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本佛教是近代中國佛教復興運動的旗幟。選題作者對其演變的歷史源流及其當代價值,進行分析論證,認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佛教文化,在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的發展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具有積極作用,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能夠發揮黃金記憶和紐帶作用,是與東南亞、東北亞、南亞、中亞各國民心相通的橋樑。也是作者回響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十八大先後提出“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民眾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和“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的號召,學習習主席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一帶一路”建設的系列講話精神以來,對人本佛教當代價值的理論化闡述。
圖書目錄
緒論 中國夢:引領當代中國佛教信仰的風向標
一、當代中國佛教信仰自覺:參與社會主義改革的時代使命
二、不斷擴大當代中國佛教國際影響力,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三、小結當代中國佛教界要積極主動地傳播好中國聲音
上編 人本佛教當代價值臆測
第一章 當代中國佛教的區域文化特色及其軟實力
一、中國佛教概念的界定
二、當代中國佛教的區域文化特色
三、當代中國佛教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成中國軟實力
四、小結
第二章 鑒真精神:當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黃金紐帶
一、1952年,重新樹立起中日佛教友好交流的里程碑
二、新中國前三十年民間外交的黃金紐帶
三、改革開放以來官方外交的黃金紐帶
四、小結
第三章 以文化人是當代佛寺的社會責任
一、傳統佛寺以文化人的歷史回顧
二、對當代佛寺以文化人社會責任的瞻望
三、小結
第四章 佛教慈善的公信力與社會信任
一、何謂佛教慈善
二、《六度集經》:漢傳佛教慈善的理論依據
三、小結
中編 人本佛教源流管窺
第五章 清朝民國祭祀佛教是人本佛教的邏輯起點
一、清朝民國祭祀佛教的歷史狀況
二、清朝民國祭祀佛教的社會學分析
三、小結
第六章 都市佛教興起的歷史背景
一、問題的提出
二、都市佛教興起的歷史背景:現代性視閾里的
佛教信仰方式變遷
三、小結
第七章 南京國民政府抑制漢傳佛教和道教的政策
一、漢傳佛教處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二、國民黨政府抑制江浙佛教政策的出台
三、小結
第八章 因明學在民國漢傳佛教復興運動中的作用
一、因明學的最初本質:印度大乘佛教的護教理論
二、促使佛教學術進入大學講堂:因明學在民國漢傳佛教
復興運動中的作用之一
三、促進了漢藏佛教文化交流:因明學在民國漢傳佛教
復興運動中的作用之二
四、小結
第九章 現代化視閾下的張謇佛教觀
一、中國教育現代化視角:廟產興學
二、中國政治制度現代化的視角:佛教與現代社會相適應
三、小結
第十章 漢傳佛教慈善事業的理論來源及其現代實踐模式
一、《佛說諸德福田經》:佛教慈善事業的理論來源
二、漢傳佛教慈善事業模式的歷史回顧
第十一章 信仰媒體化:當代佛教信仰的新方式
一、佛教信仰媒體化的歷史回顧
二、當代佛教信仰場域中的媒體
三、當代媒體場域中的佛教信仰
四、小結
第十二章 認識當代江蘇佛教“三性”,服務江蘇社會管理
一、當代江蘇佛教的國際性
二、當代江蘇佛教的兩岸性
三、當代江蘇佛教的文化性
四、小結
第十三章 當代大陸漢傳佛教僧教育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一、漢傳佛教僧教育的現狀
二、近30年來大陸漢傳佛教僧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解決目前大陸僧教育存在問題的對策
四、小結
第十四章 傅大士與當代義烏倫理精神
一、傅大士:中國草根禪的開山祖
二、傅大士精神:彌勒菩薩的大慈精神
三、傅大士的歷史文化名片效應:當代義烏的倫理精神
第十五章 淨土宗在當代台灣傳播的四種方式
一、經阡法會式傳播:廣欽老和尚與煮雲法師的弘法經驗
二、講經式傳播:李炳南的弘法經驗
三、寺院放射式傳播:西蓮淨苑和靈岩山寺的創立
四、社團化和數位化式傳播:淨空的弘法經驗
五、小結
第十六章 當代台灣社會轉型與人間佛教運動
一、“中國佛教會”主導下的傳戒運動
二、台灣戒嚴體制下的“人間佛教運動”
三、台灣“黨外運動”中的“人間佛教”經驗
四、小結
下編 人本佛教個案探究
第十七章 宗仰上人與辛亥革命
一、“革命僧人”:共和知識分子群體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
二、宗仰上人:長三角反清第一人
三、小結
第十八章 弘一大師經懺觀的當代價值
一、經懺佛事的歷史源流
二、經懺佛事的歷史價值
三、弘一大師經懺觀的當代價值
四、小結
第十九章 明愛國愛教大道理開當代蘇州佛教新境界
一、飲水思源:明開法師是我從事佛學研究的第一導師
二、愛國愛教:明開法師堅守的般若禪觀
三、人間佛教:明開法師開創的當代蘇州佛教新境界
四、小結
第二十章 佛源老和尚:當代中國佛教的晴雨表
一、為僧不易:“生成鐵骨金剛體”
二、“雲門事件”:向黨中央國務院反映真實情況
三、右派和尚:“鑄就悲心大丈夫”
四、鑒真大師像“回國探親”:“奔波南北老雲門”
五、重回祖師道場:“卓錫傳燈報祖恩”
六、小結
第二十一章 明哲長老的佛學人生:菩提道次三部曲及其僧教育理念
一、明哲長老的佛學人生:菩提道次三部曲
二、明哲長老的僧教育理念:繼承傳統不保守、順應時代不流俗
三、小結
第二十二章 淨慧法師對新時期佛教的三大貢獻
一、傳媒佛教的重要推手
二、重建叢林制度
三、創立適應現代社會的生活禪
三、小結
第二十三章 德林老和尚:中國禪宗佛教的守望者
一、恢復高曼禪寺,全靠黨的政策
二、大眾仍需努力,重振臨濟宗風
三、小結
第二十四章 性空禪師口述傳
一、害怕因果:是我童子出家的原因(1922—1935年)
二、學做經懺佛事:我的沙彌生活(1936一1940年)
三、學無常師:我的學僧生涯(1941—1950年)
四、從揚州到蘇州:圍繞佛門轉圈圈(195l—1962年)
五、“文革”前的寒山寺:麻煩事真不少
六、我與演林法師在“文革”中的命運
七、寒山寺回到了佛教信仰的新時代
八、重建寒山寺僧團:困難重重
九、寒山寺的土木修建工程:覷費周折
十、創建弘法堂:紀念玄奘、鑒真和空海三位弘法大師
十一、恢復普明寶塔:是我今生今世的最大願望
十二、我的憂患意識
結語 當代中國佛教:“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橋樑
一、中國和諧共生外交觀的主軸是與周邊國家建設命運共同體
二、當代中國佛教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記憶
三、當代中國佛教是“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橋樑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