇的發現具有較高臨床價值。“根”深才能“葉”茂,只有將“樹根”保護好,微小血管的功能才能得以正常發揮。這提醒醫生,被廣泛套用的心臟介入和心臟搭橋等手術開通大血管後並非萬事大吉,實際上更要注重對微循環血管及其肥大細胞的保護。
歐洲心臟病學會主席米歇爾·科馬加:張慶勇博士的獲獎論文是從2891份36歲以下青年學者的論文中篩選出來的,並經學會嚴格評判,被認為是最出色的論文之一,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