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登月

人類登月

人類登月是載人登月計畫的一個部分,1961年5月25日,美國甘迺迪總統向全世界宣布實施宏偉的載人登月計畫。這個“阿波羅”載人登月計畫雖然是美國與蘇聯競賽的產物,但也可以認為是人類向太陽系擴張的第一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類登月
  • 外文名:Apollo Project(阿波羅計畫)
  • 時間:1961年5月25日
  • 宣布者:美國甘迺迪總統
  • 屬於:載人登月計畫
人類登月概述,登月一場競爭的結果,人類登月的成就,阿波羅載人登月計畫,阿波羅計畫綜述,阿波羅計畫過程,阿波羅計畫騙局,人類登月花絮,

人類登月概述

登月一場競爭的結果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前蘇聯連續獲得數個空間賽第一:1957年10月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4月12日第一位航天員加加林進入太空……與之相比,儘管美國也獲得了兩個第一:1960年 4月發射第一顆氣象衛星“泰羅斯”,1962年7月第一顆有源通信衛星作試驗性通信,但同蘇聯的巨大成就相此,顯得小巫見大巫。在加加林飛行之後不到四個星期,美國航天員阿蘭·謝潑德中校乘“水星”號飛船進行了亞軌道飛行(186千米),它說明美國具備了擺脫空間困境的能力。

人類登月的成就

蘇聯的月球2號於1959年9月登入月球,是首個登入月球的探測器,而美國的阿波羅11號則於1969年7月成功登入月球,航天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成為歷史上最早登入月球的人類。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1865年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則是人類出現最早有關登入月球的概念之一。中國月球探測工程是指2003年3月由中國國家航天局宣布正式起動的月球探測計畫。

阿波羅載人登月計畫

阿波羅計畫綜述

阿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或作阿波羅工程,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從1961年到1972年從事的一系列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在20世紀60年代的十年中主要致力於完成載人登月和安全返回的目標。在1969年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達成了這個目標,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為了進一步執行在月球的科學探測,阿波羅計畫一直延續到1970年代早期。總共耗資約240億美元,因此有人認為,資金是美國能領先一步登月的最大因素。
阿波羅計畫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執行的迄今為止最龐大的月球探測計畫,“阿波羅”飛船的任務包括為載人登月飛行作準備和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已於1972年底結束。迄今(2012年)為止還沒有過其他的載人太空飛行器離開過地球軌道。阿波羅計畫詳細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質化學成份、光學特性並探測了月球重力、磁場、月震等。後來的天空實驗室計畫和美國、蘇聯聯合的阿波羅-聯盟測試計畫也使用了原來為阿波羅建造的設備,也就經常被認為是阿波羅計畫的一部分。
阿波羅計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計畫中也有過幾次嚴重的危機,包括阿波羅1號測試時的大火造成維吉爾·格里森、愛德華·懷特、羅傑·查菲的死亡;阿波羅13號的氧氣罐爆炸以及阿波羅-聯盟測試計畫返回大氣層時排放的有毒氣體都幾乎使執行任務的太空人喪命。

阿波羅計畫過程

1969年7月16日早晨9點32分,阿波羅11號飛船連同它的三十六層樓房高的土星5號火箭甘迺迪角的39A綜合發射台發射了。在飛船上的是民航機長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兩個空軍軍官小埃德溫·“嗡嗡叫”奧爾德林上校和麥可·科林斯中校。土星號的第三級把他們送進了一條一百一十八英里高的軌道。把一切工作系統檢查了兩個半小時之後,他們再度發動了第三級火箭,這使他們獲得了每小時二萬四千二百四十五英里的速度,脫離地球大氣層向二十五萬英里外的月球前進。
在離地球五萬英里處,科林斯操縱名為“哥倫比亞”的指揮艙,使它與稱為“鷹”或簡稱L·M·的脆弱的登月艙正面相對。“哥倫比亞”和“鷹”互相一鉤住,土星號的第三級就被拋棄了。航行的第二天,星期四,他們開動了“哥倫比亞”的發動機,使他們進入到星期六就可以在月球背面六十九英里之內的一條軌道上。在甘迺迪角時間星期五下午,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爬過兩個運載工具之間的管道,進入了登月艙“鷹”號,那天黃昏,太空人們就進入了月球的重力場,這時他們離月球已不到四萬四千英里,速度越來越快了。
星期六下午,他們把速度降低到每小時三千七百三十六英里,進入了繞行月球的軌道。航控台(它們與設在休斯敦的國家宇航局載入宇宙飛船中心聯繫的無線電報機)於7月20日星期日上午7點零2分叫醒他們,因為這一天是預定在月球上著陸的一天。在“鷹”艙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把登月艙著陸用的四條難看的腿伸展出去。航控台告訴他們說:“你們完全可以駛離船塢了”。於是,登月艙就和“哥倫比亞”分開,這時阿姆斯特朗說,“‘鷹’已經長了翅膀了。下午3點零8分,他發動了宇宙飛船的引擎,於是他們朝著月球上的靜海飛去。
他們在離月球表面九點八英里處進入了一條低軌道,在一片可怕的滿是高山和火山坑的月球荒野上飛行。這時,休斯頓的一部計算機開始在他們的儀錶盤上閃光,向他們發出警報。現在已如此接近目的地,他們當然不能回頭,於是他們就根據在休斯頓的一個青年指揮官員的指示向前飛去,阿姆斯特朗掌握著操縱器,“嗡嗡叫”奧德林不停大聲讀出儀器上顯示出的航行速度和高度。他們在下降的最後時刻,遇到了一些麻煩。當阿姆斯特朗發現他們將落在廣闊的不可接近的西火山坑(因處於他們的目標之西四英里處,故有此稱)時,“鷹”艙月球之間的距離已不到五百英尺了。他向那火山坑外面飛去,但這計畫外的延長旅程,意味著他快要用完燃料了;他必須立即作出決定,要么轉向那邊去,要么冒墜毀的危險。就在這一剎那,他前面的儀錶盤上發出兩道白光,顯出接觸月球字樣。“鷹”艙已經著陸了。
他說,“休斯頓,這裡是靜海基地,‘鷹’艙已經著陸。”這時是1969年7月20日,星期日,東部日光節約時間下午4點17分42秒。
把儀器檢查了三個小時之後,兩個太空人問休斯頓,他們可否省去預定的四個小時休息時間而就在現在下機。休斯頓回答說,“我們支持你們這一行動。”他們穿上了價值三十萬美元的太空衣,降低了登月艙內的壓力。接著,阿姆斯特朗背朝外,開始從九級的梯子上慢慢下去。在第二級階梯上他拉了一根繩子,打開了電視照相機的鏡頭,讓五億人看到他小心地下降到荒涼的月球表現上去。
他的九號半B的靴子接觸到了月球表面,他說:“對一個人來說,這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這時是下午10點56分20秒。他拖著腳步在地上走來走去。他說,“月球表面是纖細的粉末狀的,它象木炭粉似的一層一層地粘滿了我的鞋底和鞋幫。我一步踩下去不到一英寸深,也許只有八分之一英寸,但我能在細沙似的地面上看出自己的腳印來。”
阿姆斯特朗把那細粉放一些在他太空衣的褲袋裡。接著,在他下艙後十九分鐘,奧爾德林走到他身旁來說,“美呵,美呵,壯麗的淒涼景色。”阿姆斯特朗把一根標樁打入土裡,把電視攝影機架在上面。樣子象蜘蛛的“鷹”艙離鏡頭六十英尺遠,正處於電視圖象的中央,它後面就是外層空間的永恆的夜。這裡的重力是六分之一個G,僅及地球上重力的百分之十六點六。電視觀眾們看到這兩人象羚羊似的跳來跳去,並聽到奧爾德林說,“當我要失去平衡的時候,我發現恢復平衡是十分自然而又非常容易的事。”他樹起了一面三英尺長五英尺寬的美國旗,它是用鐵絲縛在旗桿上的;奧爾德林向它行禮。他們還存放了一個盛有七十六國領導人拍來的電報的容器和一塊不鏽鋼的飾板,上面標著下列字樣:“來自行星地球的人於紀元1969年7月第一次在這裡踏上月球。我們是代表全人類和平地來到這裡的。”
與此同時,全世界都在注意月球。從澳大利亞到挪威,從堪薩斯華沙,人們將耳朵貼向收音機,或從電視上收看重大事件。據估計,電視觀眾約有6億人,占地球上人口總數的1/5。即使在同美國不友好的國家裡,這一登月任務的新聞也由電台以讚賞的態度或者至少以公正的態度進行報導。
開羅廣播電台將阿波羅登月稱為“人類最偉大的成就”。倫敦的一位律師秘書將此舉說成為“簡直太了不起了”。女演員吉納·勞洛布里吉達說:“這決不是娛樂行業的表演。”但是,“我今天在電視中看到的將會永遠是最出色的。”
按計畫,第一次月球旅行將持續不到一天的時間。登月艙於1969年7月22日下午1時55分從月球起飛。在指令艙飛回地球之前,它將被拋棄掉。
他們一面收集五十來磅石塊供科學研究之用,一面測量他們太空衣外面的氣溫:陽光下是華氏234度,陰處是零下279度。他們擺出一長條金屬箔來收集太陽粒子,架起測震儀來記錄月球震動,還架起反射鏡來把結果送給地球上的望遠鏡。他們在半夜裡回到“鷹”艙,總共在月球上停留了二十一小時又三十七分鐘之後,發動引擎離開了月球,(航控台說:“你們可以起飛了。”奧爾德林說:“對!我們是這條航道上的一號機。”)返回軌道之後,他們就和呆在“哥倫比亞”里的柯林斯會合,柯林斯把兩個飛行工具重新鉤在一起。他們就從管道里爬過去和他呆在一起,“鷹”艙則被放走而飄入太空,最後將墜毀在月球上。
上午1點56分,柯林斯使“哥倫比亞”朝向地球,就發動引擎,使指揮艙擺脫了月球的引力。回程需要六十個小時。那天晚上,太空人們通過電視送到地球上來一幅攝自十七萬五千英里外的地球本身的照片。奧爾德林說:“坐在這裡看著地球變得越來越大而月亮變得越來越小,這情景多美呵。”阿姆斯特朗說:“不管你航行到哪裡,回家總是好事。”星期四,他們以每小時二萬四千六百零二英里的速度航行,在太平洋上空五十七英里重新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在這一階段的最關鍵時刻,宇宙飛船的擋板被四千度的高溫烤焦了。雲把指揮艙包圍起來,因此無線電聯繫中斷了三分鐘。
守候著的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上的雷達已探測到正降落的“哥倫比亞”在十三點八英里外,在三個八十三英尺的橙色和白色的降落傘下疾降。接著,這指揮艙就濺落在海面上,激起六英尺高的大浪,並傾翻了。但經艙內三人努力把舷邊的氣袋充了氣,就立即使它恢復了平衡。“大黃蜂”號上起飛的直升飛機在頭頂盤旋,引導這隻飛船開往目的地。尼克森總統在艦橋上揮動雙筒望遠鏡。艦上的樂隊吹奏起了“哥倫比亞,你是海上明珠”,在整個美國和許多外國城市裡,教堂鐘聲四起,氣笛長鳴,汽車駕駛人都按響了車上的喇叭。

阿波羅計畫騙局

美國人宣稱四十年前登上了月球,一直引來眾多質疑。各國媒體和好事者紛紛要求美國出示登月證據。
1、美國人此後再也沒有登月計畫;
2、登月火箭返回艙據稱找不到了,連圖紙都找不到了;
3、登月當事人多年一直被禁口,不接受採訪;
美國稱登月人在月球插上的第一面美國國旗已失蹤
美國據稱曾於40多年前先後6次登上月球,每次都會插上一面美國的國旗。
美國航天局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照相機最近發回了一組新照片,科研人員根據這些照片分析認為,除了一面美國國旗不見了之外,其餘5面星條旗都還插在月球的表面。
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飛船載著三名太空人飛往月球,其中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成功登上月球,首次實現人類踏上月球的理想。此後美國又相繼6次發射“阿波羅”號飛船,其中5次成功,最後一次登月時間為1972年12月14日。
每批執行“阿波羅”號任務的太空人都會在月球上留下一面美國國旗,迄今為止,月球上共被插上了6面美國國旗。 40多年之後,美國航天局使用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照相機搜尋月球上的美國國旗蹤影,結果發現了5面美國國旗及其投射在月球表面的陰影。
科研人員馬克·羅賓遜說,從照相機發回的照片來看,"阿波羅"11號那次任務插上的旗幟已經不見了,其餘5次任務留下的美國國旗都還在原地,能看到國旗投射在月球上的陰影。 ”
斯諾登再證陰謀論:認為美國從未登月
隨 “阿波羅”11號登月的太空人奧爾德林稱,他們在插國旗時一直擔心它插不牢,會在電視直播中歪倒在月球表面上。最後,這面國旗的確是倒下了,當太空人駕駛“鷹號”登月艙飛離月球時,就眼睜睜看到引擎強大的衝擊波將這面美國國旗“刮”倒在地。
此前宇航局有科學家認為,由於可怕的太陽紫外線,再加上這些美國國旗使用的是尼龍材料,所以隨著時間流逝,月球上的美國國旗可能早就粉身碎骨,化為灰燼了。
但當時這面看起來像在微風吹拂下飄揚的旗子,卻成了人類是否真的登上月球的最大疑點。據美國航天局當年負責登月項目的工程師湯姆·莫澤介紹說,太空人們原本打算用機械臂把綁在梯子上的國旗展開,但在實施過程中出現意外,國旗並沒有按計畫展開;太空人不得不用手頭的工具設法把國旗展開,卻不小心把國旗上的纖維絞纏在了一起,這樣就給正在觀看電視的人們造成了美國國旗在月球上輕微飄動的錯覺。
2009年8月28日,據英美媒體報導,荷蘭國家博物館多年來一直珍藏著一塊據稱是美國太空人1969年首次登月時採集的“月球岩石”,並為它投了一份高達30萬英鎊的天價保險。日前專家對其鑑定後發現,它竟然壓根就不是什麼“月球岩石”,而只是一塊已經石化的爛木頭而已。
據報導,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烏龍事件始於40年前。1969年10月,3名“阿波羅11號”太空人前往荷蘭訪問,並受到了英雄一般的歡迎。在訪問期間,美國大使威廉·米登多夫把一塊據稱是首次登月時採集的“月球岩石”作為私人禮物,贈給了荷蘭前總理威倫·德瑞斯。德瑞斯1988年去世後,這塊“月球岩石”被其家人捐贈給荷蘭國家博物館收藏。21年來,它一直是荷蘭國家博物館最受重視的展覽品之一。博物館甚至給它投了一份高達30萬英鎊的天價保險。
據悉,自從2006年開始,就有專家對這塊“月球岩石”的身世提出過質疑。為了平息各方猜疑,日前荷蘭國家博物館決定將這塊“月球岩石”交給石材專家進行鑑定,並希望藉此舉“以正視聽”。結果專家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進行檢測,就得出最終結論這不是一塊真正的月球石,而只是一塊“木化石”,其價值不會超過50英鎊。
美國稱登月採集的月球岩石多已經被盜
據外電報導,2011年12月8日,美國一位審計員透露稱,由於很多研究人員都有貪便宜的習慣,美國宇航局(NASA)數百塊月球岩石與隕石樣本在借出後失蹤。
NASA檢查長馬丁(Paul Martin)將軍發表報告稱,“根據NASA的記錄,從1970年到2010年,517塊借出的航天材料丟失或被盜。”
這些航天材料包括月球岩石與土壤、小行星、火星與月球的隕石、太陽系外層空間的離子、彗星與星際空間的塵埃與地球平流層的宇宙塵埃等。
報告稱,“這些樣本均是稀少、有限的資源,在研究與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我們發現,NASA的記錄並不準確,研究人員無法解釋借給他們的樣本,在研究結束後不返還給NASA而繼續留在他們手上的原因。”
曾在阿波羅計畫中工作過的比爾·凱恩教授,最近寫了一本名為《我們從未登上月球》的書,書中對阿波羅登月計畫列舉了以下一些重大疑點:
1、沒有大氣折射的月球上看星星應該更加明亮清晰,可許多所謂“登月照片”的太空背景上卻看不到一顆星。
2、登月飛船降落時,火箭發動機的巨大推力應在粉塵遍地的月球表面留下明顯的痕跡,而在照片中卻看不到。
3、在一些照片上,近景與遠景之間有一條不易察覺的線,使人聯想到電影特技中的“褪光描畫”法,即畫出遠景再運用光與影來遮掩。
如果登月飛行是假的話,那是用什麼手段來瞞住全世界數億電視觀眾的呢?比爾·凱恩認為:載有太空人的火箭確實發射了,但目標不是月球,而是人跡罕至的南極,在那裡指令艙彈出火箭,並被軍用飛機回收,隨後太空人在地球上的實驗室內表演登月過程,隨後進入指令艙,並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個所謂的登月過程。

人類登月花絮

俄羅斯的《真理報》爆出一則訊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此訊息說的是美國阿波羅號太空人在登入月球後遭遇外星人威脅的事情。
根據《真理報》的說法,美國政府阿波羅號的太空人在登入月球之後看到了外星人的採礦器和一些外星飛船,然後太空人將這些照片拍了下來,其實美國政府最早的意思是在太空人登入月球後然後向世界宣布“月球屬於我們”,但是在地上監控室卻發現太空人卻沒有說這句話,而是說的我們為和平而來,因此有人猜測美國人是真的遇到了外星人。在許多年後其中一個太空人說了當時的情況,他說他們遇到了外星人,害怕他們會威脅到地球,所以改變了最初的說法。
人類登月受“警告”人類登月受“警告”
還有訊息稱,美國人的月球登入車破壞月球彈坑時,生活在月球上的“生物”開始顯示它們對美國人的憤怒。綠色的月球生物警告美國人“回家去”,因為它們想保持隱藏在月球地下用來觀測地球生命的秘密基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害怕與高級文明發生衝突,立即停止了所有探月行動。
根據外界的猜測,美國政府手中掌握一些關於外星人的資料,但是他們總是遮遮掩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