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和海洋動物的相似之處

人類和海洋動物的相似之處是人類的祖先是陸生的古猿,作為一種傳統的生物進化理論似乎沒有人提出過異議。然而現代人類的某些解剖和生理學特徵,與陸生哺乳動物,包括猿類和黑猩猩有著很不相同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人類和海洋動物的相似之處
  • :動物界
簡介,總結,

簡介

1.人類的體表光滑、體毛稀少更與海獸相近。人類祖先如果是陸生的,原始人的體毛為什麼會消失?體毛除了寒帶動物禦寒需要之外,還有防止擦傷,減少昆蟲叮咬等多種功能,所以儘管熱帶氣候炎熱,而陸生哺乳動物都有體毛,生活在熱帶叢林中的猿類和黑猩猩的體毛也並非禦寒需要。如果說生活在炎熱赤道的哺乳動物體毛都不會消失,那么在溫帶和寒帶地區生活的人類祖先,為了維持體溫需要,更不存在體毛消失的自然選擇條件。只有海生哺乳動物因為長期生活在水中,對運動形成阻力的體毛已經退化。假定人類的祖先是一種海洋靈長類,已有相當智力的海猿登入後,便會用獸皮和樹葉擋風禦寒。具有這種生存能力的人類祖先就失去了再產生大量體毛的需要和可能性,所以不論生活在熱帶還是寒帶的人類體毛都很少。如果人類祖先原本是陸生哺乳動物,體毛髮達,那么寒冷地區的種群體毛將會更加發達而不是減少和消失。
2.包括黑猩猩在內的所有雌性靈長類都沒有處女膜。雌性哺乳動物的腹腔是通過輸卵管和陰道與外界相通的,人類祖先在水中生活,細菌、病毒、原蟲等微生物和小型水生動物都有可能隨海水經陰道上溯進入腹腔,處女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海水進入,而陸生猿類則無此需要。
3.近代,為了減輕產婦的體力負荷,出現了在水中分娩的嘗試。最初擔心嬰兒會溺水,但是嬰兒非常適於在水中出生,並且新生嬰兒很快就學會游泳。這也提示人類的祖先可能是在水中生活的。
4.每個人每天都需要進食一定量的食鹽,在一定限度內進食超過需要量的食鹽時,腎臟有能力排出。人類的鈉代謝與其他陸生哺乳動物,包括猿類和黑猩猩都不同,在停止攝入食鹽後,腎臟繼續穩定地排出鈉,即使血液中的鈉濃度已經低於正常生理值,仍不可能停止鈉的排出。因此人類如果沒有食鹽的持續攝入,就不可能維持體內的鈉平衡。一個人長期沒有鹽吃,就會因血鈉過低而浮腫,乏力,時間長了更會出現水電解質紊亂危及生命。這種生理代謝特徵反映出人類祖先是在一個氯化鈉濃度相當高的環境裡生存和進化的,而這種環境只能是海洋。我們今天在煮食海魚時還要往裡加食鹽,然而即使是生活在海邊的非海洋生哺乳動物,也不會到海里去飲海水。
5.人類從胎兒期起就需要攝入較多的碘元素,陸地生產的食物中碘含量不足於保證人類的正常生長發育需要。現在生活於內陸,吃不到海產品的居民易患缺碘造成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和智力低下的克汀病。人類對碘的較多需要,提示人類對營養需要的特性是從祖先那裡繼承來的。如果人類的祖先原本生存在陸地,就不會形成對碘的較多需要。或者碘是大腦進化必不可少的元素,在缺少碘的環境中不可能形成人類的大腦。由此也可以構想,考古發現的許多類似原始人類的物種不一定是現代人的祖先,因為他們生活在缺碘的環境裡,不可能出現腦的進一步進化,因而智力低下,不再適應進一步的生存發展而被自然淘汰。當然,現在也已無法推測他們當時的體毛情況。

總結

以上幾個疑點提示人類可能起源於一種海洋古猿,現代人雖然已完全成為陸生動物,但至今仍保留著在海洋中生活的祖先的痕跡,尤其是鈉和碘的生理代謝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