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精神與藝術之源:世界上古散文淺論》內容簡介:當我們告別20世紀脈脈餘暉的時候,人們驚訝於象牙塔里獨善其身的大學,竟然也被裹挾進世界的浪潮之中。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為思想先鋒的知識分子,又一次陷入苦悶與彷徨:精英退席,大眾登場,文化人的精神魅力還能持續多久?與大眾共舞,應該是民族素質的普遍飆升,還是教育質量的驟然滑落?高等教育在新世紀的轉型,著重體現在大學教育目標從高深學問向套用技能擴展;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單純的知識學習向知識、能力、素質的複合型學習轉變;大學的辦學理念呈現為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功能和諧統一、學術旨趣和職業取向並行不悖的“威斯康星理念”;新型的高等教育民主化理念,也構成了大學教育的政治文明。其實,從世界範圍內看高等教育的變革與轉型,並非是世紀之交的一場突變,而是歷時性的漸變過程。19世紀初以來,關於大學的辦學理念就一直存在著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古典教育與實用教育之爭,英國的紐曼與斯賓塞論戰,即為其中的典型代表,而美國永恆主義教育家赫欽斯在芝加哥大學所作的嘗試,可以說是傳統教育的最後一抹晚霞。之後,傳統大學受到批評,它的門戶被迫開放,開始了自己的現代化。就連學究氣最重的英國老牌大學也不得不介入社會經濟發展,英國劍橋大學周圍形成的“劍橋工業園”,即為其中的範本,更不用說始終以“識時務者為俊傑”作為辦學理念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了。
基本介紹
- 書名:人類精神與藝術之源:世界上古散文淺論
- 作者:龍建春
- 出版日期:2008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8061179
- 外文名:Human spirit and the origin of art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頁數:525頁
- 開本:32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內質篇
精神體驗:宇宙·宗教·人生
第一章 宇宙猜想
一、神幻而理性的本體猜測
(一)神幻一神話猜測
(二)感性一物理猜測
(三)思辨一哲理猜測
二、是我非我的人與自然
(一)誰生我:人類誕生探原
(二)我非我:人與自然關係發凡
第二章 宗教編碼
一、從迷惑畏懼到崇拜信仰:宗教的本質
(一)“意義”核心:“神聖事物”
(二)本質“所指”:恐懼信仰
二、從物形到人形:編碼的呈現
(一)物形的奇異凸顯
(二)物形人形的硬性組構
(三)人形的大寫意
三、從信仰到理性:編碼的意向
(一)即物隨心的玄想
(二)頓悟盲從的信仰
(三)似龍非龍的理性
第三章 生存體驗
一、境遇:災難與憂患並生
(一)環境之災·人生之難:生存狀態
(二)“杞人之憂”·“斯芬克斯”之患:生存意識
二、救贖:窺探與架構同步
(一)生理破解·靈魂反思:生命救贖
(二)協約簽訂·藍圖繪編:社會救贖
外現篇
藝術發微:敘述·解釋·論說
第四章 敘述藝術
一、本質論:“敘事”與“敘述”
(一)溯源:語義·語法
(二)辨性:結果·行為
二、主體論:敘述角色的扮演
(一)確立角色:自然身份與敘述身份
(二)飾演角色:恰如其“份”與異“體”代言
三、行為論:敘述的剪輯與表現
(一)結構:情境的配置
(二)情節:情境的展現
第五章 解釋藝術
一、引論:解釋·詮釋·闡釋
(一)破解語義迷霧:解·詮·闡
(二)追求前“學”本質:方式·學科
二、演化論:解釋的範疇
(一)神話宗教解·自然哲學解
(二)法律解·歷史解·文學解
三、方式論:解釋的表現
(一)事實:解釋的具象化
(二)訓詁:解釋的淺近化
(三)義理:解釋的學術化
第六章 論辯藝術
一、自圓其說的“論”
(一)天啟·異象:宗教“論”
(二)訓誥·辭令·策論:世俗“論”
二、破立生髮的“辯”
(一)智慧激發:對話
(二)機鋒叢生:辯駁
(三)玄機四伏:詭辯
[圖1]赫利奧波利斯阿圖姆創世
[圖2]南武陽石闕畫像:盤古、伏羲、女媧
[圖3]佛降人間
[圖4]雷神
[圖5]蓐收
[圖6]帝江
[圖7]艾尼斯
[圖8]摩西頒布十誡
[圖9]米開朗琪羅《創世紀》壁畫洪水畫面
[圖10]斯圖加特華人教會的伊甸園圖
[圖11]《地藏菩薩本願經》佛主忉利天宮圖
[圖12]大盂鼎及其銘文
[圖13]女媧補天
[圖14]《論農業》和《農業志》書影
[圖15]《爾雅》書影
[圖16]梵書
[圖17]周敦頤所繪《太極圖》
[圖18]摩西見異象
[圖19]孟子像
[圖20]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附錄
一、世界上古散文簡約系年
二、主要參考書目
三、專家評審意見
後記
後記
世界文學需要散文,世界文學研究需要散文研究,世界文化研究需要散文研究,人類精神發展需要散文研究!這種種“需要”催生了我探索世界散文的念頭。
面對無比浩瀚世界散文,該怎么著手,我為自己確立了兩個觀念和一個模式:
文學以及文化研究的“世界”觀念。這種觀念主張突破“中外”、“東方中心”或者“西方中心”的局限,立足“世界”:儘量排除各種思想定勢、文化局限或情感偏頗,保證研究的客觀和公正。
序言
高等教育在新世紀的轉型,著重體現在大學教育目標從高深學問向套用技能擴展;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單純的知識學習向知識、能力、素質的複合型學習轉變;大學的辦學理念呈現為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功能和諧統一、學術旨趣和職業取向並行不悖的“威斯康星理念”;新型的高等教育民主化理念,也構成了大學教育的政治文明。其實,從世界範圍內看高等教育的變革與轉型,並非是世紀之交的一場突變,而是歷時性的漸變過程。19世紀初以來,關於大學的辦學理念就一直存在著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古典教育與實用教育之爭,英國的紐曼與斯賓塞論戰,即為其中的典型代表,而美國永恆主義教育家赫欽斯在芝加哥大學所作的嘗試,可以說是傳統教育的最後一抹晚霞。之後,傳統大學受到批評,它的門戶被迫開放,開始了自己的現代化。就連學究氣最重的英國老牌大學也不得不介入社會經濟發展,英國劍橋大學周圍形成的“劍橋工業園”,即為其中的範本,更不用說始終以“識時務者為俊傑”作為辦學理念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