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動:關於經濟學的論文

人的行動:關於經濟學的論文

《人的行動:關於經濟學的論文》是奧地利學者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創作的人類行為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49年。

在《人的行動:關於經濟學的論文》中,米塞斯開創了行動學方法論的基礎,得出了”人類存在並在世界上行動,運用手段來盡力達到其最高價值目標的公理“,使經濟學成為一個整體,成為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陶西格和費特以來,第一部整合經濟學理論的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人的行動:關於經濟學的論文
  • 外文名:Human Action A Treatise on Economics
  • 作者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 創作年代:20世紀40年代
  • 字數:76萬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在《人的行動——關於經濟學的論文》一書中,米塞斯主張自由市場機制不但可以完全取代任何政府計畫的體制,更重要的,自由市場本身就是人類文明的根基。他將複雜的市場解釋為無數的意識、有意識的行動、選擇和個人偏好的結果。最終決定市場現象——供求、價格、生產方式,甚至盈虧的,是個人主觀價值判斷所反映出的個人選擇。雖然政府可以設定價格,但最後還是個體自身,通過對於資金、產品和服務的選擇和行動,真正決定了價格。因此,米塞斯不把經濟學作為對於材料、服務和產品的研究,而是對於人的行動的研究。

作品目錄

上冊
第一篇 人的行動
第一章 行動人
第二章 人的行動科學的認識論問題
第三章 經濟學與對理性的反叛
第四章 行動範疇的初步分析
第五章 時間
第六章 不確定性
第七章 人間世界的行動
第二篇 社會架構中的行動
第八章 人類社會
第九章 觀念的作用
第十章 社會裡的交換
第三篇 經濟計算
第十一章 無需計算的評價
第十二章 經濟計算的範圍
第十三章 作為一種行動工具的貨幣計算
第四篇 市場社會的交換學或經濟學
第十四章 交換學的範圍與方法
第十五章 市場
第十六章 價格
第十七章 間接交換
下冊
第十八章 時間推移中的行動
第十九章 利息
第二十章 利息、信用擴張及商業周期
第二十一章 工作與工資
第二十二章 非人的原始生產要素
第二十三章 市場的基據
第二十四章 利益的和諧和衝突
第五篇 非市場的社會合作
第二十五章 社會主義社會的假構
第二十六章 社會主義經濟計算的不可能性
第六篇 受羈束的市場經濟
第二十七章 政府與市場
第二十八章 通過徵稅的干預
第二十九章 對生產的限制
第三十章 對價格結構的干預
第三十一章 通貨與信用的操縱
第三十二章 沒收與再分配
第三十三章 工團主義與社團主義
第三十四章 戰爭經濟學
第三十五章 福利原則與市場原則
第三十六章 干預主義的危機
第七篇 經濟學的社會地位
第三十七章 難以形容的經濟學的特徵
第三十八章 經濟學在知識界的地位
第三十九章 經濟學與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

創作背景

新古典經濟學自稱為“選擇的科學”,研究面對資源稀缺性的事實所不可避免的選擇行為。但是,在具體的研究中,它把個人模型化為約束條件下最大化其效用的理性行為。因此,在新古典模型中,個人其實並沒有真正的選擇行為,只有求極大值的數學計算問題。奧地利學派,特別是米塞斯,是以一個表面上類似但實質上不同的選擇概念開始的,因此,其經濟理論的基礎也極為不同於新古典經濟學。這一傳統在米塞斯的《人的行動》一書中得到闡述。
在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經濟學界爆發了一場關於計畫經濟是否可行的辯論,當時知名的經濟學家都捲入了這場辯論。米塞斯用他的理論宣稱:計畫經濟必定失敗。當時主流的學術思想相信計畫經濟的可行性或者相信計畫經濟和市場經濟能夠兼容。《人的行動:關於人類學的論文》一書,就是米塞斯向計畫經濟和政府干預的正式反駁。

作品思想

米塞斯認為,“人的行動學”(Praxeology)是關於人的選擇行動的純粹邏輯的科學。它是以“人的行動公理”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演繹體系,而經濟學是在其中發展得最好的領域。
何為”人的行動公理“呢?人的行動是目的性意圖很明確的行為:人們有意識地選擇自己的特定目標,並慎重地運用稀缺的手段去實現預定的目標,以使主觀想像的利益最大化。這就是人類行為的本質。
對這一公理的理解,要特別注意下述三點:
第一是米塞斯對“行動”與“行為”這兩個概念的辨識:“行為”是一個遠比“行動”廣泛的概念,既包括有意識的行為,也包括無意識的、純屬適應性反應的行為,而“行動”僅僅特指“行為”中有意識的那一部分。經濟學只研究這種有意識的行為,而“行動公理”則構成“經濟學的最終基礎”,所有的經濟學定理或知識都可以由此推演出來。
第二,既然“行動”僅限於“有意識的”行為部分,那么,對於討論人的行動的“目的”來說,“理性”與“非理性”是毫無意義的概念。因為每個人對其所追求的“目的”的理解,是基於個人的主觀評價,其他人不可能體驗這種評價所代表的真實意義。也就是說,效用是不可進行人際間比較的,是不可通約的。某人既然選定了某一目標,必定認為其會給他帶來效用。非理性行為不屬於“人的行動學”和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人們能通過推理來把握的東西就不再是非理性的。因此,人的行動總是理性的。
第三,在米塞斯看來,手段的“理性”並未像新古典經濟學家解釋的那樣意味著最大化的實現。即使是所選擇的手段沒有帶來最大化的效用,也不能說行為是非理性的:“一個不適於目的的行動自然達不到願望。這種行動有悖於目的,卻可能是理性的,就是說它是理智(儘管是錯誤的)考慮的結果,而且是一種達成某明確目的的企圖(儘管是無效的)。”因為,一方面,人們不能把個人行動的目標視為絕對的東西,它可能會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會因人而異。另一方面,個人的行為構想,本身就意味著“行動”展現出某種面向“未來的”特徵,也就不可避免地隱含著時間和不確定性的存在,因而會因為其錯誤或知識的不完善而出現挫折。正是在這種世界中,個人行動才顯示出真正的主觀選擇的存在。這種選擇完全不同於新古典經濟學中的選擇。在新古典世界中,並不存在真正的選擇,最多也只存在適應行為。真正的選擇並不存在由客觀確定的“求解方法”。
在米塞斯看來,“人的行動公理”不僅是--種經濟學的解釋方式,而且是一種“原生的真理”(a primordial truth),是不證自明的先驗真理。不僅如此,他還進一步認為,由此而推導出來的經濟學知識也是不證自明的先驗真理:“經濟學,像邏輯和數學一樣,是一種抽象推理的展示。經濟學絕不會是試驗的或經驗的科學。”
按照他的觀點,“人的行動學”的“規律”,諸如邊際效用遞減、供求規律、甚至於邊際規模報酬遞減,都屬於先驗真理,是從“行動公理”推導出來的,無需用計量經濟學驗證,也無需用數理經濟學以形式化的方式來表述之。這種先驗論在其下述說明中得到充分的表現:“人的行動學的研究範圍限於闡釋人的行動的範疇。人的行動學一切定理之演繹所需要的,乃有關人的行動實質的知識。這些知識為人們自身所有,因為人們是人;只要是人,就不會缺乏這些知識,除非他因病理的關係,變成了一個植物人。因而要理解這些定理,無需特別的經驗。而對於一-個不能先驗地知曉人的行動為何物的人,他的經驗再多,也無助於他對這些定理的理解。對這些定理惟一的認知途徑,是邏輯地去分析人們有關行動範疇的固有知識。如同邏輯學和數學,人的行動學的知識為人心所固有,而非外來。人的行動學所有的概念和定理,都蘊含在人的行動的範疇中。”

作品評價

當代經濟學家左大培:米塞斯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最極端的代表人物,他和他的《人的行動》一書都凸顯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幾個典型特徵。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姜浩:米塞斯用這套上下兩冊的巨著討論人的行動,他指出“人的行動引起的一些變動,與一些龐大的宇宙力量的作用後果相比的確微不足道。從永恆和無限的宇宙觀點來看,人是一個無限小的顆粒。但對於人來說,他的行動及其行動的變動不居卻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是他的本性和存在的要素。是他維繫生命並將自己升華到高於禽獸和植物水準的手段。不管人類所有努力如何瞬息萬變,就人及人類科學而言,人的努力總是最為重要的。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年
作者
譯者
出版社
《人的行動:關於經濟學的論文》
2013年
(奧地利)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餘暉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簡介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1881-1973),經濟學家,奧地利經濟學派第三代領軍人物、代表人物,被譽為“奧地利學派的院長”,其理論影響了之後的諸多經濟學家,如哈耶克、羅斯巴德等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