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者天地之心也

儒家對人在宇宙之間主宰地位的論述。見《禮記·禮運》。“心”本指人的心臟,古代醫學認為心居人體中央,主思慮情識,為五臟之主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者天地之心也
  • 定義:儒家對人在宇宙之間主宰地位的論述
  • 出處:禮記·禮運》
《素問·靈蘭秘典》曰:“心者,君之官也,神明出焉。”中國文化一向重人文,周公宗教改革,提出了“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的見解。孔子開創儒學,強調“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論語·先進》),以人為學術研究的重點。孟子認為:“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下》)把道德仁義看做人貴於萬物的本質。荀子指出:“人有氣,有生,有知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荀子·王制》)人是天地主宰,故能制天命而用之。漢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開疆拓土,建國立儀,同樣強調人對世界的支配作用。《中庸》講:人盡己之性,即可盡物之性,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董仲舒講:“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貴於人。”(《春秋繁露·人副天數》)《禮運》謂“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是對先秦儒學人文精神的發揚,同時又吸收了道、法、陰陽諸家的觀點,“故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合,五行之秀氣也”。因此,天地間獨人能思慮,天地、陰陽、鬼神、五行皆為人所用。但是人生天地之間又不能為所欲為。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死亡貧困,人之大惡。如人無節制,必會爭奪生而辭讓亡,故聖人必制禮義以治人性情。而制禮則又需以天地為本,陰陽為端,四時為柄,日星為紀,月以為量,鬼神以為德。以禮為耒耜,耕性情之田,使世人行為合乎社會規範。這樣,又使天人之際形成一個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完整系統。人是其中一個能動的、有機的組成部分,禮是調節這個系統的根本大法。
《禮運》關於人為天地之心的思想,對後世儒家重視人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有積極的影響,但過分宣揚天人合一、鬼神祭祀對各類迷信活動也有助長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