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雞蛋
“假雞蛋”新聞在近幾年可謂層出不窮,但令人疑惑得是,綜觀這些報導總是沒法給假雞蛋勾勒出一個清晰統一的輪廓。這些事例中,雞蛋有變成橡膠狀的;有可以凍成凍的;有怎么煮都不能成型的;有打開就發現蛋黃蛋清混在一起的;類似地,還有花紋一洗就掉的鵪鶉蛋……大家都懷疑自己買到的這種非正常蛋就是假雞蛋。
儘管手把手教你如何製作假雞蛋的資料在網上一搜就是一大把,內容上也都是大同小異、如出一轍。但是,實際操作起來,網友卻發現困難重重。
雞蛋雖小,結構卻非常精巧,特別是
蛋殼這部分結構,網上流傳的方法在質地、外觀、模具接合處或是注射內容物處都會留下痕跡。
要想做出以假亂真的雞蛋,還要保證成本低廉,讓偽造者有利可圖,並非易事。而央視記者的秘密調查則揭示,這些宣稱掌握“以假亂真”的製作技術的廣告,其實是為了騙取求學者的學費。
異形雞蛋
橡皮蛋
在諸多“假雞蛋”報導中,最常出現的就是質地像橡膠,彈性異常大的“橡皮蛋”。不過,這樣的奇異特性並不是它作為假雞蛋的明證。蛋雞飼料中含有過多的棉籽餅粕就可能造就這樣的異常雞蛋。
棉籽餅粕是棉籽榨油後剩下的固體殘渣,用壓榨法榨油得到的是棉籽餅,用浸提法得到的則是棉籽粕。棉籽餅粕的蛋白質含量很高,是畜牧業的飼料來源之一。但是,它的胺基酸配比並不均衡,同時又含有一些“抗營養因子”,只能作為對玉米、豆粕等常規飼料原料的補充。
如果棉籽餅粕飼餵用量過高或者未經脫毒處理就使用,會使畜禽中毒。此外,其中的游離棉酚、環丙烯脂肪酸等成分能與色素結合使蛋清、蛋黃變色,並將蛋黃中的脂肪轉化為硬脂酸而使蛋黃呈橡膠狀,以前就有類似的案例和實驗。甚至,測定它們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含量,會出現符合國家標準的結果,造假者是不會花費功夫用蛋白質、脂肪原料去模仿那些營養含量的。
另外,長期放置、或者飼料重金屬含量過高也有可能使雞蛋變成橡膠狀而不堪食用。
變形蛋
有些雞蛋從外表看上去就比較歪瓜裂棗:它們可能呈現過圓、過長、過扁、過尖等奇形怪狀。這並不是做蛋殼的矽膠模具變形了,而有可能是輸卵管發生形變(比如應激收縮、感染炎症等)擠壓雞蛋所致。
蛋包蛋
還有的雞蛋會出現“蛋包蛋”的現象,有兩層蛋殼。這是由於輸卵管出現逆向蠕動,讓剛形成的雞蛋又“回爐包裝”了一次。
無黃蛋
至於燒烤攤上出現的“無黃蛋”,母雞也有本事生出來——那是因為它的產卵構造誤將大塊蛋白當做蛋黃包裹了起來。這種蛋一般體型較小,因此更可能作為淘汰品流入不正規攤位。
蛋堅強
有些雞蛋買回來會發現蛋殼內膜厚而發白,容易剝離。蛋殼內膜是由糖蛋白及複雜多糖構成的纖維狀膜,在中藥中稱為“鳳凰衣”,久放就會失去生物活性,變得像紙一樣,煮過的蛋會更明顯。如果殼膜過厚,則有可能是膜形成後又退回上一步多“刷”了一層,與“雙殼蛋”原理類似。
蛋無界
正常的蛋黃外面包裹著一層蛋黃膜,它可以隔絕蛋白,維持蛋黃的球狀。雞蛋受到劇烈的顛簸,或者放置過久,蛋黃膜就可能失去彈性、破裂,導致蛋白蛋黃混在一起,形成散黃蛋。另外,細菌侵入雞蛋,破壞蛋白質結構及膜結構,也會引起散黃。
貼殼蛋
雞蛋的一個神奇之處在於它的蛋黃總能保持在蛋白的中心而不因重力的作用在蛋內上浮(蛋黃含大量脂肪以緻密度較小)。這是由於輸卵管通過扭轉蛋黃,將它兩端的濃蛋白扭成了兩條系帶,蛋黃才能固定在中央。假雞蛋難以做出這種系帶。但雞蛋久置後,蛋白系帶也會慢慢失效造成蛋黃上浮貼殼。這可以作為雞蛋新鮮與否的參考指標。
如果買到了異常的雞蛋,確實需要慎重食用,因為它們可能暗示著母雞的生理機能出現異常。但這種情況屬於廠家和銷售者的品質檢查不過關,要和涉及造假的假雞蛋區別開。
存在爭議
前段時間,廣東有消費者接連買到能“跳高”、韌性勝過桌球的“雞蛋”,由此引發市民對人造“假雞蛋”的擔憂;經權威部門檢測,這些均為真雞蛋。能夠以假亂真的“人造雞蛋”傳聞由來已久,農戶頻頻接觸到推銷“人造雞蛋”製作方法的培訓廣告,也有專家表示存在人工製作“人造雞蛋”的配方,但記者採訪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真正拿出“人造雞蛋”。
疑問一:“跳高”雞蛋是不是“人造雞蛋”?
【調查】 多種方法檢測均為真雞蛋
廣州番禺的郭先生在春節期間發現了一件蹊蹺的事情,他在石樓鎮某超市買的雞蛋非常奇怪,煮熟後蛋黃十分堅韌,扔到地上竟能彈跳起來,他懷疑這就是傳聞已久的“人造雞蛋”。此前,在廣東湛江下屬的雷州市也發現了蛋黃如塑膠球一樣的問題雞蛋。
問題雞蛋被披露後,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廣州番禺工商分局抽取了石樓鎮某超市在售雞蛋中的7個樣品,加上媒體記者提供的1個疑似問題雞蛋,送往廣東省製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此外,廣州白雲工商分局抽取了14家檔口在售雞蛋中的27個樣品,送往廣州分析測試中心檢測。
廣東省製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對每個樣品的3大類8個項目進行了檢測:一是雞蛋中含有的營養物質;二是“人造雞蛋”中可能含有的成分,包括可能添加的人工合成色素檸檬黃、用來假冒蛋白質的三聚氰胺等;三是感官指標,如蛋殼、蛋黃、蛋白以及色澤、氣味等。廣州分析測試中心採用“裂解色譜—質譜(PGC—MS)檢測鑑別法”,比較樣品蛋與正常雞蛋熱裂解產物指紋色譜圖的異同。兩家機構採用了不同的檢測方法,結果顯示,所有送檢樣品均為真雞蛋。
而湛江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對雷州送檢的雞蛋檢測顯示,均為真雞蛋,並未發現“人造雞蛋”。
對於真雞蛋為什麼會“跳高”的問題,一些養殖戶和雞蛋批發檔主表示,北方的一些雞蛋冬天產下來後沒有及時保存起來,就有可能被凍壞,凍壞的雞蛋蛋黃就跟桌球一樣有彈性。而有些專家表示,農村用棉籽餅當飼料餵雞,可能會造成“棉酚”含量過高,導致“彈丸雞蛋”;而另外一種叫“茴麻”的野草混入飼料,也可能造成“彈丸雞蛋”。
疑問二:到底有沒有“人造雞蛋”?
【調查】 專家意見不一,未能找到實物
但不管本次檢測的問題雞蛋是真的還是假的,有關“人造雞蛋”的傳聞卻層出不窮,甚至10多年前就有關於“人造雞蛋”的說法,據說“與真雞蛋根本分辨不出”。
不久前,記者得到武漢某大學兩名學生製作“假雞蛋”成功的訊息,前去了解情況時,卻只看到了一份製作過程的視頻資料。由於聲稱化學試劑已經沒有了,兩名女生未能現場演示製作假雞蛋。有專家表示,“人造雞蛋”是利用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劑製作而成。其“蛋殼”由碳酸鈣、石蠟及石膏粉製成,而“蛋清”、“蛋白”則主要由海藻酸鈉加上明礬、明膠、色素等造成。其中,“蛋清”是將海藻酸鈉加進水製成溶液後,不斷攪拌而成;“蛋黃”的主要成分同樣是海藻酸鈉液,再加入如檸檬黃之類的色素後,放進模具中,再放入氯化鈣溶液中凝固而成。由於“人造雞蛋”含有99%的水分及1%的添加劑,所以假雞蛋價格低廉,每隻僅需1毛錢。
然而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食品工程系主任鄭華副教授不認為存在這種“技術”。他說,沒聽說有人見過跟真雞蛋無異的“人造雞蛋”。不排除有人可能用食品添加劑人工合成類似禽蛋的東西,但要想把假蛋做成跟真蛋一模一樣,如今根本做不到。
記者在廣州番禺清河市場走訪了多家禽蛋批發檔口,檔主們表示,聽說“人造雞蛋”已經有10多年了,但只是聽說從沒見過。
疑問三:網上“人造雞蛋”真實性幾何?
【調查】 各種“技術轉讓”疑似變相騙錢
曾經在某地農委工作過的易先生對記者說起一件讓他很困擾的事情。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他作為某地農委的幹部主管過一個貧困村“脫貧”項目,就是由農委牽頭引進技術,引導當地貧困村生產“人造雞蛋”,當時概算一個“人造雞蛋”成本5分錢,農民可在市場上賣3毛錢以上,家家戶戶都可以做。當時在示範演示的時候,那些所謂的專家們“雞蛋”都做得很逼真,但讓農戶們自己做卻都一塌糊塗,或者蛋殼做得不像,或者蛋黃根本成不了型,一磕出來蛋黃蛋白混到一起,這個項目就這樣草草收場,農委倒貼了不少技術轉讓費。讓他不明白的是,為什麼那些“專家”演示得那樣好,到農戶手中就做不成呢?
而記者在網上搜尋,許多公司公開傳授所謂“人造雞蛋”的製作技術。這些廣告稱,該產品造價低廉,工藝簡單,口感豐潤,在市場出售可以“以假亂真”。
記者聯繫了一家公司,提出想當面學習假雞蛋的製作技術,但工作人員卻推三阻四,稱原料不齊、時間很長,繼而推薦記者買光碟和資料,稱技術非常成熟,很好學很好掌握,一份資料1500塊。而網上其它所謂公司的“技術轉讓”方式也如出一轍。
曾經接觸“人造雞蛋”技術的易先生表示,如今回想起來,所謂的“人造雞蛋”技術,要么就是對方在演示的過程中給觀眾玩了一個魔術,用真雞蛋替換了“人造雞蛋”;要么就是技術是存在的,只是5分錢的成本根本就做不出一個“人造雞蛋”。但無論哪種結果,都是為了騙取“技術引進”費用。
上市進程
由
李嘉誠基金會等注資1.8億港元支持生產的植物蛋,將於2014年05月29日開始在香港百佳超市出售,“植物蛋”的創始人Josh Tetrick表示,植物蛋營養價值較市面雞蛋多四分之一,但價格僅為其一半,半年後有計畫拓展內地市場。
上市推遲價格下調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預計5月29日在百佳超市香港門店上市的“JustMayo”人造蛋黃醬產品,並未如約與消費者見面。對此,百佳超市政府及公共事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款植物
蛋黃醬的上市活動仍在準備中,並最終定於6月13日在香港發售,8盎司(237毫升)裝統一定價為19.5港元。
人造蛋上市
2014年6月13日,
李嘉誠投資1.8億港元的人造蛋黃醬在香港發售。
該產品與真正的雞蛋有相同營養價值、但膽固醇較低。由於它價格只是雞蛋的一半,亦可能為蛋糕行業青睞。訊息人士說,“人造蛋”由美國一名年輕人戴崔克發明,它不是母雞孵出來的,而是從數百萬種植物中提取養分研發出來的“植物蛋”
亞洲首富李嘉誠斥資1.8億港元投入該產品引起市場關注。該產品於2014年6月13日在香港發售,8盎司(237毫升)裝售19.5港元(折合人民幣15.6元)。在香港上市的“人造蛋”和雞蛋有很大的區別,就是一個罐裝的或者桶裝的液體,口感像豆腐。
營養價值
這枚“人造蛋”,絕非讓人聞風喪膽的“黑心假蛋”,而是真正的高科技產物。從形狀上看,人造蛋無殼,只是“人造蛋黃醬”。“人造蛋”由美國人發明,直接從植物中提取養分,故又稱“人造植物蛋”。其不含麩質與膽固醇,飽和脂肪比率低,營養價值比雞蛋多四分之一,保存時間更長,但售價僅約為雞蛋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