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和經濟學雙重視野的文化研究》是2020年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文學和經濟學雙重視野的文化研究
- 作者:章建剛
-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
-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 ISBN:9787506880985
- 類別:文化理論
- 開本:16 開
《人文學和經濟學雙重視野的文化研究》是2020年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人文學和經濟學雙重視野的文化研究》是2020年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中國社科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後的20年間,始終緊密配合國家改革開放進程,深度參與國家和地方層面的改革實踐以及國際間的政策對話與合作,提供了大量具...
社會科學是指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如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法學、教育學、民族學、宗教學、社會學等,其任務是研究並闡述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概念 人文社會科學是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統稱,有時也被稱為哲學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文科等。作為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人文社會科學是一個界定模糊、爭議...
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 大眾文化的政治經濟學 大眾經濟 通俗文化:來自民粹主義的辯護 浪漫小說的機構形成 購物中心何為 走在城市裡 如何才能做一個體育愛好者?傳媒研究 編碼,解碼 國際影像市場 《達拉斯》與大眾文化意識形態 廣告的雙重言說和意識形態:教師手記 MTV:追逐(後現代)明星 搖滾霸權:西海岸搖滾樂與美國...
研究方向 文藝美學、藝術經濟學、西方現當代藝術批評。發表在國家級及省級刊物上的論文有:《康德美學的當代意義》、《美在自由中生成》、《論文藝主客體雙重結構的相互交融》、《藝術品投資與收藏的美學原則》、《達文西繪畫中的戲劇美學特徵》、《高校環境藝術設計的美學原則》,《高校環境藝術設計與大學生人文素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國際商學院自1982年成立伊始,全面引進美國工商管理教育體系和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行銷、財務管理、會計學等原版教材,融合中國經濟發展所創造的人文社會科學成果和中國企業的成功實踐,創建了獨具特色、貫通中西的工商管理教學與人才培養體系。 2009年,學院正式成為國際商學院聯合會(AACSB,The As...
現任中國商業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業史學會企業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商業文化遺產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美國企業史學會(BHC)會員、日本經營史學會(BHSJ)會員。兼具企業管理與史學研究雙重背景,擁有在大型企業擔任高級管理人員、企業管理顧問二十餘年的實踐經驗,目前研究領域為中外企業史學理論、中國近現代企業史。武亞軍...
馬克思對“機器觀”的雙重診斷及其人類解放向度 資本邏輯批判與共產主義演進發展 資本邏輯批判及其限度 論資本的產生、意蘊及歷史作用 三 觀點薈萃 (六)現代性與城市哲學問題研究 社會發展視域中的國家治理 西方現代性的界限與中國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 何謂現代性:馬克思的本質解答及其意義 “生活...
文藝美學:“雙重變革”與“集體轉向”試論藝術審美的價值限度 走向大眾對話時代的藝術——當代審美文化理論視野中的藝術話題 大眾傳播與當代藝術狀況——當代藝術模式轉換的一種現實 當代審美文化研究與“美學定位”審美文化批評與美學話語轉型 堅守理性陣地與大眾對話趨向 “審美化文化”:經濟社會的人文建構 審美文化的...
10、《非洲各國法律演變過程中的外來法與本土法――固有法、伊斯蘭法和西方法的雙重或 三重變奏》,6.9萬字,載《法的移植與法的本土化》,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1、《李維時代羅馬人民的跨民族法體系》,1.3萬字,廈大學報(哲社版)2001年第1期 13、La struttura basilare ...
任教無為中學期間,王玉華在社會風習與新啟蒙思潮的雙重鼓盪之下,開始走出象牙塔,關注國事與民瘼,轉而研究中國近代史。1987年9月-1990年7月,讀於南開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師從陳振江教授攻治中國近代史。研究生一年級研究近代海防事業,二年級轉而研究思想史,最終選擇以國學大師章太炎為研究對象。畢業論文...
10.《論洛夫詩的意象》、《多元文化語境中的華文文學》,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9月 11.《當代美華文學概況》、《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12月 12.《從情感宣洩到突破成規》、《雙重經驗的跨域書寫》,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6月 13.《在城市間行走》、《第一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
34、孫樂強:《哲學與經濟學的雙重演繹:黑格爾勞動哲學的邏輯嬗變》,《南京工業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35、孫樂強:《文本學研究如何面對當代現實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月30日。36、孫樂強:《“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中國意義及其反思》,《中國圖書評論》2013年第3期。37、孫樂強:《“工作的終結”與...
這種令人望而生畏的多語雙關語可以起到喬伊斯所追求的雙重作用:大大增加閱讀的難度與表現人類語言與歷史的紛繁綜錯。通過分析《芬尼根的守靈夜》中關於中國歷史的片段不難發現,喬伊斯所關注的中國歷史首先是和愛爾蘭相近的歷史經歷。《芬尼根的守靈夜》第三章中第一次出現了一組在全書中多次出現的詞組“Tsin tsin ...
周蔚華撰寫過《出版產業研究》、《出版產業散論》、《數字傳播與出版轉型研究》等頗具影響力的學術著作。其中,《出版產業研究》首次綜合運用產業經濟學、管理學和傳播學的理論對出版產業進行系統研究分析,被著名出版家陳昕稱為“新世紀最值得重視的出版產業研究著作之一”,該書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7)吳冠軍:《從規範到快感:政治哲學與精神分析的雙重考察》,《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5期。(8)吳冠軍:《人類世、資本世與技術世——一項政治經濟學-政治生態學考察》,《山東社會科學》,2022年第12期(《社會科學報》2023年2月23日摘要轉載)。(9)吳冠軍:《愛的革命與算法革命——從...
能夠想見,芝加哥和他個人的雙重“不幸”,在布魯默後來的學術生涯中會化成一種怎樣的前行動力。作為米德思想的傳人,布魯默志向遠大,他曾說過:“在我看來,尚沒有誰曾以符號互動的觀點對人類群體生活的本質做過系統的研究。在以往的學者中,米德對這類研究提供了最初的基礎,但他沒有發展出一套可供社會學使用的...
其次,一體化不等於均等化,相反,中心―――半邊緣―――邊緣的層級結構表明了世界經濟體的極端不平等性。英、美等已開發國家居於體系的“中心”,一些中等發達程度的國家屬於體系的“半邊緣”,某些東歐國家、大批落後的亞非拉開發中國家處於體系的“邊緣”。“中心”擁有生產和交換的雙重優勢,對“半邊緣”和“邊緣...
陳銳,杭州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西哲學文化的研究,著有《中西文化的振盪與循環》、《思想與生存》、《馬一浮與現代中國》等。圖書目錄 導言 一、社會科學的科學性 二、浪漫派與人文科學的崛起 三、19世紀的範式及其問題 四、社會學和歷史的視野 第一章 可預測的理想 一、心靈、社會與自然 二、...
張道一對民間美術的研究有頗多建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本原文化論。通過認真研究文化的發生、發展,結合人類的造物活動,提出了文化由一元向多元發展的“本原文化論”,而工藝美術兼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雙重屬性,屬於本原文化。張道一認為“在文化的多元發展之前,曾經在很長的歷史時期是一元的”,只是隨著社會...
通過工作涵容中國歷史,其達成對世界歷史之新理解,是重讀和重寫“雙重意義”之《資本論》理論與方法論著作,高度凸顯理論-實踐之結合體式。該著認為:所謂“中國經濟學”,即從中國歷史和文化中出脫而來的經濟理論體系,是用中華語言和中國思維對“經濟學”的再說一遍和改造。因此,其不獨為政治經濟學的“在中國”...
6.《馬克思現代性視野中的文化整合問題》,載《學習與探索》2017年第1期。7.《資本空間化與空間資本化》,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7年第1期。8.《馬克思歷史性方法的雙重批判意蘊》,載《教學與研究》2017年第1期。9.《空間理論的理論空間》,載《理論視野》2016年第11期。10.《經濟發展新常態與人文精神重建...
63、《關於全國部分高校“兩課”改革的調研報告》、《高等教育研究》 96年3期 64、談政治課中的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研討會論文選編》、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65、方法論視角下的中國早期政治現代化的特點、《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1期 66、走出理論與價值的雙重困境:政治發展的...
《行刑訴訟交叉案件的裁處機制——以行政權與刑罰權的雙重法律關係為視角》(獨立作者),載《法學評論》2020 年第 1 期;《新華文摘》2020 年第 13期全文轉載;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20 年第 5 期全文轉載。《刑法法益:現代刑法的正當根基和規制邊界》(獨立作者),載《法商研究》...
他的改革意識和施政智慧使得深圳一直很“特區”,擔負了起改革的試點和開放的視窗雙重功能。李灝在擔任深圳市市長、市委書記期間,大力推動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建立。現任深圳市政府高級顧問,並於2005年組建深圳特區經濟研究會,任會長。曾經在1992年全程陪同鄧小平同志南巡。重要事件 中國資本市場20年十大股市改革闖將 任職...
站在時代高度研究《德意志意識形態》,《光明日報》,2016年8月17。政治經濟學是把握當代中國的有效武器,《天府新論》,2016年第3期。勞動所有權與正義——以馬克思的“領有規律的轉變理論”為核心,《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5年第2期。《德意志意識形態》導讀,李文堂主編《人文經典導讀》,灕江出版社,2015年。...
1、《馬克思的兩種生產理論及其當代意義》,載《哲學研究》2004年第8期;2、《馬克思歷史理論的雙重內涵及其文化學意義》,載《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第3期;3、《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史學意蘊》,載《史學理論研究》2006年第3期;4、《神人論:俄羅斯宗教哲學的人學主題》(第一作者),載《世界哲學》2006年...
2012 歷史人類學與中國研究,《人類學講堂》(第一輯),潘蛟主編,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2 宗族與中國社會,《人類學講堂》(第二輯)潘蛟主編,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1 文化經濟學的視野:“私有化”與“市場化”反思——兼論“廣義科斯定理”和產權公平。《江蘇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2011 宗族與家族,載...
4. 歐樹軍:“雙重認證與網際網路治理”,《中國政治學》,2021年第四輯 5. 歐樹軍:“通過認證的網路空間治理“,《經濟導刊》,2017年第11期 6. 歐樹軍:“走出網路烏托邦”,《探尋網路法的政治經濟起源》(胡凌,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序言 7. 歐樹軍:“信息基礎權力與國家轉型”,《網際網路法律通訊...
初春、吳福象,2018,金融集聚、空間溢出與區域經濟成長:基於中國31個省域空間面板數據的研究,《經濟問題探索》,第10期,79-86 劉志彪、吳福象,2018,“一帶一路”倡議下全球價值鏈的雙重嵌入,《中國社會科學》,第8期,17-32 宋春合、吳福象,2018,城市基礎設施對集聚經濟的影響研究:基於總量和結構的雙重...
經濟系師資隊伍中還有曙光學者1人、浦江人才1人。教師學術論文發表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學季刊》、《世界經濟》、《數量經濟學技術經濟》、《財經研究》等學術刊物上。2013年以來,本系教師主持國家自科基金面上2項、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著作外譯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面上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