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戀

人生若只如初戀

《人生若只如初戀》是一部青春言情小說,約16萬字。梅劍飛著,2011年7月出版,時代文藝出版社。小說在天涯網上首次貼出,點擊一度超過30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人生若只如初戀
  • 作者梅劍飛
  • 類型:青春言情
  • 連載平台:天涯網
  • 字數:16萬字
作者資料,作品簡介,作品摘要,作品評價,作品風格,作品訪談,

作者資料

作者梅劍飛
性別:男
出生年份:80後
星座:摩羯
職業:媒體編輯
作品:長篇小說《人生若只如初戀》,曾出版詩集等
居住地:南京
家鄉:江蘇盱眙

作品簡介

男主人公從2003年考上大學起,開始人生意義上的第一次戀愛,現實卻因為種種千變萬化的差錯,使得男女主人公遭遇了驚心動魄的情感和理智波折。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種愚蠢的愛情經驗。荷爾蒙之花第一次怒放,鮮艷而充滿魅惑,飽含著病態的和自我毀滅的激情,像是一種愛情加自戀和妒恨的情感三明治。為一個姿色秀麗的女人,不是想殺人,就是想把自己殺掉。
你的初戀和書中的初戀有相似地方嗎?《人生若只如初戀》是一個普通大學生的普通初戀故事,可他確是一部青年學子的情感實錄。男主人公從2003年考上大學起,開始戀愛、同居,開始過有80後大學生特色的生活。初戀是美好的也是盲目的,而現實卻因千變萬化的差錯,使得男女主人公遭遇了驚心動魄的情感和理智波折,他們在經歷了特定年代人生必須的青春風霜後終於明白,“人生不只如初戀”。
作者以最逼真、本色、狹隘的文本來講述“我”第一次意義上的戀愛,所歷經的坎坷,人性的虛無與深邃。“我”像少年維特一般從這個年代的愛情中品味著苦澀與甘甜。
全部讀下來,讀者的第一評價定然會是:真實。真實的帶你進入這真真假假的故事中。真實的初戀情感讓你窺探到當代大學生甚至是中學生戀愛的冰山一角,青春衝動的浮躁與宣洩,情感的嚮往與苛求, 80後甚或90後特色生活的披露,都會讓人耳目一新,目瞪口呆,驚異當今的生活和思想的巨變。
60後70後80後90後等,愛過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本書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閱讀。

作品摘要

第一章
第一次看到肖月,我怦然心動。她扎著兩條辮子,臉龐秀美,皮膚白皙,眼睛明亮,潔淨、好看,有青草的氣息
第二章
肖月躺在我的懷裡,正靜靜地呼吸。小嘴還喜歡一翹一翹的,光潔的身子像一團火,永遠是那么燙人
第三章
肖月喜歡吃菜葉,因為她的喜歡,我便“喜歡”吃菜梗。這個已經成為我喜好的習慣啊……我看著肖月把飯盒裡的菜梗撿到一邊,我以習慣性動作去夾菜梗。肖月阻擋了一下,她又望了我一眼,可能我的眼神正極度憂傷,最後她默許了我哽咽著吃她撿剩下的菜梗
第四章
我感覺自己不是在奔跑,完全就是一股疾風。橫穿馬路的時候,我的速度比車快。世界是如此安靜,如此靜寂的一切,讓我目眩。我的耳邊是各種錯雜的聲音,嘀嗒的雨聲,陽光的下墜聲,夜晚的漆黑聲,淅瀝的哭聲,肖月就在我眼前,她正散發著直逼人心、令人窒息的美
第五章
肖月說,“我承認你是愛我的,但是你那是愛嗎?我手心會出汗,你在乎過我沒有,我每次例假,疼,你在乾什麼?”
第六章
我一臉汗水,面帶急促。我說,我把箱子送上去。列車員說,不行。我一急,淚水差點就滾了下來。我說,那女孩弄不動,她要先回家,我是她哥,我把這箱子送上去就下來,“求你了!
第七章
她穿的是紅外套,黑髮披肩,頭髮還有點濕漉漉的,白皙的脖子像月亮,我曾經在那留下無數的吻痕;手指修長像古書上說的蔥根,我以前拉著不放,十指相扣
第八章
我尋著一塊草坪,恍惚著躺下來,幻想著旁邊躺著肖月。我的手只要一動,就能拉住我愛著的姑娘。我的手卻不敢動,生怕一不小心,她就會被驚走。讓我憐惜的姑娘,就如電線桿上小駐的麻雀。經不起風吹草動
第九章
我離開讓我滿面風霜的昆明,走得黯然而低調,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剛到南京,我過著極其苦悶的生活。卑微的像草芥。我經常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走著走著我會抬頭看看天,樹葉打在我的臉上,那時候我正滿臉淚水

作品評價

著名文學評論家朱大可破例為80後長篇小說作序
《人生若只如初戀》序
朱大可
這是一部饒有意味的情感錄,猶如紀實攝影那樣,小說中的所有細節都是極度真實的。它甚至不像嚴格意義上的藝術小說,而是一份可以公開閱讀的私人情感檔案,為社會生活史提供重要“數據”,成為我們觀察這個社群的玻璃櫥窗。
小說為我們展開80年代生人的私人情感史。我們得以洞悉這代人的某些情感特點:基本不涉及國家大事,也跟大學課堂無關,沒有多少浪漫的詩意,更無有傳統的情書敘寫。短暫的愛情體驗之後,便是冗長的無休止的痛苦。在愛與被愛、請求與拒絕、逃離與追蹤的戰爭中,出現了微觀權力結構的曲折演練。其細節的逼真性,達到令人驚訝的程度。
在小說里,兩個人的戰爭如火如荼地進行,跟外部的動亂世界一樣激越。愛欲、痛苦、等待、跟蹤、窺探、絕望、縱酒和流淚,這個序列陷於沒有任何進展的自我循環之中。小說出現了兩種時間,一種是推進中的物理時間,而另一種是停滯的心理時間,後者迫使主人公在淚流滿面的愛恨中永恆打轉。
而另一方面,主人公面臨的愛情,跟從文學敘事中獲得的“常識”截然不同,它是如此漠然和庸常,散發著令人絕望的氣息。這或許才是大多數愛情的真相。小說試圖告訴我們,初戀不是美酒,而是一場殘酷的精神天花,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產生終身免疫的力量。
“初戀”也是一份耐人尋味的精神病歷,記載了一場瘋狂的青春期騷亂。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種愚蠢的愛情經驗。荷爾蒙之花第一次在校園裡怒放,鮮艷而充滿魅惑,飽含著病態的和自我毀滅的激情,像是一種愛情加自戀和妒恨的情感三明治。為一個姿色秀麗的女人,不是想殺人,就是想把自己殺掉。主人公說:“我的愛像針尖上的蜜,甜,但是用舌頭去舔會刺痛神經。”這種關於針尖與痛苦,舌頭與蜜的關係,正是對初戀人生的絕妙小結。
在這樣的病理症狀里,智力消失了,只剩下胡思和妄語。主人公說:“我的沉痛的內心,比鹽還苦。”這無疑是不符合常理的陳述,因為“鹽”的“鹹”味被錯誤地導向了“苦”。這種對“鹽”的誤讀,似乎就是愛情癔症患者的證明。然而,“鹹”是眼淚的味道,而眼淚恰好是“苦”的結果。從符號學的轉喻角度,這個句子完全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這就意味著,在那些貌似瘋癲的陳述背後,存在著一種更為尖銳的真實。
作為核心道具的水果刀,在整部小說里不斷閃現,它是真實的器物,也是另一種隱喻,代表自我毀滅的情慾。主人公在刀鋒上奔行,交替地沉湎於殺人和自殺的狂熱之中。刀不斷被人奪走,又不斷因軟弱而被棄置。最終,它以失蹤的方式完成了最後的作業。愛情的噩夢平靜地結束了。在經歷了長達兩年的狂暴之後,疾病突然痊癒,主人公走回了理性的道路。這幾乎是所有青春期精神病的共同結局。
“初戀”不僅是記錄和病歷,也是一份自我解剖的“無悔錄”。記憶猶如利爪,無情撕裂和解剖了那些流逝的歲月。主人公不斷地自責和悔恨,卻又不斷重複自己的錯誤,而女孩則在不斷嘲笑他的這種“食言”。這種“錯/悔”的反覆循環,便是小說的基本結構。但在我看來,基於主人公所堅持的“青春無悔”的立場,這部小說不應當被視為盧梭式的“懺悔錄”,恰恰相反,它以一種自戀的方式,守望並維護著這瘋狂的記憶。
越過精神和肉體的雙重騷亂,主人公變得“成熟”起來。可以慶幸的是,他終於走出了失戀的陰影,但在另一方面,這騷亂和病態,正是我們生命中最短暫美妙的事物。
毫無疑問,只要穿越這部小說之鏡,大多數讀者都能窺見自身,並重返荒唐而稀缺的青春。
2009年初夏於上海莘莊
張賢亮 朱大可 海男 雷平陽 都市放牛真誠推薦

作品風格

青春學子的情感實錄, 80後大學生的初戀寫真

作品訪談

2011年8月7日昆明《生活新報》A20版 講述以昆明為背景的青春言情小說——《人生若只如初戀》
不是每一個初戀都叫愛情
近期,由時代文藝出版社推出的長篇小說《人生若只如初戀》頗受關注。著名文學評論家朱大可稱這部小說基本上寫出了一個上世紀80年代生人的戀愛典型。寫初戀難免流俗,所幸的是,作者梅劍飛跳出既往的愛情寫作範本,利用傳統的敘事手法,書寫了一次初戀式愛情的超越。
青春言情小說《人生若只如初戀》面世以來,讓不少80、90 後的讀者對號入座,更引起了70 後閱讀群體的共鳴,並迅速在天涯等網站掀起熱議,大家紛紛在裡面尋找到自己的影子。評論家朱大可稱,作者寫出了愛情最露骨的本質,共鳴來源於細節的深刻。近日,記者採訪了青年作家梅劍飛,在談及新作《人生若只如初戀》時,梅劍飛說:“寫愛情,更精確點說,寫初戀這樣的舊題材,本身是件困難的事,想出彩更是難上加難,比如屠格涅夫寫有《初戀》,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也是初戀式經典樣本,例子太多。但是時代在變,愛情並非一成不變。我夢想著去描述一個與當下社會有某種關聯的人群,敘寫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愛。我希望這能成為一個標本。”從2007 年動筆,到2009 年年底完稿,小說創作了兩年。評論家朱大可讀罷,破例為小說做了序。梅劍飛表示,儘管存有不足,但成稿後的小說畢竟得到了諸多肯定。“至於我的這本書,離開我手,走向社會,將來的命運,只能讓時間去洗禮了。”
這本小說可謂是一部青年學子的情感錄,猶如紀實攝影一樣,所有的細節都極度真實。作品甚至不像嚴格意義上的藝術小說,更像是一份可以公開閱讀的私人情感檔案。在談及書中那段荒唐而稀缺的青春時,作者梅劍飛笑言:“不是每一個初戀都叫愛情,而大部分人又是那么走過來的。”網友左妮顏祺評論說:“小說確實喚醒了一大批人的青春、初戀記憶。仿佛如同一場夢,作者用文字留住一群人的往事。”小說講述了男主人公從上大學起,開始了人生意義上的第一次戀愛,卻因為現實的千變萬化,使得他遭遇了驚心動魄的感情和理智波折。也許每個人都有過這種愚蠢的愛情經驗,荷爾蒙之花第一次怒放,鮮艷而充滿魅惑,飽含著病態的和自我毀滅的激情,像是一個愛情夾著自戀和妒恨的情感三明治。為一個姿色秀麗的女人,不是想殺人,就是想把自己殺掉。全書讀下來,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真實,在書中不難窺探當代大學生甚至是中學生戀愛的冰山一角,青春衝動的浮躁與宣洩,情感的嚮往與苛求,80 後抑或90 後特色生活的披露,都會讓人目瞪口呆。作者以最逼真、本色、狹隘的文本來講述“我”第一次意義上的戀愛,所歷經的坎坷,人性的虛無與深邃,像少年維特一般從這個年代的愛情中品味著苦澀與甘甜。
與以往的情愛小說不同,這部小說有這么幾個特點:基本不涉及國家大事,也跟大學課堂無關,沒有多少浪漫的詩意,更沒有傳統的情書敘寫。短暫的愛情體驗之後,便是冗長的無休止的痛。在愛與被愛、請求與拒絕、逃離與追蹤的戰爭中,出現了微觀權力結構的曲折演練。在小說里,男女主人公的戰爭如火如荼,愛欲、痛苦、等待、跟蹤、窺探、絕望、縱酒和流淚,這個情感序列陷於沒有任何進展的自我循環之中。小說出現了兩種時間,一種是推進中的物理時間,另一種是停滯的心理時間,後者迫使主人公在淚流滿面的愛恨中永恆打轉。而另一方面,主人公面臨的愛情,與文學敘事中獲得的“常識”截然不同,它漠然、庸常,散發著令人絕望的氣息。這或許才是大多數愛情的真相。小說試圖告訴我們,初戀不是美酒,而是一場殘酷的精神天花,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產生終身免疫的力量。
主人公在書中說:“我的愛像針尖上的蜜,甜,但是用舌頭去舔會刺痛神經。”這種關於針尖與痛苦,舌頭與蜜的關係,正是對初戀人生的小結。主人公喪失理智,只剩下胡思和妄語。主人公在書中說:“我的沉痛的內心,比鹽還苦。”因為“鹽”的“鹹”味被錯誤地導向了“苦”。這種看似對“鹽”的誤讀,似乎就是愛情癔症患者的證明。然而,“鹹”是眼淚的味道,而眼淚恰好是“苦”的結果。在主人公貌似瘋癲的陳述背後,存在著一種更為尖銳的真實。作為核心道具的水果刀,在整部小說里不斷閃現,它是真實的器物,也是另一種隱喻,主人公在刀鋒上奔行,交替地沉湎於殺人和自殺的狂熱之中。刀不斷被人奪走,又不斷因軟弱而被棄置。最終,它以失蹤的方式完成了最後的作業。愛情的噩夢平靜地結束了。在經歷了長達兩年的折磨後,主人公走回了理性的道路。
本版稿件 本報記者于海軍
新報對話作者梅劍飛,暢談創作原動力:
愛情的味道,每個人冷暖自知
新報:可不可以理解這是您的一部自傳體小說?
梅劍飛:“紀實攝影”僅是我寫這部小說時使用的敘事方式而已。藝術來源於生活,但不是複製生活,與所謂的自傳關係不大。
新報:作品中哪一層面的雕琢有別於其他情愛小說?
梅劍飛:沒必要過於強調和別人相比。我只是在努力創造一種真實感,只要戀愛過,每個人都能體會到那種真實感。對於那段荒唐而稀缺的青春,我覺得,不是每一個初戀都叫愛情。而我又不想將這個初戀小說寫得落入俗套。
新報: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讀了您的這部作品,您對細節的把握令我驚訝,創作這部作品的原動力是什麼?
梅劍飛:愛情是永遠寫不完的,我想寫點不一樣的。我構思這個題材的時候,大學即將畢業。我觀察過那個潮水般的群體,一個個喜怒哀樂的個體構成一個時代的愛情畫卷。愛情是生活、是人生的一個分支,而沒有愛情的人生無比單薄。我將這個斑斕的愛情畫卷解構,用一個人的視野去看,去體驗愛的歡娛和痛苦。小說的切入口小,“縱向”挖掘,主要是寫內心。
新報: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昆明,您的大學時光也是在昆明度過的,這與您的個人經歷不無關係吧?
梅劍飛:昆明是我的第二故鄉,離開後,無比懷念。我愛昆明,愛雲南的米線。個人經歷不是我創作的主要源泉。我只是把自己的經歷巧妙借用一點,畢竟我也是這個初戀群體裡的一分子。
新報:您怎樣看待肖月這個角色在矛盾衝突中的心理表現?
梅劍飛肖月這個角色是月亮,月亮美麗,也和潮汐息息相關。亦靜亦動,應該符合女人習性。
新報:在小說中,男主人公這樣形容他的愛“我的愛像針尖上的蜜,甜,但是用舌頭去舔會刺痛神經。”把愛寫得如此艱難有何用意?
梅劍飛:愛情很美,即便傷痕累累。我寫這個小說,用極其真誠的心態。我相信自己沒有造作。心態真誠,文字也會真誠地呈現。愛情的味道,我們每個人冷暖自知。
新報:在男主人公那貌似瘋癲的陳述背後,似乎存在著一種更為尖銳的真實,那就是他的心理矛盾,塑造這個角色並非易事,面臨過哪些困難?
梅劍飛:人物內心是複雜的,刻畫那難以言說的複雜,確實困難重重。我大學期間基本讀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他的小說一次次讀得我渾身顫抖。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對我的敘述方式幫助特別大。
新報:很多作家都以長篇小說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而你似乎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在多種文體之間舒展自如。我聽說您的散文和詩歌寫得都不錯,您是怎樣做到的?
梅劍飛:高中時,容易感傷,一不小心,開始寫詩。畢業工作後寫新聞,寫評論。我更熱衷敘事,有話想說。
新報:好多作家的寫作都離不開他曾經生活過的那塊土地?如賈平凹莫言閻連科等,您也是從鄉村走出來的80後。我很想知道,在您眼中,土地、鄉村意味著什麼?
梅劍飛:在那裡長大的,有割不斷的血脈。我寫了很多鄉村的散文類的文字,寫不盡。鄉村意味著沉靜。時下社會浮躁多元,都市五顏六色,鄉村暫時還是塊淨土。至少我的鄉村仍是。我經常回鄉下,比如累了倦了。鄉村告訴我,做人做事要實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